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剛開始被集中火力炮轟,到最後行業快速發展,多攝像頭已經成為了智慧型手機標配,三攝四攝不在話下,未來五攝、六攝都有可能逐漸普及。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如果只能二選一的話,超廣角還是多倍長焦相機更重要?
首先,按照發展順序來看,其實多倍光學變焦長焦相機是先於超廣角相機面世的。回顧一下,早在2014年三星就推出了一款GALAXY K Zoom手機,其採用與數位相機類似的伸縮鏡頭作為變焦方案。當然,就算到了後來的幾次迭代,確實無法改變人民認為它僅僅是讓相機能夠打電話的定位。
別急,如今大火的潛望式光學變焦相機結構,其實早在2015年的華碩鷹眼ZenFone Zoom就出現,其支持3X光學變焦,並真正實現了長焦手機的輕量化。只不過,高成本、高價格,乃至品牌接受度都阻礙了潛望式變焦方案的發展。
繼續用單眼相機換鏡頭的思路,廠商們後來又將超廣角鏡頭理念帶入智慧型手機當中。其實,我們手機主攝自身也是廣角鏡頭一種,只不過其最大角度並沒有超廣角那麼極致。
最初超廣角鏡頭普及,第一波消費者會有一種智慧型手機也可以當做是單眼相機使用的優越感,超廣角照片確實在某些場合、尤其是出門旅遊拍攝風光大片的時候產生用處。然而,新鮮感這東西,當沒有足夠的實用性支撐便很快煙消雲散了。
在供應鏈和廠商的技術都真正成熟之後,光學變焦長焦鏡頭在這兩年逐漸火熱,到了2020年的今天更加是如日中天了。確實,除了帶來趣味性之外,長焦鏡頭在實用性方面確實優於超廣角相機。然而,目前長焦鏡頭還在發展階段,換句話說,大部分廠商依然沒有將其優化調教得很完美,拍攝瑕疵依然存在。
最近部分品牌大力鼓吹超廣角的「定製」鏡頭,也有廠商直接將50倍變焦方案應用於不到三千元的5G手機。如果只能二選一的話,你會選擇保留超廣角鏡頭還是長焦相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