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樹立和培養積極樂觀的心態,首先是要克服自卑心理和恐懼心理!

2020-12-12 反而覺得甘甜

一個人的性格主要是由遺傳、環境、心理決定的,其中,除了遺傳因素外,成長環境及其是否遇到過打擊挫折是決定我們性格的主要因素。而遺傳因素和我們成長所經歷的環境是我們不能改變的,所以,改變心理心態便成了我們轉變性格的關鍵。要樹立徹底改變性格的目標和計劃方案 僅僅有良好的願望是不夠的,有目標而沒有計劃方案和分步的目標也是徒勞,必須是有明確的、可分布實施和通過努力可以達到的具體目標才行。

要樹立和培養積極樂觀的心態 首先是要克服自卑心理和恐懼心理,為此一方面是可以多看看一些勵志的書籍,、名人傳記等,以提高認識、樹立信心;其次是要主動參與同學、同事、朋友的聚會,在其中把自己當成主人,而不要當成觀眾、看客;在言談、交流、討論、發言時,先考慮好,理順邏輯思路,只有一步步的成功才能樹立、培養和堅定信心。積極行動起來 並不是說改變性格就要什麼事情都參與,其實只要選擇自己喜歡的、感興趣的也就可以了,保持獨立的個性更為重要。所以,培養和鍛鍊也是應該有選擇性的,先易後難,做有準備的事,這樣才能樹立和增強無畏無懼的信心。

多參加一些聚會,聚餐,文藝匯演。積極參加集體活動和旅遊,多和要好的朋友交流,然後通過朋友圈認識更多的朋友。看一些言講與口才的書籍,來學習其中與陌生人講話的交流方式。大事小情的一些事情儘量堅持自己去辦,也好增強和鍛鍊自己的講話技巧,提高自己的勇氣和自信心。久而久之,自己的性格就會變得開朗大方,生活也會變的多姿多彩了。

內向與外向屬於人格中的氣質成分。內向與外向心理學上是指氣質中指向性的一種。人的言語、思維和情感常指向於內者為內向,表明神經系統的興奮過程佔優勢。外向型的人,配合客體而思考、感覺、行動。關心,完全用在客體,以客體為優先。

所以,這種人容易受客體的影響制約。簡單來說,內向者注意力更多的指向自己的內心,外向者注意力更多的指向外界。內外向與人際交往沒有必然的關係,也可以說,內向者不是不擅長人際交往,而是相對外向者來說對人際交往興趣低,但並不是不能做好或沒能力做好。同時,氣質類型沒有好壞之分。

從心理學的角度,我們平常所說的性格,對應的是心理學中的人格。人格,是構成一個人的思想、情感及行為的特有的統合模式。這個獨特模式,包含一個人區別於他人的穩定而統一的心理品質。人格是一個複雜的結構系統,它包括許多成分,其中主要有氣質、性格、認知風格、自我調控等方面。氣質,是表現在心理活動的強度、速度、靈活性與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種穩定的心理特徵。即我們平時說的脾氣、秉性。

性格,是一種與社會相關最密切的人格特徵,它在性格中包含有許多社會道德含義。性格表現了人們對現實和周圍世界的態度, 並表現在他的行為舉止中。認知風格,是指個人所偏愛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認知的方式主要有:場獨立性和場依存性;衝動和沉思;同時性和繼時性。自我調控是人格中的內控系統,具有自我認知、自我體驗、自我控制三個子系統。

從人格的定義及構成可以確定,除氣質主要由遺傳確定,但氣質類型並沒有所謂的好壞之分,有些人的氣質隨著人生的閱歷所導致的心理變化而變化。而其它三個因素:性格,認知風格,自我調控,都主要由後天因素影響,即是可以改變的。

從日常生活中我們也可以發現,自己或他人在不同的人生階段,性格(人格)發生了改變。譬如,一個人小時候一個性格,中學階段一個狀況,步入中年又成了另外的性格。

相關焦點

  • 癲癇病人如何克服自卑心理?
    癲癇病人如何克服自卑心理?癲癇病一種腦病,因腦神經元異常放電導致腦功能紊亂。癲癇病長期發作會影響病人的智力、記憶力,加上人們對癲癇病的偏見,癲癇病人很容易在生活中產生自卑的心理,這對健康是十分不利的。專家表示,癲癇病人應學會克服自卑心理。
  • 如何消除害怕面對陌生人的恐懼心理——克服自卑,不要被心魔打敗
    「瘋狂英語」的創始人李陽在自己名片上寫有如下三句話:越是自個兒不敢做的事情越是要去做,越是令自己恐懼的事情越是要去做,越是自己沒信心的事情越要去做。只要勇敢地與內心的自卑作鬥爭,大膽地與陌生人說話,我們的人生定會變得與眾不同。
  • 如何克服自身的自卑不自信的心理?
    如果想要改變自己自卑的性格,首先就要好好想一想,自己究竟屬於哪種情況?在這裡要強調的是,在審視自己內心的時候,一定要誠實,只有勇敢的面對自己的優點和缺點,才能不被自己欺騙。有很多人習慣自己給自己編一個美麗的藉口,來掩飾自己的缺點,特別是內心的黑暗。就好比很多人用上進心的藉口來掩飾自己的嫉妒。如果不能誠實的對待自己的心,我們很難真正改變自己。
  • 如何克服恐懼心理?
    因為恐懼心理會讓你神經緊繃、注意力不集中、胡思亂想直到越想越糟後把自己禁閉在內心那個充滿恐懼的匣子裡。如果不去直面克服,每當內心反覆時,會讓你變得越來越消極,永遠沉淪於此無法自拔。我為什麼要讓自己有牽絆,為什麼不能更好一點?」,想變得更好就不能被困難打倒,因此,認清自己是克服困難、克服恐懼的前提。思考反省           要克服恐懼,就必須深挖自己的內心,到底為什麼恐懼、到底應該怎樣才能克服恐懼?!
  • 女性開車要克服恐懼心理
    女性開車要克服恐懼心理 恐懼心理 2012-04-06 來源:網際網路
  • 如何克服寶寶的自卑心理
    學生在課堂上不積極主動地回答問題和表現自己,一方面還是跟心理障礙有關係。怕自己的表現被同學笑話,不相信自己,缺少自信心。這就是我們經常可以在廣大中學生中所見羞怯和自卑心理。要毛遂自薦地擔任演講會、故事會、主題班會、慶賀會、生活會等活動的發言人,有目的地鍛鍊自己的口頭表達能力和表演才能,即使第一次、第二次失敗了,也要把它當成今後成功的墊腳石。這樣,漸漸地克服羞怯感,過渡到能大方自如地與同齡人、長者或老師交談。 7.讓自己經常處於鬆弛狀態 鬆弛對羞怯者說來是與他人相處時克服羞怯的關鍵。
  • 心理輔導室:消除自卑心理,其實也並不難
    自古以來,多少人為自卑而深深苦惱,多少人為尋找克服自卑的方法而苦苦尋覓。下面這些途徑和方法頗具操作性,有助於人們擺脫自卑,走向自信。一代球王貝利初到巴西最有名氣的桑託斯足球隊時,他害怕那些大球星瞧不起自己,竟緊張得一夜未眠,他本是球場上的佼佼者,但卻無端地懷疑自己,恐懼他人。後來他設法在球場上忘掉自我,專注踢球,保持一種泰然自若的心態,從此便以銳不可擋之勢進了一千多個球。球王貝利戰勝自卑的過程告訴我們:不要懷疑自己、貶低自己,只要勇往直前,付諸行動,就一定能走向成功。久而久之,就會從緊張、恐懼、自卑的中解脫出來。
  • 如何克服自卑
    在這個快速發展的時代,有的人在激流勇進中突破自己,努力向前;也有人自信樂觀,不被困難和煩惱打倒;但也有人內心深處藏著自卑,既不自信、也不樂觀,總把自己放在一個較低的位置看待這個社會。為了個人更好的發展,克服自卑是一項刻不容緩的事情。自卑感是指在和別人比較時,由於低估自己而產生的情緒體驗。嚴重的自卑情結是心理上的一種缺陷。
  •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家長這樣教育,讓寶寶遠離自卑和恐懼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家長這樣教育,讓寶寶遠離自卑和恐懼孩子為什麼會這樣 一、孩子害怕是正常現象 孩子對陌生事物表現出,表現出害怕的情緒,是一種正常的現象。所以父母在這個階段可以多鼓勵孩子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成功了要誇獎孩子,失敗了要鼓勵孩子,讓其遠離自卑。可馨育兒說,這樣慢慢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對於他以後的成長會有很大的幫助。 三、孩子的情緒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 父母可以在孩子去做某些事情時,給予他積極地暗示。
  • 如何克服自卑心理?
    自卑的本質就是缺乏自信,自卑心理在個體的心理發展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自卑心理的引起是有多種原因的,例如:性格的差異、身材、相貌、家庭環境、智力水平、單親家庭,在人際交往活動中的成功與失敗的體會等。適度的自卑能使個體產生超越的動機,去追求進步,但是如果自卑發展到妨礙個體正常生活和工作時,就成為了一種心理障礙,嚴重地影響了個體的社會交往活動。
  • 四種方法教你快速調節心理、培養樂觀心態
    首先小士要跟大家說說如何進行心理調節訓練及如何培養樂觀心態,快速調節自己的心理。心理學家發現,當我們遇到困難或不幸時,通常會產生一種受害者的意識,需要得到外界的鼓勵或者補償,心理才能恢復平衡。但事實上,外界給予我們的力量是極小的,如果我們打算僅僅依靠外界給予的支持就想順利渡過難關,那只會成為我們一廂情願的幻想而已。
  • 實用心理學丨人為什麼會恐懼,怎樣克服自己的恐懼心理?
    為什麼人會有這種恐懼情緒呢?身陷恐懼情緒中的時候又該怎樣擺脫呢?可以試試以下心理調節的方法。克服恐懼心理最重要的是,清楚恐懼的來源。了解了恐懼的來源接下來需要做的是克服恐懼。首先,對於因為不可預知的危險引起的恐懼,你是無法避免遇到這種恐懼的,因為生活中不可預知的危險有很多,這種恐懼很普遍。
  • 新手上路,一定要克服的恐懼心理,新手司機一定要知道!
    新手上路,一定要克服的恐懼心理,新手司機一定要知道!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對生活的質量和要求也是在不斷的提高,那越來越多的人會選擇買車,讓車來作為自己的代步工具。那買車的人越來越多,自然考駕照的人也就越來越多,那對於那些剛剛拿了駕照沒有經驗的新手司機來說,在上路的時候,一定會有心理恐懼的,那究竟要調整成怎樣的心態才是最好的呢?今天我們就來 一起看一下吧!
  • 克服攀比的心理
    就是因為盲目攀比的心理使這個人沒有看到樹木的真實價值,讓利益嫉妒蒙蔽了自己的眼睛。所以說,一個人要想成就大的事業就要克服盲目攀比的心理,樹立正確健康的心態。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段「沉香」,但往往不能珍惜它,反而對別人的木炭羨慕不已,最終的結果只能是庸人自擾,迷失了尋找快樂的方向。
  • 孩子社交恐懼是心理疾病?成因多和家庭有關,要學會「引導孩子」
    孩子社交恐懼是心理疾病嗎社交恐懼症,說得通俗一點就是害怕過分地和他人接觸與社交,而且這種害怕的程度已經超過了正常的範圍。克服了自卑心理,就會增加交往的欲望。教會孩子有意識地做數次深而長的有節奏的呼吸,心裡要想著自己與對方是平等的,這可以使緊張心情得以緩解。平時注意訓練孩子用大膽而自信的眼光看別人,為他建立自信心打下基礎。
  • 如何克服自卑的心理陰影呢?
    所以,自卑是一種消極的心理狀態,是實現理想或某種願望的巨大心理障礙。按照精神分析心理學的觀點,我們與他人相處的方式,以及我們的體驗感受均和幼年時期我們與父母的相處息息相關。所以他要努力變好,盡最大努力做到最好,否則不僅會受到責罰,還會感到愧疚,覺得自己對不起母親,對不起父親。所以成長過程中就會充滿著恐懼和愧疚,而很少有無條件的愛,只有他做的好,才會避免恐懼和愧疚,獲得愛與關注,於其他就開始逼迫自己。
  • 學生自卑心理的克服
    學生自卑心理的克服有自卑心理的學生大多是因為學習成績較差,常常受到家長、教師的指自卑心重的學生,意志薄弱,總以為處處矮人一截,缺乏克服困難的勇氣。他們或表現為沉默少言,鬱鬱寡歡;或表現為每逢測驗、考試時就提心弔膽,精神緊張;或表現為面對較難的科目心灰意冷,不敢主動質疑解難;也有的表現為遇到親朋好友、昔日同學問及學習成績時,覺得難於啟齒。怎樣才能有效地幫助這些同學克服自卑、找回自信呢?
  • 如何克服當眾演講時的恐懼心理?
    如何克服當眾演講時的恐懼心理?從而使恐懼更加強化。  這些雜念的產生,是功利心「作祟」的結果——我要講好,我要講精彩,我不能失敗……  03、再深入,雜念起於「自我評判」  何為「自我評判」(或叫自我評價)?是指一個人對自己的身心狀況、能力和特點,以及自己所處的地位、與他人及社會關係的認識和評價。
  • 念這段話可以克服恐懼心理
    焦慮和恐懼是很常見的心理。生活節奏緊張,壓力大。沒有良好的心理習慣,都很容易讓人產生恐懼心理。下面這段話可以幫助人克服恐懼心理。摘自《應對焦慮:九種消除焦慮、恐懼和憂慮的簡單方法》作者:Edmund Bourne,PHD,and Lorna Garano專注恐懼只會讓事情變得更糟
  • 孩子缺乏自信,家長如何幫助孩子克服自卑心理,建立起自信心?
    比如父母對孩子要求過於苛刻,喜歡挑剔孩子的缺點和毛病,並且時常掛在嘴邊進行指責,這樣給孩子造成很重的心理暗示,使得孩子產生自卑的心理和消極的情緒。克服孩子的自卑心,父母平時要注意生活中保護好孩子的自尊心,不要輕易將孩子的缺點暴露在外人面前,那樣會讓孩子很沒面子,從而讓孩子限在自卑的情緒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