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僅41歲,又一青年學者英年早逝

2020-12-25 學術世界

圖片來源:網絡

來源:中國經濟史學會、中外學術情報

據「中國經濟史學會」公眾號12月9日信息,中國經濟史研究領域優秀的青年學者黃英偉研究員不幸病逝。黃英偉同志的英年早逝,是中國經濟史學界的一大損失!

黃英偉同志入職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所以來,將經濟史研究作為畢生的事業追求,對人民公社時期的工分制、農戶收入、農業生產效率等問題都有很傑出的研究,出版了多部學術專著,發表了多篇重要論文,是經濟所青年學術骨幹。

黃英偉同志為了讓自己的研究具有紮實的基礎,他還東奔西走地收集了大量的有關史料,在資料整理和建設方面,作出了卓越貢獻。黃英偉同志為人親和敦厚,誠樸待人,勤奮擔當,堪稱楷模。

據公開信息,黃英偉出生於1979年,河北省隆化縣人,2010年畢業於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獲管理學博士學位。2010年,進入中國社科院經濟所攻讀博士後。之後被評為副研究員、研究員,碩士生導師。

主要學術研究領域:

經濟史、經濟增長、農業經濟、農村人民公社

教育經歷:

2005-2007年,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碩士

2007-2010年,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博士

職業生涯:

2010年,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博士後

2012年,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

2014年9月,香港中文大學,訪問學者

2014年至今,《中國經濟史研究》編輯部

個人承擔項目情況:

[1]2018-今, 中國社科院創新工程項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的早期形成」執行研究員

[2]2015-2017,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15FJL004),「人民公社時期農戶收入研究」主持

[3]2013-2017,中國社科院創新工程項目,「中國傳統經濟再研究:以制度轉型為視角」執行研究員

[4]2013-2013,中國社科院重點國情調研項目,「蘇北『蠶桑第一鎮』的發展之路」主持

[5]2011-2012,第五十批博士後面上項目,「集體化時期農戶收入研究」主持

[6]2011-2012,中國社科院重大國情調研項目,「無錫、保定農戶收支調查」參與

[7]2010-2011,中國社科院國情調研項目,「西北乾旱地區水資源調查」參與

[8]2008-201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農民合作社的縱向一體化」參與

[9]2007-2008,亞洲開發銀行項目,「三江平原發展可持續替代生計和社區參與可持續溼地管理」參與

學術論文發表:

[1]黃英偉:《關係對集體制農戶收入的影響》,《浙江社會科學》(2018.5)

[2]黃英偉、袁為鵬:《日本侵略對淪陷區個人經濟生活的影響——董士帳本(1936-1942)的證據》,《貴州社會科學》(2018.4)

[3]黃英偉、吳萍:《底分評定:人民公社時期底分影響因素分析》,《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2018.1)

[4]高超群、黃英偉:《中國經濟史研究的挑戰與機遇芻議》,《歷史教學》(2017.12)

[5]張晉華、郭雲南、黃英偉:《社會網絡對農戶正規信貸的影響——基於雙變量Probit模型和SEM模型的證據》,《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2017.6)

[6]張晉華、潘怡曄、黃英偉:《農民合作社對農戶正規與非正規融資的影響研究——基於社會網絡的視角》,《經濟問題》(2017.9)

[7]黃英偉、張晉華:《高級社增加了農戶收入嗎?——基於<農業生產合作社典型調查>的研究》,《開發研究》(2017.1)

[8]Huang Yingwei, Li Jun, Gu Zheng. Rural Household Income Mobility in the People’s Commune Period: The Case of Dongbeili Production Team in Shanxi Province, China Agriculture Economic Review, 2016, 8(4)

[9]黃英偉:《私人帳簿的經濟史研究價值》,《經濟學家茶座》(2016.3)

[10]黃英偉、張晉華:《人民公社時期生產隊差異與農戶收入:基於分層線性模型分析》,《中國經濟史研究》(2016.3)

[11]黃英偉、陳永偉:《金融發展與就業促進:理論和實證》,《勞動經濟研究》(2015.1)

[12]黃英偉、陳永偉:《福兮禍之所伏:反思玉米引種歷史》,《經濟學家茶座》(2015.2,總68輯)

[13]徐衛國、黃英偉:《人民公社社員的活命「工資」:糧食》,《經濟學家茶座》(2015.1,總67輯)

[14]李懷印、黃英偉、狄金華:《回首「主人翁」時代——改革前三十年國營企業內部的身份認同、制度約束與勞動效率》,《開放時代》(2015.3)

[15]黃英偉:《歷史上的地權:研究現狀與趨勢》,《經濟學動態》(2014.12)

[16]徐衛國、黃英偉:《人民公社時期農戶勞動報酬實物化及其影響——以20世紀70年代河北某生產隊為例》,《中國經濟史研究》(2014.4)

[17]黃英偉、張晉華:《集體化時期人口、收入分配與農業勞動生產率——以山西省東北裡生產隊為例》,《農業考古》(2014.4)

[18]陳永偉、黃英偉、周羿:《「哥倫布大交換」終結了「氣候-治亂循環」嗎?——對玉米在中國引種和農民起義發生率的一項歷史考察》,《經濟學(季刊)》(2014.3)

[19]黃英偉、陳永偉、李軍:《集體化時期的農戶收入:生命周期的影響——以河北省北街2隊為例》,《中國經濟史研究》(2013.2)

[20]李燕、孫穎、黃英偉:《西部農村女性家庭地位與權力意識——基於甘肅省嘉峪關市農村地區的調查》,《南京人口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13.1)

[21]黃英偉:《集體化時期農村經濟檔案論述——以江蘇祖堂大隊為例》,《古今農業》(2012.4)

[22]張晉華、馮開文、黃英偉:《農民專業合作社對農戶增收績效的實證研究》,《中國農村經濟》(2012.9)

[23]黃英偉:《農業問題更在農業之外》,《中國社會科學報》(2012年3月21日A06版)

[24]黃英偉:《工分制的制度經濟學分析》,《二十一世紀》(香港中文大學,2012.6)

[25]黃英偉、洪如玲:《社會網絡與農戶收入:基於22省的數據研究》,《經濟研究導刊》(2011.36)

[26]黃英偉、李軍、王秀清:《集體制末期農戶勞動力投入的性別差異――一個村莊(北臺子)的研究》,《中國經濟史研究》(2010.2)

[27]黃英偉、廖薇、張晉華:《集體化時期東北裡人口特點與變遷》,《蘭州學刊》(2009.12)

[28]Kaiwen Fen, Jinhua Zhang, Yingwei Huang.Review of China』S Agricultural Integration Development:1978-2008, China Agricultural Economic Review(2009.4)

[29]黃英偉、王強、楊俊武:《赫哲族傳統生態倫理觀及其弱化》,《農業考古》(2009.4)

[30]趙勇、黃英偉、汪娟:《西部農村能源建設的問題與原因分析――以廣西石象角村為例》,《貴州社會科學》(2008.6)

[31]黃英偉、張法瑞:《考古資料所見新石器時期家豬的分布》,《古今農業》(2007.4)

[32]黃英偉、張法瑞、尹北直:《中國工廠化養豬的發展歷程》,《黑龍江畜牧獸醫》(2007.5)

[33]黃英偉、張法瑞:《中國商品豬基地縣建設(1983-1989)――兼論對城市豬肉供給的作用》,《豬業科學》(2007.4)

[34]黃英偉、張法瑞:《從《齊民要術》看北魏的養豬業與養羊業》,《中國農史》(2006.6增)

[35]黃英偉、宮鐵波:《小功率電容降壓穩壓電源的設計》,《無線電》(2003.9)

學術著作:

[1]黃英偉:《20世紀70年代農戶收入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8年。

[2]黃英偉、王大任、楊園爭:《蠶桑退卻:農戶和鎮政府的應對——江蘇省新沂市河溝鎮調研報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年。

[3]魏明孔、黃英偉:《西北乾旱地區水資源現狀與利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

[4]黃英偉:《工分制下的農戶勞動》,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11年。

[5]《中國農業經濟史教材》,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08年。

[6]《神農之魂,大地長歌――中國工業化進程中的當代農業(1949-2009)》,北京:金盾出版社,2009年。

學術工作:

《經濟學(季刊)》、《中國經濟史研究》、《二十一世紀》(香港中文大學)、Frontiers of Economics in China和The Economic History Review匿名審稿人。

科研生活辛苦,各位師友注意身體。

相關焦點

  • 年僅44歲,一高校教師英年早逝
    24日,安徽大學法學院網站發布訃告,該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張目強同志因病於2020年10月23日23時在上海瑞金醫院去世,年僅44歲。張目強,山東省聊城陽穀縣人,2000年畢業於西北政法大學民商法專業,取得法學學士學位;2004年畢業於西北政法大學國際經濟法專業,取得法學碩士學位;2012年畢業於中國政法大學國際經濟法專業,獲法學博士學位
  • 年僅44歲,又一高校教師英年早逝
    投稿郵箱:jg@pinggu.org來源:安徽大學法學院、中外學術情報(見證中國科研進步,服務百萬未來學者。)又一個不幸的消息傳來。24日,安徽大學法學院網站發布訃告,該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張目強同志因病於2020年10月23日23時在上海瑞金醫院去世,年僅44歲。
  • 才47歲!又一名知名學者倒下!近期多名青年科學家英年早逝
    2019年11月26日6時55分,我國複合材料領域知名學者、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西北工業大學材料學院殷小瑋教授,因病搶救無效,在西安不幸逝世,年僅47歲。殷小瑋,西北工業大學材料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德國洪堡學者,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
  • 健康不容忽視,近一個月已有至少5名優秀青年學者英年早逝!
    據不完全統計,僅僅今年10月份至今,短短一個多月時間裡,已有至少5位優秀青年學者倒下。他們都才40出頭!(同濟大學李斌教授終年53歲),都正處在生命的黃金年紀,對於科研人員來說,健康不容忽視。左起:李曉峰、孔維治、司佳、張目強、李斌李曉峰 41歲2020年11月2日19時30分,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學院教師李曉峰,因急性心肌梗死搶救無效,不幸於在北京市逝世,年僅41歲。
  • 聲名赫赫的才女,為何會英年早逝?
    作者:若子書蕭紅,原名張迺瑩,1911年出生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呼蘭區一個封建地主家庭。她與張愛玲,石評梅,呂碧城並稱為民國四大才女。1942年1月22日,年僅31歲的蕭紅不幸去世……那麼,聲名赫赫的才女,為何會英年早逝?
  • 二十天內第三位,又一高校教師英年早逝,年僅44歲....
    10月24日,安徽大學法學院網站發布訃告,該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張目強同志因病於2020年10月23日23時在上海瑞金醫院去世,年僅44歲。據官網介紹,張目強,山東省聊城陽穀縣人,2000年畢業於西北政法大學民商法專業,取得法學學士學位;2004年畢業於西北政法大學國際經濟法專業,取得法學碩士學位;2012年畢業於中國政法大學國際經濟法專業,獲法學博士學位。
  • 速算專家史豐收英年早逝又敲警鐘
    速算專家史豐收英年早逝又敲警鐘 聞名中外的速算大師史豐收9月29日因心臟病在北京逝世,享年53歲。他發明的速算法足可影響中國幾代人。年僅53歲的史豐收的英年早逝,再一次為社會敲響警鐘,我們該如何關心科學家的健康?  對於富有成就的科學家,我們總覺其異於常人。然而,正如一條腿長一條腿短一樣,科學家在某方面過於強大,在某方面也許更為弱小,發展極不均衡。
  • 39歲女科學家英年早逝 中青年科研人員健康狀況再戳痛點
    2016年8月17日訊,今天上午,解放軍306醫院告別式門口排起了長隊。陰沉的天空下,不少人手執黃菊,哭紅了雙眼。他們來悼念的,是一位因39歲英年早逝而讓公眾扼腕嘆息的傑出青年女科學家——趙永芳。據熟識的朋友透露,趙永芳育有兩個小孩,一個10歲,另一個5歲;趙老師的丈夫表示一定會好好把兩個孩子撫養成人。生活工作一肩挑壓力大一位前來悼念的科學家告訴記者,趙永芳是自己高中時代低兩屆的學妹,「中學時代就相識,突然聽說她過世的消息,對我來說實在是太震驚、太意外了。」
  • 語言學家戴耀晶肝硬化醫治無效離世 年僅57歲
    資料圖片  中國青年網北京9月22日電 (記者 李晗) 22日凌晨5時23分,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戴耀晶,因病醫治無效,在上海中山醫院與世長辭,年僅57歲。「風度翩翩的大佬」、「好難過,戴老師上課的畫面在腦海中還是那麼清晰。」戴耀晶英年早逝,大批學生們紛紛在網上留言嘆惋。
  • 集才華與顏值於一身的他為何英年早逝?
    【落花時】夕陽誰喚下樓梯,一握香荑。回頭忍笑階前立,總無語,也依依。箋書直恁無憑據,休說相思。勸伊好向紅窗醉,須莫及,落花時。納蘭性德,滿族人,出生於書香豪門之家,自幼飽讀詩書,文武兼修。十八歲那年就中了舉人,二十二歲考中進士,因英俊雅儒、學識淵博,被康熙皇帝器重,封為御前一等侍衛,多次隨康熙出巡,考察沙俄侵邊情況,是當時朝廷裡為數不多的青年才俊。他在少年時就發奮苦讀,具有相當廣博的學識和愛好,而且對朋友極為真誠,仗義疏財,因為敬重他的人品和才華,好多有識志士與他做了朋友。二十歲時納蘭性德與兩廣總督之女盧氏成婚,兩人恩愛非常,情深意篤。
  • 菲利普·塞默·霍夫曼英年早逝 藥物過量年僅46歲
    菲利普·塞默·霍夫曼英年早逝 藥物過量年僅46歲 時間:2014.02.03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雲貓貓
  • 英年早逝讓人惋惜!《歡樂合唱團》又一演員出現意外身亡
    英年早逝讓人惋惜!《歡樂合唱團》又一演員出現意外身亡今天又有一個噩耗傳來,曾經出演《歡樂合唱團》的演員兼歌手娜雅·裡維拉確認已死亡。之前只是在湖上失蹤,但美國文圖拉縣當地政府在搜尋時找到一具屍體。治安官Bill Ayub最新在媒體發布會上稱確信就是33歲的裡維拉,表示不認為有犯罪行為或是自殺自殘,對其家人和粉絲表達了哀悼。在娜雅·裡維拉失蹤的Piru湖畔,《歡樂合唱團》同劇演員安伯·萊利、海瑟·莫裡斯、克裡斯·柯爾弗、珍娜·烏什克維茲、凱文·麥克哈爾被拍到現身。當地政府從湖中找到一具尚未確認身份的屍體時,他們與裡維拉的家人們一起站在湖邊,手牽手守候。
  • 娛樂圈十五位英年早逝的明星,看後讓人惋惜!
    十五位英年早逝的明星死亡之謎大揭秘:有這麼一些明星,在他們事業當紅之際,卻不幸英年早逝,他們的離去給人們留下了很多遺憾和懷戀,也給世人留下了很多死亡的原因猜想,他們的死亡成了謎,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十大英年早逝的明星死亡之謎大揭秘。願每個人都珍惜生命,勇於笑對人生。
  • 年僅41歲,又一高校青年教師英年早逝,因急性心肌梗死搶救無效...
    據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學院《訃告》,中國共產黨黨員、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學院教師李曉峰同志,因急性心肌梗死搶救無效,不幸於2020年11月2日19時30分在北京市逝世,享年41歲。據介紹,李曉峰同志生於1979年2月17日,河南平頂山人。2004年5月1日加入中國共產黨,2006年9月博士畢業於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同年留校工作擔任講師,2020年7月晉升為副研究員。
  • 告別於學術黃金期:追思2016早逝的學者
    告別於學術黃金期:追思2016早逝的學者 普芮 2016-12-31 08:58 來源:澎湃新聞
  • 蟋蟀皇帝朱瞻基,為何在位10年便英年早逝?原因令人唏噓
    自從朱元璋踏過屍山血海坐上帝位,到崇禎皇帝在煤山自縊時,這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大統一王朝就宣告結束了,享國276年,共傳16帝。16個皇帝中,朱由校痴迷於木工技藝,朱厚熜痴迷於煉丹求仙,朱載垕沉迷女色,萬曆帝朱翊鈞20年不上朝等等,然而他們大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壽命不太長。
  • 盤點十大英年早逝的中國明星
    2017年,Yohan隨組合一級秘密TST出道,是一個深受粉絲喜愛的明星,很多粉絲都與他在社交平臺互動過,可惜了英年早逝。 很多明星都英年早逝,空有一身才華,只可惜天妒英才。
  • 他是西漢英雄,收復河西走廊,封狼居胥,可惜英年早逝
    民族英雄有很多,霍去病你一定聽過,他雖英年早逝,但是在短暫的一生中立下了許多豐功偉績,在歷史的長河中,一直都有他的一席之地。《史記》中對霍去病的經歷做過詳細的說明,在文章中我們能看到一位頂天立地、一心為國的民族英雄,永遠屹立在人們的心中。
  • 2名年輕教授同天離世,最小年僅41歲,悲痛!
    疫情肆虐減小之際,卻有兩名高校教授離世,其中最小的一位年僅41歲,讓人悲痛。兩名離世的學者,並非同一所高校,一名是海南大學管理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林肇宏,另一名是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解玉峰。林肇宏,1978年7月出生,海南儋州人,黎族,3月1日因病搶救無效在海口逝世,享年42歲。
  • 戲說李賀《南園》其六,一個英年早逝、懷才不遇的抑鬱者
    #郝乙書法#與李白、杜甫齊名的「詩佛」李賀,生於公元791年,卒於817年,年僅27歲,實在可惜。仕途不順,妻子早逝,內心始終鬱悶,只有靠做詩抒情,其實就是發牢騷。最終,因病早亡。我們通過《南園》這首詩看李賀同學是怎樣發牢騷的。《南園》這首詩共十三首,第六首是用來發牢騷的。「尋章摘句老雕蟲,曉月當簾掛玉弓。不見年年遼海上,文章何處哭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