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運動,請記住這個公式

2021-02-08 武漢晚報


運動

什麼時候開始都不為遲

只是運動不當

卻會給身體帶來傷害

近期,媒體上報導了多起市民或中學生因戴口罩劇烈運動而引發猝死的案例:湖南長沙,一名初三學生在體育課上戴著N95口罩測試1000米時倒地猝死;浙江溫州,一名未滿16歲的男生,在集體跑步活動時暈倒,搶救無效身亡;湖北武漢,一位市民在踢足球的過程中暈倒猝死……

那麼疫情防控期間,

如何科學健身?

運動時要不要戴口罩?

如何防範運動猝死等意外?

針對這些熱點問題,武漢市體育局全民健身專家團隊成員、運動康復專家、武漢體院教授楊翼開出了「運動處方」。

運動時戴不戴口罩?不同類型口罩到底對人體有什麼影響?

楊翼教授認為,運動時,人體氧氣攝入量激增,心臟血液加速運行。而戴口罩明顯會影響呼吸,造成人體氧氣需求和供給失衡。隨著運動量增加和運動時間延長,肌體氧氣供需矛盾愈加突出。當人體出現缺氧,運動負荷超過人體可承受範圍時,就會出現猝死風險。

有研究表明,在不同跑速下,不戴口罩,戴普通口罩,以及N95口罩跑步,心肺功能表現之間的差異非常明顯。結果顯示,戴口罩跑步相比不戴口罩跑步,人體通過呼吸道吸入的氣體量和身體實際利用的氣體量都會明顯減少,而N95口罩相比於普通口罩,氣體吸入量和攝入量會減少更多。因此,楊教授的建議是:運動時最好不戴口罩。如果非要戴,就戴普通口罩,完全不必戴N95,同時一定要控制運動量。

運動能夠改善體質,增進身心健康,提高社會適應能力,但運動中或運動後偶有猝死情況發生。這是什麼原因,又該如何預防呢?

運動猝死發生機制大概有兩類:一類是有基礎疾病存在或疾病風險存在,體育運動作為誘因而引起猝死。另一類是不存在基礎疾病或疾病風險,而超負荷運動、環境因素、心理狀態等引發異常生理反應,進而導致猝死。

楊翼認為,疫情期間大多數人宅在家裡,運動量明顯下降,遠達不到日常活動的基本水準,所以復工復學後,突然一下子加大運動量,身體機能各方面都跟不上,增加了意外發生的概率。

要預防傷病意外發生,運動前可對自己的身體做正確的評估。有基礎疾病的人最好參加動作舒緩如太極拳一類的運動;沒有基礎疾病的人如果出現呼吸急促,胸悶頭暈等不適,也應果斷中止運動。如果發生暈倒等情況,除了撥打120呼叫醫療救護,還可以通過按壓手腕部內關穴,肘窩的穴位來緩解症狀。

「對運動中暈倒的人,有個黃金搶救時間,越早救治越好。所以,加大科普力度,讓更多人掌握心肺復甦技能是很有必要的。如條件允許,運動場館能配備心臟除顫儀是最好的。」楊教授建議。

楊翼說,一般運動都分三個階段:準備熱身、正式活動和最後整理。所以運動之前的熱身是必需的,市民可以進行一些慢跑,身體牽拉。一是可以預防受傷,同時也是進行自我評估的過程。如果熱身過程中就出現不適,那肯定就不能再繼續下去了。

對於近期想參加體育運動的市民,楊教授開出「運動處方」——從運動強度,運動量,運動方式和運動周期這四大要素進行控制。

不管參加哪個項目的運動,都應該循序漸進。長期不運動,運動強度和運動量肯定不能一下太大。運動時間不要太長,頻率不宜太頻繁。

近期的意外為何集中在長跑、足球等項目?主要原因就是瞬間運動強度太大,超過了人體負荷。

楊教授介紹了一個控制強度和運動量的簡便方法:監控心跳

理論上人體最大心率在每分鐘兩百次左右。

如20歲的人最高心率大約每分鐘200次,建議一般人達到最大心率的60-70%,這種中等強度是比較適合的。

至於運動時長,每天在半小時左右為宜。而周期則為一周三次。

楊翼最後提醒大家,每人都應該根據年齡、健康狀況、訓練水平,循序漸進,科學合理安排運動項目,這樣才能強身健體,真正享受運動的快樂。

楊翼,教授,博士。武漢體育學院科研處處長。湖北省新世紀高層次人才工程優秀中青年骨幹人才,湖北省政府專項津貼獲得者。主要學術兼職:中國康復醫學會體育保健康復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體育科學學會第八屆理事會理事、科普工作委員會秘書長,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運動健康科學分會常務委員,湖北省體育科學學會第六屆理事會常委兼副秘書長。

相關焦點

  • 把科學公式文在身上
    在這本《科學之墨:沉迷於科學的文身》中,齊默寫道:「人們常在皮膚上文刺一些代表一生摯愛的名字或者符號,熱愛科學的人也不例外。」     在亞歷山大·克萊斯頓手臂內側,一枚菊石化石的圖案從臂彎開始,佔據了小臂幾乎一半的位置。菊石由鸚鵡螺進化而來,有著螺旋形的美麗外殼。在這位美國印第安納大學主攻人類進化的研究生看來,這種已滅絕的古生物「暗示了生物背後的物質變化和數學過程」。
  • 到底什麼是最美的科學公式? 張雙南專欄
    因此,我用這個反例說明了科學之美不一定基本也不一定永恆。張首晟教授認為宇宙當中最最深奧,最最普世的這些規律,都是非常的美妙。他用了愛因斯坦的著名的質能公式E=mc²來說明深奧和普世的公式很美。但是這個公式一點都不對稱,追求對稱美的韋爾切克教授顯然不會認為很美。
  • 小學奧數:記住這個公式,再不用一個個數圖數到眼花,你不一定會
    小學奧數:記住這個公式,再不用一個個數圖形到眼花,大人的你也不一定會哦在小學數學課程或者奧數中,總是會出現數線段,三角形,正方形或長方形等等圖形的題目,如果題目簡單,有些老師會讓我們直接用肉眼一個個去硬算,這樣很快就可以算出結果。
  • 高考物理公式:平拋運動公式總結
    高考物理公式:平拋運動公式總結 2012-10-09 18:09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作者:
  • 【科學公式記單詞】項目加盟指南
    因此,我們急需要一種記得快、記得牢,而且能夠符合中國人思維的單詞學習方法,【科學公式記單詞】橫空出世,用將近7年的研教經驗,讓整個單詞速記市場為之震動。  【科學公式記單詞】首先解決的就是發音技巧的問題,再也不同於軟體記單詞的「啞巴英語」模式,先讓孩子快速掌握音標,採用漏鬥式教學,讓每個孩子通過學習,歸納出自我單詞記憶的科學公式,真正把老師傳授的技能轉化成自己的本能,見到單詞
  • 【新高一物理】如何熟練使用勻變速運動公式?
    當題目沒有給出末速度,也無需求解末速度時,用公式③更直接簡便。請看題:    例題2、槍彈在槍筒中運動可以看作是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如果它的加速度是5.0×105m/s2,槍彈經過1.6×10-3s,射出槍口,則這支槍的槍筒有_______m長。
  • 小學生看過來,玩這個遊戲幫你記住小學全部數學公式
    特別是小學五、六年級的同學,面臨小升初的壓力,需要記熟所有的小學數學公式。專門背公式會非常無聊,孩子們往往會反感。如果能夠把背公式融入遊戲,那麼就可以部分解決這個問題。為此,重慶餘老師公眾號特別開發出一個幫助孩子們背公式的遊戲,公式王國。
  • 科學角度解釋輕功:或為借力實現拋物線運動
    借力實現拋物線運動  有網友從科學的角度對輕功做出了解釋。  在經典力學裡,輕功主要受物體運動公式影響。  1、拋物線運動公式:水平方向:s1=v1*t 豎直方向:s2=v2*t+(1/2)gt2( s1、s2為水平、垂直距離,v1、v2表示水平、垂直速度,t是運動時間,g為重力加速度。)
  • 高中物理(第四十二講)圓周運動
    科學研究中,大到地球繞太陽的運動,小到電子繞原子核的運動,也常用圓周運動 的規律來討論。圓周運動的快慢可以用物體通過的弧長與所用的時間的比值來量度。如下圖:角速度物體在△t時間內由A運動到B,半徑OA在這段時間內轉過的角為△θ。它與所用時間的比值描述了物體繞圓周運動的快慢,這個比值叫做角速度。符號ω。
  • 高考物理公式:豎直上拋運動公式總結
    高考物理公式:豎直上拋運動公式總結 2012-10-09 18:09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作者:
  • 寫好作文記住這個萬能公式!
    都說數學要學好靠的是對公式的熟練程度,語文跟公式沾不上邊,其實不然,語文往往也有固定的模板公式,小編很幸運初中遇到了一位用這種方式授教的語文老師,至今對我受益匪淺!所以作文要想寫得好就必須記住這一萬能的模板公式。
  • [數學] 瞬間記住三角函數和差化積積化和差公式
  • 4條多項式與多項式的乘法公式,你記住幾個?
    記住這些並不難,下面我們就用這些公式做幾道練習題吧。我先把公式(1)~(4)的證明過程寫出來,大家一定要多多練習,能獨立用這些公式解題。【證明】以上4個公式都很重要,其中最重要的是(4)。在公式(4)的證明中,(x+a)與(x-a)相乘後,-ax與+ax相互抵消,只剩下x2與-a2。
  • 高中生必背的運動公式匯總
    積極努力的人,未來不是夢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二章》規律匯總*******************************************一、適用於一切運動的速度公式(二)自由落體規律自由落體運動是初速度為零的勻變速直線運動。上面的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公式都適用。
  • 高考物理公式:勻速圓周運動公式總結
    高考物理公式:勻速圓周運動公式總結 2012-10-09 18:09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作者:
  • 乾貨|高中數學常用公式,需要的請收藏
    高中數學的知識點多而繁雜,其中涉及了很多公式、定理,學習過程中難度相對比較大。正因為數學在理科中佔據重要地位,學好數學對物理、化學等科目的學習也會有很大的幫助,而熟練記憶數學公式與定理,又能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
  • 考研數學中那些讓你事半功倍的公式,你都記住了嗎?
    如果喜歡這類教育分享文,請關注作者,並及時留言溝通,作者會根據讀者的需要每日更新。01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思想,就是覺得數學最重要的不就是做題和練習嗎?但是有些數學公式如果你背了下來,那麼在考研的過程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別人花10分鐘做出來的題,你2分鐘靠公式就可以解決。既然如此,又何必自己費心費力去推導呢?最主要的是,在真正考研的考場上,你可能會大腦空白,所以記清這些公式可能比你慌慌張張去推導的正確率高很多!
  • 向心力公式與二體運動向心力計算式對比分析可說明計算式更精確
    首先提醒大家,我講的不是科普,正相反,我講的內容是與現有的科學理論不同的觀點,請大家保持清醒的頭腦,站在批判者的角度來思考、分析、判斷。因為百家號圖文版本不支持數學公式,只能以圖片形式發布,請大家理解、諒解,看不清楚的對方請對照視頻《第八節 我的潮汐原理理論基礎之二》。
  • 【物理公式】這4個物理公式改變未來,重新定義世界.
    現在看這個故事可能會覺得很可笑,3怎麼可能是最大的呢?!而在當時的環境下,所有人只知道「大」,卻不知道怎麼去描述大,意識形態裡只認為3是最大的。而牛頓第二定律定義力,解釋力的大小該怎麼去衡量。在牛逼頓的運動定律中,還有:第一運動定律就是慣性定律:是說一切物體在不受任何外力的作用下或所受合外力為零時,總是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
  • 不懂腦科學,怎麼做老師?
    今天分享的主題信息是腦科學的教育實踐。主持人:請您介紹一下腦科學最近的發展以及在教育中的應用。我們很容易記住一些知識(和公式),但如果這些知識沒有意義和價值,大腦就會選擇性地忘記,因為大腦每天接觸大量的信息。因此,我們需要(用這些信息)做點什麼,理解這些信息,並與其他資訊產生關聯。這樣大腦就容易記住這些資訊。舉個例子,對於數學的學習,我們很容易記住一些公式,但如果沒有應用,就很難記住,(這是很多人無法學好數學的一個癥結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