原標題:幸福東北丨中國梅花鹿第一鄉 「養」出的小幸福
在吉林省,沒人不知道鹿鄉鎮。
這裡原來叫劉家店,1989年因養鹿業的興旺發達,更名為「鹿鄉鎮」。如今是聞名中外的「中國梅花鹿第一鄉」,成為雙陽區發展的一張「金名片」。
鹿鄉鎮,下轄18個村,總人口5萬餘人,卻有90%的人從事鹿產業。小鎮的生命,早已和鹿密不可分,小鎮的幸福生活也由鹿而起。
企業的小幸福:因「鹿」而興 因「鹿」致富
梅花斑駁,呦呦鹿鳴。
在鹿鄉鎮博文鹿業內,三五成群的梅花鹿悠然地吃著飼料在陰涼處安靜進食,溫馴可愛的模樣十分討人喜歡。看著圈舍裡毛色鮮亮、活蹦亂跳的梅花鹿,董事長張學偉樂得合不攏嘴。
標準化生產、規範化管理、產業化發展、國際化對接,建於2006年的長春市雙陽區博文鹿業良種繁育有限公司的如今建成梅花鹿場區4個,總存欄3000頭,年產鹿茸3噸以上,鹿酒年生產能力達到300噸,截至2019年年末銷售收入達到5000萬元,實現利稅總額660萬元,並且輻射帶動當地及周邊500餘戶農民發展梅花鹿產業。
博文鹿業負責人張學偉告訴記者,該公司以吉林農業大學為技術依託,實施雙陽梅花鹿種源保護,推廣雙陽梅花鹿品種提純扶壯、人工輸精等技術。
談起養鹿帶來的好處,張學偉打開了話匣子,「我養梅花鹿已經三十多年了,看著養鹿產業逐漸成為支柱產業,作為企業負責人,我感到非常有榮譽感,作為養鹿人,我非常自豪。這幾年,養鹿越來越有賺頭了,因為鹿,我們才能致富,才能有現在的小康生活!」
商戶的小幸福:電商發展迅猛 省時省力賺得多
張世龍是「鹿三代」。幾年前,他放棄穩定的工作返鄉創業,在父輩經營鹿產品的基礎上「二次創業」。
「我們店去年3月份開展的電商業務,如今以網絡直播、線上引流、線上店鋪等方式進行銷售為主,線下體驗為輔了。」以前養鹿靠經驗、跑客戶靠關係,人力物力投入不少,掙得卻不多;現在養鹿靠科技、靠數據,一臺電腦一部手機就能將產品銷售至國內外,省時省力賺得反而更多了,張世龍粗略計算過,現在店鋪每天都要出500-700單,銷售額翻了10多倍。
像張世龍一樣,鹿鄉鎮的返鄉創業青年們還有很多,他們不僅做大了自家的鹿產品銷售,還通過養殖合作社分紅、回收鹿產品、幫忙代售等方式,幫助當地貧困戶增收。「我們成立了青年鹿業協會,現在有150多名成員,都是我這樣回到家鄉的年輕人。大家都懷著對家鄉的熱愛回來創業的,如今幸福指數這麼強,更是有了一種使命感,相信只要我們力量使在一處,鹿鄉建設的將會更加美好。」
據了解,鹿鄉鎮共有經銷店鋪821家,直播帶貨、創意創客、電商銷售等新業態新模式成為交易新常態,「星星之火」已經連接成片,正以燎原之勢成為鹿鄉經濟發展的新亮點。
鹿鄉的幸福:「致富鹿」帶動全鏈條發展
近年來,鹿鄉鎮積極搶佔鄉村振興的頭班車,充分放大梅花鹿產業優勢,注重產業融合、文化融入、治理融通,全力打造中國梅花鹿特色小鎮、中國梅花鹿產業發展引領區,鹿鄉已逐步成為城鄉融合發展的連接帶、經濟發展的催化劑和鄉村振興的助推器。
「目前全鎮鹿存欄14萬頭,佔全國總養殖數量的六分之一,擁有養鹿戶8500戶,中小型鹿場1400個;現有生產研發類企業40多家,其中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3家,從事梅花鹿生產經營的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200餘家。」談及收益,鹿鄉鎮黨委書記李冰自豪地說,2019年全鎮農民人均純收入25850元,高於全區農民人均純收入1萬餘元,鹿鄉成為了全國最大的鹿產品集散地、鹿業市場的「晴雨表」。
下一步,鹿鄉鎮將繼續深挖產業文化內涵,延長梅花鹿產業鏈條,為特色小鎮建設注入了新活力,不斷努力將梅花鹿產業打造成為百億級的航母產業,讓老百姓以成為鹿鄉人而自豪,讓鹿鄉鎮因鹿產業而驕傲。「看到老百姓滿意,我感到由衷的高興,心裡也美滋滋的,特別有成就感,老百姓幸福,就是我們的幸福。」李冰笑著告訴記者。(記者欒喜良 賈子堯 王昕 曹逸群/文 張秋磊 郭亮/圖)
(責編:馬俊華、謝龍)
【來源:中國吉林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