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這麼小年紀就學會記仇了?沒什麼大驚小怪的,家長可以這樣做

2020-08-21 樹屋的時光

歡迎關注樹屋的時光,樹屋的時光可以幫助你了解與孩子的溝通以及對孩子的家庭教育中的實際問題。本文篇約1300字,閱讀時長約3分鐘。

很多家長可能都覺得寶寶年紀很小,情緒變化也很快,所以事情過去就忘了,但是突然有一天就發現寶寶開始因為爸爸媽媽之前說自己而不想理父母了,作為家長的你是不是也開始疑惑,寶寶這麼小怎麼就開始記仇了呢?其實,寶寶有這種心理是很正常的,家長也不需要大驚小怪。那麼針對寶寶的這種情況,下面就給大家推薦幾個小方法來應對寶寶的「記仇」情緒吧。

寶寶為什麼年紀小也會「記仇」?

寶寶在受到別人責罵時,尤其是像爸爸媽媽這樣比較親近的人斥責的時候,情緒上會更加敏感和低落,就有可能會表現出哭鬧和反抗的行為。事實上,這還算不上是記仇,更準確地說應該這是一種寶寶情緒發展尚未成熟的正常現象,一般來說,這種情況會隨著時間寶寶也會淡忘。

但是,如果有人不斷地對寶寶表達一些負面的行為和話語,那麼時間久了寶寶就會表現為不想跟這個人接觸。因此,家長也要自我反思,在跟寶寶說話或陪他一起玩遊戲的時候,也要時刻注意自身的言行舉止,避免對寶寶構成心理傷害或者其他不良影響。

寶寶記仇,家長應該怎麼做呢?

學會轉移寶寶的注意力

有時候如果寶寶的願望沒有得到滿足時,也會生爸爸媽媽的氣。這種情況下,作為爸爸媽媽可以儘量用其他寶寶感興趣的事物來轉移寶寶的注意力,比如寶寶喜歡的玩具小汽車或者玩偶,還有寶寶平時喜歡看的繪本之類的,經歷過一兩次這樣的事情後,寶寶也慢慢會比較平靜地接受了。

從寶寶的角度出發

如果家長真想了解寶寶,那麼不妨試試轉換一下身份,偶爾也可以丟掉需要在孩子面前保持權威的角色壓力,輕鬆地跟寶寶交朋友,讓寶寶知道爸爸媽媽也是試圖想了解自己的想法的。除此之外,家長也要多學習一些兒童的心理發展知識,對寶寶進行良好的教育也會很有幫助。

多給寶寶嘗試的機會

人都是會犯錯誤的,更何況寶寶呢,所以當寶寶出現失誤的時候,爸爸媽媽要儘量心平氣和來跟寶寶溝通,記得多給寶寶一些嘗試的機會,這樣寶寶才會在不斷嘗試、不斷進步的過程中,增加面對困難的勇氣,形成積極開朗又敢於嘗試的性格特點。

多安排些有趣的活動

家長在平時生活中,可以多給寶寶安排一些活動,安靜的、運動的、認知的、藝術等方面。一旦寶寶的精力被這麼多有趣的活動吸引時,就不會為一兩件小事而「鬧情緒」了,家長也可以陪寶寶一起體驗,也可以增加親子關係的質量。

提高寶寶的抗挫折能力

有時候爸爸媽媽也要對寶寶的行為給予必要的否定,這是真正愛的體現。如果家長什麼都順著寶寶,這樣的寶寶在面對挫折時就會比較難接受,而且長大之後也不容易體諒他人、關心他人。因此,家長要偶爾給予寶寶不合理的要求進行拒絕,這樣寶寶才是得到了真正的愛。

人與人之間是存在個體差異的,因此每個寶寶生來也是不完全一樣的。所以作為家長只要坦然接受屬於自己寶寶的氣質特點,有時間和寶寶一起多做一些令寶寶開心的遊戲,遇到問題,家長也不要急著去吼寶寶,多點耐心,寶寶就不會「記仇」啦。

如果您喜歡樹屋的時光,請您關注我。歡迎對文章內容進行評論,一起探討對於家庭教育中的問題。

相關焦點

  • 小孩也會記仇,家長如何應對?
    也許有一天你突然發現,寶寶竟然「記仇」了,他會因為媽媽的訓斥不高興,進而表現出來躲著媽媽,這是怎麼回事呢?其實,寶寶有記仇心理這很正常,各位父母不用大驚小怪,可以嘗試用妙計來進行化解。其實,這談不上是記仇,應該說是寶寶情緒發展尚未成熟的一種正常現象,一般來說,這種情況會隨著時間而淡忘。但是,如果某個人一再對寶寶過多地使用一些負面言辭,那麼寶寶就會表現為拒絕接近這個人。因此,跟寶寶說話或陪他一起遊戲時,我們都要時刻注意自身的言行,以免對寶寶構成傷害或者不良影響。寶寶記仇了,家長應該怎麼做呢?
  • 寶寶在幼兒園受委屈了,家長該如何應對孩子的情緒?可以這樣做
    有些時候,寶寶只是想發洩一下心裡的小委屈,這樣家長聽過後,也只需作些簡單的解釋即可,告訴寶寶怎樣做是對的,哪些行為是不好的就可以了。,但是從孩子的角度來說,這些情緒都是在寶寶小小世界裡的大事了,因此家長在跟寶寶溝通的過程中,總是對孩子講各種道理,告訴孩子「你就應該這樣做」的話其實會讓寶寶心理壓力更大。
  • 寶寶這幾個異常行為,說明到了肛欲期,家長不要大驚小怪
    我表妹懷疑寶寶的身體出了毛病,帶著寶寶去醫院檢查下,發現寶寶的身體沒有任何的異常情況。表妹在視頻中神色特別的緊張,待我細細一問才知道,是我表妹大驚小怪了。原來,小寶今年一歲半了,我表妹和她愛人在家中也訓練過寶寶上廁所了,但是小寶還是經常會尿在的小褲子裡或者便便拉在小褲子裡。
  • 孩子被吼後並不「記仇」?了解原因後,父母該學會控制情緒
    父母難免會有犯錯的時候,其實犯了錯好好的和孩子道歉,很多的事情都很好解決,可偏偏一些家長對著孩子發洩完以後,卻不和孩子道歉,以為沒什麼事,最後導致孩子發生各種問題。你看看媽媽一天到晚都沒有休息,這麼忙,你自己卻在這裡休息,你對得起媽媽的付出嗎?」說著說著小濤的母親就對著孩子吼了起來,「趕緊給我去看書!」其實小濤的母親並非是真的這麼嚴格,是因為早上發生了一些事情,他的母親心裡憋了一股氣,看到孩子又在看電視,一下沒忍住就兇了起來。
  • 提早讓寶寶學會上廁所,就是贏在了起跑線上嗎?其實這樣做並不好
    導讀:提早讓寶寶學會上廁所,就是贏在了起跑線上嗎?其實這樣做並不好現在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優秀的那一個。既然父母是抱著這樣的心態,難免會讓孩子和其他的孩子競爭。小編覺得,從小就讓孩子學會做這個做那個,對孩子的發育並沒有好處。相反,孩子會因此失去了自己的童年,而且會導致孩子鬱鬱寡歡。尤其是父母提早讓孩子學會該如何上廁所,這不但沒有贏在起跑線上,反而會造成這三點傷害:第一個就是給寶寶造成心理壓力。對於大人來說,如果我們連上廁所都要被別人強迫的話,心理會超級不舒服的。
  • 家長如何培養寶寶善解人意的能力?可以這樣引導寶寶來學習
    那麼寶寶年紀還很小,可能還無法對複雜一些的情緒進行理解,作為家長該怎麼培養寶寶這種對他人情緒的感知和了解呢?接下來就給大家總結一些經驗,大家快用起來吧。引導寶寶觀察情緒不少家長都會給寶寶買一些故事繪本來讀,儘管寶寶在一兩歲的時候也無法理解別人的情緒,但是家長可以在跟寶寶一起看繪本的過程中,看到繪本中一些人物的表情,那麼家長就可以問寶寶,這裡面哪個人在哭,哪個人在笑,讓寶寶指出來。剛開始寶寶無法識別的時候,家長可以先跟寶寶講解一下。
  • 小寶寶會「記仇」?嬰兒天生具備道德觀,家長逗娃要知分寸
    家長逗娃要知分寸倩倩最近生了寶寶,孩子的外婆高興得不行,一家人都趕過來看倩倩和寶寶。倩倩有一個小自己10歲弟弟,可能是少年心性,他總喜歡逗自己的小外甥。只要舅舅一接近寶寶,寶寶就會大聲地哭鬧,弄得小舅舅也是尷尬不已,只能訕訕地說:「別看孩子沒多大,還會記仇了」。
  • 2歲寶寶也有「叛逆期」?當乖寶變成「小惡魔」,寶媽可以這麼做
    當乖寶變成「小惡魔」,寶媽可以這麼做小博的寶寶現在已經2歲了,以前寶寶是一個非常安靜乖巧的寶寶,親朋好友看見都會誇一句「乖寶」,可如今的寶寶變得有些不一樣了。每次讓寶寶做什麼事情的時候,寶寶總是搖頭拒絕,小博越是不讓寶寶做的事情,寶寶越是要做,簡直就是一個小惡魔。
  • 捏鼻子餵藥,寶貝會「記仇」!這些餵藥小妙招,能讓寶寶乖乖吃藥
    寶寶小的時候味覺相當靈敏,飯菜有時候不合口味都會直接吐出來,更何況吃藥呢? 為了讓寶寶吃藥,家長們可謂使盡了渾身解數,有好言相勸型的,有生氣呵斥型的,還有直接捏著鼻子餵的等等。
  • 捏鼻子餵藥,寶貝會「記仇」!這些餵藥小妙招,能讓寶寶乖乖吃藥
    寶寶小的時候味覺相當靈敏,飯菜有時候不合口味都會直接吐出來,更何況吃藥呢?為了讓寶寶吃藥,家長們可謂使盡了渾身解數,有好言相勸型的,有生氣呵斥型的,還有直接捏著鼻子餵的等等。要知道,有些餵藥方式是真的不合適,比如捏著鼻子喂,不僅可能讓寶寶嗆到,而且可能給他留下心理陰影,讓他「記仇」喔!
  • 寶寶視覺發育黃金期,家長可以這樣做
    為了保護孩子們的視力,我們總是向家長強調預防近視,建議孩子每天白天戶外活動2小時,控制電子屏幕的使用等等。但是,寶寶每天都會用眼,也需要學習如何看、如何看得更好,那麼家長可以做什麼來促進寶寶的視覺發育呢?
  • 寶寶在幼兒園不適應?家長可以這樣做
    兒童由於長期在家,環境比較封閉,平時和小朋友的接觸比較少,可能有的孩子到了幼兒園不適應那裡的環境一到那裡就哭鬧,這時家長暫時不要強制讓孩子去幼兒園。家長需要做的就是每天安排孩子和周邊的小朋友一起玩,教會孩子怎樣和別人相處,讓他和小朋友之間建立友誼,喜歡群體生活的氛圍。作為家長不要太著急,要有一個過程。如果方便,要以旁觀者的身份,帶孩子去幼兒園,讓他逐漸對幼兒園感興趣。
  • 想要寶寶說話早,家長可以這樣做
    寶寶說話晚,是很多家長的心病。家長會忍不住各種擔心:萬一寶寶不會說話咋辦?寶寶說話晚,是不是智力有問題?是不是自己帶娃沒帶好,導致娃說話晚?雖然民間有「貴人語遲」的說法,但家長們更害怕孩子是「語言發育遲緩」。今天,咱們就一起來聊一聊,關於寶寶說話的一些小知識。
  • 寶寶小手成長微記錄!針對不同月份寶寶,家長可以這麼做
    父母可以這樣做●寶寶情緒好時,把你的大拇指放到寶寶手心,打開他的這隻手掌。再把你的兩個大拇指放在寶寶的指根部位,從中心往兩側輕輕按壓寶寶的手掌,直到寶寶的掌根部位。每隻手重複3遍。寶寶還喜歡把手放到嘴裡吮吸,這可是寶寶手眼協調動作的萌芽呢。父母可以這樣做●當寶寶醒著的時候,把彩色絲帶系在寶寶的手腕上讓他盯著看。慢慢地,寶寶逐漸注意到自己會活動的雙手,會盯著看高高舉起的手,也會開始注意到你活動的手了。●握著他的手,幫小手碰一碰、抓一抓懸掛的玩具。
  • 寶寶的模仿力都這樣強嗎……
    寶寶才一歲半,突然發現寶寶模仿能力越來越強大了,我們在他們面前做的每一個動作或者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有可能成為寶寶模仿的對象。不知道其他家長是不是和我一樣的情況,感覺寶寶在這個階段很聰明但同時也會染上一些壞毛病,有時候搞得自己很被動,不知道下一秒寶寶又要出什麼么蛾子……
  • 炎炎夏日裡,家長可以這樣做,讓我們的寶寶清爽過夏天
    現在夏天到了,天氣變得非常的熱,相信大家稍微一動動身子,就感覺流了滿身大汗吧,那我們的孩子也肯定很怕熱,小孩子的體溫比我們大人的還要高,而且他們的皮膚比我們的還脆弱,寶寶又貪玩,特別是剛學會爬、學會走路的時候,又喜歡滿屋子的爬,滿屋子的跑來跑去,這樣出汗量就更大了。然而寶寶出汗了,如果我們大人沒有去注意的話,很容易就會長痱子,而且渾身不舒服,就會出現哭鬧的現象。
  • 1歲寶寶遲遲不會爬行,家長可以這樣來訓練
    有不少媽媽諮詢關於寶寶爬行的問題:「我家寶寶爬行姿勢怪異,正常嗎?」「寶寶的爬行能力應該怎麼訓練?」「我家寶寶不會爬行,直接學走路了,會影響發育嗎?」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寶寶爬行的那些事兒。關於寶寶爬行......首先,每個寶寶爬行的時間不同。通常來說,寶寶會在5-13個月的時候開始爬行,如果是早產兒,爬行的時間會比同齡的孩子更晚。其次,不同寶寶的爬行方式也會不同,匍匐爬行、熊爬、滾動等,這都是正常的。再次,寶寶不爬也和爬行機會少有關。
  • 1歲寶寶遲遲不會爬行,家長可以這樣來訓練!
    有不少媽媽諮詢關於寶寶爬行的問題: 「我家寶寶爬行姿勢怪異,正常嗎?」 「寶寶的爬行能力應該怎麼訓練?」 「我家寶寶不會爬行,直接學走路了,會影響發育嗎?」
  • 寶寶「口腔敏感期」時,家長這麼做,有益孩子健康成長
    可是,最常做的事情就是吃手指,吃手指簡單易學,還不用東跑西跑,他們會在這個時候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裡,不哭不鬧。同樣的,他們也感受不到時間的流逝,這就是他們打發自己時間最簡單的方式。模仿他人孩子的模仿能力比我們想像中的要強許多,孩子出現吃手指、咬東西的行為的時候,家長會覺得很莫名其妙或是很驚訝。
  • 為啥寶寶扣完鼻子就往嘴裡送?背後原因不一般,這樣應對更合理
    相信家長們照顧寶寶過程中都會發現這樣的情況,寶寶把手指伸進鼻孔扣來扣去,然後直接放在嘴裡。面對寶寶吃鼻屎的怪癖,不同的家長對於這件事的態度也有所不同,先看看家長對寶寶吃鼻屎的看法吧!誰小時候沒吃過,就是好奇什麼味道而已,不用這麼大驚小怪,等孩子長大了,知道吃鼻屎很髒,自然就不吃了。」@星辰變幻:「這個習慣並不好,不僅對孩子的健康有影響,將來走出家門,也會因為這個壞習慣被別人排斥,所以我覺得能早點糾正就早點糾正,以免孩子長大了,想改都不好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