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為什麼王一博為何那麼耀眼嗎?在看了他的一些專訪後,我發現他最愛說的話便是「我喜歡」,學習喜歡的東西,做喜歡的工作,喜歡了才會堅持。
如今的育兒壓力不僅僅只是在吃穿用度上花費巨大,最讓人頭疼的事是孩子的學習問題,都說「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所以,如今的家庭都會孩子報各式各樣的興趣班,花費巨大,如果孩子學不會或不喜歡時,我們第一時間就會覺得錢都白花了!
剛開學那幾天,我在頭條也看到許多寶媽曬出自己給孩子報培訓班花的錢,有的好幾千,有的好幾萬,都依仗自己的經濟能力去報。有的網友評論到: 「報那麼多培訓班,孩子學得過來嗎」?
是啊,我們給孩子報那麼多興趣班,既花了很多錢又讓孩子沒有多餘的時間,相信不少人都有這樣的疑惑!
直到我看了這一期的《一起火鍋吧》,王一博談到自己的成長曆程時,我才恍然大悟!
先給孩子長見識,什麼都去嘗試一下,喜歡的才會學得好,找出自己最喜歡的事便會堅持下去,放棄那些不重要的就堅持最重要的,只有真心喜歡才能做到最好,就如同吃東西一樣,好吃比不上愛吃,就比如說榴槤,愛吃的人很喜歡吃,可是像我們不愛吃的人,隨你怎麼說它的營養好,我就是沒辦法接受它的顏色和味道呀!
給孩子報的興趣班,只是作為孩子發現自己的愛好的一個場所,模擬環境,提供意境,看孩子是否真的有興趣去做更深一步的了解!
放手讓孩子自己去探索,他會尋找出自己最喜歡的是什麼?最想堅持的又是什麼?我們不能替孩子決定,說要學這個學那個,不能用我們認為要「值得」學的才送去學習。
我們總是喜歡用成人的思想去看待問題,就是我投入多少要收穫多少,在心裡有一個預算,如果達不到預期效果就會放棄,這種心裡在孩子興趣班的問題上最能體現,許多家長送孩子去學畫畫就希望孩子能成為畫家;送去學舞蹈就希望孩子一直學舞蹈,如今的鋼琴考級也是一樣的道理,可能孩子並不是真的喜歡,但在家長的安排下,硬是考了一級又一級,可如果孩子不喜歡,今後會放棄這方面的發展,考到最好又有什麼用呢?所以,既然是興趣班,那就讓孩子跟著自己的興趣來決定吧!
當孩子放棄你給他報的興趣班時,切記不要責怪。每個人都會有好奇心,孩子學習的好奇心更重,所以,一開始可能孩子什麼都想學,可是後來卻發現都是三分鐘熱度,根本堅持不下來,我們家長都會習慣性的批評孩子的這種行為,可是這樣的方式對孩子並不好,想想我們自己小時候不也一樣對什麼都感興趣,可是有些事情在了解以後就沒興趣了。
我們總是在幹預著孩子的學習計劃,讓孩子失去敢於嘗試的機會,很多時候都是發現自己知道的卻又不敢說不敢做,怕父母覺得這個不好,還是按照父母的安排來吧!
而王一博就不一樣了,當時喜歡上街舞,可那時候的街舞發展得並不好,跳舞者的穿著打扮給人一種壞壞的、不成體統的的感覺。當他提出想要學街舞時,他媽媽也不同意,是他的堅持讓他媽媽最後同意讓他去學習街舞了,所以,才成就了如今耀眼的王一博。
最美好的事是放棄很多不好的事才成就的。事業就像談戀愛結婚一樣,正因為我們放棄了很多不好的人,才找到一個稱心如意的人走進婚姻殿堂。學習亦是如此,如果只是假裝喜歡,根本達不到最好的效果,而且很多事都是假裝不來的。
你看,王一博學習過很多東西,可是他覺得不喜歡便會放棄,家人也無條件地支持他的決定,在遇上街舞后,他放棄了所有的興趣班,全身心只投入街舞中。有時候我們做某件事不是因為喜歡,而是因為我們已經投入了金錢和精力,既沒有興趣做又捨不得放棄,所以總想著堅持走走看吧!
這是我們這個時代人的可悲,我們總在為了金錢而放棄很多東西,在「生存」而努力,並不是為了「喜歡的」活著。有多少人在做著自己真正喜歡的工作呢?大都是為了更高的酬勞吧?
真正的富養是讓孩子什麼都學過,見識多了就知道什麼才是自己最需要的。只有知道自己為何而活的人才能成功,只有發現自己熱愛的東西並為之努力學習的人才能耀眼。
王一博熱愛跳舞,從發現自己喜歡的那天到現在,他都一直堅持學習,不斷突破自己,想要挑戰失敗、成功,一次又一次的熱愛與堅持才能不被淘汰,可見,只要在孩子熱愛的事上,才不會出現三分鐘熱度的後果。
他說自己的成就要感謝她的媽媽,因為他的媽媽什麼事都隨著他,只要他願意做的事,他媽媽都會讓他嘗試一下,試過了才知道要不要繼續下去。
以「自我」為中心,找到努力的方向便不顧一切!
如今已是大名鼎鼎的人物,可他依然沒有放棄學習,還是堅持著那份熱愛,持之以恆!
看完他的專訪,對孩子興趣班的原理:
都讓孩子去試一試,如果孩子不想學就果斷放棄,如果想學就繼續,找到了一個特別熱愛的特別擅長的時候,就開始幫助引導孩子把這份熱愛堅持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