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鬼臉背後是渴望愛的小丑人生
血腥和死亡縈繞在色彩明麗和輕快的音樂聲中,童話般的拍攝手法,用暖色、朦朧的基調,歡快的旋律,悠揚的音調拍出的影片卻是最為悲傷的電影。
一生缺愛,為愛執著,卻苦得不到的松子在小的時候並不是這樣的。很多人看到她的鬼臉都覺得她是很醜,很傻的女孩,但是在她的鬼臉背後卻有種別樣的心酸。
為了吸引父親的關注,她在唯一一次和父親去遊樂園的時候,學會了鬼臉的技能,以期待能夠讓日常總是板著臉的父親露出歡心的笑容。
可是她失敗了,即使父親並不喜歡這個鬼臉,但是他也從來都沒有告訴過松子。
長大後的松子因為長期的鬼臉娛樂,已經養成了緊張就做鬼臉的壞習慣。
帶著濃烈和炙熱的心,松子期待著可以用自己的溫度去換取互相取暖的機會。
可是命運總是這麼的殘酷。
在她越想要得到什麼的時候越會失去什麼。
她終於因為父親反對她戀愛,只因為戀愛會讓妹妹傷心的理由,而徹底和父親決裂,離家出走。
她出走的方式是夢幻的,前路筆直,路邊是蜿蜒而去的花田,她堅定的踩著單車迎著霞光而去。
不管是父親,還是遇到的渣男,她始終都用著自己如一而專注的愛對待著每一個讓她擺脫孤獨的男人。
她的人生裡似乎除了愛,再無黑暗。如同她的內心,從一個坑裡倒下了,卻還是能夠百折不撓的爬起來。
啟發鬆子處事態度的小丑,何嘗不是預示了松子的一生呢。
小丑用面具遮住自己的苦和笑,用誇張的表情詮釋著自己。期待著用自己外放的肢體語言讓觀眾充滿笑聲,也滿足自己的心裡的空洞和想要獲得的認同感。
02「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是日本小說家,日本戰後無賴派文學代表作家——太宰治在《人間失格》裡的一句話。也是松子一生貫穿始終的座右銘。
所謂無奈派文學,其最主要的基調就是通過描寫頹廢墜落的國民生活來追求思想的解放,抵制當時社會思潮的整體風格。
這種基調也是作家太宰治本人一生的色彩投影,在《人間失格》裡不斷出現的死亡和自殺的描述,和本電影的整體氛圍形成了強烈的背景哄託。
太宰治的一生和松子何其相似,才華和家境優越一身的太宰治,因為不幸福的童年,在擁有了文學成就以後,還是選擇了39歲就總結自己的生命。
松子被嫌棄的一生,起始於同樣不開心的童年。
可能他們在遭遇不幸的同時,總是在思考「生而為人」的意義。
「我很抱歉」是對自我原罪的自省,也是為了追逐自由不願放棄信仰的堅持。
03專注的女孩,信仰堅定如磐石
松子的一生無疑是精彩的,她專注而炙熱的情感表達,讓她在情感上屢屢失利,可是在她的職業生涯裡,卻並沒有這樣的境遇。
專注的人在事業上失敗的概率,是極少數的。
23歲時的松子,因為父親的要求,她成為了一個老師。那時的她漂亮,又有動聽的歌喉。
24歲時,遇上了經常暴打她的作家,被迫成為脫衣女郎的她,憑藉姣好的外表依然能夠在作家自殺後,成為頭牌女郎。
26歲殺死龜公後遇到理髮師的松子,即使入獄了,一樣學到了出色的理髮技術。
把愛作為信仰的松子並沒有看到自己閃閃發光的動人之處,她一往無前,頭破血流卻沒有放棄信仰。
原著裡有這麼一句話:
夢想是自由的,但是實現夢想,度過幸福一生的人少之又少。因此,絕大部分沒有那麼幸運的人,要麼傷心地長籲短嘆,要麼沉醉於悲傷中,要麼草草的了結一生,要麼笑著搪塞過去,要麼將錯就錯走向犯罪,不論走那條路都是前路迷茫。
每個人出生到死,或許真正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的人,其實少之又少。
然而松子其實辦到了,雖然每一段感情都以悲情結束,但是她始終都沒有放棄心中對愛的信仰。就算是中途也有墜入深潭的時候,但在她死前的時刻,她也一樣能幡然醒悟。
在那頹廢從漂亮的外表變成鄰居眼中身上總是臭臭的13年,她還是有著追星夢,還是沒有放棄對愛的嚮往。
我們在看她悲劇的一生的時候,會不會也在羨慕著她自始至終都目標明確呢?
我們以為她荒唐的一生,她自己何嘗不明白呢?
落日晚霞,她坐在河畔邊的長椅上,面對著紅色渲染的天空,對於人生的意義其實已經明了。
溫賽特說,信仰堅定的人是一刻也不會迷失方向的,他的靈魂將衝破煉獄的烈焰,直奔天堂極樂世界。
死後入天堂的階梯的松子,生前的荒唐已經不復存在,伴隨著一路相遇的人的歌聲,堅定朝著信仰而去。
有這樣一種人,他們明知道會頭破血流,在追逐的路上一路荊棘,就算血染斑駁,還是永不停歇。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