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悲壯的元素——氟的發現

2021-02-08 星星科技園

  數學史上曾經有過無數未解難題,這些難題曾經讓眾多數學家的腦細胞備受折磨,他們的主要武器是紙和筆。物理學家們也遇到過難題,他們除了和數學家一樣在辦公室裡提出理論,還需要用實驗來驗證他們的想法。但是,大多數時候,除了多費一些電以外,他們也是安全的。在歷史上,化學家們則是需要勇氣的,他們為了解決難題,為了證明自己的設想,有些時候需要將安全置之度外,甚至需要冒著生命的風險。今天我們要說的乃是化學史上最悲壯的一段:化學元素史上,參加人數最多、危險最大、工作最難的研究課題——氟的發現歷程。


螢石,現代氟化工的主要原料


  對於危險的事情,我們可愛的舍勒同學總是衝在第一線的,1771年,他聽聞之前的一些故事,將螢石和硫酸放在一起加熱,結果發現玻璃容器都被腐蝕了,他認為這其中產生了一種酸性物質,他把這種酸性物質命名為「螢石酸」。現在我們知道了,這就是腐蝕性極強的氫氟酸!

  我們沒有任何關於舍勒品嘗或者聞嗅氫氟酸的記錄,但是我們知道舍勒習慣親自「品嘗」一下發現的化學元素。他曾經聞過「火焰空氣」,還嘗過劇毒的氫氰酸,我們有理由相信,舍勒同學一定會與氫氟酸進行「親密接觸」。最終我們知道,舍勒同學,44歲,卒。


圖為瑞典化學家舍勒


  法國物理學家、化學家安培是一個善於思考的人,他從氫氟酸的各種性質看出來,這是一種和鹽酸類似的酸。1810年,他提出,氫氟酸中可能還有一種和氯相類似的新元素,他提議將它命名為「氟」,意思是易於流動的意思。安培的想法中已經有了「族」的模糊概念,也是門捷列夫提出元素周期律的基礎之一。好在安培沒有去開展發現氟的實驗,所以他活到了61歲。


圖為法國化學家安培


  真正的化學家不會滿足於這種模糊的認知,他們最大樂趣莫過於發現了未知的事物,至於風險和安全,他們既然已經決定投身化學事業,就早已經將這些置之度外。

  1813年,大帥哥戴維已經利用電流發現了幾種新元素,這次他決定用他的利器電流來分解氟化物。一開始,他用氯化銀和鉑做容器,向氫氟酸通電,結果鉑電極都被腐蝕了。

  真是個厲害東西,竟然把白金都腐蝕!「好吧,那我乾脆用氟化物:螢石做容器好了!氟化物已經是被氧化之後的產物,總不能繼續唄氧化了吧。」戴維想。

  他重新通電,結果這次陽極收集到了氣體,戴維一檢查,發現是老熟人:氧氣。看來電解的是水,而不是氫氟酸。

  戴維還是因此而影響了健康,所幸後來,戴維因為忙於其他工作而沒有繼續氟的研究,他最後活到了50歲。


圖為英國化學家戴維


  跟戴維同時期,法國科學家蓋呂薩克和泰納也用同樣的方法嘗試獲得氟,都沒有成功,這兩人還因為吸入過量的氫氟酸而中毒,被迫停止了實驗。


圖為法國化學家蓋 呂薩克


  1834年,戴維的徒弟法拉第接過師傅的衣缽,設法揭開製取游離氟的謎,未果。1836年,蘇格蘭化學家諾克斯兄弟倆也向這一難題發起挑戰。他們用乾燥的氯氣處理乾燥的氟化汞,並用一片金箔放在容器的頂部,事實上他們確實得到了氟,依據就是頂部的金箔已經變成了氟化金,只是他們沒有想到連黃金都被製得的氟所腐蝕。更讓人唏噓的是,他們哥倆都嚴重中毒,弟弟託馬斯·諾克斯幾乎死亡,哥哥喬治·諾克斯被送到義大利療養了三年才恢復健康。

  諾克斯兄弟之後,比利時化學家魯耶特不避艱辛和危險,不斷重複諾克斯兄弟的實驗,雖然採取了防毒措施力圖避免中毒,但因長期從事這項研究,最後竟因中毒太深而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不久,法國化學家尼克雷也同樣殉難。

  1854年,法國化學家弗雷米電解熔融的無水氟化鈣、氟化鉀和氟化銀,雖然在陰極上能析出這些金屬,陽極上也產生了少量氣泡,而生成的氣體很快將鉑電極腐蝕,即使他想盡了一切辦法,始終未能收集到氟。他又嘗試電解液態無水氟化氫,同樣失敗,因為氟化氫是共價化合物,即使是液態也不電離,因此是絕緣體。電解含水的氟化氫,前輩已經失敗了N次,分解是水不是氟化氫。

  1869年,英國化學家哥爾也用電解法分解氟化氫,結果發生了爆炸。原來少量的氟單質生成,與分解水生成的氫氣化合引起爆炸。他又試驗了金、鉑、碳等多種電極材料,無一不遭到破壞。你看,氟的發現史簡直就是一部燒錢史,無數的黃金白金就這樣打了水漂,好吧,我承認我太物質了。

  氟的發現史上,經歷了那麼多痛徹的失敗,大家把這種未知元素稱為「死亡元素」,聞之色變。這沒有擋住勇者的腳步,還有很多化學家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弗雷米的學生莫瓦桑就是其中一個。


圖為法國化學家莫瓦桑


  莫瓦桑是一個法國鐵路工人的兒子,從小家境困苦,一直到12歲,他才進入小學。雖然他的父親沒有錢給他買書和文具,但是他特別熱愛學習,每次考試都是第一名。他尤其熱愛化學,從老師那裡借來了各種化學書,如饑似渴地閱讀,同時,還自己動手做各種化學實驗。沒多久他就因為家庭困難而輟學去藥店做了學徒。

  在這期間,莫瓦桑竟然出了名。有一次,藥店裡衝進來一個人,他汗流滿面,呼吸困難,大喊救命:「我中了砒霜毒。」老藥劑師搖搖頭,表示無能為力了。這時,莫瓦桑站了出來,他讓病人服用了一些酒石酸銻鉀和三氯化鐵,結果病人很快就好轉,過幾天就康復了。事後,巴黎的一家小報以《「起死回生」的藥店學徒》為題,報導了這件事,許多巴黎人都知道了莫瓦桑的名字。

  當然莫瓦桑不是追求名利的人,他一邊做學徒,一邊自學,22歲那年,他考試通過,拿到了中學畢業證書,25歲那年,又拿到了大學畢業證書,並考上了化學家弗雷米的研究生,這成為他一生的轉折點。在弗雷米的實驗室裡,他貪婪的學習和實驗,經常連續十幾小時查閱資料和做實驗,有一次竟然連續工作三十小時。在他進入弗雷米實驗室後的第二年,有一個同學拿著一個藥品的瓶子告訴他:「這是氟化鉀,世界上還沒有一個人能從裡面提取出單質氟。」「我們的老師也不能嗎?」「是的,大化學家戴維都失敗了,諾克斯、蓋呂薩克、魯耶特、尼克雷都失敗了,他們中的有一些中毒,有一些甚至送了命。」從此,「單質氟」、「死亡元素」在莫瓦桑的腦海裡不時的浮現出來,這已經成為他人生中最高遠的目標。



莫瓦桑在實驗室


  1885年,莫瓦桑開始了他的人生工程。他先花了好幾個星期的時間查閱科學文獻,研究了幾乎全部有關氟及其化合物的著作。他認為已知的方法都不能把氟單獨分離出來,只有戴維設想的一種方法還沒有試驗過。戴維認為:磷和氧的親合力極強,如果能制氟化磷,再使氟化磷和氧作用,則可能生成氧化磷和氟,由於當時還沒有方法製得氟化磷,因而設想的實驗沒有實現。

    於是莫瓦桑用氟化鉛與磷化銅反應,得到了氣體的三氟化磷,然後把三氟化磷和氧的混合物通過電火花,結果發生了爆炸,燒壞了兩個白金管,更令人喪氣的是三氟化磷和氧生成的根本不是氟,而是氟氧化磷。

  當時的化學還根本沒有化學勢的概念,從拉瓦錫時代開始,人們就一直認為氧的氧化性是最強的。氧元素甚至作為酸素幫助其他元素形成含氧酸,去氧化其他物質。現在人們發現了,氟甚至能作為氧的「酸素」,形成氟氧化物,這該有多強的氧化性能!

  好了,過去的無數失敗教訓似乎是在論證一個騙子的悖論:我的瓶子裡是腐蝕性最強的東西。當然就會有智者反駁:那它為什麼腐蝕不了你的瓶子呢?是的,我們知道氟是腐蝕性最強的單質,然而又要求我們找到能不被他腐蝕的容器,這得有多難!


白金容器可以用作坩堝,但是卻很難抵禦氟的侵蝕


  然而莫瓦桑絕對不會放棄,他想:氟必然是一種最活潑的非金屬元素,那就不能在高溫下製備它,也不能用一般的化學方法,如置換反應等。看來,只有用電解法了!電解法同樣存在之前科學家們的問題;有水吧,只是把水分解成氫和氧;沒有水吧,怎麼導電呢?莫瓦桑的方法是,在氟化砷、氟化磷中加入一點氟化鉀,這樣氟化鉀可以幫助室溫下的氟化砷、氟化磷導電。莫瓦桑接通了電流,電流通了過去,陰極上開始慢慢積累了一層砷,莫瓦桑欣喜異常。可是沒過多久,反應慢慢停止了,他發現是因為陰極上的砷阻礙了導電。他正準備調整他的方案,卻發現自己的神志開始不清醒了,原來氟化砷和砷開始揮發,這些都是劇毒的物質。「難道我也會像之前的化學家,因為氟而死去嗎?」他用最後的力氣關閉了電流,昏倒了過去。


莫瓦桑發現氟的裝置


  當他醒來的時候,已經是幾個小時以後了,他的妻子路更正在他身邊哭泣。「親愛的路更,跟你說過多少次了,你不要來我的實驗室,這裡全是毒品毒氣。」「親愛的莫瓦桑,如果不是我過來打開通風,不知道你還能不能醒來。快停止你的實驗吧,休息一段時間。」「哦,不!我不能休息,我的實驗馬上就要成功了!」

  莫瓦桑又開始做實驗了,他找了一個白金的U型管,將它打磨光滑,氟與光滑的白金表面反應較慢。關鍵是塞子,在接口處,總有凹凸不平的地方,他花了四天時間將一大塊螢石磨製成一個塞子,這樣總算可以確保安全,而且讓氟可以不與塞子反應了。他將氟化砷、氟化磷、氟化鉀的混合物裝進U型管,又用冷卻劑將體系的溫度降到-23度,他插入電極,通上電流,很快,在陽極的上方,一絲又一絲淡黃色的氣體冒了出來。莫瓦桑激動異常,大喊道:「Fluorine!Fluorine!」



  「死亡元素」從舍勒開始,歷經100多年,終於被製造了出來!在這背後,是無數化學家的血淚甚至他們的生命,這是一段悲壯的歷史,更凝聚著人類對於未知的渴望,這是人類文明最可貴的精神!朝聞道夕可死,此之謂也。

  1906年,諾貝爾化學獎被授予莫瓦桑,以表彰他發現氟單質的貢獻。這個授獎是對他最有意義的回報,而且也正當時,因為1907年,莫瓦桑就因病去世了,臨死之前,他感嘆:氟奪走了我十年的生命!

  莫瓦桑死後,他的妻子路更也因悲痛而去世。他們的兒子路易將他們的所有遺產20萬法郎捐獻給巴黎大學作為獎學金,一種叫做莫瓦桑化學獎,用以紀念他的父親;另一種叫做路更藥學獎,用以紀念他的母親。向科學家致敬!

相關焦點

  • 史上最悲壯的元素發現-氟發現史
    今天我們要說的乃是化學史上最悲壯的一段:化學元素史上,參加人數最多、危險最大、工作最難的研究課題——氟的發現歷程。1810年,他提出,氫氟酸中可能還有一種和氯相類似的新元素,他提議將它命名為「氟」,意思是易於流動的意思。安培的想法中已經有了「族」的模糊概念,也是門捷列夫提出元素周期律的基礎之一。好在安培沒有去開展發現氟的實驗,所以他活到了61歲。
  • 堪稱「化學界死神」的氟,是史上最悲壯的發現,致多位科學家慘死
    滷族化學元素——氟F,是滷族最輕的因素,原子序數為9,核外有9個電子。它在化學界中它還有著另外一種稱號「化學界的頑童」。它的反應活性非常高,連化學性質極其穩定的玻璃也能融化,金屬更不在話下。氟的發現歷程是有史以來被公認為最悲壯最可怕的,它曾奪走了數位科學家的生命,因此,大家還將它稱為「化學界的死神」。
  • 氟,名副其實的死亡元素,它是化學史上最危險的研究課題
    而在化學領域,歷史上最危險的研究課題就莫過於氟的發現了,氟,是名副其實的死亡元素。 在化學研究領域,氟的發現過程堪稱是史上參加人數最多、危險最大,同時又是最具難度的研究課題,為了獲得單質氟,多少歷史上知名的化學家犧牲了自己的身體健康,甚至於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這是一段悲壯的歷史,讓我們從1771年開始說起,首先出場的是著名的瑞典化學家舍勒。
  • 史上最悲壯的元素,研究者最終慘死,它被稱為「化學界死神」
    通過觀察元素周期表,我們會發現,表中一行為一周期,一列則為一族。從左往右看,原子的半徑在逐漸減少,而從上往下看,原子的半徑則逐漸增大。另外,科學家也對表內元素進行了分類,從族的角度來看,表中元素分屬七個主族、七個副族、VIII族和0族。
  • 被稱為「死亡元素」!氟為什麼還能在尖端科技中受好評?
    撰文/曲建翹本文節選自《知識就是力量》雜誌不知各位小夥伴是否還記得之前我們介紹過一種「死亡元素」,它的發現之路可謂曲折又悲壯這個元素厲害了!當氟缺乏時,不但易發生齲齒,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骨骼。因此,攝入適量的氟可預防齲齒,有益於兒童生長發育,還可預防老年人骨質變脆。而氟過量時,就會影響細胞酶系統的功能,破壞鈣磷代謝平衡,所以氟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
  • 地球「最悲壯」的元素,被稱為「化學界死神」研究者無不發生意外
    而在眾多化學元素中,也有一種元素被稱為「化學界的死神」,想研究它就要付出代價。氟F,是滷族最輕的因素,氟在標準狀態下是淡黃色,劇毒的氣體。第一位被氟元素殺死的科學家是發現了氧氣(發現空氣中有氧元素)的瑞典化學家舍勒。1774年,舍勒在研究硫酸與螢石的反應時發現HF,不幸的是,在實驗中舍勒的玻璃容器被腐蝕了,導致他吸入了過多的氫氟酸的氣體。
  • 楓禾學術|死亡元素,化學界的死神
    氟(Flourine)元素位於周期表第七族第三周期,是滷素(halogen)裡面最活潑的一個元素,也是整個周期表中電負性最強的元素(Pauling scale等於4.0)。 整個第七族滷素都是毒性很強的元素,對人類身體危害特別大。
  • 「化學元素小故事」「死亡元素」——氟
    在所有的元素中,要算氟最活潑了。氟氣是一種淡黃色的氣體,在常溫下,它幾乎能和所有的元素化合:大多數金屬都會被它腐蝕,甚至連黃金在受熱後,也會在氟氣中燃燒!如果把氟通入水中,它會把水中的氫奪走,放出氧氣。
  • 地球化學元素硒、氟、碘和我們的健康
    三、硒過剩會產生硒中毒  1817年瑞典科學院Jon Jakob Berzelius在實驗室發現了硒。1860年美國Nebraska州首次發現了使馬致死的一種疾病鹼毒病;另外在中國、哥倫比亞、墨西哥、南科達州等其他一些地區,還出現了一種名為「蹣跚病」的家畜病,後來經實地考察與動物實驗證實,硒中毒是鹼毒病和蹣跚病的病因。
  • 這個元素厲害了!它讓眾多化學家「折壽」
    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氟元素從被發現到制出氟氣單質的過程。可以這樣說,氟的發現史不僅是一部燒錢史,讓無數的黃金、白金打了水漂,更是一部化學家的悲壯史,它奪走了太多化學家的生命。史上最悲壯的元素發現之路早在1768年,人們就發現了氫氟酸,認為它裡面有一種新元素,因此很多化學家都在實驗室裡進行實驗,試圖從氫氟酸中制出單質氟來。1771年,瑞典化學家舍勒將螢石和硫酸放在一起加熱,結果發現玻璃瓶內壁都被腐蝕了。
  • 這個元素被稱作是最恐怖的化學元素,你們知道它是誰嗎?
    元素周期表裡面一共有118個不同的化學元素,每一個元素都有自己特殊的地方,而在這其中滷族元素都是帶有毒性的非金屬類元素。在滷族元素裡面,氟的毒性和氧化性是最強大的,而且還能與所有的元素都發生反應。金氏世界紀錄記載:世界上最活潑的非金屬元素,甚至可以與部分惰性氣體發生反應。氟,原子序數是9。具有極強的非金屬性。
  • 元素周期表問世150周年 - 人民周刊
    元素周期表可謂是化學研究歷史上最重要的一份研究成果,世間所有元素之間的規律簡單明了地躍然紙上。在過去的150年當中,化學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巨大的改變。    元素代言人講述「硫故事」    目前在化學元素周期表中總共有118個元素。
  • 中國新聞史上最悲壯的一頁
    11月6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中國新聞史上最悲壯的一頁——記者節前夕,追憶新華社太行烈士》的報導。
  • 化學知識科普:帶你認識元素周期表上的氟、錒、鉛
    元素是指自然界中多種基本的金屬和非金屬並不能分解成更小和不同成分的物質,元素是我們周圍世界的組成部分,雖然有些元素是在實驗室中創造出來的,但很多元素是自然產生的,然而當你認識到這些元素有多麼危險的時候,你會作何感想呢?
  • 元素周期表中的暴龍:含氟氣體對人傷害太狠
    氟是對人有害的氣體。這種元素目前仍被用於製造各種人造氣體,這些氣體中有的導致人暴露於灼人的紫外線下,有的甚至在導致地球變暖。「氟就像是元素周期表中的暴龍」,化學教授Andrea Sella介紹說,「它瞬間就能與除了氦、氖、氬以外的其它元素發生反應。」
  • 奇妙的化學元素——氟
    氟氣是最輕的滷素。滷素指的是元素周期表的第17族元素,包括:氟元素、氯元素、溴元素、碘元素、砹元素等五種元素。這一族的元素與金屬或者鹽都可能發生化學反應,於是取了希臘語「鹽」意思的「hals」,以及「製作,產生」意思的「genna」的意思,組合起來就成為了滷素。滷素的化學性質都很活潑,很容易產生出各種滷素化合物。
  • 氟、玻璃和人體健康
    ——從一起疑似吃豬肝致死事件說起有關部門曾對83名工人職業危害的調查,發現氟化物對工人骨骼、心臟等確有一定危害。診斷工業性氟病,主要依據確切的職業史以及骨骼的X射線表現,同時也參考其他臨床表現。為了一探究竟,研究人員下定決心,認真嚴格對69名氟作業工人和60名普通工人進行長達十年的動態對比觀察,分析了氟化物對作業工人健康的影響。
  • 元素周期表到底是咋來的?
    在他的時代,人類一共發現了54中元素,在這些元素中,德貝萊那發現:鋰和鉀的原子量的平均數與鈉的原子量非常接近;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鈣,鍶,鋇、硫,硒,碲,以及氯,溴,碘之間。也就是說,他發現了元素的排列是有規律可循的。
  • 高氟水的危害
    氟是一種非金屬化學元素,元素周期表中是第九位元素,屬於第二周期第七族的主族元素,化學性質非常活潑,幾乎不能單獨存在,自然界中都是以各種化合物的狀態存在,廣泛存在於巖石、土壤、海洋中,在地球上的分布是相當廣泛的。氟對於人體有利的面非常窄,氟高了以後容易造成氟中毒。
  • 元素周期表是如何走入中國的?和甘肅科技館輔導老師一起去「雲享...
    《化學鑑原》 在上一期《科學館》中,同學們知道了元素周期表是由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發現並製成,但是門捷列夫制出的元素周期表上都是用拉丁字母表述的元素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