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難句,一直是困擾廣大同學們學好英語最大的問題。我們不難發現,很多情況是你的單詞都能看得懂,卻還是讀不懂句子的意思,那是因為我們的語法不過關,不能真正理解一個句子。
其實在我身上,還發生過這樣一件有趣的事情,我的語文水平說實話挺差的,甚至一點都不懂語法什麼主謂賓定狀補一個都不懂,而且那個時候也很納悶為啥要學漢語語法,語文老師曾經說過,語法是語言的基本規律。語言千變萬化,很多時候,我們摸不著頭緒,甚至會犯錯,但有了語法,你就能從規律中找到鑰匙。但是我卻在初中的時候在英語老師的教導下明白這句話的意義,從英文語法中尋得了規律,找到了一把又一把的鑰匙。
因此,今天,就跟大家聊聊英語語法的最基礎的一條規律。
那就是,無論句子多麼複雜,其本質就是一棵樹的樹幹,只不過樹幹可能有個主幹和側枝罷了。
怎麼說清楚這句話呢,其實我們仔細研究漢語和英語的差別會發現他們的主幹和側枝各不相同。
中文重意合,英文重形合。意思是,中文句子之間的聯繫大都靠語義,而英文的句子 sentence 則是通過一個個分句 clause 串聯起來,每個 clause 都有自己的特殊標記,比如,定語從句的標記有 that, which 等,時間狀語從句有 when, while,所以形式上非常明確,像樹形結構。漢語,在說話之前肯定會講到一個狀語也就是一個大背景,因此才會有xxx渲染氣氛,這在古詩詞中尤為明顯,強調的重點一定在後面。而英語呢,它強調的是直接說重點,而後面定狀補都是在後面的一種補充。
舉個例子,想像一個場景:你剛才在樓買飲料的時候,看到兩個人在爭執,其中一人朝另一個女士扔了一杯滾燙的咖啡。
中文你會說,昨天我在樓下買咖啡的時候,看到兩個人在吵架,其中一個人直接把咖啡扔到了另外一個人身上!
而英文,I saw a guy throwing hot coffee at a womanduring an argument while I was buying drinks in the Starbucks yesterday.
其實我們不難看出,中文習慣先鋪墊背景,再說重點,是一種由大到小,由一般到特殊的思維;英語開門見山,先說要點,再補充細節,是一種由小到大,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維。
因此,學習英語語法理解長難句的核心也是要找出句子的樹幹,也就是拆分句子尋找主謂賓,然後再看從句才能真正讀懂句子。
今天就跟大家聊了聊英語語法核心的規律,希望大家會喜歡!之後還會有後續的語法詳細知識,盡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