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家安 靜水至深,流水至堅

2021-02-10 編輯學堂

劉家安   1989年考入中國政法大學,1996年畢業後留校任教,民商法學博士,現為民商經濟法學院教授。專注於民法、羅馬法領域的研究,素有「羅馬法王子」之稱。劉家安嚴於律己,包容學生,專心於教學科研工作和家庭生活,有著廣泛的興趣與愛好,喜歡在安靜中閱讀思考、享受人生的清涼。多次榮獲「中國政法大學優秀教師」稱號,從2006年到2015年,連續五屆當選「最受本科生歡迎的老師」。

他,是傳說中的羅馬法王子;他有著冷冰冰的溫柔;他曾經連續七個小時站在講臺上授課;到現在為止,他在法大已經待了二十六年。這些都是傳聞中的他,這樣的他離我們又近又遠,始終不可捉摸。

作為一名教師,最大的成就感就在於可以將自己有限的知識與學生分享。

——摘自劉家安博客

著名作家柳青說: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人無法真正確知自己的未來。在人生的各個階段上,每個人都面臨著選擇,正是這些選擇構築起了不同的人生軌跡。但是,人生同樣也面臨許多的偶然性。

當年的劉家安在報考中國政法大學時,對它幾乎沒有什麼了解。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未經深思熟慮的決定,竟然決定了迄今為止他的人生。實際上,當年畢業後選擇留在法大,劉家安同樣也有過疑慮——是否應選擇更有「錢途」的職業?自己能否當好一個老師?出於對大學校園整體的氛圍和環境的留戀,他最終選擇了留校任教。

如果不是當初報考政法,如果不是後來留校任教,今天的他會在哪裡呢?對此他自己有時不禁也會遐想,如果在人生的這些路口上踏上了不同的道路,現在的他會是什麼樣子?而劉家安選擇了法大,選擇當一名教師。如今的他站在法大的講臺上,穿著深色西服,右手持著話筒,左手背在身後,身子站得筆直,將民法的奧妙娓娓道來。他的課堂場場爆滿,兩百多人的階梯教室座無虛席,連講臺上也被自帶凳子來聽課的學生佔滿。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在這背後是怎樣的辛苦和勞累:周五早上六點起床,經過五十公裡的車程趕到學校,之後是四個小時不間斷的授課。「是辛苦的,也是快樂的。」劉家安這樣說。他定義的快樂在於給予,而非索取。自從他1996年進入民法教研室開始授課以來,這樣教書育人的生活不知不覺中已過了二十餘年。對他而言,教師或許會是他一生的職業。在從教十年之際劉家安老師曾在他的博客上寫下這樣一段話:「經歷這些年後,感覺這份職業有其厚重的價值,自己時常也能從中體驗到樂趣。每當面對一張張青春的、渴求知識的面孔,就會感到自己肩上的擔子很重,而每當看到自己正成功地將學生引入知識的殿堂時,自己的心靈也能夠得到莫大的滿足。」

大家眼中的劉家安老師向來是認認真真備課,課上引得連連稱讚,在課前課後耐心地和同學交流的「名師」。哪怕是這樣,劉家安依舊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學術研究和對於家庭的責任佔去了他大塊的時間,「上課見、下課走」的師生關係並不是劉家安希望的樣子。

「很普通的一個老師」,劉家安幾次這樣描述自己。雖然大多數人眼中的大學師生關係不及高中時代那般親密,但在法大這個有點偏僻的小小的學校裡卻總不乏來自老師們的溫暖,而劉家安必定算是這些老師們中的一個。

法大BBS上,劉家安有自己的帳號,也沒有一直潛水。平日裡,他會時常登上去看一下、關注學生們在想些什麼。或關於學生的生活,或關於大家的民法學習,面對這些,他總是很上心。說起2007年、2008年那兩次《成績說明》(分別關於民一、民二),劉家安若有所思地回憶說:那時剛放假,幾個老師聊起考試情況感慨頗多,出於對同學負責的態度、也出於對自己的反思,劉家安深夜完成了那兩次成績說明。在他看來,高校裡師生間的交流普遍不多,很是遺憾。於是劉家安只要有機會就會跟學生說一說,無論是關懷、鼓勵還是勸勉。不只是BBS,新浪博客也曾被劉家安用做和同學交流的平臺。幾篇答同學問、幾篇為師感觸、幾篇社會評論,還有幾篇讀書心得……劉家安通常會選一些同學的問題在博客上回答,讓更多的同學可以看到並交流開來。

而有一次面對一封寫著十個問題的電子郵件,劉家安用了兩個小時把問題一一解答。十個抽象、晦澀又幾無關聯的問題,他選擇回一封郵件給那位同學講個明白。在他看來,學生提出的每一個問題對於學生來說都是一個「結」,而這個「結」對於學生自己來說,一定是解不開的。「儘管我覺得自己很和藹可親,但是有的學生就是很害羞啊,就是不好意思問我問題啊,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性格嘛。」劉家安就這樣不厭其煩地為一代代法大學子解開了一個又一個的「結」。

劉家安的博客是2008年初停止更新的,對此他不無遺憾地說,自己精力實在有限,而文字性的交流難免會比當面交流耗費很多倍的精力。他說,自己本來也希望能夠把這個平臺更好地建立起來,也算是彌補自己對於不能和同學們有更多課後交流的遺憾,但是由於博客總需要很多時間去經營,常常要更新,又無奈是心有餘力不足,所以最終還是停了,少了自己的負擔,也不必讓旁人白白期待。這也是劉家安的善良。單單從便捷的角度考慮,博客也早已被取代。是的,你也許會問:劉家安老師沒有微博帳號嗎?答案是,劉家安有自己的微博帳號,那個在河邊微倚欄杆的形象正是他本人。聽到把微博作為新的交流平臺的提議,劉家安點頭道,「這倒是可以考慮」。

劉家安很少對別人有什麼要求,然而總願嚴於律己。對於自己的學生,劉家安用一句「沒出校園,還沒有成熟」包容了學生們好多的缺點,而一直努力營造著他心中最樸素而真摯的師生關係。為學生做這麼多的老師,一定會是最受歡迎的老師。於是,劉家安連續五次當選「最受本科生歡迎的老師」,算得上實至名歸。

對於這個由學生一票一提名的「民選」獎項,劉家安看它重過好多「官方」獎項。「做好自己,自然會有人給好的評價。然後,繼續努力吧。」他帶著淡淡的欣慰說道。「世路如今已慣,此心到處悠然。」而淡然沉靜的性格也成為他做人做事的起點。

周國平在《豐富的安靜》一文中寫道,「人生最好的境界是豐富的安靜。安靜,是因為擺脫了外界虛名浮利的誘惑。豐富,是因為擁有了內在精神世界的寶藏。」

面對日漸喧囂的學術界,他淡淡地說:「還是安安靜靜地待著,多看點書,慢慢積累吧。」他始終相信厚積才能薄發,寫東西關鍵要有自己的獨立思考,這是不能著急的。儘管他擁有律師和註冊會計師的從業資格,但他幾乎不從事任何律師實務工作,因為隨之而來的忙碌會影響到教學和科研工作以及家庭生活。比起事務性的忙碌,他更願意把時間留給閱讀、留給思考。「願意自己待著。」他這樣說。

除了探尋法學的真諦,他還「想知道宇宙的奧秘,想知道在世界的各個角落裡正發生著什麼,想知道別處的人們是怎樣生活的……」對於這個世界他始終充滿兒童般的好奇感,這樣的心境使得劉家安有著廣泛的興趣和愛好。

喜歡閱讀,喜歡看電影,喜歡喝義大利咖啡的他深知「安靜中享受人生的清涼」之意。倚窗而立,端一杯cappuccino咖啡,淺啜一口,看天外雲捲雲舒;或是埋首書桌,緩緩翻動著書頁,讀到精彩處不禁會心一笑……時光提起裙擺安靜地走過他的身邊,悄無聲息中有種力量在滋長。這樣的畫面,這樣的生活,無疑是詩意精緻的。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在路上,這是一種十分特別的生命體驗。風景並不只在那些著名的旅行目的地,風景就在路上。趁著年輕,收拾行囊,踏上旅程,遊走四方,生命會因為在路上而變得精彩。」劉家安的博客上記載著這樣一段話。

劉家安來自福建閩越文化的搖籃——南平,被譽為「閩邦鄒魯」和「道南理窟」的地方。那裡人傑地靈、人才輩出;那裡有朱熹於閩北「琴書五十載」,成後人「東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國古文化,泰山與武夷」之說。然而,在劉家安眼裡,這裡更是一個寧靜的小城。問及家鄉,劉家安眼裡忽而湧過暖流,卻還是抿嘴一笑:「小縣城」。都說家鄉是一個一輩子的印記,在劉家安身上我們仿佛也感受到南平這座城市的淡然、柔和:於細微處感人至深,於沉靜時動人心魄。這也是好多人心裡的劉家安。

來到北京,劉家安完成了學業,並在這裡成家立業。每個人的人生都充滿機遇、充滿可能,踏上的路也許通向我們最初望去的方向,也許甚至背道而馳。提到在北京的生活,劉家安顯得平靜而滿意。「更發達的醫療保障」、「更集中的資訊」、「更完備的服務體系」等都是他列舉出的北京的無可替代。人生往往異於最初的構想,我們永遠無法得知哪種「更好」,無法得知,更無需多想。

劉家安喜歡旅行,走過多半的國內城市。他曾在博客中說過,真正的旅行是一次次心靈的旅行,是一個心靈被美麗所感染、充實和徵服的過程。知道這點的學生不免想問他最嚮往的城市。「總體來講,我是個隨遇而安之人,所以我通常不會有這種特別強烈的意思。」追問下,劉家安講到自己更喜歡西南地區,像是雲貴川高原、西藏和雲南:喜歡那裡純淨的自然景觀、樸實的人們和節奏很慢的安逸生活。「每當旅行的時候看到這種小地方,就覺得生活真安逸,人又很平和。雖說掙錢不多,但消費也不高啊。幸福指數一定很高。」講著這些,劉家安眼中滿是嚮往,而沒有絲毫抱怨。

他時常感覺到自己的血液中有這麼一種衝動:隨時背上行囊,向著遠方遊走;去看那未曾見識的景致,去了解和體驗他人的生活狀態。或許正是這樣一種衝動使得那個可以在書桌前安靜坐上一整天的他也會背著行囊,走遍萬水千山。

曾經留學義大利的他說過,「如果可能,我希望退休之後可以定居在義大利託斯卡納的鄉村」,威尼斯、佛羅倫斯、那不勒斯、米蘭、比薩、都靈、錫耶納、維羅納……在這些美麗的義大利城市中他尤為偏愛羅馬。在阿爾卑斯山谷中一條風景極佳的大路上,有一條標語:「慢慢走,欣賞啊!」就如這句標語說的一樣,在劉家安看來,出國求學或遊歷,最重要的是用心去體會當地的人,觀察別人的生活,從而在心靈層面上使自己有所感悟。

「我喜歡到一個地方慢慢地玩,慢慢地品味,就像當地人一樣。我特別想去雲南或是四川的小縣城住上十天半個月,每天吃點當地人在街上吃的小吃,早晨起來,在街上走走,買兩三塊錢的早點,去小館子吃一吃,上山上樹林呆一呆,去林子裡採點蘑菇,晚上回去燉燉湯。」

說這段話的時候夕陽已經西下,辦公室裡沒有開燈,光線有些昏暗。劉家安大半個身子斜倚在靠椅上,背光而坐,一直在微笑,說著說著停頓了下來,下意識地咂了咂嘴。這一刻的他神遊在自己的世界裡,仿佛置身於小鎮人家,坐在飯桌旁等著爐邊那碗鮮嫩的蘑菇湯燉好,端上來慢慢品嘗。然而對他而言,身在北京這個喧囂繁忙的城市,又有著事業家庭的羈絆,去那些地方過那種生活更多的是一種嚮往,因為難以企及而越發魂牽夢縈。

「我包裡有這樣一個東西!」他打開公文包,拿出來的是一本《中國國家地理》。這一期介紹的是他很喜歡的中國西南風景。「去不了這些地方,看看圖片了解了解風土民情也好。」他翻看著書上美麗的圖片,有些遺憾地表示,真正好玩的地方都是很偏僻閉塞的地方,而自己現在時間精力有限,可能他這輩子都不會去這些地方了。平時有空時他還會上網,通過google earth等網站去自己感興趣的地方看看。「最近我就有點迷這個!」他笑言,有了它們真的可以做到「不出門而觀天下景」。

「老師,給您帶了水。不知道您是不是改掉了喝咖啡的習慣。」

「是,我是很喜歡喝咖啡。今天上課我還偷偷地喝了一點。」老師笑得像幹壞事沒被發現的孩子。

向來如此,心底悠然。「家安老師,我們心裡的帥老師」,聽到幾句轉達,老師寬厚一笑,「我就是很普通的一個教師」。「我覺得,做一個好老師,首先要做一個好人。我對自己的評價,至少是一個善良的人。」劉家安語速不快,卻認真、肯定。「我覺得這麼多年下來,已到不惑之年,基本的感受是:任何時候、對任何事都要問心無愧。」

「問心無愧」算是劉家安對自己要求的一個底線。而他一遍一遍說著「這其實不難做到」,像是勉勵聽者,更像堅定他自己。清夜捫心,無覺有虧欠之人、虧欠之事,這樣,才能夠安枕一臥。這是劉家安的動人之處。「每天晚上躺下來睡覺,反思一下今天或最近有沒有什麼事情,對自己、對家人、對別人或是對任何人有愧疚之感。如果沒有,那我就會睡得很安穩。」而對於大家對他的「帥」的評價,劉家安說,「還是要做好自己,儘量要有人格魅力吧。」

四十五歲的劉家安,九年前已身為人父。像最平常的父親那樣,提到兒子,他眼神、語氣裡滿是笑意。劉家安說起,平日裡只要自己有空是一定要「搶」著去接兒子的。此時他慈愛的笑最好地證明了他說的從沒覺得小孩子是負擔、陪兒子玩就是最快樂的事情。劉家安評價自己是顧家的男人,這也是他說的「問心無愧」:對於家人,對於家。

這是一首別致的義大利情詩,《TI AMO》:

Io ti amo/E se non ti basta/Rubero』 le telle al cielo/Per farne ghirlanda/E il cielo vuoto/Non si lamentera『 di cio che ha perso/Che la tua bellezza sola/Riempira『 l』universo(節選)

劉家安老師的愛人在看到他的英譯後,萌發了將其譯為中文的念頭。

我愛你/我愛你/如果這還不夠/我會偷來繁星/從夜空/為你編織花環/空落落的天宮/不會為此而悲慟/因為你的美/已填滿整個蒼穹(節選)

美麗的原詩,美麗的譯文,更美麗的愛情,一首情詩兩個譯本,相映成趣,讓我們隱約看到了生活中老師和師母二人舉案齊眉、琴瑟相和的溫暖貼心。

「在生活中我都聽她的,」劉家安笑得很爽朗,「不過她的決定和我的決定都是一樣的」,老師不無得意地說。因為在長期的耳鬢廝磨中,用他的話說「在對她長期的影響灌輸中」兩人的思維方式已經趨於同化了。

說著說著,劉家安做了個示意停下來的手勢,接了個電話,「我在外面一天她至少給我打五個電話。」原來是他愛人打來的電話,「不對,是無數個。」他想想,笑著更正了一句。以家庭為重的他是單位裡公認的模範丈夫、居家男人。自從結婚後,他基本上沒有任何出國訪問學習進修的想法。在他看來家庭和事業相比同等重要,家庭甚至還處在更重要的地位。曾經有人問劉家安最有成就感的事,他的回答是:「娶了一位冰雪聰明、美麗大方、溫柔體貼的妻子。」沒有舉行什麼婚禮,就是兩家人在一起聚一聚,吃頓飯,他們兩人就這樣走到了一起。

對於家庭,劉家安和妻子「爭搶」著兒子軒軒的「接送權」,樂在其中。對於南平父母的牽掛,對於妻兒的照看都是劉家安甜蜜的責任。曾經一節民二課堂上,劉家安以兒子吃香蕉為例向大家分析一則法條。提及此事,他不禁笑出聲來。但是劉家安說,給學生們做例子的內容不會那樣跟兒子講的,童年應該是快樂的,知識不應該被刻意地教給他。聊起這個照片被他用作手機桌面的小傢伙,劉家安總笑得特別幸福。

那是1989年的11月份,他剛剛邁入法大的大門不久,就在這裡迎來了自己的成年的第一個生日——十八歲的生日,現在1971年出生的他馬上又要在法大度過自己的四十五歲生日了。二十七年的時間,從一個北上求學的少年到如今傳道解惑的師者,法大陪伴他一路走過。

「四年四度軍都春」裡他爬遍了昌平附近的山,遇到天氣好的日子,沒有課的下午——「那就爬山去吧」。或獨自一人乘興而去興盡而返,或三五好友一路談笑風生。他興致勃勃地描繪著當時爬山的線路,當年沿途的景點至今都歷歷在目。

中上的成績,不太愛參加社團,也沒有談戀愛,在他眼裡他的大學生活過得很平常,平時看書、學習,閒暇時爬山、出遊。日子像水一般平靜流走。

帶來轉折的是與一本書的邂逅。1991年,劉家安準備複習考研。這時候,他讀到了張俊浩先生主編的《民法學原理》,這本至今被人奉為經典的書,當時給了他極大的震撼。「感覺之前學習中的困惑都一掃而空」,他第一次深刻感受到了民法體系邏輯的複雜精巧、博大精深。再後來他順利考取法大民商法專業研究生,讓他在法大這片土地上與民法結下不解之緣——同時也讓他邂逅了如今的愛人。「我成年以後的生活全部都是在政法大學度過的。」他不禁感慨。過去的十年的求學時間,再加上如今的從教生涯,對於劉家安而言,法大的歲月真的是大半程職業生涯的光陰累積。

「從1996年剛教書的時候,自己比下面學生大五歲,到現在比你們大二十歲,都不覺得有本質的區別:剛上講臺的時候,下面是自己的學生,現在還是自己的學生。你會覺得,沒有一伙人跟你一塊變老。」 也許正是如此,大家眼中的劉家安始終年輕而充滿魅力。

對於工作,劉家安認為任何一行都不錯,但無論是做什麼,都不要辜負自己的崗位。關於自己在大學的教書生涯,一方面劉家安對於學校、學生的付出算得上位稱職的老師,另一方面他也說「大學裡面會給人年輕的感覺」。

「從1989年到現在,從一名學生到一名教師,我一直沒有離開過法大。法大於我有一種家的感覺。」說起法大,他的言語間總有種溫柔在流淌。

劉家安始終駐紮在法大,好像一棵樹,扎了根就沒有再移動。在其中一次「最受本科生歡迎的十位老師」頒獎典禮上,他的那句鄭重許諾——「我退休前會一直在法大為同學奉獻自己的歲月」——這給那些擔心有一天他會離開的同學吃了一顆定心丸。

「一生一世法大人」,正是對他的準確描述。

(上文由胡雅君撰文,載米莉主編:《吾愛吾師——中國政法大學「最受本科生歡迎老師」採訪集》,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6年版;新書)


學精於勤    術在專攻

堅持做好書    編輯理想夢

編輯學堂邀您關注更多好書,關注做書背後的故事

相關焦點

  • 靜水流深,智者無言
    靜水流深,越深的水,流動越安靜,但是湧動的力量卻很大;反之,那些小溪河流,水流輕急,響聲很大,一眼就能看到水底。智者無言,聰明的人,比較沉默,凡事少說多做,實在要說話,也要三思而言,不會口無遮攔。明白,凡事點到為止,不明白的事情,絕對不說;一知半解的事情,不會亂說。
  • 深度|老子靜水流深,莊子大美不言
    深度|老子靜水流深,莊子大美不言 2020-03-09 22: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古琴|《靜水流深》,換你一夜無憂。
    人生最好的境界,是靜水流深 胸中有萬千丘壑卻從不張揚 浮華三千,只做自己紅塵紛擾,我自安然 (註:視頻前廣告由微信自動添加,敬請諒解) 水到深時流自靜,人至貴時語必遲。
  • 後半生,靜水流深吧!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靜水流深,從容不迫,後半生當是如此。有言:靜水流深,滄笙踏歌;三生陰晴圓缺,一朝悲歡離合。是啊,人生漫漫,酸甜苦辣,悲歡離合,只有靜水流深才能踏歌而行,年輕時年少輕狂,到了後半生就要收一收自己的性格了,不可意氣用事,就像湖面的水一樣,看似無波無浪,美麗無比,但,表面不動的水,其實是慢慢流著的,靜水才不知道有多深。而一個經歷了歲月,經歷了各種事情的人,是悟到了人生真諦,懂得要保持一個平淡的心,保持一顆向上而不張揚的心,有智慧也從不說自己如何厲害,大智若愚是一種修養。
  • 老子:最好的擁有,莫過於靜水流深
    智慧雖然樸實平常,但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不是輕易能夠達到的,古人用「靜水流深」來形容這種狀態。向河裡扔石頭,如果發出較大的響聲,說明水淺;如果沒有聲響,說明水深。這就是「靜水流深」的道理。靜水象徵著為人處世不張揚,態度柔和;流深意味著胸中自有萬千丘壑,真的是很有想法、很有內容。
  • 聚焦新趨勢,健康、綠色、有機、美味的松鼠愛堅菓後發先至
    針對線下流量獲取難、線上體驗缺失的問題,松鼠愛堅菓率先啟動「線上+線下」的概念,賦予線下門店更多的屬性,在營銷推廣上發力,通過大規模線上推廣,松鼠愛堅菓將線下門店附近的流量引導至門店,讓線下門店承載消費者需求,用門店的場景化服務贏得消費者的青睞,培養成門店的忠實顧客;線上則大量推廣,通過線上商城帶動消費者,培養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形成「線上+線下」的閉環,讓消費者能夠選擇最適合自身的採購渠道
  • 劉家安教授主講「中國民法上的請求權體系思考」
    305教室舉行,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民法研究所所長、教授,羅馬法研究中心研究員,義大利羅馬第二大學訪問學者,連續三屆獲中國政法大學「最受學生歡迎的十位教師」稱號的劉家安教授為中歐法學院2014級碩士生帶來了一場題為「中國民法上的請求權體系思考」的精彩講座。
  • 【本周人物】劉家安:於細微處感人至深,於沉靜時動人心魄
    而對於大家對他的「帥」的評價,劉家安說,「還是要做好自己,儘量要有人格魅力吧。」  像最平常的父親那樣,提到兒子,他眼神、語氣裡都滿是笑意。劉家安說起,平日裡只要自己有空是一定要「搶」著去接兒子的。他說自己從沒覺得小孩子是負擔,覺得陪兒子玩是最快樂的事情。劉家安評價自己是「一個顧家的男人」。  那作為一位老師,劉家安對他的學生如何呢?
  • 靜水流深|在夫子廟看細水長流,聽清水回音
    靜水流深·秦淮河經歷了秋日暖陽河水安靜又澄澈映射出平和的光影裹挾著南京城的泥土匯入江河裡到了冬天此時的秦淮河靜水流深別有一番韻味秦淮河上畫舫聽水聲長江下遊右岸的支流在夫子廟的這一段秦淮河夾道流淌
  • 靜水流深 滄笙踏歌的女孩名 彩鳳齊飛 祥雲異彩 實在太有才了
    家長朋友們如果想要為寶寶取一個獨一無二、靜水流深的名字,小編推薦詩經作為寶寶起名的參考。相信從詩經中為寶寶取的名字,一定不會出錯。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一看這些和詩一樣美的名字吧。靜水流深 滄笙踏歌的女孩名 彩鳳齊飛 祥雲異彩 實在太有才了
  • 靜水流深處,光而不耀
    這世間最動蕩的美,往往蘊於靜水流深。它美得光耀,又美得深沉。它美得不言不語,卻仍舊是一道最美的風景。很喜歡這個詞:靜水流深。心中自有萬千丘壑,卻不波瀾於表面,為人處世不張揚,謙和恭簡,溫潤如玉。看似平靜的心靈,卻有著對社會深沉的思索,對命運深刻的把握,以及對生活深厚的理解。
  • 夢回千年·古風句子:情不敢至深恐大夢一場,卦不敢算盡畏天道無常
    2、情如流水,愛似桃,以我浮生,渡君一夢。 3、相遇,你留給我惹人的笑靨;相知,你溫暖了我孤寂的心田;離別,你泛濫了我多情的眼淚。 19、靜水流深,滄笙踏歌,如花美眷,只緣感你一回顧,使我常思朝與暮。轉身後,一縷幽香遠,逝雪淺,春意濃,笑意深。一葉綻放一追尋,一花盛開一世界,一生相思為一人。
  • 小學奧數:說說流水問題中的四個速度
    今天我們要講的這類行程問題也有一個特殊之處,它有四個速度,分別是順水速度、逆水速度、靜水速度、水流速度。這種問題有一個酷酷的名字,叫「流水問題」。所謂「流水問題」,就是解決船在流動的河水中行駛的問題。順水速度=靜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水速度=靜水速度-水流速度兩式相加可得靜水速度=(順水速度+逆水速度)÷2兩式相減可得
  • 穗莞深城際鐵路南延至前海
    日前,深圳地鐵集團發布《穗莞深城際軌道交通深圳機場至前海段工程環境影響評價第二次信息公告》,明確線路起於穗莞深城際深圳機場站,終至前海站。線路全長15.15公裡,全線地下敷設,設西鄉、寶安、前海3座地下車站。
  • 不及跬步無以至千裡|金帝豪私人定製非標門靜水流深
    金帝豪是在中國門都永康誕生的非標門中的佼佼者,集研發、生產、銷售及服務為一體的優秀企業,針對中端客戶,聚焦三四級城市,不急於求成,積跬步至千裡。眾所周知,門都一開始做非標門的企業就多達400多家,如今經過激烈的市場競爭、重新洗牌後,生存下來的非標門企業不足百家,這些與金帝豪的付出都是息息相關的。
  • 愛之深 情至切
    愛之深 情至切來濱海學院工作,已近三年。從失落到充實,從陌生到熟悉,從瞻前顧後到放手一搏,實現自我蛻變。幹一行、愛一行、精一行,始終是對自己的要求。兩年多來,在能夠得心應手開展工作的時候,不期而遇的新冠疫情打亂了整個工作節奏。上半年,本想幹成一兩件對學院發展起到重要推進作用、對得起學院歷史的事,可是,該死的病毒讓工作處處被動。
  • 「古風歌」靜水流深,滄笙踏歌
    [古風歌]靜水流深,滄笙踏歌建一木製小屋,鋪一青石小路,與你晨鐘暮鼓,安之若素。恩怨怨,終不過日月無聲,水過無痕,所為棄者,一點執念而已。心隨著古風而動,讓小編與大家一起揭曉。
  • 情深不壽的兩大星座,用情至深至真,生命因此而脆弱不堪
    一個人用情是否專一,是深是淺,姻緣如何,其實,都是由行星來決定的。其中,主要涉及的星體有:太陽,金星,月亮,此外,還要參考五宮戀愛宮的情況。02、金星與愛愛,也就是感情,實際上包括兩個方面:一,它是一個人內心的一種感受,情緒和感官的運作;二,它是一種關係,兩個人之間的互動關係。
  • 2020法考大綱解讀系列公益課 | 劉家安:民法典考點及備考策略
    2020法考大綱解讀系列公益課 | 劉家安:民法典考點及備考策略 2020-07-24 15: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劉家安老師也捂臉的《愛的代價》
    人道法大期末難,劉家安老師說了:法大的孩子們,你們還說咱們民法總論的題難嗎?要不要被你們的學長虐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