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大伯一天內心臟驟停四次!最後,終於被救回來了

2020-12-20 錢江晚報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楊茜 通訊員 徐尤佳

冷空氣「不講武德」地提前來襲,讓心梗疾病患者們面臨的危險劇增。

最近這兩天,杭州市中醫院急診科、心血管病科接連收治了多例遭遇心梗猝死病人。

(圖片來源於CFP)

杭州大伯一天內心臟驟停四次

65歲的吳大伯剛做完心臟支架手術,正在接受進一步康復治療。

「來的時候,病人已經心臟停跳了,醫生護士心肺復甦按壓了近半個小時,才救回來。」急診科的俞國鵬主治醫師說。

吳大伯是12月15日凌晨三點由120送到醫院急診的,當時心臟已經出現驟停。醫生們趕緊搶救,半個小時後,大家第一次從鬼門裡把他拉了回來。

吳大伯的太太此時在一旁也非常懊悔,連連訴苦要是早一點來醫院就好了。

其實前一天,丈夫就喊喉嚨發緊,人覺得氣悶,有時候咳嗽兩聲會感覺舒服一點。「平時他也蠻早睡的,昨晚他看電視一直到凌晨一點,然後坐在沙發裡就不停地咳嗽。後來上了床以後,還是咳嗽,我還和他說要不要等天亮了一起來醫院看看,結果就……」大約凌晨三點,吳太太發現老吳的臉色發青,叫他都不應,慌了神的她趕緊撥打了120急救電話。

吳太太告訴醫生,丈夫平時身體還不錯的,除了患有多年的高血壓一直靠吃藥控制,還有就是下肢動脈閉塞,前幾年做了手術。

人雖救了回來,但情況並不樂觀,吳大伯需要做冠脈造影檢查和手術。

手術做了近五個小時,期間患者的心臟又停跳了三次,醫生們堅持不懈,前後接力地在手術臺上進行了多次胸外按壓和電除顫,吳大伯也接連在鬼門關轉悠了好幾回終於被醫生們拉了回來。

心血管病科鄭劍武主治醫師提醒,氣溫冷熱交替的急劇變化,是影響心梗發生的罪魁禍首,尤其是在換季時節,例如每年12月和來年1月,是心梗頻發的「魔鬼月份」,最近一周來科室已經接連為近十位心梗患者進行了手術。吳大伯雖然以前沒有冠心病,但是他患有高血壓多年,也有下肢動脈閉塞病史,說明他的動脈血管質量還是堪憂的,再加上血管受到冷空氣刺激,容易突然收縮,造成血流供應中斷或血管阻塞,從而引起心肌梗死症狀。此外,進入冬季後人們容易吃得多、消耗少,導致能量攝入和代謝比例失調,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液循環減慢,容易形成血栓,導致心梗發生。

心梗有三次報警,警惕任何一次都能救命

心梗可以說是疾病中非常重的一種,而心梗發作前心臟都會對人體發出三次報警,就看大家有沒有聽到「報警聲」。

第一次報警:積重難返的不良生活習慣

這種警告不是那麼聲勢浩大,而是潛移默化的:仔細想想你是不是有長期抽菸酗酒,久坐不運動,肥胖,不健康飲食,熬夜壓力大這些習慣呢?如果有,那麼大概率會導致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所以一定要儘快改掉不良生活習慣。如果在55歲之前得過心肌梗死或放過支架打過橋的,也需要注意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上述人群都應定期到醫院體檢,如果發現「三高」一定積極正規控制,並做好長期監測。

另外如果有相關疾病的家族史、高危因素、三高等,切記這些都屬於心梗的「第一次報警」,不過這次報警很友善,不會造成很大傷害,平時只要足夠重視,就不會發生心梗。但如果繼續視而不見,那心血管狹窄就可能進一步加重,甚至發展為冠心病,甚至發展為心肌梗死。

第二次報警:明知三高不控制,不按正規治療走

有很多人明知自己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但是卻從不在意。殊不知,「三高」會導致血管垃圾加速增加,進而導致心血管狹窄,引起冠心病甚至心梗;或者已經被確診冠心病,但就是不按照正規的方案治療,最終都會導致病情加重,甚至形成血栓。所以,「三高」人群要拋棄僥倖心理,生活中要定期主動的測量血壓、血糖、血脂;「三高」不加以控制就是心梗早期的報警,若得了冠心病再不正規治療,那就是坐在心梗隨時爆發的火藥桶上了。

(圖片來源於CFP)

第三次報警:反覆發作心絞痛,最後警告要抓住

心肌梗死最典型的症狀就是心絞痛,每一次心絞痛都可能是心肌梗死最後一次報警!但為什麼還是有很多人,錯過了一次次報警,最終導致心肌梗死發生,甚至導致有人死亡呢?

原因可能在於,有些心梗症狀,被患者忽視了,就像吳大伯,其實在白天心臟報警了好多次,但一直以為是後背疼痛,根本沒往心臟病發作上想,差點釀成大禍。事實上,心絞痛並不僅僅是心前區疼痛,有一些心梗預兆,完全意想不到,但是卻能要命,因此更要注意自己身體發出的信號,勿耽擱救治良機!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杭州大伯「死去活來」,一天內心臟驟停四次!天冷了一定要注意這事
    65歲的吳大伯,剛做完心臟支架手術,正躺在杭州市中醫院監護室裡接受進一步的康復治療。「來的時候,病人已經心臟停跳了,醫生護士心肺復甦按壓了近半個小時,才救回來。」急診科的俞國鵬主治醫師告訴記者,吳大伯是凌晨三點由120送到醫院急診的,雖然他家離醫院也就十分鐘的車程,但上了急救車上後不久他的心臟就出現了驟停,120醫生趕緊打電話給急診室,讓大家做好準備搶救。等到吳大伯被推進急診室的時候,心跳呼吸都停了,瞳孔也散大了。醫生們趕緊搶救,腎上腺素、心肺復甦輪番上陣,半個小時後監護儀裡的曲線終於開始穩定地上下波動了。
  • 快一年半了,杭州大伯終於找到了這位交警!
    記者 謝珂 通訊員 沈靜瑜「一年多了,終於讓我找到了!」前些天,七十多歲的杭州大爺朱炳興手裡拿著錦旗,滿眼含淚,「要不是要不是李維敢,我說不定就死在路上了。」去年七八月份的夏天,李維敢在鳳起路杭州高級中學附近人行橫道處執勤。當時天氣十分悶熱,他在執勤時發現路邊一輛三輪車旁趴著一位頭髮花白的老人。一向敏感心細的他,感覺到了異樣。這位老人就是朱大伯。快步跑上去後,李維敢發現朱大伯臉色蒼白,呼吸困難。
  • 首批赴臺自由行的杭州人回來啦
    第4天是回杭州的日子,妞妞有點不高興,嘟囔著還沒有玩好怎麼就要回去呢?剛剛結識的臺北當地同行逗了下妞妞,想不想住房間裡都是哆啦A夢的旅館啊。這下可好,妞妞興致高漲,更不想回杭州了。劉靜儀和老公一商量,索性找旅行社改籤機票,多玩一天。  5月1日最後一晚,一家人住進了莎多堡汽車旅館。
  • 浙江一大伯把消毒液當白酒連喝四五天!醫生驚了:30ml就能致死
    都市快報訊 王大伯在家喝「酒」,結果眼睛突然失明了。醫生拿著那瓶「酒」,幫忙找到公安一檢查,竟然是喝30ml就要致死的「毒酒」!大伯連著喝了四五天,算起來約有300-400ml,為什麼還有機會被醫生搶救回來?竟然是因為中間有天參加喜宴,喝了半斤真白酒!這當中曲折離奇的故事,到底是怎麼回事?
  • 銀髮「新生」學英語 杭州大伯大媽迎G20忙充電
    Tao Na給杭州大伯大媽上課 張茵 攝  中新網杭州7月7日電(記者 趙曄嬌 實習生 劉淵)「Hello!My name is Tao  Na,what’s your name?」  「Hi,My name is Yu Cui ying……」59歲的俞翠英專注地盯著眼前的老師Tao Na,略微思索後一字一頓地將英文單詞拼連成句講了出來,在得到稱讚後,她終於爽朗地笑出了聲。  這是7號發生在杭州市下城區武林街道「麥穗兒」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教室裡的一幕。
  • 杭州62歲大伯買菜途中突然倒地,心跳呼吸驟停近1個半小時!
    120趕到時,戴大伯已經沒了呼吸,也摸不到頸動脈的搏動,120醫生一邊緊急進行胸外按壓,一邊迅速把戴大伯送到了餘杭五院急診室進行搶救。「我和家人都以為他救不回來了。」戴大伯的妻子黃阿姨回想當時的情景,仍感到無助。
  • 昨天清早杭州大伯突然倒地 路人忙著施救可有人竟趁亂偷包
    很可惜,大伯被送到市中醫院時,已經沒有了心跳呼吸,雖然又經過搶救,還是沒能救回來。 張雅琴和黃青說,後來看新聞知道大伯沒救回來,心裡很難過。 「我們醫生就是不停救治陌生人,這也是職責所在。」黃青說。為什麼搶救及時手法專業還是沒救回來?大伯兒子陳先生說,父親雖然80歲了,平時身體蠻健朗的,沒什麼心腦血管方面的大毛病,怎麼會突然心跳驟停? 浙江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急診醫學科主任張茂說,由於對大伯情況不了解,具體是什麼原因導致心跳驟停不好判斷。
  • 杭州民警幫王大伯補辦各種...
    接到王大伯的電話,長慶派出所民警陸春妹情不自禁微笑了起來。圓滿了!30多年沒戶口的王大伯,有了戶口、社保、醫保,還住上了廉租房。聽到熟悉、親切的聲音,王大伯也是打開話匣子就停不下來了。問題是現在湊合不下去了,沒有戶口,沒有身份證,在杭州這樣一個高度數位化的城市裡,簡直寸步難行啊。數位化生存,對年輕人來說就是手機包攬一切,點點即可辦事,這卻成了王大伯面臨的「極限挑戰」。2018年11月29日,王大伯到長慶派出所戶籍窗口求助,「我沒有戶口」。
  • 醃菜缸、席夢思、紙板箱……堆在樓道的這些東西 杭州大伯大媽...
    「清理樓道,我肯定支持,另外5張椅子扔掉就扔了,可那一張不行,我得找回來。」 一個清潔工師傅肩扛一口大缸送到「安置點」,吳阿姨和毛大伯看了看,都笑了。他們說,這是杭州人醃大白菜用的,小時候家家都有。來到七樓王大伯家。王大伯75歲,一個人住,退休前是杭州一家廠的廠長。他頭髮向後梳,白襯衫,打理得清爽精神,家裡收拾得井井有條。家裡有電腦桌,有音響,他玩手機,聽音樂,挺潮流的。 王大伯把很多用不到的物件,像紙板、罐子、碗、盆……都打包放到頂樓隔層裡,聽說社區清理樓道垃圾,他表示支持。
  • 餘杭開農機店的厲大伯,在熊熊燃燒的麵包車上救下一個人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施雯 通訊員 王峰今年57歲的厲中越,在杭州餘杭運河街道五杭農貿市場開農機店。今天下午,大伯親身經歷了一場火海生死救援,現在回想起來,還感覺驚心動魄,心緒久久不能平復。「那輛著火的麵包車,就停在我店門口,突然著起火來,周圍還停著很多車子,要是爆炸了,那真的太可怕了!」
  • 大伯賣老房子「先斬後奏」,最後的人生贏家是我媽
    爺爺抬滑杆,奶奶幫傭,大伯比我爸大四歲,我爸12歲那年,爺爺奶奶先後去世。照理說,父母去世,兩兄弟應該相依為命吧,尤其我爸,很愛自己的哥哥,然而大伯並不。因為窮,爺爺奶奶只讓大伯念了書,我爸在家做飯洗衣摸泥鰍改善生活。爺爺奶奶去世後,大伯正好小學畢業,進了一家飲食公司打雜。
  • 細心呵護月餘的兒子卻被下了病危通知書,救了幾成廢人,你救不救
    卻還是晚了,醫生直接就下了病危通知書,並且告知家長,就算救回來也會有後遺症,無論是智力還是身體都會有影響,一句話就是救回來也不會是一個正常人了。理智上大家都知道,放棄搶救才是最明智的做法,然而看著好不容易養得白白胖胖的小傢伙,誰也沒捨得說出那句話。尤其是孩子的爺爺,如果手裡沒錢也就罷了,讓他眼睜睜看著自己的第一個孫子就這麼沒了,怎麼做得到?!
  • 大伯,我賣的真是老母雞啊!·都市快報
    計阿姨打進快報85100000:我老伴在超市買了一隻冰鮮雞,剛好碰到超市有優惠價,35塊多一斤,他說要買老母雞,但是買回來發現他們給我們一隻老公雞,賣的時候明明跟我們說是老母雞的。我想問一下碰到這種情況怎麼處理?是不是應該給我們換一隻的?
  • 《大秦賦》:嬴政砍掉大伯的手臂,其實是救了他
    由張魯一、段奕宏主演的《大秦賦》正在熱播,劇中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太后通姦的秘密,李斯知道太后的秘密,利用公子虞去揭穿太后的秘密,李斯的做法太高明了,而嬴政的大伯也知道太后的秘密,他的做法太愚蠢了。大伯想殺了嫪毐,為宗室和死去的妻子報仇,大伯在朝廷上持刀威脅嫪毐,要他自己承認罪行,當大伯正要把嫪毐與太后私通的秘密告訴大家時,嬴政瞬間下來用劍砍斷了大伯的手臂,才阻止大伯了說出太后的秘密。大伯想揭穿太后的秘密,嬴政為什麼要砍掉他的胳膊?
  • 杭州又見童大伯涼茶攤 今年還有100把免費傘
    2005年7月1日,家住杭州艮山門社區的童大伯和老伴在76路公交車車站的起點站—市公交集團擺出了一個愛心涼茶攤。往後的每一年,老時間,老地點,涼茶鋪都會準時開張。告別了連續的陰雨天,今天(6月30日),杭州終於迎來了一個好天氣。而上午9點,童大伯的免費愛心涼茶攤又如期和大家見面了。
  • 76歲杭州沈大伯正在學科目二:考試我們也不怕滴
    距離新政實施已過去一個月,杭州有多少70歲以上老人成功報名學車?他們的學車之路順利嗎?12月21日,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從有關部門了解到,目前杭州市區71周歲及以上成功報名學車的老年人共25人,其中有3人已經考出科目一(理論考)。
  • 大伯上超市買冷鮮老母雞 堅稱有雞冠要退貨
    記者 朱丹陽 攝計阿姨打進快報85100000:我老伴在超市買了一隻冰鮮雞,剛好碰到超市有優惠價,35塊多一斤,他說要買老母雞,但是買回來發現他們給我們一隻老公雞,賣的時候明明跟我們說是老母雞的。我想問一下碰到這種情況怎麼處理?是不是應該給我們換一隻的?
  • 假期最後一天,西湖邊網紅被抓走!大伯一句話扎心:胖得都跑不動了
    「元旦假期的最後一天, 西湖邊的網紅松鼠被老鷹抓了!」 今天一早,小時新聞接到了讀者的報料。 據說,當時在場的人不少, 也有不少人錄下了視頻。 今天早上,記者來到位於湖濱的西湖網紅松鼠觀景點。 樹邊一位餵松鼠的大伯說,「這邊老鷹挺多,除了老鷹,還有野貓。那邊有七八隻野貓呢,經常抓松鼠。」 真的是老鷹嗎?西湖邊確實有這樣的「大佬」,小時新聞曾經關注過。(→隱居孤山,天生一副鷹眼,其實它才是西湖大佬) 大伯家住附近,閒著無聊就過來西湖餵食松鼠,對松鼠挺了解:「這邊有很多隻松鼠,老鷹來了別說松鼠,鴿子也全跑了。」
  • 杭州街頭,大伯這一記「掃堂腿」,太帥!
    大伯一記掃堂腿,深藏功與名6月8日下午,杭州鳳起路上的環北市場突然間人聲鼎沸,一黑一白兩名男子從扶梯上走出,不過,白衣男子被擒住後,大伯過去看了眼,隨後就走出人群離開了。後來民警到處打聽,可惜沒人認識這位「掃堂腿」大伯。昨天早上,看到長慶派出所民警特意上門,對他當天的壯舉表示感謝時,大伯撓著頭皮顯得有些不好意思。「其實也沒什麼,我就看到那個人從電梯上竄下來,還很慌張,後面還有人在追。
  • 戴著有定位功能的智能手錶,大伯怎麼還是不見了?
    記者王瀟瀟核實報導:小郭是地地道道的杭州人,和丈夫兩個人上班比較忙,平時都把孩子交給奶奶管。去年,孩子奶奶生病住院,4歲小外孫沒人照顧,小郭的爸爸媽媽就從九堡自己家搬進女兒女婿家。  小郭爸爸年紀大了,記憶力嚴重下降,越來越像小孩子,一查是老年痴呆。小郭說,爸爸經常每天早上四五點鐘就醒了,坐在家門口,一坐就是幾個鐘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