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頌芝被封答應,餘鶯兒為何只是官女子?原來因為這個人!

2020-12-22 傑森大放送

後宮之中,能夠得到皇上垂憐,從一介小小的宮女,一飛升天成為主子嬪妃的,從來都不在少數。在清宮大劇《甄嬛傳》中,就有過這樣兩位一朝翻身的丫鬟,一個是倚梅園的餘鶯兒,另一個就是華妃身邊八面玲瓏的頌芝。不過,這兩個人曾經都只是小小婢女,但是為何頌芝就能一下子成為答應,餘鶯兒卻只能從官女子開始熬呢?

要說這個倚梅園的餘鶯兒,也真是非常有心機。除夕之夜在倚梅園偶遇皇上,吟誦「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這句詩的許願女,分明是碎玉軒的甄嬛,餘鶯兒偏偏趁著甄嬛謊稱自己是宮女的漏洞,在蘇公公在倚梅園中找人時,說出了這句「容易莫摧殘」,因此被蘇公公捯飭一番,帶回了皇上的養心殿伺候。

在養心殿為皇上奉茶的餘鶯兒,很好地抓住了難得的時機,巧妙地向皇上說出了皇上惦念的這句詩,並且有意無意的透露出,自己在除夕之夜倚梅園中弄溼了鞋襪,以此來矇混過關,讓皇上誤以為自己的確找到了那夜在倚梅園中的許願女,而那個人就正是眼前身飄梅香的餘鶯兒,因此當即晉封宮女餘鶯兒為官女子,不必再回倚梅園當差。

雖然皇上一時間喜愛餘鶯兒,但是也只不過是將她按照慣例,晉封為最低級的官女子。皇上最初對餘鶯兒的寵愛,只不過是看在純元當初的那句詩的情分上,如果不是餘鶯兒還有長崑曲的本事,皇上大概沒過幾天,就把餘鶯兒拋之腦後了,不然也不會再太后處罰餘鶯兒的時候,皇上當即便順從了太后的意思,不再去寵幸餘鶯兒。

後來餘鶯兒僥倖再次復寵,卻絲毫沒有改掉多事任性的壞毛病,不但窺探皇上日常的行蹤,還在御花園折辱比自己位分高的莞常在。好巧不巧這一切剛好被皇上撞見,皇上不僅加封甄嬛為貴人,還絲毫不顧與餘鶯兒往日的情分,直接褫奪了餘鶯兒還不容易得來的答應封號,降回官女子,還把餘鶯兒打發到了自己看不見的地方。

這也就罷了,憑著餘鶯兒的一門歪心思,如果甄嬛沒有那麼聰明沒有那麼乖順,餘鶯兒或許真的能夠捲土重來,重新得到皇上的恩寵,一路晉封。可是奈何甄嬛太過優秀,餘鶯兒實在耐不住性子,給甄嬛偷偷下了藥。這一切敗露之後,甄嬛更是把當日除夕夜,自己才是許願女的真相都露出來,餘鶯兒一下子走到了生命的盡頭,被皇上賜自盡。

不過同樣是宮女出身的頌芝,就沒有像餘鶯兒似的這麼難熬。頌芝第一次進養心殿奉茶,就讓皇上退掉了大臣,直接留在養心殿侍寢,第二天就把頌芝晉封為芝答應,並沒有按照制度,讓頌芝從官女子起晉封。之後頌芝更是比當日的餘鶯兒,更要囂張幾分,綿裡藏刀魅惑皇上,不僅在園中直接懟甄嬛,而且還把甄嬛直接逼去了蓬萊洲閉門思過。

其實早在華妃的翊坤宮,頌芝給皇上侍奉洗手的時候,皇上就曾經透露出過對頌芝的喜愛,不僅直接當著華妃的面,誇頌芝懂得那麼多東西,還讚賞頌芝的手白淨漂亮。要知道華妃向來都是個醋罐子,皇上多看誰一眼,華妃都恨不得馬上處理掉,而這一次皇上不僅不顧華妃的體面,直接誇了華妃自己身邊的人,還讓這個宮女頌芝給皇上布菜,可見在皇上眼裡,頌芝這個宮女非同一般。

後來華妃失勢,年羹堯也一再被皇上貶斥,華妃在宮中的地位已經大不如從前,皇上對華妃的寵愛也是消失的近乎無影無蹤。華妃為了幫助屢遭貶斥哥哥,也為了穩固自己在宮中岌岌可危的地位,萬不得已將自己的身邊人頌芝,一番裝扮送到了皇上身邊。而這個頌芝姑娘也不負華妃厚望,一下子就籠絡住了皇上的心,讓華妃和年氏一族有的喘息的機會。

芝答應深受皇上喜歡,日日被召到養心殿侍寢,如此風頭讓華妃心裡十分不痛快,但是為了顧全皇上的面子,為了年氏一族不被別人打壓的起不了身,一向驕橫跋扈的華妃,也不得不忍受深夜裡,一個人孤苦無依的落寞,還要放下身段,放下對芝答應深深地嫉妒和醋意,給她賞賜東西好言相對。可是芝答應能夠有如此榮寵,真的僅僅是因為深得聖心嗎?其實不然。

從頌芝侍寢得到皇上晉封的時候,皇上就已經說過,頌芝是華妃身邊的人,所以自然不能虧待了她,因此破例封為了芝答應,但是卻並沒有給頌芝單獨賜一處住所,而是還叫她回翊坤宮伺候華妃娘娘。餘鶯兒只是被封為官女子,就已經有了自己的住所了,而頌芝貴為答應,卻還是和華妃住在一起,還要伺候華妃,顯然是不合禮數的。

因此皇上高封頌芝,只不過是看在華妃的面子上,讓頌芝看起來高人一等罷了。但是實際上,還是始終顧及華妃的感受,讓頌芝即使被封為了答應,也還是要侍奉華妃左右,大家覺得呢?

相關焦點

  • 甄嬛傳:皇帝也勢力?為啥僅封餘鶯兒為官女子,誰能解釋一下!
    皇帝回去後對甄嬛朝思暮想,這個時候綠茶婊餘鶯兒上場,頂包了甄嬛,成了皇帝身邊最得寵的女人。餘鶯兒和安陵容一樣,又得一副好嗓子,安陵容唱歌好聽,餘鶯兒唱的一手好崑曲。也因為餘鶯兒的這個本事,皇帝圖新鮮把她留在了身邊。皇帝把她封了個官女子,這裡解釋一下什麼是官女子。
  • 《甄嬛傳》華妃死後,頌芝最後去哪了?原來她才是最忠心的丫鬟!
    《甄嬛傳》從皇上登基開始,其實華妃最後的結局就已經註定,將門之女帶給華妃的只是短暫的榮耀,最終華妃迎來了母家之禍,年羹堯被皇上除掉後,華妃宮裡的周寧海也被打發到了慎刑司,平日裡對華妃最為忠心的周寧海把所有事都招了出來,華妃最終因為自己所做的這些惡行,受到了應有的責罰。
  • 《甄嬛傳》妃子暱稱盤點,看到「妙蛙種子」我笑了!
    貴人鳥也是因為唱歌,同時安陵容被封貴人,「貴人鳥」就誕生了。 其實欣貴人不僅躺贏,她還愛說話、愛懟人,因為話多所以被網友賜名「欣吧唧」,意思就是嘴吧唧吧唧的不停。欣貴人很多話都是懟人的,所以「欣懟懟」也是常見的一個別稱。
  • 甄嬛傳:原來果郡王這麼聰明,用這一句話就測試出餘鶯兒是假的!
    《甄嬛傳》這部劇我相信大家都已經看過了,在眾多雷翻天的後宮劇中,《甄嬛傳》算得上是一部非常正統的劇了,這部劇滿足了人們對宮廷和女人心計的那種好奇心理,每看一遍《甄嬛傳》就會有不同的理解。這部劇之所以經典是因為劇中的每個角色,細節都處理得非常到位。所以這部劇也深受網友的喜愛。
  • 甄嬛傳中有五位小主比安陵容的出身還要低,安陵容根本不需要自卑
    《甄嬛傳》中,從一開始選秀的秀女當中,安陵容的家世可以說是最低的一個,她因父親只是一個九品的小小縣丞,還沒開始選秀就先被夏冬春欺辱了一番。等自己好不容易進宮做了小主,也是個人人可欺的主,誰都能踩她一腳,因此安陵容因為自己的家世而受盡了委屈和欺辱,也變得極其自卑,總覺得自己什麼都不配!
  • 《甄嬛傳》甄嬛許願時念的詩,成就了餘鶯兒,而再一次把自己雪藏
    甄嬛這個時候說到,沒錯,有時候不爭,比那些能爭會爭的人有福氣多了。甄嬛傳皇上 當場就封了她為官女子,賜居鍾粹宮,說罷,便起身離開,還念了一句詩:玉樓金闕慵歸去,且插梅花醉洛陽。這把跪在地上的餘鶯兒聽懵了,果郡王就上前試探,問她難道你不明白皇上的意思嗎?當然餘鶯兒哪裡能明白這其中的道理,就騙她說皇上剛才念的是李白的詩,皇上也是最喜歡李白的詩,餘鶯兒並沒有發覺有什麼不妥,還一個勁的謝果郡王。很顯然果郡王已經知道,當晚在倚梅園念的一句: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絕非出自餘鶯兒,想必是另有其人。
  • 華妃到死也不知,自己被賜死後,伺候她的頌芝居然去了這個地方?
    相信大家都看過《甄嬛傳》了吧!小編也是甄嬛的愛好者,想必大家都知道劇中的妃嬪眾多,皇上生性多疑,甄嬛才貌雙全,這是一部值得細細去品味的電視劇,那麼,小夥伴是否注意到這個細節了嗎?華妃囂張撥扈,害人無數,為何頌芝還是願意待在她身邊,但是我們知道華妃被皇上賜死了,那伺候她的頌芝居然去了這個地方?
  • 甄嬛傳:華妃被賜死後,得力助手頌芝去哪了?真實後宮,讓人唏噓
    其實在《甄嬛傳》中,真正愛皇上的只有一個華妃。華妃仗著家裡的權勢一直不收斂脾氣,任性妄為,活的特別鮮明,在剛開始的時候,眾位嬪妃去給皇后請安的時候,只有華妃踩著小碎步慢慢悠悠到來。誰都不放在眼裡。華妃愛皇上愛到眼裡揉不進沙子。
  • 《甄嬛傳》:華妃死後,一直跟在她身邊的頌芝去了哪裡?
    甄嬛傳中的華妃也是一個經典人物,她出身高貴,從雍正還未登基的時候,就嫁給了他,年羹堯輔佐雍正登基立下大功,皇上也十分厚待華妃,華妃年輕貌美,她在宮中豔壓群芳,論美貌絕不輸任何一個人,雖然後宮皇后的身份最尊貴,但是華妃之勢處處壓皇后一頭,她仗著自己的家世和得寵,根本瞧不上皇后,不管是給皇后請安
  • 甄嬛傳:妙音娘子餘鶯兒慘死只因犯了三個錯,幕後黑手竟是這三位
    《甄嬛傳》中有個非常有意思的人物,那就是倚梅園中冒名頂替甄嬛的妙音娘子餘答應(餘鶯兒),跟前面被華妃賜「一丈紅「而死的夏冬春一樣,同樣也是作死短命的戲份。餘鶯兒的慘死因為犯了以下三個錯誤學識粗淺還不上進餘鶯兒本是倚梅園中的一宮女,大年夜心不甘情不願地在梅花園值夜,無意間撞見甄嬛和皇上在梅園偶遇,因甄嬛有「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之句被她聽去,第二天,她冒充甄嬛得了寵,被封為官女子,賜住「鍾粹宮」,這個宮名也是作者的暗喻與
  • 甄嬛傳:華妃慘死後,她的貼身丫鬟頌芝到底去了哪裡?
    不得不說,華妃是《甄嬛傳》中最命苦的女人,一生都把心放在皇上身上,是最愛皇上的女人,可是終究敵不過皇帝的算計。華妃這一生雖然命苦,倒也是作惡多端,頌芝做為她的左膀右臂,出謀劃策,不知害了多少人。但是在年世蘭倒臺,被貶為答應時,頌芝也依然跟隨著年世蘭,十分忠心。後來,年世蘭撞牆而死,頌芝再也沒出現過。網友們給除了幾種猜測,一、頌芝知道年世蘭死後,悲傷不已,隨著年世蘭一同赴死,忠心耿耿,誓死跟隨主子。二、到達出宮年齡後,出宮草草度過一生。無非就是這兩種結局。
  • 甄嬛傳:連槿汐都一眼看穿,為何皇帝竟然沒看穿餘鶯兒是個冒牌貨
    這雪景,這伊人不禁讓皇帝心動究竟是哪個心思細膩的妙人,於是回去吩咐蘇培盛尋找能對出詩句的女子當晚一幕不僅僅只是皇帝和那吟詩女子在場,這一幕被一旁的餘鶯兒看到了。餘鶯兒為了自己的前途,不願做一個宮女,對出了那句「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
  • 甄嬛傳:華妃死後頌芝到底去哪了?原來皇上對她如此好
    看過甄嬛傳的朋友都知道華妃在後宮囂張跋扈,但是她在皇上面前卻非常乖巧,所以皇上也一直很寵愛她。跟上還是王爺的時候華妃 就已經進了庸親王府,那是華妃還是單純可愛的小女孩,因為皇上很寵愛她,所以她對皇上也是一片真心,直到皇上爭得了皇位還一直寵愛著她。
  • 甄嬛傳:難怪皇上因一句「逆風如解意」就寵幸餘鶯兒,原因扎心了
    在《甄嬛傳》中,甄嬛就是因為被皇上當做是純元的替身,所以對皇上徹底死了心,其實在古代這種事並不少見,只是因為甄嬛性情太烈,要知道自古無情帝王家,成為皇上的妃子就要接受皇上的花心,可惜甄嬛偏偏是個例外,才會導致自己受盡了冷漠和苦楚!
  • 甄嬛傳:編劇故意不透露頌芝的結局,你知道華妃死後她去哪了嗎?
    電視劇《甄嬛傳》中有很多細思極恐的情節,也有一些讓人摸不透的情節,就比如華妃身邊的這個頌芝,她的結局讓很多人都非常好奇。在華妃失勢之後,周寧海被抓到慎刑司嚴刑拷打,最終招認了年世蘭所有的罪孽,皇帝一怒之下將她貶為答應,並且親近者一律杖殺,有人說頌芝是華妃的最親近者,所以當時跟著一起被杖斃了。頌芝明明還在她身邊,所以上面那個說法肯定是不對的。
  • 甄嬛傳:餘答應為啥一得寵,就對小夏子下手,原因令人唏噓
    在甄嬛傳這部劇中,我們知道甄嬛因為長得像純元皇后而被雍正寵愛,其實在後宮妃子中還有一個人,因為長得像甄嬛兒被皇上寵愛,這個人其實就是餘鶯兒,後來被封為餘答應。我們知道她原本是倚梅園中的一個宮女,後來無意間被皇上寵幸,轉身一變成為答應。那麼餘答應為啥一得寵就對小夏子下手,原因令人唏噓。
  • 甄嬛傳:果郡王明知道餘鶯兒是冒牌的,為何不揭穿?
    宮女餘鶯兒冒充甄嬛,成功上位。果郡王明知道餘鶯兒不是皇上要找的人,為何不揭穿呢?1.芳貴人是因為小產才失寵,桂花樹下的麝香就是罪魁禍首。這個明晃晃的前車之鑑讓甄嬛心驚膽戰,宮中的妃嬪為了爭寵,一向勾心鬥角,防不勝防,遭遇算計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可是我在明,敵在暗,如果被人算計還不知道鹿死誰手,那才讓人害怕。進宮的新人當中,除去滿軍旗的兩個貴人,漢軍旗位份最高的就是沈眉莊,其次就是甄嬛,只有她被賜予封號,可以看出皇上對甄嬛的中意。
  • 《甄嬛傳》華妃自盡後,頌芝的下場才是「真後宮」
    在她因為哥哥的原因而受到雍正的冷落時,她還以為是自己哪裡做得不好了,才惹得雍正不開心了。可能愛一個人真的願意把自己放低到塵埃裡吧,她為了留住雍正的人,聽到雍正讚頌芝幾句,就親自把頌芝送到了雍正的床上。就這樣,雍正就寵幸了頌芝,還讓頌芝做了芝答應。
  • 甄嬛傳:在餘鶯兒被冊封官女子時,有誰注意到當時果郡王的眼神?
    文/甜心娛樂圈在甄嬛傳裡,像安陵容之所以被入選,也全靠了甄嬛給她插的那朵海棠花引來了蝴蝶,皇上才對她另眼相看。還有一個人也是因為甄嬛的原因,才被皇上看中,那就是倚梅園的宮女餘鶯兒。甄嬛:除夕許願,被餘鶯兒偷聽當時正當除夕夜,因為甄嬛一直抱病,所以沒參加晚宴,瑾夕就建議一起剪窗花。後來甄嬛的雅興一上來,就決定去把這些窗花掛到梅花上,在倚梅園賞花許願時,結果碰上了同樣出來散心的皇上。甄嬛也是立即躲了起來,她害怕暴露身份,就順口說自己時倚梅園的宮女,因為一句「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
  • 甄嬛傳:華妃慘死後,頌芝最後去哪了?真實後宮,令人唏噓!
    《甄嬛傳》從皇上登基開始,其實華妃最後的結局就已經註定,將門之女帶給華妃的只是短暫的榮耀,最終華妃迎來了母家之禍,年羹堯被皇上除掉後,華妃宮裡的周寧海也被打發到了慎刑司,平日裡對華妃最為忠心的周寧海把所有事都招了出來,華妃最終因為自己所做的這些惡行,受到了應有的責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