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東北|中國梅花鹿第一鄉 「養」出的小幸福

2020-12-24 瀟湘晨報

原標題:幸福東北丨中國梅花鹿第一鄉 「養」出的小幸福

在吉林省,沒人不知道鹿鄉鎮。

這裡原來叫劉家店,1989年因養鹿業的興旺發達,更名為「鹿鄉鎮」。如今是聞名中外的「中國梅花鹿第一鄉」,成為雙陽區發展的一張「金名片」。

鹿鄉鎮,下轄18個村,總人口5萬餘人,卻有90%的人從事鹿產業。小鎮的生命,早已和鹿密不可分,小鎮的幸福生活也由鹿而起。

企業的小幸福:因「鹿」而興 因「鹿」致富

梅花斑駁,呦呦鹿鳴。

在鹿鄉鎮博文鹿業內,三五成群的梅花鹿悠然地吃著飼料在陰涼處安靜進食,溫馴可愛的模樣十分討人喜歡。看著圈舍裡毛色鮮亮、活蹦亂跳的梅花鹿,董事長張學偉樂得合不攏嘴。

標準化生產、規範化管理、產業化發展、國際化對接,建於2006年的長春市雙陽區博文鹿業良種繁育有限公司的如今建成梅花鹿場區4個,總存欄3000頭,年產鹿茸3噸以上,鹿酒年生產能力達到300噸,截至2019年年末銷售收入達到5000萬元,實現利稅總額660萬元,並且輻射帶動當地及周邊500餘戶農民發展梅花鹿產業。

博文鹿業負責人張學偉告訴記者,該公司以吉林農業大學為技術依託,實施雙陽梅花鹿種源保護,推廣雙陽梅花鹿品種提純扶壯、人工輸精等技術。

談起養鹿帶來的好處,張學偉打開了話匣子,「我養梅花鹿已經三十多年了,看著養鹿產業逐漸成為支柱產業,作為企業負責人,我感到非常有榮譽感,作為養鹿人,我非常自豪。這幾年,養鹿越來越有賺頭了,因為鹿,我們才能致富,才能有現在的小康生活!」

商戶的小幸福:電商發展迅猛 省時省力賺得多

張世龍是「鹿三代」。幾年前,他放棄穩定的工作返鄉創業,在父輩經營鹿產品的基礎上「二次創業」。

「我們店去年3月份開展的電商業務,如今以網絡直播、線上引流、線上店鋪等方式進行銷售為主,線下體驗為輔了。」以前養鹿靠經驗、跑客戶靠關係,人力物力投入不少,掙得卻不多;現在養鹿靠科技、靠數據,一臺電腦一部手機就能將產品銷售至國內外,省時省力賺得反而更多了,張世龍粗略計算過,現在店鋪每天都要出500-700單,銷售額翻了10多倍。

像張世龍一樣,鹿鄉鎮的返鄉創業青年們還有很多,他們不僅做大了自家的鹿產品銷售,還通過養殖合作社分紅、回收鹿產品、幫忙代售等方式,幫助當地貧困戶增收。「我們成立了青年鹿業協會,現在有150多名成員,都是我這樣回到家鄉的年輕人。大家都懷著對家鄉的熱愛回來創業的,如今幸福指數這麼強,更是有了一種使命感,相信只要我們力量使在一處,鹿鄉建設的將會更加美好。」

據了解,鹿鄉鎮共有經銷店鋪821家,直播帶貨、創意創客、電商銷售等新業態新模式成為交易新常態,「星星之火」已經連接成片,正以燎原之勢成為鹿鄉經濟發展的新亮點。

鹿鄉的幸福:「致富鹿」帶動全鏈條發展

近年來,鹿鄉鎮積極搶佔鄉村振興的頭班車,充分放大梅花鹿產業優勢,注重產業融合、文化融入、治理融通,全力打造中國梅花鹿特色小鎮、中國梅花鹿產業發展引領區,鹿鄉已逐步成為城鄉融合發展的連接帶、經濟發展的催化劑和鄉村振興的助推器。

「目前全鎮鹿存欄14萬頭,佔全國總養殖數量的六分之一,擁有養鹿戶8500戶,中小型鹿場1400個;現有生產研發類企業40多家,其中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3家,從事梅花鹿生產經營的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200餘家。」談及收益,鹿鄉鎮黨委書記李冰自豪地說,2019年全鎮農民人均純收入25850元,高於全區農民人均純收入1萬餘元,鹿鄉成為了全國最大的鹿產品集散地、鹿業市場的「晴雨表」。

下一步,鹿鄉鎮將繼續深挖產業文化內涵,延長梅花鹿產業鏈條,為特色小鎮建設注入了新活力,不斷努力將梅花鹿產業打造成為百億級的航母產業,讓老百姓以成為鹿鄉人而自豪,讓鹿鄉鎮因鹿產業而驕傲。「看到老百姓滿意,我感到由衷的高興,心裡也美滋滋的,特別有成就感,老百姓幸福,就是我們的幸福。」李冰笑著告訴記者。(記者欒喜良 賈子堯 王昕 曹逸群/文 張秋磊 郭亮/圖)

(責編:馬俊華、謝龍)

【來源:中國吉林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中國梅花鹿第一鄉」走出幸福「致富鹿」
    幸福東北【「中國梅花鹿第一鄉」走出幸福「致富鹿」】「因鹿而興、因鹿而富。」鹿鄉鎮位於「中國梅花鹿之鄉」吉林省長春市雙陽區西部,人工養鹿有300餘年歷史,素有「中國梅花鹿第一鄉」美譽。近年來,鹿鄉鎮充分放大梅花鹿產業優勢,注重產業融合、文化融入、治理融通,已逐步成為城鄉融合發展的連接帶、經濟發展的催化劑和鄉村振興的助推器。
  • 【幸福東北】打造中國梅花鹿特色小鎮 鹿鄉鎮人幸福有底氣
    國際在線吉林報導:9月18日,「幸福東北」網絡主題活動吉林媒體採訪團一行來到吉林省長春市雙陽區鹿鄉鎮,解鎖這裡的居民如何與梅花鹿結緣,走出「因鹿致富」的幸福之路。如今,鹿鄉鎮是聞名中外的「中國梅花鹿第一鄉」,成為雙陽區經濟發展的一張「金名片」。  鹿鄉鎮,下轄18個村,總人口5萬餘人,90%的居民從事梅花鹿養殖業及相關產業。小鎮的生命,早已和梅花鹿密不可分,小鎮的幸福生活也由梅花鹿而起。  長春市雙陽區博文鹿業良種繁育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博文鹿業),是鹿鄉鎮依託梅花鹿養殖走上致富之路民營企業的代表。
  • 鹿鄉致富經:放大梅花鹿產業優勢 幸福由鹿而起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長春9月19日訊(記者宋雅靜)吉林鹿鄉鎮,下轄18個村,總人口5萬餘人,卻有90%的人從事鹿產業。小鎮的生命,早已和鹿密不可分,小鎮的幸福生活也由鹿而起。  「幸福東北」網絡主題活動一行的記者們在鹿鄉鎮博文鹿業內,體驗了一把與小鹿親密接觸的驚喜。
  • 長春有個鹿鄉,靠養梅花鹿發財,村民年入百萬
    這裡土地肥沃,工業發達,人文薈萃,歷史底蘊深厚,全市綠化率居於亞洲大城市前列,也是東北最有名的旅遊城市。很多人都知道長春的一汽、長影、淨月潭和偽滿皇宮,但卻不知道在長春市雙陽區的鄉下,還有一個非常有名的鹿鄉,因本地養鹿的農戶多、數量大,所以得名鹿鄉鎮。
  • 【幸福東北】吉林鹿鄉鎮:發展特色產業讓村民錢袋子「鼓起來」
    【幸福東北】吉林鹿鄉鎮:發展特色產業讓村民錢袋子「鼓起來」中國網  作者:丁素雲  2020-09-21 18日,「幸福東北」主題活動記者一行來到雙陽區鹿鄉鎮劉家村盤古
  • 梅花鹿養殖前景可觀 養一隻梅花鹿能賺10萬元
    養一隻鹿能賺10萬元,你信嗎?因「養殖野味」的普及,梅花鹿近年來成為市民餐桌上的美味。鮮為人知的是,當一隻馴養梅花鹿被端上餐桌時,實際上已是產業鏈上的最末一環:鹿茸血可鮮飲,鹿茸片、鹿血酒、鹿鞭可製成禮盒販賣,鹿皮能加工成皮衣,直到一頭公鹿不能產茸時,才被作為「野味」賣給酒店、餐館……  9月16日,記者來到湖北養殖梅花鹿基地最集中的荊門屈家嶺,這片有著近50年梅花鹿養殖歷史的土地上,養鹿人黎平元如數家珍,訴說梅花鹿這一「東北客」在湖北的落地生根。
  • 中央電視臺走進廣春鹿業梅花鹿養殖基地
    公司在吉林、北京、河北地區下設三個大型梅花鹿養殖基地,存欄梅花鹿5000餘頭。CCTV-7科技苑欄目早在2008年5月就曾來訪北京廣春鹿場參觀採訪,並播出了《養好仔鹿有四招》為養鹿戶傳播技術。廣春長白山梅花鹿養殖總場,位於「中國梅花鹿之鄉」——吉林省磐石市。
  • 遼源旅遊:這裡歷史悠久 文化底蘊豐厚 被譽為「中國梅花鹿之鄉」
    這裡被譽為「中國梅花鹿之鄉」。以其濃鬱的東北黑土地文化,亦享有「中國琵琶之鄉」、「中國二人轉之鄉」、「中國農民畫之鄉」的榮譽。 水利風景區是指以水域(水體)或水利工程為依託,具有一定規模和質量的 風景資源與環境條件,可以開展觀光、娛樂、休閒、度假或科學、文化、教育活動的區域。
  • 長春市雙陽區~中國梅花鹿之鄉歷史文化誦讀
    雙陽1995年7月6日國務院批准雙陽撤縣設區截至2011年底,全區轄鹿鄉、太平、齊家、雙營4個鄉鎮,平湖、雲山、山河、奢嶺4個街道區域, 雙陽區是著名的梅花鹿之鄉,馳譽全國。2019年12月,成為全國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單位、全國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整縣推進試點單位。
  • 吉林東豐:「中國梅花鹿之鄉」的旅遊創新之路
    中國網8月29日訊 素有「中國梅花鹿之鄉」的東豐縣位於吉林省中南部,地處長白山分支哈達嶺餘脈,輝發河上遊,是一個五山一水四分田的半山區。著名愛國將領張學良曾為東豐縣題詞「中國梅花鹿之鄉」。東豐縣自然生態良好,文化底蘊深厚,有著豐富的旅遊資源,旅遊業發展非常迅速。2016年,遊客接待數量突破60萬人、增長20%,旅遊總收入實現6.7億元、增長22.2%。
  • 江西最北邊的縣,和安徽接壤,是中國梅花鹿之鄉
    被譽為地下藝術宮殿、中國第一溶洞奇觀。桃紅嶺梅花鹿自然保護區,生態完好,是中國野生梅花鹿南方亞種最大棲息地,因此彭澤又被稱為「中國梅花鹿之鄉」。桃紅嶺是江西名山之一,是著名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而且歷史悠久,景點星羅,傳說甚多。是一處難得的觀景賞鹿、避暑休閒的聖地。
  • 生態餵養梅花鹿效益高
    ——記二九一農場第三管理區養鹿能手康海玲【中國食品報融媒體】(張藝偉 劉軍豔)2008年春季,看到梅花鹿養殖的潛在價值,二九一農場三管理區的康海玲便和丈夫司良珊一磋商,夫妻一拍即合,當時正逢整個東北地區梅花鹿價格處於低谷時期,原來5000元一頭的鹿仔那年330-350元就可以買到家。
  • 加快推進中國梅花鹿特色產業小鎮的建設
    鹿鄉鎮,素有「中國梅花鹿第一鄉」的美譽,是全國重點鎮、全國一村一品示範鎮、全國美麗宜居小鎮、吉林省十強鎮、吉林省特色產業小鎮,2018年榮獲中國鄉村振興先鋒十大榜樣稱號。
  • 安塞85後小夥投資90多萬引進了61頭梅花鹿 辦起養殖場
    1988年出生在安塞區鐮刀灣鄉羅居村的趙陽陽,是鄉親們口中所說的「鹿司令」。這個樸實憨厚的小夥子看上去有些清瘦,但在他炯炯有神的眼睛中,卻讓人看到了靈氣和堅毅。發展梅花鹿特色養殖3年多來,趙陽陽不僅堅定了自身的發展方向,也積極帶動周邊的貧困戶脫貧致富。
  • 來中國鹿鄉與馴鹿同樂,登長春第一峰看北國風光
    據相關資料介紹,神鹿峰位於素有「中國梅花鹿之鄉」的長春市雙陽區,佔地面積達34平方公裡。景區以傳遞快樂時光為使命,致力於成為長春旅遊第一站、吉林省旅遊度假新名片、東北鄉村振興的樣板地、全國鹿文化體驗地。
  • 廣西梅花鹿養殖戶分享:梅花鹿養殖前景如何,效益怎麼樣?
    這樣也就造成一種錯覺,讓大家覺得養梅花鹿一定很賺錢,很有前景。具體情況應該具體分析。 (以上數據來自相關資料) 目前梅花鹿的養殖不在僅僅局限於北方,南方各省份大多東北,特別是從吉林省引進梅花鹿種鹿進行繁殖擴群。 我國梅花鹿的養殖基本是採用圈養方式,少數採用半放養模式飼養。梅花鹿的養殖中心還是在東北三省,飼養規模少則幾十隻,多則上千隻。全國梅花鹿相關產業從業人員超過120萬人,產值超過260億元。
  • 東豐——中國梅花鹿之鄉,驚現野生梅花鹿
    東豐——驚現野生梅花鹿動物園、養殖場裡人工繁育和馴化的梅花鹿,人們大都見過,可在林子裡、田地中深居簡出的野生梅花鹿,生性機警不易被發現,想一睹其芳容可就不容易了。6月16日,東豐縣南屯基北屯裡(四組)村民丁曉明在自家地裡打農藥時 ,發現一隻野生梅花鹿,並用手機記錄下來。(梅花鹿驚現短片)東豐縣地處長白山餘脈哈達嶺半山區,山林眾多,河網密布,優越的自然環境非常適合梅花鹿繁衍生息,後金天命四年,清太祖努爾哈赤在此設立盛京圍場,共設有105圍。
  • 廣西梅花鹿養殖戶分享:梅花鹿養殖前景如何,效益如何?
    這樣也就造成一種錯覺,讓大家覺得養梅花鹿一定很賺錢,很有前景。具體情況應該具體分析。(以上數據來自相關資料)目前梅花鹿的養殖不僅僅局限於北方,南方各省份大多東北,特別是從吉林省引進梅花鹿種鹿進行繁殖擴群。我國梅花鹿的養殖基本是採用圈養方式,少數採用半放養模式飼養。梅花鹿的養殖中心還是在東北三省,飼養規模少則幾十隻,多則上千隻。全國鹿相關產業從業人員超過120萬人,產值超過260億元。
  • 雙陽人都說「要想富,就養鹿」 20年前八成養鹿人就有摩託(組圖)
    雙陽因其養鹿歷史悠久、養鹿規模大、梅花鹿品種優良、鹿科技含量高而獲得了「中國梅花鹿之鄉」的殊榮。  截至目前,雙陽鹿只存欄達到14.6萬隻,佔全國的26.9%,佔全省的44.4%。養鹿戶發展到12000戶,遍布雙陽區各個鄉鎮。年產鹿茸38噸,年實現產值5.5億元,出口創匯550萬美元。
  • 吉林雙陽梅花鹿全國最大的梅花鹿養殖基地
    「雙陽梅花鹿,滿身都是寶。」這話並不誇張。8月7-8日,記者一行驅車來到雙陽,開始了雙陽梅花鹿尋寶之旅。  歷史  清朝雍正年間  已開始人工馴養梅花鹿  早在清朝雍正年間,雙陽區鹿鄉鎮盤古屯就有人捕獲野生梅花鹿,圍起柵欄,進行人工馴養。「盤古屯」為滿語音,譯成漢語就是養鹿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