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行走的滴滴。
以前做過這樣一個統計,那就是關於當初的三大民工漫女主角各自的角色人氣票選情況。其中就包括《火影忍者》裡的春野櫻、《海賊王》裡的娜美以及《死神》裡的露琪亞。
其中,娜美和露琪亞在已知的公開角色人氣票選中次次都是前五,而小櫻在火影的七次角色人氣票選中的成績則是相當不穩定,大多數時候都在五名開外。
也就是說,至少在日本本土,不難看出小櫻這個人物的受歡迎程度普遍偏低。而在我們國內的火影圈這塊,根據我個人的觀察,對小櫻喜好的程度大概可以總結成八個字:
愛的愛死、恨的恨死。也就是說,喜歡小櫻的人不會在意她身上的任何黑點、而不喜歡小櫻的人則絲毫看不到她的閃光點。因為這種喜好問題,導致小櫻這個人物始終充滿了爭議性。
不過,我在一些網絡平臺看大家討論小櫻這個人物的時候,幾乎都是「不喜歡小櫻」的言論偏多。誠然,在這個講求言論自由、喜好自由的年代,這也無可厚非。
只是我個人感覺大家的言論似乎都只抓小櫻身上的黑點來論證自己的說法,這不由得讓我想起了我之前看到過的一項思維錯誤——確認偏誤。下面具體說明一下。
01、討厭小櫻的理由一抓一大把
不光是網友,就連我自己也覺得小櫻這個人物身上有幾處非常明顯的「缺憾」,或是「黑點」。首先,小櫻和佐鳴始終不在一個頻道上。
比如,鳴人在與再不斬等人交手之後,明白了忍者的本質就是村子與國家的工具。作為主人公,鳴人從這裡開始決定要走上新的忍者之路。
當時佐助的反應和鳴人是出奇的一致,表示自己也是這麼想的。而反觀小櫻,她似乎完全不明白鳴佐兩人說的是什麼。
再比如,第七班在出了一次任務歸來以後,佐助看著鳴人狼狽的模樣讓他努力變強。在我看來這也算是佐助對鳴人的一次激勵,而在小櫻眼裡這居然是他們關係惡化的證明。
往後,小櫻與佐鳴兩人格格不入的事例也是層出不窮。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她總是以喜歡佐助為由,勸誡佐助能回到木葉,卻絲毫不了解佐助心裡的仇恨與痛苦;
她為了緩解鳴人身上的壓力假裝對其告白,可她卻並不知道哪怕沒有那個約定,以鳴人的性格也會想著帶回佐助。再就是這樣一處名場景:「我終於追上了他倆的腳步。」
種種跡象表明,小櫻這個人物因為時常與鳴佐兩人不在一個頻道,導致三人間的認知出現斷層,顯得小櫻與佐鳴總是格格不入。這樣一來,小櫻總會做出不被人理解或「好心辦壞事」的行為。
其次,像是早期的小櫻嘲諷鳴人是無父無母的孤兒、腦子裡總是想著戀愛,佐助、然後總是對我們主角暴力相向的行為,也是她被人厭惡的點之一。
不僅如此,我們都知道小時候的小櫻因為寬大的額頭被人嘲笑,自卑異常。是井野帶她正視自己的缺點,找回自信,並幫她教訓欺負、嘲諷自己的人。
結果面對這樣一位講義氣的朋友,小櫻僅僅只是在得知井野也喜歡佐助的情況下,揚言要與其斷交。種種黑點接踵而至,小櫻這個人物確實很難討喜。
02、小櫻好的時候卻選擇性失明
然而,要對小櫻這個人物做出最客觀的評價,就不能只看到這個人物身上的黑點。更何況,她的黑點也不是沒有理由才形成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小櫻與鳴佐比起來過於正常。首先,岸本老師沒有把小櫻設置成像是鳴佐有著那種思想覺悟高度的人,而是與現實生活中的小孩子無異。
小孩子偶爾說話衝一點、幼稚一點總是難免的現象,所以才有了「童言無忌」。其次,小櫻是有父母的孩子,註定她與鳴佐在對待父母這件事上的關注點不同。
小櫻有父母,所以她的關注點在於父母的嘮叨讓她厭煩;鳴佐沒有父母,所以當他們看到小孩有父母教訓時、疼愛時,他們的關注點在於希望有父母陪伴。
總的來說,因為經歷的不同,小櫻與鳴佐兩人的思想、訴求就一定會存在不同。更何況,人家鳴佐有著非凡一般的宿命,小櫻拿什麼和他們比?
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小櫻始終無法和鳴佐的思維、行徑保持調性一致,因為她相較於鳴佐來說,生活與經歷過於正常,這不是她的錯。
緊接著我們來看看小櫻有哪些閃光點。比如,當她嘲諷完鳴人,被佐助反諷一頓之後,小櫻先是失落,後來立馬開始反省。
看了佐助的反應,小櫻似乎能感受到鳴人沒有父母的心情,並決定以後要對鳴人好一點。童言有忌,但也知錯就改。所以,她能獨自一人死守著暈厥的佐鳴,拼了命與音忍對抗。
這時候,她眼裡只有鳴佐,而不單單是佐助一人;中忍考試前夕,小櫻看出了鳴人的擔憂,自己準備強壓著恐懼去安慰鳴人;第一場中忍考試時,甚至會為了鳴人的「前途」準備主動放棄自己和佐助晉級中忍的機會。
再比如,小櫻在與蠍的一戰中用起爆符的暴風掀開了後者製造的毒霧,充分體現了綱手身上那種木葉女忍的堅韌與霸氣。諸如此類,只要我們用心去感受,就不難發現小櫻身上的閃光點同樣數不勝數。
03、確認偏誤的力量著實強大
開頭說過,小櫻這個人物的評價負面的要佔多數。然而這些負面評價中都存在一個很顯著的特點,那就是只提小櫻的黑點,卻對她為什麼會有黑點或有其它閃光點隻字不提。
所以,這讓我想起了確認偏誤這一思維錯誤。在現實生活中,抱有「人是善良的」這一想法的群體,他們會根據自己的想法找出論證的證明;
抱有「人是邪惡的」這一想法的群體,他們同樣也會根據自己的想法找出與其契合的論據。也就是說,這兩種群體都會主觀過濾掉對自己不利,或相反的論據,來找到支撐自己觀點的大量證明。這就是確認偏誤。
就拿吐槽小櫻,表明自己不喜歡小櫻這件事來說,發表這種言論的小夥伴們不會找出,或不願找出小櫻身上的閃光點,或好的地方。
一旦他們文字中出現這種與自己想法相悖的言論,那麼他那篇文章無疑會被扔進「垃圾桶」。赫胥黎曾經說過:「事實不會因為被忽視而消失。」
誠然,小櫻這個人物身上是有黑點,但這些黑點正如我上述所說,是能用自己對於人類、世界的認知來找出一些形成原因的。再者,小櫻身上也有不容被忽視的閃光點。
可是,很多人都認識不到確認偏誤的存在。究其原因,無非是人們都不喜歡自己的理論被人攻擊的千瘡百孔,只得在自己的信念面前立起一塊擋箭牌。
現如今,網際網路時代讓我們很容易生活在思想一致的社區裡,這無疑又會直接加深確認偏誤。在這種情況下,當有反駁的聲音出現,很容易招致群起而攻之。
結語
說了這麼多,我覺得該說明我個人對小櫻這個人物的看法。如果真要從客觀角度去考慮的話,我覺得我能理解小櫻的一些行為,並覺得這個人物其實很討喜。
過於主觀的去評價她的所作所為,其實對小櫻甚至是岸本老師來說都是不公平的。大家在對小櫻做出負面評價後,都吐槽岸本老師「不會刻畫女性角色」。
然而,他們下一秒就能說自己喜歡綱手、喜歡雛田或喜歡手鞠。就和現實生活中一樣,什麼人都有,也不是人人都能取得別人的喜歡。漫畫世界和現實世界沒什麼不同,都是由形形色色的人所組成。正因如此,世界才有各種顏色產生。
最後,歡迎小夥伴們在下方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