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釋法】法律上,「父債」是否「子償」?

2020-09-02 普洱政法

有句俗語說,「父債子償」有時借錢的人或欠錢的人還沒等到還錢就去世了,留下的債務是否理所應當地由妻子和兒女償還呢?

來看看,鹽津縣人民法院柿子法庭審理的這起買賣合同糾紛案。

案情回顧

孫某的父親於2018年6月在楊某經營的家具店以賒帳方式購買家具,並出具家具貨款的「借條」一份給楊某。

2019年6月,孫某的父親突發疾病去世。楊某多次向孫某及家人索要貨款無果,無奈之下將孫某的母親、哥哥、妹妹及孫某本人起訴至法院。

孫某說,父親早年便已與母親離婚,哥哥、妹妹及孫某一直與母親在外生活,對父親在楊某家具店買家具欠款的情況並不知情,且楊某出具的貨款單及「借條」上的籤字是否是父親籤字按印也無法證實。

經辦法官實地走訪了解到,孫某的父親生前留有一處房產,多次通過電話向孫某講明法律的相關規定:作為繼承人要繼承遺產,先要償還被繼承人的債務後才能再分割財產。孫某最終主動微信聯繫法官,同意支付給楊某父親生前買家具的欠款。

鑑於孫某遠在濟南工作,為了方便當事人訴訟,法官組織雙方通過雲上在線方式進行調解,最終雙方達成一致調解意見,孫某並通過微信轉帳履行完畢,至此圓滿處理了這場「無頭欠款」糾紛。

調解開始


視頻調解

微信轉帳

調解完成

法官釋法

父債子償和夫債妻償,這種說法並不準確,現有的法律中,並不存在「父債子償和夫債妻償」的強制性規定。

父母與成年子女均是完全的民事行為能力人,是獨立的民事主體,各自對自己的民事行為能力負責任。但是在特定的情形下,子女需要對父母和夫妻間的對外債務也需承擔償還責任,子女和夫妻作為繼承人享有繼承財產的權利,也就要履行償還被繼承人欠下債務的義務。

作為繼承人需要繼承遺產,則先要償還被繼承人的債務後才能再分割財產;若繼承人放棄遺產繼承,則對被繼承人的債務沒有清償責任。

因此,人死後留下的債務,以其遺留的財產為限,自願償還的不在此限。

法律連結

《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三十三條規定:繼承遺產應當清償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繳納稅款和清償債務以他的遺產實際價值為限。超過遺產實際價值部分,繼承人自願償還的不在此限。繼承人放棄繼承的,對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可以不負償還責任。

相關焦點

  • 【以案說法】法律上,「父債」是否「子償」?
    有句俗語說「父債子償」有時借錢的人或欠錢的人還沒等到還錢就去世了留下的債務是否理所應當地由妻子和兒女償還呢?孫某說,父親早年便已與母親離婚,哥哥、妹妹及孫某一直與母親在外生活,對父親在楊某家具店買家具欠款的情況並不知情,且楊某出具的貨款單及「借條」上的籤字是否是父親籤字按印也無法證實。
  • 法律上,「父債」是否「子償」
    有句俗語說「父債子償」有時借錢的人或欠錢的人還沒等到還錢就去世了留下的債務是否理所應當地由妻子和兒女償還呢?孫某說,父親早年便已與母親離婚,哥哥、妹妹及孫某一直與母親在外生活,對父親在楊某家具店買家具欠款的情況並不知情,且楊某出具的貨款單及「借條」上的籤字是否是父親籤字按印也無法證實。
  • 父債子償法律上成立嗎?適用哪些情況?
    在我國父債子償、天經地義好像是很正常的一種思維。其實在法律上這句話是站不住腳的。雖然在我國父債子償有著很深的文化和法律根源傳統根源,但在一些特殊情況下,法律對於父債子償這一問題是支持不需要還的。父債子還父債子償的需要滿足的條件:
  • 父債子償,這是真的嗎?
    討債的人都對小宜說,父債子償天經地義,要求小宜儘快還款,這種要求合理嗎?A:父債子還,真的是天經地義嗎?我看未必,還需視具體情況而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1)從法律角度講,父與子是兩個相互獨立的民事主體,兩人不因血緣關係的存在而混同。
  • 債務人死亡,父債能否子償?
    - 父債能否子償? 因為沒有鄭某生前的字跡,司法鑑定根本無法進行,如此,便無法確定借條是否系鄭某所寫,而鄭某甲是否繼承了鄭某遺產,也尚無確鑿證據,難道是真的「死無對證」了嗎?鄭某甲故作鎮靜上前辨認,主審法官趁機對其講解法律知識,再次告誡鄭某甲,法庭上要誠實守信、實事求是。如果鄭某甲仍然否認借條中簽名的真實性,現在已經有了比對材料,可以做司法鑑定。同時,主審法官強調了司法鑑定後鄭某甲要承擔的法律責任。聽到此,鄭某甲表示需要回去考慮一下。
  • 父親欠債去世,必須「父債子償」嗎?
    「父債子償」是中國人的傳統觀念,債務人去世後,一般的債主也不會「放過」債務人的子女。那麼這種說法或做法是否有法律依據呢?父債必須子償嗎?根據以上案例,可以看出「父債未必子償」,或者可以簡單通俗地總結為「不繼承父親遺產,就不需要償還父親的債務;繼承了父親遺產,就需要在繼承遺產範圍內承擔債務償還義務」。
  • 「父債子償」天經地義?
    2018年某日,突然有人找到李四,拿出其父親李某生前寫的20萬元的欠條,對李四說:「既然李某已經去世了,那麼這20萬就由你還了吧,父債子償天經地義。」李四很困惑,自己與父親的關係一直不是很好,父親去世時留有遺囑,將生前全部財產都指定由李四的弟弟妹妹繼承了,李四沒有繼承父親的任何遺產。現在債主突然上門要自己替父親還債,讓李四覺得很莫名其妙,李四想知道自己應該為父親償還債務嗎?
  • 父債必須子償?需要滿足這幾個條件
    最近有人諮詢,父母欠下的債,現在父母過世了,債權人追著子女要,子女必須還嗎?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父債子償,天經地義」這樣的俗語,但是在法律上,卻不能直接認定為是合法的,需要滿足一定的條件。王某則表示,父債子償天經地義。那麼,父親的借款小張到底有沒有義務去還呢?
  • 「父債子償」並非僅為民間說法,「限高」與「老賴」有區別
    近日,「9歲女孩被限制消費」一案引起熱議。有媒體報導,8年前,陳蔓(化名)的生父殺害了她的生母和外婆,後被判處死刑。買主起訴至法院後,經過一審、二審,2020年10月,河南鄭州中院終審判令9歲的陳蔓「替父還債」55萬元。因陳蔓無法履行法院生效法律文書,11月25日,法院向她發出限制消費令。
  • 「債務糾紛」哪些情形下,必須父債子償?
    哪些情形下,必須父債子償?父債子還,天經地義,其實這句話在法律上是站不住腳的,雖然父債子還在中國有著根深蒂固的文化和法律傳統根源,但是有一些特殊情況,法律是支持父債不用子還的。我國法律沒有規定父債子償。
  • 他是今年最慘考生,父債子償!超過錄取線100分,也要被退檔?
    他是今年最慘考生,父債子償!超過錄取線100分,也要被退檔?他是今年最慘考生,父債子償!超過錄取線100分,也要被退檔?那麼,「父債」應該「子償」嗎?首先,如果是遺產、債務繼承的問題,「父債」不應該「子償」。
  • 現代「父債子償」!外孫女可以繼承外祖父的遺產嗎
    一個愛分享法律故事的吃瓜少女。「父債子償」繼承權一般允許放棄,但是有些情形例外。例外情形都是一些債務必須繼承,即某些債務要強迫「父債子償」。不養老,導致為了生活等,老人欠下的錢,該債務應當繼承。 如果存在繼承權喪失糾紛,應當由法院作出繼承權是否喪失的判決
  • 清澗縣人民法院:「父債子還」是否合法
    被告劉某某到底是否有義務替其父親償還原告的借款?本院在審理過程中認為,父債子償是不符合法律規定的,不管是父親借了多少錢,只要借款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並且其所借款項的用途與其他人無關,子女都沒有義務以自己所有的財產代為償還,除非子女本身自願。經過調解,原告最後撤訴了本案。法官寄語:只要父母健在,子女不會因為父母的民事行為而承擔連帶責任,父債無須子償。
  • 是人死債滅或父債子還?最新法律民法典如此規定
    那麼在現實生活中,人死是否就債消?父債是不是該由子還?最新法律《民法典》又是如何規定的?面對這種情況,是否就意味著人死債消?而且,根據相關法律規定,萬某必須首先是繼承人才能享有獲得「保留適當遺產」的權利,萬某爺爺代其放棄繼承權的行為存在侵害萬某合法權益的可能。
  • 奧特曼中的「父債子償」,竟有4對奧特父子遵循這個規律
    然而,奧特曼中卻有一位債王——歐布奧特曼。只借力量,從來不還。後面借力量不還的奧特曼,也越來越多了。然而,卻有這樣一些奧特曼,專門「替父還債」。而這些還債的奧特曼,都有一個坑兒的父親。讓我們來看看有哪些父債子償的奧特曼。第一位,賽羅奧特曼。賽羅是賽文的兒子雷歐的徒弟。賽羅因年輕不懂事觸碰等離子火花。被賽文送到自己的「徒弟」雷歐奧特曼手下接受訓練。
  • 網友:想多了,父債子償天經地義
    沉寂一年之久的瑪莎拉蒂撞人案有了新的進展,目前的爭議就是是否存在賠償之後就可以換來量刑一說。先來回顧下案件的經過。而很多媒體認為譚是否判定死刑取決於重傷患者家屬這一關,如果重傷家屬為了儘快拿到賠償金而籤訂諒解協議書,那麼譚也許還有一線生機,不然面臨的只有死路一條。而對於大家所說的譚已成年,其本身沒有積蓄,所以沒有能力賠償,如果判罰了賠償,也不能連累其父母賠償。這個說法得不到大家的認可,畢竟瑪莎拉蒂本身就是其家庭的,如果追究,是否還需要追究車主的責任,那樣的話真的就亂了。
  • 父債子償有沒有法律依據?作為子女,有沒有義務替父母還債?
    法律微言明確回答你:子女沒有義務替父還錢!也就是在現代的法治觀念下,以前儒家父債子償的說法,只存在倫理和道德之中。在法律上,沒有父債子償之說!下面法律微言詳細解釋一下:父親有欠債,沒遺產,女子不需要替父還債。這在法律上是有明文規定的。根據《繼承法》第33條規定: 「繼承遺產應當清償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繳納稅款和清償債務以他的遺產實際價值為限。超過遺產實際價值部分,繼承人自願償還的不在此限。
  • 欠款人去世,債務是人死債消還是父債子償?這錢還能要回來嗎?
    案例:小張與小李是多年的好友,因此兩人在資金周轉困難時經常相互幫襯,也都會及時還上,彼此極為信任,幾乎從未因此鬧過矛盾。據清算,小張的遺產約20萬,在此之前小張的丈夫及父親張某都已經去世,法定的第一順序繼承人就剩下了其母袁某和兒子萬某,在要債無果後,李四將兩人告上了法庭
  • 以案說法:「父債子償」是否有法律依據?
    老張與幾位朋友之間的借款屬於借款合同關係,而按照《合同法》的規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之間產生法律約束力。如果小張並未作為擔保人對老張的債務進行擔保,則小張並非老張與幾位債權人借款合同中的一方主體。按照債務的相對性原則,債權人並未與小張形成借款合同關係,債權人應當向老張主張權利,而不能直接向小張主張歸還借款。
  • 父債,子必須要還嗎?不還行不行?
    常言道:父債子還,是否在理?有人說,父母辛苦將你養大幫他們還錢,是應該的還有人說,大家都作為獨立的民事行為人應該自己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所以沒有必要」父債子還「且聽法律怎麼說↓↓↓網友諮詢我是一名打工者。我想諮詢一下,「父債子還」在法律方面說得通麼?什麼情況下,我能不還這筆父親留下的債?法律分析這個父債子還,真的是天經地義嗎?我看未必,還需視具體情況而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從法律角度講,父與子是兩個相互獨立的民事主體,兩人不因血緣關係的存在而混同。也就是說,只要是成年人而且精神正常,父與子都有資格,獨立地進行民事活動,並且獨立承擔民事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