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雷的問題,是NBA日益鼓勵的政治表達和不真正理解並尊重中國國情的集中爆發。
沒有配文,就一張圖。
隨隊來日本打季前賽的火箭總經理達雷爾-莫雷,在個人社交媒體上轉發了一張圖,圖上有字:FIGHT FOR FREEDOM STAND WITH HONGKONG (為自由而戰,和香港在一起)。
雖然沒給圖片配文,但明眼人都知道,這是香港暴力分子用的口號。莫雷發這個態度不言自明。
莫雷和火箭隨後做了兩件事,前者刪了推文,但後又發了一條帶暗語意味的Tokyo Wakes Up(東京醒了),而火箭隊則是通過老闆費爾蒂塔社交媒體迅速發表聲明,稱那只是莫雷個人意見,跟球隊沒有任何關係,火箭隊也沒有任何政治立場,但他後續採訪又補了一句:「莫雷是全聯盟最好的總經理」。
他們顯然低估了中國球迷的憤怒。
在危機公關時機最佳的第一天裡,他們不僅沒有拿出態度和誠意,反而有點火上澆油,之後任憑輿論開始發酵,再無任何解釋和溝通。實際上,球隊已經受影響了,他們在東京的訓練和活動,話題都沒繞開這個,主帥和球員禮貌性地表達了無奈。
到第二天,輿論開始升級,從中國籃協停止和火箭合作的聲明開始,人民日報、央視等官方媒體點名批評,騰訊體育、虎撲體育等集體表態,同時作為火箭贊助商的中國品牌(浦發、李寧等),齊刷刷選擇了中止合作。
莫雷和火箭依然沒有任何新的表態。
為什麼會這麼難?可能跟政治和文化的差異密切相關。
在美國,別說企業高管,就是頂級球星和明星藝人,表個態、站個隊都屬正常,依據就是他們常掛在嘴邊的言論自由,只要不涉及種族(美國人最重視這個),一般都不會產生嚴重後果。尤其是這些年的NBA,球星們表達政治立場,成為了聯盟和球隊默認甚至鼓勵的事情,最有代表性的例子莫過於2016年,有體壇奧斯卡之稱的ESPY頒獎禮,詹姆斯、韋德、保羅和安東尼四位球星,用政治表態來開場,場面非常震撼。
相反,如果在美國因言獲罪(被炒魷魚之類),當事人可以通過法律發起訴訟,從而獲得巨額賠償。而與之而來的輿論風暴,可能會是更難解決的麻煩事兒。
對火箭和NBA而言,莫雷之事難處理就難在這:雖然他沒幫球隊拿過總冠軍,但已是隊史重要人物,至少球員和球迷是認可的,要不然也不會換了老闆還能留任。如果因為這麼一條推文,火箭就處理莫雷,肯定要承擔很大的美國國內輿論壓力和法律風險,同時也會動搖NBA這幾年鼓勵政治表達的決心。
但是,這就是社交時代,哪怕隔著厚牆,風總是能透過來。對來過中國無數次的莫雷、對在中國有大市場的火箭,不知情顯然不能成為理由,即便如此,事發後也應該有所了解。很明顯,他們對中國政治生態的理解不到位,缺乏應有的尊重。
莫雷犯錯後第一時間是有機會去溝通去解釋的,他浪費了,接下來,可能上帝也幫不了他。
在我準備推送這篇文章的時候,莫雷接著發了兩條推文,解釋自己無意冒犯中國,自己的意見也不代表火箭和NBA。是的,全文甚至沒有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