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暑假了(7-9月)將近2個月的長假,著實難透了家有寶貝的家長們。
作為長期從事中小學教育培訓的資深工作者,遇到形形色色的家長諮詢報班,大致分為幾大類別(情況由多到少):
1.暑假假期太長,孩子在家無人看管。報班減輕自己看管孩子的負擔。(託部暑假班)
2.孩子馬上進入高年級學習了,得提前預習或者溫習本學習年度的知識盲點,解決學習上的實際現實困難。(文化課程培訓)
3.孩子上了一學期了,本來上學期間學習進度就比較緊張,到了暑假想讓孩子放鬆一下,優先考慮興趣特長班(舞蹈音樂美術等)。
4.中學生,開學後學習壓力大,尤其是接觸新科目,新的學習知識概念。就會首選本校代課老師的暑假班(不予點評,存在爭議)。
隨著城鎮化程度的加深,暑假班火熱現象每年劇增!一個是市場需求,另外就是家長盲從,身邊朋友的孩子都去暑假班了,自己孩子在家一沒人玩二無法獨自學習。
回想當年的我們,哪有課外輔導,哪有暑假班。放假了一張鋤,一塊地,一身蟲疙瘩。現在的學生,沒有太多的可選擇空間,大都是安排成長,安排學習。不上吧,整個學習環境都是報班,好似不報班,就無法公平競爭了,就是不斷地被卡在起跑線一樣。
所以暑假報班,明確報班目的。
但無論如何,請勿丟掉文化課,尤其是語文,有個假期學習閱讀計劃,最好配合著監管措施。
除掉報班和學習,也不防來個3-5日的親子拓展,或約上三五好友帶上孩子附近自駕遊。
暑假也是高危時間區,暑期多水,切莫靠近不熟悉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