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美同安:廈門教育跨島發展我先行

2020-09-07 廈門日報社

 

 

濱城中學校園

  


 梧侶實驗小學投用,立足工業集中區教育需求。

 

洗墨池幼兒園洪塘頭分園

 

同安一中高中部效果圖


  同安區持續實施「補短擴容」行動,今年秋季,一批新增、改、擴建學校將陸續投用,布局新城、輻射鄉村、帶動片區,同安正在成為廈門教育跨島發展的「先行區」, 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而奮力奔跑。

  同安區教育工委書記、教育局局長呂子祥介紹,同安區素有「興賢育才」的傳統,當下正舉全區之力建設現代化教育強區,圍繞「有學上」「上好學」「育人才」目標發力,加快補齊教育民生短板,以教育事業的高質量發展,為富美同安全方位高質量發展超越提供有力支撐。

 

  框架形成

  名校強勢崛起 構築同安灣新城教育高地

  同安灣畔,新城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承接城市蛻變的能量。呂子祥說,教育是民生之基,也是民生之盼,同安灣新城教育格局大提升的框架已經形成。

  今年9月,地處新城核心區域的廈門市濱城中學迎來首批497名學生,三年後該校學生有望達到1800名。這所新創辦的區直屬學校用地面積4萬多平方米,總投資1.1億,設置初中規模為36個班。

  「產城融合、宜居宜業的同安灣新城連片成勢,已成為我市優質教育資源向島外布局的重要高地。」濱城中學校長蘇燕渝說,學校籌建組明確了辦校構想,樹立質量意識,師生秉承「立愛惟親」的校風、「立業惟勤」的教風、「立學惟恆」的學風,努力建成一所讓愛時時浸潤、讓學處處滋養、讓行步步超越的好學校。

  與同安灣新城第一高樓隔海相望,同安一中濱海校區強勢崛起。作為市屬名校同安一中的公辦實質性校區,開辦不足三年,在今年初中市質檢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令人矚目。今年9月,同安一中濱海校區高中部提前開辦,招生6個班。高中部的開辦,標誌著這所涵蓋小學、初中、高中12年全日制公辦學校,成為同安灣新城的教育高地。

  同安一中校長洪志榮說,濱海校區於2017年9月啟用,初中部同步開辦,2018年9月開辦小學部,今年9月高中部開辦,該校瞄準「管理高標準、教育高質量、文化高品位」目標,立德樹人、培育名師、持續提高教學品質。

  此外,西柯第二中心幼兒園改建潘塗園、新建保利園也在今秋投用,這所區直屬公立幼兒園形成了潘塗園、金都園、保利園「三園」並立的局面。

  城鄉均衡

  軟硬體齊升級 優質教育資源輻射到鄉村

  城鄉教育均衡發展的道路上,一個都不能少,一刻都不能耽誤。呂子祥說,同安教育通過加大投入,配齊配強農村教育資源,推動城鄉教育均衡發展,助力鄉村振興戰略。

  今年秋季,遷建的汀溪中心小學迎來19個教學班、900多名學生。站在汀溪鎮洋麻山腳下的新校區,汀溪中心小學校長陳海庭感慨地說,新校區佔地50多畝,有6棟教學樓,42個班,一改過去規模小、學位緊張、教室不夠用的窘況,不僅能滿足需求,還為學位擴容留足了空間。過去受辦學條件限制,舊校區科學室只有1間,現在新校區配備了3間科學實驗室、3間綜合實驗室,音樂教室等硬體全面提升。

  新遷建投用的洗墨池幼兒園洪塘頭分園,地處同安區與集美區交界地帶,原是同安區西柯中心幼兒園下屬的一所集體辦幼兒園,雖有近30年辦園歷史,但幼兒園發展遇到了瓶頸。洗墨池幼兒園園長林少雲說,分園8月9日首次招生175人,與洪塘頭幼兒園原生源共305人,開設10個教學班,新園辦學規模為12個班。洗墨池幼兒園是一所省優質幼兒園,將洪塘頭幼兒園升級為洗墨池幼兒園洪塘頭分園,發揮了優質幼兒園的輻射帶動作用。

  遷建的同安區洪塘中心小學新校區、改擴建鳳南中心小學和鳳南中心幼兒園等一批高標準校(園)也都順利投用,提升了同安農村育人環境。

  服務片區

  高位嫁接名校 滿足工業片區教育需求

  呂子祥認為,教育是最大的民生,片區發展,教育先行。同安是承載全市產業轉型升級的主要片區之一,優質教育的配套完善關係到片區發展的速度和力度。

  在同安工業集中區,一所辦學規模為36個班的中學今秋開始招生,招收初一10個班460多人,超七成是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與其他學校不同的是,這所學校是同安區教師進修學校附屬中學,教育資源得到高位嫁接。」同安區教師進修學校附屬中學籌建組組長楊文養說,新建的附屬中學相當於同安區教師進修學校的中學「試驗田」,老師們不僅可以在校園裡潛心教研,進行課改實驗,更能將優質課題、教育資源引入學生教育中。

  同安區教師進修學校附屬中學總投資1.15億元,採用嘉庚建築風格,功能配備齊全,布局科學合理,配有室內體育館、塑膠運動場、多功能廳、風雨連廊等設施,將為工業集中區的孩子們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

  同處同安工業集中區,今年秋季同安區梧侶實驗小學投用,共招收一年級新生400人。梧侶實驗小學校長林振克說,該校辦學規模為36個教學班,學校的開辦立足於工業集中區日益增長的教育需求,為廣大外來員工子女提供優質教育資源。學校的確立辦學目標為「潤優行遠」,以「做最好的自己」為校訓,以培養正直陽光、睿智向上的莘莘學子為己任。

  今年6月,廈門市發展改革委下發《關於下達2020年第二十一批市級基建項目前期工作計劃的通知》,廈門六中同安校區項目已下達前期工作計劃,該項目位於同安區城東中路與龍泉路交叉口西側,擬建設1所60班高中,總建築面積約88137平方米,目前該項目土地徵收已啟動。

  同時,選址同安區祥平街道溪聲社區的廈門市第二外國語學校高中部擬新建60班高中,總建築面積約80000平方米,將進一步提高優質教育資源的供給能力。

相關焦點

  • 島內名校跨島結對助推島外教育發展 同安正在籌建一批優質學校
    (陳嘉新攝)臺海網7月27日訊 據廈門日報報導 島內名校正式「跨」進同安區——7月24日,廈門一中、廈門六中與同安區教育局合作辦學籤約暨揭牌儀式在國祺中學舉行。未來,廈門一中、廈門六中將分別與國祺中學、汀溪中學和五顯中學結對,在教育科研、人才培養、品牌創建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進一步落實「名校跨島」和「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提升島外學校的辦學品質和教育教學質量,助力富美同安打造教育強區。
  • 廈門兩所中學與五顯中學合作辦學 推動同安教育發展
    廈門一中、廈門六中與同安區教育局合作辦學籤約暨揭牌儀式現場 (廈門六中供圖)合作辦學促發展,示範輻射領提升,近日,廈門一中、廈門六中與同安區教育局合作辦學籤約暨揭牌儀式在廈門市國祺中學舉行。儀式上,廈門市教育局副局長鄭朝南、同安區副區長曾繁振等領導分别致辭,希望廈門一中、六中將先進的辦學理念、科學的管理經驗、優質的師資力量和豐富的教育資源帶到五顯中學,為同安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 決戰脫貧攻堅,點讚富美同安!第九屆廈門網絡文化節同安脫貧攻堅...
    訪談以「先行先試 善作善成 全力打造同安區鄉村振興示範村」為主題,講述了在鄉村振興戰略的指引下,田洋村壯大甘蔗產業,延續重學之風發展研學產業;頂村村憑藉著敢於「吃螃蟹」的精神,依靠探索鄉村旅遊打開發展新局面。首播點擊量高達12.3萬。
  • 名校跨島結對 助推島外教育大發展
    本報記者 羅子泓 朱道衡通訊員 韓 超 楊心亮島內名校正式「跨」進同安區——7月24日,廈門一中、廈門六中與同安區教育局合作辦學籤約暨揭牌儀式在國祺中學舉行。未來,廈門一中、廈門六中將分別與國祺中學、汀溪中學和五顯中學結對,在教育科研、人才培養、品牌創建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進一步落實「名校跨島」和「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提升島外學校的辦學品質和教育教學質量,助力富美同安打造教育強區。
  • 同安:一大批學校全新「上線」布局新城、輻射鄉村、帶動片區,為「島外大發展」提供強力支撐
    新學期伊始,同安區一批學校「全新上線」,為教育事業的發展注入更多動力。  日前,記者從同安區教育局了解到,在「補短擴容」「騰籠換鳳」等工程的加緊推動下,同安區新增、改、擴建一大批學校,布局新城、輻射鄉村、帶動片區,成為廈門教育跨島發展的「先行區」。
  • 廈門農行先後與同安區翔安區籤署合作協議 金融央企鼎力支持跨島發展
    在不到一周時間裡,廈門農行先後與同安區和翔安區籤約,明確金融支持產業發展、新城建設等方向,還確定未來幾年向這兩個區域投放超過千億元的信貸資金,這既是廈門農行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決策部署的具體行動,也是該行支持我市建設「五大發展」示範市、助力跨島發展的重大舉措。
  • 廈門同安高顏值高素質新城在騰飛
    風光旖旎的同安新城區位優勢明顯,是廈門跨島發展的主戰場之一。 陳嘉新 攝同安新城配套設施不斷完善。圖為新城內的商業綜合體廈門陽光小鎮。「這兩年同安新城的變化真是肉眼可見,我感覺幸福值越來越高了,搬到這裡真是一個明智的選擇!」陳女士感嘆。近年來,在「跨島發展」戰略指引下,同安灣成為開發的熱點,按照廈門市委「島內大提升、島外大發展」的部署,同安新城建設不斷提速。綠帶繞海,產業聚集,富有活力,特色鮮明,一個宜居宜業宜創、產城融合的現代濱海新城已然崛起。
  • 跨島發展,教育先行丨我校與海滄區、翔安區教育局分別籤訂合作辦學意向書
    ,雙方建立幹部、師生相互交流學習制度,共享優質教育資源。與思明區教育局合作以託管模式創辦「福建省廈門雙十中學思明分校」,與漳州臺商投資區管理委員會合作以託管模式創辦「福建省廈門雙十中學漳州分校」,與翔安區教育局共建共管「福建省廈門雙十中學翔安分校」,與海滄區教育局共建共管「福建省廈門雙十中學海滄附屬學校」,與思明區教育局合作辦學,在蓮花中學、華僑中學加掛福建省廈門雙十中學合作校校牌,與湖裡區教育局合作辦學,在湖裡實驗中學加掛福建省廈門雙十中學合作校校牌。
  • 多方位發力 廈門同安高中教育「彎道超車」
    臺海網8月8日訊 據廈門日報報導 「低進高出,彎道超車」——這是近幾年同安高中教育最牛的一件事。在教育界人士看來,參加今年高考的同安考生,在當年的中考成績排名中並不佔優勢。儘管拿不到好牌面,但經過三年的努力,同安卻在教育方面打出一手好牌——今年,同安教育再續輝煌,全區2784人全部上線,實現了「人人上大學」的目標,其中,本科上線率突破80%,大專及以上上線率達100%。
  • 廈門同安持續提升交通、醫療、教育等公共配套,創業生活兩相宜
    陳嘉新 攝 同安完善公共配套打造最優營商環境。圖為位於同安新城的廈門實驗中學。 陳嘉新 攝 廈門同安持續升級立體交通路網。而在浪漫線的點綴下,正逐步崛起的,是產城融合、生態宜居的「高素質」環東海域同安新城。去年,環東海域新城累計新註冊企業約2000家,丙洲現代服務業基地、美峰現代服務業基地等的建設和招商工作持續深入;IMF廈門超級音樂嘉年華、HiShorts!
  • 廈門同安三學校獲名校幫扶
    來源:新福建福建日報APP-新福建7月24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楊珊珊 通訊員 韓超)24日,廈門一中、廈門六中與同安區三所學校舉行合作籤約揭牌儀式。廈門市國祺中學、汀溪中學、五顯中學三所學校與廈門一中、廈門六中締結合作幫扶關係後,廈門一中、廈門六中將發揮師資和教學資源優勢,助力同安加快提升辦學品質與教育教學質量。
  • 服務配套日日新 環東海域廈門同安新城品質處處見
    邁向「十四五」,作為「島外大發展」的主陣地,同安新城將以全新的姿態迎來最美的綻放。資源優化教育醫療水平提升留下人才臨海的校園、現代範的建築、接軌國際的學科教室以及溫馨舒適的宿舍樓……今年9月開學,陳琰帶著女兒來到位於環東海域同安新城的同安一中濱海校區,不禁讚嘆這裡優質的校園環境。
  • 廈門這個區域迎重大升級!
    視察組強調,要堅定不移地推動跨島發展戰略,按照「高起點、高標準、高水平、高層次」的要求,全力推動環東海域東部新城建設,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大力推動產城融合,全面改善提升島外人居環境,打造「兩高兩化」城市的新增長極。
  • 又一所國內名校將落戶廈門! 選址在這→|同安一中|廈門六中|中學|...
    近段時間以來,同安區積極培育或引進優質教育資源,對接「名校跨島」戰略。(數據來源華中師大官網) 如今,同安區將積極洽談華中師大的合作辦法,待日後洽談成功,學校真正落地,未來同安教育格局再革新。
  • 廈門即將全面升級!全福建都要羨慕死廈門人啦!
    通車後,將促進同安西片區開發,提高同安北部與西南部、與集美跨區域的快速交通能力。 此前,廈門規劃委在回復網友諮詢中透露,廈門軌道交通6號線準備先行實施林埭西至官任段,馬鑾灣片區段作為控制性工程已經先行開工。
  • 島內名校跨島結!同安正在籌建一批優質學校!周邊這些新盤可以買!
    島內名校「跨」進同安區啦!7月24日上午,廈門一中、廈門六中分別與同安區教育局籤署合作辦學協議;廈門一中與國祺中學、汀溪中學,廈門六中與五顯中學的合作校同時揭牌成立。不僅如此,今年9月,同安一中濱海校區高中部就將提前在濱海校區初中部開辦,其辦學規模為48個高中班,預計可提供2400個學位;明年7月,同安一中濱海校區高中部項目也將完工。未來五年,新城還有望再引進兩所名校,打造從幼兒園到高中的完備優質教育體系。一系列動作,意味著同安將在教育方面變得更強。
  • 海西建設 廈門先行:同安工業集中區助力中小企業融資
    同安工業集中區一手抓服務企業的「軟環境」建設,一手抓園區配套設施的「硬環境」,為企業提供服務,儘快形成新增長點,使園區發展提升,為海西多做貢獻。  昨日,廈門優爾電器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裡一派繁忙,一個個有著全球性專利的電熨鬥從流水線上生產出來,過不了多久,它們就要漂洋過海,擺上日本賣場的貨架,董事長遊圖明踱著腳步,不時檢查一下產品。兩個月前,他可沒有此刻的從容自信——因為融資遇到問題,優爾電器差點就關門了。  兩個月前的一天中午,同安工業集中區管委辦的同志們正要下班,優爾公司總經理急匆匆地趕到管委辦。
  • 廈門這裡美爆了 未來不得了
    它的通車,有效促進同安西片區開發,提高同安北部與西南部、與集美跨區域的快速交通能力。  目前同安段已通車,翔安段的土建工程已經完成30%,預計將在今年年底完工。  地鐵6號線(同安段)  去年12月31日,地鐵6號線(林埭西至華僑大學段)正式開工。此前,廈門規劃委在回復網友諮詢中透露,廈門軌道交通6號線準備先行實施林埭西至官任段,馬鑾灣片區段作為控制性工程已經先行開工。
  • 廈門六中和廈門二中的島外校區校址曝光!都建普高!還有五所名校的...
    近日,廈門六中和廈門二中的島外校區校址曝光。事情是這樣的——廈門一中海滄校區、雙十中學翔安校區、外國語學校集美校區、科技中學翔安校區、廈門市實驗小學翔安校區塵埃落定後,廈門六中、廈門二中也將在島外建校區。這是我市新一輪的名校跨島發展戰略全面啟動。
  • 名校跨島還不夠!廈門集美教育好事連連
    ,滿足多元化、差異化的市場需求助力百年學村的教育品質更上一層樓1 高水準完善基礎教育積極推動「名校跨島」9月的第一天,全區首個被冠以「實驗」之名的小學——集美區實驗小學迎來首批326名學生。這幾年,集美不斷加快「跨島發展」步伐,在擴容城區面積、經濟總量的同時,不斷增加教育供給、 補齊民生短板,緩解「入學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