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輪胎作為汽車上唯一一個和地面直接接觸的零部件,其安全性能一直受到所有車主的關注。如果輪胎破損,老化的太嚴重,會嚴重影響到車輛的安全行駛,所以每隔一定的裡程或者是時間就需要更換一次輪胎。那麼汽車的輪胎到底應該多久換一次呢?老司機表示,超過這個裡程數還不換的,十有八九會爆胎。
汽車在行駛的過程中,輪胎會與地面直接接觸,並且強烈摩擦。這樣一來,即便是再好的輪胎也會有所磨損,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磨損將會給輪胎帶來致命的傷害,同樣也會影響行車安全。所以在開車之前一定要檢查好汽車輪胎是否磨損嚴重,如果磨損得太嚴重,還是建議儘快更換新的輪胎,以保證行車安全。
通常情況下,汽車的輪胎在3~5年的時間更換一次,或者是行駛裡程達到6萬到8萬公裡的時候再進行更換。不過這個數據並不準確,因為對於很多車主來說,他們用車的習慣和用車的頻率都不盡相同。這樣一來,對於輪胎的磨損情況也是不相同的。有的車主可能每周用車的頻率也就一兩次,行駛裡程並不會太高,所以多年過後,行駛裡程也沒有達到6萬公裡或者是8萬公裡,是不是就意味著不用更換輪胎呢?其實並不是這樣的。
輪胎本身就屬於橡膠製品,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老化。雖然行駛裡程不夠,輪胎的磨損狀況也還可以,不過輪胎的老化程度卻已經達到了更換的標準。所以建議大家在3~5年的時間就更換一次輪胎。最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輪胎磨損的程度越嚴重,駕駛車輛的過程中越要控制好車速,不要開的太快。因為車速越高,對於車輪的磨損也就越嚴重。本來還可以堅持一下的,卻因為超速行駛而導致輪胎爆胎,那就不划算了,甚至造成交通事故,更划不來。所以,定期檢查輪胎的磨損程度,無可厚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