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人民英雄」 鍾南山、陳微等講那些自己親身經歷的事,謝軍講述「北鬥的故事」,帶著我們感悟「少年強,中國強」,讓我們深刻地認識到「學習知識、強健體魄」,對於當代的我們來說多麼重要。
高中是我們對初中所學知識深層次學習,能力的深層次培養。高中的學習生活,你可能會因為一個老師,而喜歡上老師這個職業;也可能因為某個科目有意思,而慢慢感興趣喜歡上;可能因為一個你喜歡的偶像,而選擇跟隨他(她)的腳步,好好學習,因為只有這樣你才會距離你的偶像很近。
你也清楚的知道,你想研究某一學科領域,想在某一方面有所成就,依照的你的高中知識是不行的,只有在大學裡不斷的在學習,用「北鬥精神」激勵自己,一步一步的向上前進,實現心中的理想。而高考,就是我們步入大學的一道關卡。
一、談高考
高考是一場選拔賽,有人金榜題名,自然有人落榜。有的考生考上了理想的大學,開始了新的徵程;有的考生因為分數低,就連復讀的學校也沒有願意接收;還有的考生,在高中畢業後直接進入社會,開始了打工。而這些狀態,完全取決於你自己在高中這三年裡,你是怎麼度過的?是玩?還是學?
通過高中各科的學習已經慢慢讓我們開始思考自己喜歡什麼?想要做什麼?又想要成為什麼的人?像這些問題可能你以前會聽自己的身邊的人去說去講,那麼現在你對這些就會一個大概的認識,開始懂得3年後的你也將成為高考的一員,考大學、學什麼專業成了你這三年的終極目標。
從2020年9月9日算起到距離你參加高考(2023年6月7日),你有1001天,為你的高考做準備。1001,一個讓人覺得特別的數字,也希望在1001天的努力下,你自己可以成為高考金榜題名中「獨一無二」的存在!
二、你在為誰讀書?為什麼要讀書?
在內心裡問自己一個問題,你在為誰讀書?為什麼要讀書?
父母、老師讓你好好讀書、學習,是為了滿足父母攀比欲,為了老師的好名聲嗎?都不是。而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卻非常重要。現階段,你可能會認為我讀書學習是為考一個好的大學,也許在你進入大學、工作之後,你或許就會有屬於你自己的另一番理解。
白巖松曾在談「為什麼要讀書?」時,說到:為什麼要提倡各位讀書?因為你要相信前方有一更好的你自己在等著你,在這個世界上我還沒有看到什麼是比讀書成本最低收益最大的投資!
看到過一篇關於「90後」白蕊的一篇專訪,她曾入選了中國科協2018年度「未來女科學家計劃」,並獲得第22屆「世界最具潛力女科學家獎」。她曾說過:「最早對生物學產生興趣是在高中的課堂上,當時聽到生物老師講解遺傳病、親代基因和子代基因,覺得特別有意思。」也是這一份興趣,讓她在報考志願時,不顧別人的反對與想法報考了自己喜歡的生命科學學院專業,先後就讀武漢大學、清華大學、西湖大學;也是這份興趣和熱愛成為她在以後科研上路上堅持的動力,即使科研的道路遇到很多困難,她依然從容面對 。
明白了「在為誰讀書?為什麼要讀書?」這個問題後,你就不會把讀書當負擔、當任務機械地完成,所以我們要像白蕊那樣,把學習當成一種樂趣,是當成一種前進的動力,在學習中不斷克服遇到的困難。
三、這1001天高中生活裡,你該如何度過?
1、了解高中,了解高考,了解自己
通過老師,以及參加過高考的哥哥、姐姐們了解高中生活,在高中三年裡,高一、高二、高三都需要學習哪些課程?
高考是什麼樣的?高考的政策?高考都考些什麼?高考近幾年的試卷是什麼樣的?你心中理想的大學和專業,對分數有什麼要求?
高中這些課程裡,哪門學科是你的強項?哪門學科是你的弱項?要對自己有一個清晰的認識,針對這些進行合理的規劃和學習。
2、合理的規劃和學習、勞逸結合
先給自己設置一個長遠的目標,也就是高考的目標!再分階段設置高一、高二、高三的目標。針對這些目標制定自己的學習計劃。
學習計劃要結合自己所在班級老師的授課計劃,你需要完成什麼樣的目標與計劃?比如語文,每周積累幾則作文的素材;英語需要每天積累多少單詞、句子等等,在不擅長的科目中多下功夫,多留時間複習。等到踏入高二、高三時,再重新調整自己的學習計劃與目標。
該吃就吃,該休息的時候就休息,勞逸結合。積極參加體育活動,擁有健康的體魄!
3、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你可以諮詢一下,自己班級裡某個科目優秀的同學,他們是如何學習這個科目,有什麼樣的好方法;還可以在網上去查找一些好的學習方法;像在《等你在北大》《等你在清華》這兩本書裡,有十幾位北大清華的學習方法和考試技巧。然後,再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建立一個屬於的學習方法和考試技巧。
4、學會適應並改變
也許你覺得你現在所在的學校不好,不是名校?覺得老師講的沒有吸引力,你不太喜歡老師這樣的講課思路?還有就是你周圍的同學都不怎麼學?那麼你就要學會去適應,老師之所以成為老師,在授課方面還是比你強的。別人不學,那麼你就要好好學,從而影響他們。課程很難,沒關係,聽不懂的可以問老師,假期裡,也可以上網教課程,聽聽那些名校裡的名師的講解。
5、練一手好字,平常心對待考試
都說字如其人,如果你的字不好,那麼你可以每天抽時間練字,讓自己的試卷給人以視覺上的美觀,現在的字帖上都是一些詩詞,名言、和好文章,其實這也是一種學習。認真對待每一次考試,把每一次考試當成高考,等到真正的高考時,你早已練就了一顆平常心。
6、每天進步一點,就是一種收穫
和大家分享一個最火勵志公式:
1 的365次方 =1,如果你在原地踏步,什麼都不做,那麼一年後的你依然是最初的那個「1」
1.01 的365次方 =37.78>1,如果你每天進步一點點,積少成多,那麼一年後的你進步將會很大,遠遠大於那個「1」
1.02 的365次方 =1377.4,如果你只追求那一點點,不思進取,那麼一年後別人將會甩你很多
0.99 的365次方 =0.03,如果你每天退步一點點,那麼一年後的你將趨近於「0」
按照這樣的公式,試想一下1001天後的你,會是什麼樣的?
7、不要認為高中知識無用,就不好好學
任何知識都是有價值所在的,現在沒有用到,不代表將來某個時刻你不需要用到。李子染曾經用一年多的時間還原「文房四寶」在古代的製作過程,可是你知道「文房四寶」的起源嗎,歷史會告訴你答案;像思想政治中哲學部分的「量變達到一定程度,會引起質變」,「內因和外因的辯證關係」,「一切從實際出來」,這些你都會發現在它應用你的工作、學習生活中。
8、在該上學的階段的好好學習
在該上學的階段的好好學習,不要早戀,可以交一些好朋友,一起努力,一起進步,一起見證彼此1001天的成長,一起考上理想的大學,這才是高中最有意義的一件事。不要讓自己的青春留下遺憾,或許1001天以後,你會感謝現在拼命努力學習的自己。除了課本上的知識,你也可以通過讀名著、人物傳記、哲理的書來豐富自己的知識,放鬆自己。
9、積極樂觀堅強對待每一天
考試沒考好不要緊,再多些努力就是了,而不是沉浸在考試不好的狀態裡。如果你感到迷茫,你可以和老師談談心,和家人說說,和朋友多多交流;你還可以通過寫日記的形式,記錄自己的每一天,高興的,困難的,叛逆的,與自己進行心靈的對話,在第二天依然保持一份積極向上的心態。
10、成為自己心中的那個「狀元」
在你們的班級,你會認為某某是學霸,她(他)簡直可以輕鬆學習,輕鬆考試,簡直是人比人氣死人,確實我們身邊也確實有這樣的人存在,但更多人還需要努力;雖然我們成為不了他們,但是我們可以用「1001天」的時間,提前為高考做準備,努力每一天,「早起的鳥兒有蟲」吃即便成為不了高考狀元,但依然可以成為自己心中的「那個狀元」。
對於2020級高中新生來說,距離他們的高考還有「1001天」,說長也不長,說短也不短,就讓我們提前行動起來。當你提前準備,其實你就已經成功了一半,另一半需要你不斷的努力。
用1001天的時間在2023年高考中創造自己的「獨一無二」,加油吧!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