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的煩惱:愁苦跟著他跑,寫了一首詞抱怨,開頭就是千古名句

2020-12-17 賞詩詞品歷史

喜歡#辛棄疾#的朋友應該不在少數!

他的「寶馬雕車」載著無數文人墨客找到了心中的歸宿;他的「弓角長劍」撫慰了太多戍守邊關將士;他的「驚鵲鳴蟬」在為很多遊子鑄就了停泊的港灣。

然而,這首《鷓鴣天》卻讓豪邁豁達的辛棄疾自己深陷愁苦,估計您應該聽得也相對少一些。

《鷓鴣天》宋代:辛棄疾欲上高樓去避愁,愁還隨我上高樓。經行幾處江山改,多少親朋盡白頭。歸休去,去歸休。不成人總要封侯?浮雲出處元無定,得似浮雲也自由。

辛棄疾給我們的印象一直都是慷慨大氣、豪邁豁達的,但是在這首《鷓鴣天》當中他卻被愁苦追著樓上樓下跑,讓人讀來忍俊不禁又心生憐惜。

他出生的時候中原地區已經淪陷,隨著漸漸長大,看著故土家園被金兵蹂躪,辛棄疾憤而從軍,發誓要從金兵手中奪回丟失的家園。

因此,辛棄疾21歲的時候就參軍入伍,英勇作戰。雖然他志向遠大,一輩子都在力主抗金,多次上書請求作戰。

奈何當朝統治者軟弱無力,權貴大臣貪圖享樂、醉生夢死,官場黑暗複雜、勾心鬥角,這些現象逐漸澆滅了辛棄疾的一腔熱血,光復河山的抱負也漸漸失去了實現的可能。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辛棄疾寫下了這首《鷓鴣天》,或許是一種自我安慰、又或是一種自我鼓勵、亦或是一種自我放逐。無論如何,這都是一首飽含深情的優秀詞作,值得我們細細品味。

這首詞開篇就饒有趣味。辛棄疾原本想著自己獨上高樓欣賞美景,藉此舒心開懷、擺脫憂愁,誰知道憂愁根本甩不掉,而且還跟他上樓了。這是一種擬人化的修辭手法,讓「憂愁」這種情緒也具有了主動性,別開生面,與之前描寫憂愁的詩詞相比更勝一籌。

辛棄疾接下來寫歲月流逝、滄海桑田帶來的巨大變化。他的一生都在為國家統一而奔走,中華大地留下了讓他的足跡,奈何很多地方都已經面目全非,被侵略者踐踏得支離破碎。

生活在這些土地上的人們也是愁容滿面,流離失所。辛棄疾看著親朋好友逐漸老去的面龐、兩鬢斑白的頭髮,不禁悲從中來,這種水生火熱、漂泊異鄉的生活究竟什麼時候是個頭啊?

但是辛棄疾卻不僅僅是在為世事變遷而感嘆,他也在為自己的前途而糾結。嘗盡了人生的酸甜苦辣、看遍了世態炎涼,他不知道自己究竟該何去何從了。到底是歸隱山林、不問世事呢?還是繼續為國效命、保衛河山呢?

或許並非是每個人都要封侯拜將吧!這是豪邁的辛棄疾鮮有人知的一面,他也會自我懷疑、他也會自我放逐、他也會遲疑退縮。

看著天上自由自在的白雲,隨遇而安,辛棄疾羨慕不已,感嘆如果自己也能夠這樣無憂無慮的生活該有多好啊!這是一位背負了太多國讎家恨的文人內心最真實的想法。

辛棄疾累了!我們心疼了!他的一生都在為國家呼號,但是他的一生也都在嚮往山水田園,這才是真正的辛棄疾,一個有抱負、有傲骨、有追求的文人和忠臣!

不可否認,這首詞當中也有消極避世的思想,但是一個豪邁的文人難道就不能有些許自我安慰的空間了嗎?答案是顯而易見的,當辛棄疾身心俱疲、獨上高樓、撫今追昔之時,我會覺得他的形象更加高大,他的精神也更值得我們敬仰!

你覺得這首詞寫得怎麼樣呢?如果你也喜歡這首詞、喜歡辛棄疾,歡迎關注,留言討論分享,期待您的指教哦!

兩位才子用詩詞向尼姑表白,都寫出了千古名篇,結局卻截然不同

甄宓:豔冠三國,傾倒四雄,下場悽慘,用8首詩讀懂她的傳奇人生

李白26歲寫《靜夜思》,他同時寫的《秋夕旅懷》更經典卻鮮有人知

她是科舉女狀元,18歲丈夫去世,以情詩徵服情郎,下場卻疑雲重重

相關焦點

  • 辛棄疾最大氣磅礴的一首詞,其中10個字千古名句,詞中之龍有氣魄
    蘇軾所生活的年代,宋朝還沒那麼羸弱,所以蘇軾雖然一生貶謫顛沛流離,但是很多時候他遭遇的困境都是朝廷內部之爭,所以面對己身的宦海浮沉,蘇軾表現出的是一種豁達。而辛棄疾則不同,他所處的年代,宋朝已然是搖搖欲墜,他從一開始就以恢復中原為志,所以他更多時候表現出來的是一種慷慨激昂。但由於南宋朝廷的苟安,他的一生只能壯志難酬,這也讓他後期的詞作豪放之餘更是多了幾分無奈的愁苦。
  • 蘇軾半夜被雨驚醒,抬手寫下一首詞給蘇轍,開頭7字就是千古名句
    這就是著名的「烏臺詩案」。他的弟弟蘇轍就想盡各種辦法來營救蘇軾,在獄中的蘇軾以為自己必死無疑,就給家人和弟弟寫了首絕筆詩:柏臺霜氣夜悽悽,風動琅璫月向低。蘇軾夜半被雨驚醒,抬手寫下一首詞給弟弟,開頭7字就是千古名句雖然仕途坎坷,但好在蘇軾生性樂觀豁達,善於苦中作樂。
  • 蘇軾半夜被雨驚醒,抬手寫下一首詞給蘇轍,開頭7字就是名句!
    蘇軾半夜被雨驚醒,抬手寫下首詞送給蘇轍,開頭7字就是千古名句當然蘇軾為人灑脫,擅長苦中作樂,自然不會因為這些事情鬱鬱不樂,今天要介紹的這首詞,就是蘇軾在又遭貶謫時所作,半夜三更風急雨驟,蘇軾內心愁苦就給弟弟蘇轍又寫了一封信。
  • 李煜這首詞,共4句無一不是千古名句,最後9個字也就他寫得出來
    提起他,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不是他做君王時做過哪些正事,而是他那30多首詞作。筆者說只有30多首,不知道會不會有小夥伴覺得有些驚訝:才這麼點數量嗎?是的!能確定出自他手的,只有這30多首,他在文壇留下的作品加起來僅有這幾千字,字數和一篇散文差不多。就是這幾千字,將李煜捧上了詞中之帝的寶座。
  • 辛棄疾最有氣勢的一首詞,一開頭便驚豔了世人,震古爍今!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詞《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便是一首能夠感受到震古爍今的氣勢與力量的千古名作。它出自於南宋豪放派詞人、將領,有著「詞中之龍」之稱的辛棄疾之手。眾所周知,他一生以恢復中原為志,但命運多舛、壯志難酬,故詞中飽含對國家興亡、民族命運的關切、憂慮,寫得慷慨激昂,氣勢恢宏。
  • 李煜的「封神」之作,開篇驚豔,無一生僻字,詞中道出他無盡愁苦
    的確如此,出自他手的只有這30首作品,他在文壇留下的作品加起來也只不過幾千字,但是就是這區區的幾千字,將李煜捧上了詞中之最的地位!聽到小編這樣誇李煜,是不是覺得他比蘇軾,辛棄疾牛多了。不管是不是小編誇得有點大了,但本人始終認為李煜的有些詞確實高於他們。因為他們無法體會李煜的內心的那種苦楚,比如:李煜的《相見歡》!
  • 歐陽修寫下一首詞,開頭就是千古名句,短短7字耐人尋味!
    妾住在橫塘」,是以設問開頭。再如蘇軾《江城子·記夢》:「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是以追憶開頭。總之,不論是以哪種形式開頭,都貴在耐人尋味,能一下子牽動讀者的心弦。本文向大家分享的《蝶戀花》,便是一首開頭就很耐人尋味的詞作。它出自北宋詞人歐陽修之手,也是歐陽修的代表詞作之一。 而說到歐陽修的《蝶戀花》,就不得不提詞中的千古名句:「庭院深深深幾許」。
  • 最該被課本收錄的一首詞,全篇都是千古名句,必將流芳百世!
    宋詞在文學史上有很高的地位,而宋詞的豪放派代表辛棄疾,更是將自己的愛國情懷融入詩詞裡,他曾經有一篇詞作被稱為是生平之最,到底是哪一首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據說這一首詞,通篇都是千古名句,從未被超越過,讀起來朗朗上口,盪氣迴腸。
  • 李煜一首封神之作!隨便拿一句皆是千古名句!起筆優美,落筆驚豔
    李煜一首封神之作!隨便拿一句皆是千古名句!起筆優美,落筆驚豔《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作者·李煜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無言獨上西樓」將人物引入畫面。
  • 李煜生前寫下最後一首詞,短短4句皆千古名句!千年來從未被超越
    在我國悠久的歷史上有四大有才的皇帝:李隆基善譜樂,宋徽宗的書法,朱由校的木工,還有就是李煜的詞。這些都堪稱是經典。李煜作為五代十國時期南唐的亡國之君,在政治方面他實在是沒有什麼大成就,但是李煜卻是皇帝中文採最高的。
  • 一天一首古詩詞:辛棄疾《武陵春》
    瓢泉田園的恬靜和村民的質樸使辛棄疾深為所動,靈感翻飛而歌之,寫下了大量描寫瓢泉四時風光、世情民俗和園林風物、遣興抒懷的詩詞,這首《武陵春》就是在這期間寫的。上片是遊子客中自敘,開頭兩勻追述他離家時與妻子約定五日便返,因為「去」、「來」只有三百裡路,誰知出門在外,身不由己,如今六天已過,逾期未歸,他便料想家人定會產生疑慮,更會在門外佇立凝望:「應是望多時」。
  • 長大後再看辛棄疾的這一首詞,發現裡面寫的全是人生
    你還記得當初課本上辛棄疾的這一首《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嗎?長大後再回過頭來看這首詞,少了當時的天真簡單,卻因為人生的歷練,多了一番滋味。全詞如下: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詞的大意就是,年輕的時候不知道憂愁是什麼滋味,只喜歡登高望遠。喜歡登高望遠,為寫一首新詞,即便沒有愁,也要勉強說愁。到如今,嘗遍了憂愁的滋味,想說卻又說不出了。想說卻又說不出,只好說這是一個涼爽的秋天啊!回顧我們年輕的時候,你是否在少不經事的時候,喜歡發一些所謂的憂愁的說說或者寫一些所謂的憂愁的日記呢?長大後,有了歷練,你是否發現當初的愁苦是多麼天真無邪?
  • 李清照寫在秋天的一首詞,開篇7字便是千古名句,歷來為人所稱道
    古代詩人往往會將愁緒與草木搖落、萬物凋零的秋景聯繫在一起,以悽涼的悲秋情懷傳達人生的愁苦。如李白《秋登宣城謝脁北樓》中的「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杜甫《登高》中的「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岑參《客舍悲秋有懷兩省舊遊呈幕中諸公》中的「人間歲月如流水,客舍秋風今又起」等。
  • 李煜一首封神之作,共4句無一不是千古名句,起句漂亮,落筆驚豔
    李煜一首封神之作,共4句無一不是千古名句,起句漂亮,落筆驚豔千年文學界,在「不務正業」這件事情上,李煜真的是達到了極致。提到他,很多人最先想起的不是他做皇帝時做了什麼大事,反而是他那三十多首詞作。筆者說僅有三十多首,不清楚是否會有朋友感覺有一些詫異:才那麼點數目嗎?是的!
  • 李煜生前寫下最後一首詞,短短4句成千古名句!到現在仍未被超越
    也正是因為李煜在詩詞上的成就,所以他也被後人稱為"千古詞帝"。李煜的詞可以分成兩個部分,亡國前,李煜是個風流才子,他的詞優美心醉,描寫的是歡樂時光。亡國後,李煜的詞多了份悲涼,多了份悽慘。有人說,李煜詞的悲涼,蘇軾和辛棄疾都寫不出來,因為亡國之痛和被貶之痛不一樣,只有君王才能體會到一個國家滅亡的心痛。王國維曾經評價南唐後主: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大有眾芳蕪穢,美人遲暮之感。
  • 李煜流傳最廣的一首詞,全篇4句皆是千古名句,千年來從未被超越
    生來就是皇室,做弱者之王,這是李煜的命,他不選;而用筆填詞,做詞中帝,則是李煜自己的選擇。把他送上皇位對南唐來說是不幸的,但是對文學界來說,他的加入,使詞彙作為一種文學流派,開始得到重視。事實上,李煜一生的詞作並不多,僅存30多首,字數加起來也許還比不上一部中篇小說,但這些詞卻讓世人銘記這位愁腸百結的男士。
  • 李煜最牛的一首詞,全篇4句皆是千古名句,千年來從未被超越
    生在皇家,當個弱地的君王,這是李煜的命,他沒得選;而持筆填詞,做個詞中之帝,卻是李煜自己的選擇。對南唐來說,讓他登上皇位是不幸的;但對文壇來說,有了他的加入,詞作為一種文學體裁,開始大放異彩。今天就和大家分享被稱為李煜最牛的一首詞,隨便拿出其中的一句都是千古名句,千百年來從未被超越!究竟是什麼詞呢?竟然能有如此評價,讓我們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 李煜寫的一首詞,短短4句皆是名句,多年來從未被超越
    生在皇家,當個弱地的君王,這是李煜的命,他沒得選;而持筆填詞,做個詞中之帝,卻是李煜自己的選擇。對南唐來說,讓他登上皇位是不幸的;但對文壇來說,有了他的加入,詞作為一種文學體裁,開始大放異彩。今天就和大家分享被稱為李煜最牛的一首詞,隨便拿出其中的一句都是千古名句,千百年來從未被超越!究竟是什麼詞呢?竟然能有如此評價,讓我們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 辛棄疾寫的很苦悶的一首詞,句句惆悵,道盡一生之苦!
    辛棄疾寫的很苦悶的一首詞,句句惆悵,道盡一生之苦! 文|笙離歌人對南宋時期的愛國詞人留下的名篇,我的記憶裡印象最多的也就是辛棄疾,蘇軾等人。他們的詩詞在後人的眼光裡頗有情懷,而像李清照前後期詞心境的變化,讓更多人意識到情字給人帶來的傷痛和悲情。但宋詞裡有婉約和豪放之分,按照喜歡詩的朋友們的概念來說,我今日主要想談下辛棄疾這位報國無門,壯志未酬的詞人所寫的一首詞。
  • 辛棄疾最大度的一首詞,詞中10字被譽為千古絕調!全宋詞僅有一首
    大氣磅礴的文筆其實就是一種帶有韻味的文筆,也可以說是一種有意境的畫面。唐詩宋詞一直是最得後世們議論的,有的說他們優柔寡斷,有的說他們霸氣奔放,有的說他們巾幗不讓鬚眉。這一句句,一字字何不是千古流傳呢?然而,這些詩詞雖然氣勢恢宏,但似乎與「詞中之龍」的辛棄疾相比還是差一點火候的。為何這樣說呢?辛棄疾有一句詞名曰《菩薩蠻 書江西造口壁》。其中的一句「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只有10個字,卻被後世譽為千古絕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