羋月傳:羋月只是媵妾所出,為啥威後還容不下她?玄機在這名字上
在羋月傳原著中,威後一直都非常看不上羋月,從她出生開始,就始終針對這個孩子,按說一個王后,對一個剛出世的小公主如此計較,未免太過小肚雞腸,更何況羋月只是媵妾所生,無論是地位還是身份,都不如威後自己的孩兒,為什麼威後還是如此容不下羋月呢?其實,將宮中公主們的名字對比一下,就知道這其中的玄機了。
在原著中,威後其實有兩個女兒,大女兒叫羋姮,在古代來說,這個字意指嫦娥仙子,給她取這個名字,很明顯的就是希望她成為這月中的女神一樣的女子,足以體現出威後對這個大女兒的重視和喜歡,而小女兒名叫羋姝,意為美好,溫順,這也確實和她的形象性格很相配,單從這兩位公主的名字上看,都能看出威後作為母親對自己孩兒的重望。
除了這兩位公主是嫡出,其他的都是庶出,她們的名字分別是羋菱,羋蕎,羋薏,羋茵,都是威後取的,這其中的意思再明顯不過,她自己的女兒都是美若仙子,珍貴不已,別的公主名字都是草字頭的,母親再受寵,父王再疼愛,也不過是花花草草罷了,從名字上就被嫡公主徹底碾壓了。
可羋月就不一樣了,她是月亮,是光芒,當初給她取這個名字的時候,還有一段故事,在她出生以前,楚國就有人預言霸星出世,主天下大變,這讓威後危機重重,擔心這孩子會影響太子的位置,於是,威後後就竟然心思動到了尚未生產的向氏身上,幸她被莒姬和大王救了下來,然而,這孩子一出生竟然是個女孩兒,讓威王大所失望,拂袖而去,按理說威後應該安心了,女孩怎麼會爭太子位呢?可她卻還是不放心,想要害死小公主,結果剛出生沒多久的小公主就被放在籃子裡,放到了宮中的河裡,所有人都以為這孩子必死無疑,可沒想到的是,籃子在水上飄了一圈兒,還是回到了原地,也讓一群人覺得少司命顯靈了,於是,小公主就活了下來,楚王見這情形,覺得這孩子命大,於是便趁著當日月光皎潔,賜給她羋月的名字。
這個名字讓威後更生氣了,月,就代表著月亮,意思是這孩子如月亮一般,然而威後的女兒卻是奔向月亮的嫦娥,這不是明擺著尊卑不分嗎?威後如此重視權利,地位,她的眼裡怎麼能容得下這搶了自己孩兒光芒的羋月呢?更令她無奈的是,羋月的名字是大王賜的,她也沒有立場當眾說什麼,或者是頂撞,只能暗自生氣,這種恨意更是隨著羋月的長大一天比一天重,所以威後才一直想要置她於死地,因為她總覺得羋月會搶了自己孩兒的一切,原本她想著羋槐已經成了大王,羋姝也要遠嫁,那羋月就不會威脅到她們了,可惜人算不如天算,無論她怎麼攔著,羋月都跟著羋姝一起出嫁到秦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