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英雄》遊戲作為《三國志11》的 MOD,在繼承了《血色衣冠》並結合了很多關於《三國志11》的技術打造而成,除了大量技術的運用之外,對於遊戲中也增加了幾個全新的勢力和更多的武將,讓原本的遊戲生態發生了極大的變化。
此前這類歷史 MOD 中,有著公認的四強勢力,他們分別是唐、宋、西漢和明。這四家勢力分別處於不同的區域,有各自獨特的優勢。
唐:優點、武將多,特技在戰場和內政上分配均衡且涵蓋種類相對齊全,統率達到 90 以上的武將數量最多;缺點、行動力較少,地緣周邊的對手實力都不俗。
宋:優點、武將多,弩兵部隊的整體戰鬥力和參戰武將多而全,技巧 P 值相對更容易獲得;缺點、主戰力量多以統率 80 左右的二線武將為主,擴張地盤時城市之間很難成為犄角態勢互相協同。
西漢:優點、地緣位置極佳,整個西北地區沒有敵手,擁有三名統率 100+ 的大核武將和一名遊戲中最頂級的軟控武將;缺點、主戰武將相對較少,且因為周邊對手的實力過於羸弱沒有出色的武將進行補充,中期分路攻防的時候會感覺缺兵少將。
明:優點、處在銀邊的地理位置,對東南的「島」有著絕對的控制權,在取得東南控制權的同時能夠補充到能力高和特技出色的強力武將;缺點、明在整體上看真的是沒有什麼太大的缺點,如果硬要說的話就是需要建造大量的樓船來幫助明實現在海上制霸權。
這樣的四強爭霸局面,在《真英雄》中因為元勢力的加入,使得遊戲中的第一集團軍從四名擴充至了五名,並且唐和宋也因為地理位置的改變,使得遊戲中的生態有了一些全新的變化。
元:優點、和西漢以及明一樣,有著絕佳的地理位置,戰場能徵慣戰武將眾多,政治和智力方面的武將雖然較少,但因為有伯樂的存在,可以將西北的諸多智將和文臣攬入自己的陣營中;缺點、只要把控住可用的馬匹數量,元幾乎是沒有缺點存在的勢力。
在這五個勢力當中,唐和宋因為地緣位置的關係想要破局也不是一帆風順的,反而是處在三個偏角落位置的勢力西漢、明和元是遊戲中最容易上手體驗的勢力。
西漢
西漢作為西南區的霸主,在西南地區可謂一馬平川,沒有敵手,輕鬆加愉快的就可以奪下西南地區的 5 - 7 座城市。
主要攻堅力量就是我們上文提到原本三位有著 100+ 統率的三圍大核武將韓信、衛青和霍去病,不過要再次提醒大家的是《真英雄百統版》因為將初始的能力值全部設定在 100 及以下,所以三位武將的統率值也相對的得到了降低,不過他們依然是西漢乃至遊戲中最為強勁的一股力量。
韓信作為戟兵的代表將領,在百統版中也再次定位了這位武將的作用。在保留了原來統率高必戰法成功和行軍的優勢之外,加入了更多防禦性的特技,布陣和治軍有效的抵禦了敵軍的更高物理攻擊傷害,犄角則讓韓信有了一定的控制能力,戟魂也能夠讓韓信輕易的提升戟兵適性,儘管本版本在初始取消了武將的神和聖適性,但是通過不斷的戰鬥和特技依然可以讓武將的適性達到聖級別。
衛青和霍去病是西漢攻堅的絕對兩位主力,二者都是騎兵的絕對統率,特技中除了提升騎兵適性的騎魂之外,也有諸多可以配合騎兵的特技,但是在具體的功能性上,衛青憑藉飛將和連擊帶來的傷害能力更高,而霍去病則憑藉自己的冠侯可以輕鬆給予敵軍控制效果。
除了以上三人的作戰能力之外,還有張良這位謀士,儘管張良的特技構成比較少 神算 + 風水 + 陽謀 + 運籌(道具),但是神算和陽謀的效果已經完全讓張良對付遊戲中 99% 有計防的武將了,也是遊戲中除了姜子牙之外的控場第一人了。
不過這裡要重點說說身為君主的劉邦。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真英雄》遊戲中運用了一個叫做「君主光環加成效果」的技術,也就是說如果君主能夠開啟光環,也就是統率達到 90,那麼君主將同時獲得在戰場上的每項隱藏 10 點能力值,如此一來儘管君主的基本能力值不高,但是在戰場上的作戰能力卻要高出一個檔次。
此版本中幾乎所有武將普遍能力值被削弱的情況下,劉邦是遊戲中為數不多能力值被加強的武將,初始統率值 89 的劉邦,因為有初始配偶的設定,使得他直接獲得每項 2 點的能力值加成,讓他的統率直接突破 91,在戰場上可以開啟光環獲得隱藏附加的君主加成效果。此外三階特技還會再為劉邦增加統率 2 點,此時的劉邦已有 93 點統率值,不僅戰場作戰能力強,統率大軍的時候也是各種光環效果不斷疊加。
明
說到明的攻堅主力那麼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會是戚繼光和孫武。
孫武雖然不是明初始的武將,但這也是同處於區域地帶霸主之位的明與西漢的主要差別,就是在不斷取得控制權的時候,明能夠吸收到很多不錯的武將加入到自己的陣營中,而且《真英雄》中採用了仁政轉變相性的技術,使得孫武加入到明之後會開始不斷的向朱元璋的相性靠攏變得不容易掉忠背叛,所以對於孫武的使用,大家在使用明的時候可以安心使用。
戚繼光雖然不是明陣營最強力的武將,但卻是玩家最常需要的武將,此前是因為他在攻城能力上的一絕,現在戚繼光在《真英雄百統版》中在攻城能力上雖然不是一絕,但是也比其他武將更容易快速的到達聖級別,這裡主要是特技中攻魂給予的快速提升,再加上對於東南兩城的攻略,可以讓戚繼光輕鬆的達成兵器的聖級別。
孫武可以說是此版本被削弱最慘的武將了,從此前 110 的統率直接被削弱到了 90,儘管能力值有了極大的下降,但兵聖對於物理傷害的防禦效果依然存在,所以孫武依然是一位可以值得信賴的武將。而且此版本中的孫武除了保有坦克的能力之外,還增加了神算和陽謀兩個在計略上非常厲害的特技,也讓統率大幅降低的孫武有了其他作用。
不過在這裡還是要提醒大家一句,孫武與朱元璋的相性雖然會被慢慢轉化,但是依然會有一個臨界值,到達這個節點之後相性不會被繼續轉化,而君主與武將之間的相性差距還會造成武將能力值的下降。所以從上圖中大家可以看到,儘管利用封官為孫武增加了 3 點統率,但是他的統率依然只有 91,只比設定統率值高出 1 點,這就是因為他與朱元璋之間還是有著較大的相性差值,所以各方面能力值都有所降低。
不過要說到明陣營當中手感最好的還是要說是徐達。
徐達的專屬特技中山就是 驅逐 + 突襲 + 武幹 的組合,後面還能很快的解鎖出連擊,這樣使得徐達的普通攻擊是相當具有殺傷力的存在,而且解鎖出槍魂的時候,估計徐達通過戰場的不斷戰鬥也早已能夠將槍兵適性提升到了神,如此就可以擁有聖級的槍兵部隊了,進一步提升了徐達的傷害能力。之後的掃討更是解決了徐達沒有回氣的能力問題。
徐達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缺少穩定的暴擊能力,這個影響對於徐達的影響還是蠻大的,因為暴擊帶來的不僅僅是傷害的提升還有槍兵控制的穩定性。所以組隊的時候配上勢力中的李定國將會是一個非常好用的基本組合,徐達也能夠在戰場充分發揮自己不斷攻擊的長處了。
在明的陣營中除了以上幾位還有朱元璋、朱棣、常遇春、傅友德等等武將,而且一些二線的武將鄭成功、俞大遒等武將也都是非常具有開發培養價值的。在東南戰場上還能獲得除了孫武之外的勾踐、範蠡、文種等人,不論功能性還是能力值這些人遊戲中都是非常不錯的存在,進一步擴充了明的戰鬥力。
元
元是《真英雄》遊戲中我幾乎最不願意去聊的一個勢力,因為此前的版本中這個勢力實在是有些無聊,鐵木真一個人就可以踏平敵人幾十萬的大軍,還能順手給你攻個城,簡直無聊的飛起。
現在這個版本的元也終因為鐵木真的更名為成吉思汗而有了一個極大的轉變。昨天的文章中對於更名之後的成吉思汗已經詳細解讀了一番,這裡也不做過多的介紹了,簡單的說一下這個版本的成吉思汗。他依然是遊戲中最頂級的戰場武將,特技優秀,能力值出色,道具最多,只不過他不再像此前的版本有著過於 BT 的設定。
我們這裡還是主要說說一直被鐵木真光環籠罩下的元勢力其他武將。
元勢力除了鐵木真之外最好用的武將當屬木華黎了。木華黎擁有專屬特技勵戰,勵戰是結合了 戰將 + 布陣 + 武幹 的一個攻守均衡的特技,能攻善守,不過真正讓木華黎升華的是從二階開始到四階的三個特技,這三個特技分別是連擊、攻心和騎魂,三個特技進一步加強了木華黎能攻善守的能力。
有玩家肯定會覺得除了騎魂增加的適性可以提升防禦力之外,還有什麼能夠增加木華黎的防禦性能呢?這裡要給大家說一個理論就是攻心,看似一個攻擊技能,但他實質的作用是一個防禦性的。攻心可以吸收傷害值 20% 的士兵到本方隊伍中,隊伍中的士兵增加一方面可以提升部隊整體的攻擊力(部隊數量越少攻擊力也會變得衰減),不過更為重要的是提升了部隊的防禦能力,因為有足夠的士兵數量可以抵禦敵軍的攻擊,不會讓本方輕易的潰敗,所以攻心在我看來他對部隊攻擊加成能力幾乎沒有,但是吸收過來的士兵卻能夠讓部隊不輕易的被擊潰,所以它更應當作為一個防禦特技存在。
除了木華黎之外,哲別和速不臺等人也都是非常好用的騎兵將領,也是元的主力戰將,只不過他們與木華黎相比沒有他的攻守全面性罷了。
元除了大量的騎兵武將之外,能夠攻城的武將也非常多,有旭烈兀、拔都、拖累等人,不過要說這兵器玩的最溜的還是要屬郭侃。
郭侃在特技中除了擁有攻城和射程兩個在攻城戰中的特技之外,他還有火攻和破竹兩個輔助性非常不錯的特技傍身。
郭侃有攻魂特技的存在可以很快的將兵器適性提升到聖級別,如此可以使用投石車的聖級戰法炬石延燒,有了此特技之後,不論是對建築物、據點還是敵方的大部隊都有著非常好的殺傷效果,再配合上火攻對於附加點火的傷害提升,從視覺上真的是一場享受,成片的敵軍被這一戰法殺傷並起火。
最後再說兩位對於元勢力內政方面有著卓越貢獻的武將,他們就是劉秉忠和耶律楚材。
耶律楚材就是元的經濟大管家徵收、徵稅增加錢糧,能吏還可以快速生產兵裝。按理說這樣的特技組合已經相當出色,不過因為此前的元是根本不需要考慮內政,只需要出去搶就可以養肥自己,所以耶律楚材也是最被忽略的內政大將。
耶律楚材是元的經濟管家的話,那麼劉秉忠就是人才市場,元是在五個頂級勢力中唯一一個擁有伯樂特技的勢力,這讓本就非常能打的元可以更快速的招攬他們缺少的內政和計略方面人才,也是將元的武將構成最為薄弱的一環進行了補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