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知名車企上海加速「本土化」進程 中國製造「駛向」歐洲

2020-12-20 中國新聞網

特斯拉正在不斷加速自身「本土化」進程。 特斯拉供圖 

中新網上海12月17日電 題:全球知名車企上海加速「本土化」進程 中國製造「駛向」歐洲

中新網記者 陳靜

從建廠到量產,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只用了不到一年時間,創造了令人驚訝的「中國速度」。記者17日走訪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時獲悉,該企業正在不斷加速自身「本土化」進程。

現在,上海特斯拉超級工廠正在為全年15萬輛整車的生產目標衝刺,其二期工廠有望年內啟動試生產;本地研發和設計已經開啟。特斯拉公司副總裁陶琳說,他們對中國市場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未來特斯拉要成為「本土化」企業,服務於中國消費者的需求。

首批中國製造Model 3已「駛向」歐洲。 特斯拉供圖

近期,特斯拉正式啟動整車出口業務,實現整車出口歐洲,首批中國製造Model 3已「駛向」歐洲,助力實現「國內國際雙循環」。陶琳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表示:「我們對在中國的發展充滿信心!」並表示,作為全球企業,特斯拉認為中國是非常重要的市場。任何一個跨國企業都必須要有開放的心態,吸收每個市場上最優秀的思想、技術以及客戶的需求,在以全球統一標準開展服務的同時,適應當地市場的需求。她認為,這是另一種意義上的開放。

陶琳坦陳,中國改革開放的方向一直沒有變過,趨勢還在不斷加強。中國進一步改革開放,包括深化各種貿易層面的創新、服務業的創新,給特斯拉的一線業務帶來了很多變化。陶琳指出,電動車、智能車行業是新興的產業,「無論是從技術路線上、管理規範,還是生產的準入,都需要有創新的想法,需要政策制定者前瞻性預判什麼樣的政策能夠去幫助大家能夠更好的去發展。」

領先的公司把技術分享出去將大大有助於行業的整體發展。 特斯拉供圖

在這位副總裁看來,領先的公司把技術分享出去將大大有助於行業的整體發展。2014年,特斯拉開放了400多項專利,包括很多核心專利。陶琳說:「我們希望向外界傳遞一個信息:特斯拉是非常開放的,願意分享知識和經驗,希望加速這個行業的發展,推動世界能源向可持續方向發展。

今年以來,新能源汽車銷售火熱,給行業發展帶來壓力的同時,也給包括中國自主品牌在內的新能源車企增加了創新的動力。陶琳直言:「現在可以提供的優質純電動車、智能汽車,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在基礎設施建設、本土化的運營等上都有很多可以正向去探索的空間。」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特斯拉車輛的80%維修通過遠程診斷或移動服務的方式完成,消費者可以不再去服務中心。憑藉商業、技術和管理創新,特斯拉打造了汽車服務的另一個體系。而當車輛出現問題的時候,與傳統4S店要求消費者到店維修不同,特斯拉更希望通過線上診斷、移動服務等來解決問題。

特斯拉正式啟動整車出口業務,實現整車出口歐洲。 特斯拉供圖

新能源車的推廣,充電樁網絡建設十分關鍵。據悉,特斯拉一直在中國內地大力布局充電網絡。2020年初,特斯拉中國開始大規模建站計劃,目前在中國大陸建成超過570個超級充電站、718個目的地充電站,覆蓋全國逾280個城市。如今,特斯拉已成為中國工程建設最早、自有充電樁數最多、覆蓋城市最廣的新能源汽車企業。

據透露,特斯拉將投資4200萬元人民幣在上海新建集研發、生產於一體的充電樁工廠,主要生產V3超級充電樁,這一舉措將加快國內V3超級充電樁的普及。該項目計劃於2021年第一季度投產。在採訪中,陶琳表示:「2021年,特斯拉上海充電樁工廠將至少生產1萬根V3超級充電樁。這一數字,比過去特斯拉在中國鋪設的充電樁總和還要多。」(完)

相關焦點

  • 杜邦油漆為中國車企提供本土化的全球服務
    從客戶方面看,全球幾乎所有的國際品牌,以及國內的20餘家整車廠均是杜邦的客戶。以穩健的步驟邁入中國市場通過對位於底特律的杜邦汽車漆工廠和試驗室的參觀採訪,記者發現,杜邦汽車漆業務是以極其穩健的步伐一步一步進入中國市場的。
  • 「電動化電動化電動化」 法蘭車展歐洲車企集體風頭大轉
    本屆車展,一方面標緻雪鐵龍、雷諾、法拉利、瑪莎拉蒂、豐田、日產等一眾大牌車企集體缺席,從側面反映了目前全球車市的蕭條;另一方面,大眾、福特、保時捷、奧迪、西亞特、寶馬MINI、奔馳Smart等品牌佔據核心展位紛紛舉起電動化大旗,其向新能源轉型的決心可見一斑。
  • 從全球市場到中國市場的營銷策略轉換看麥當勞本土化進程
    從全球市場到中國市場的營銷策略轉換看麥當勞本土化進程
  • 助力「上海製造」,全球智能製造領軍企業愛夫迪(FFT)全球總部在滬...
    來源:經濟日報8月3日,全球智能製造領軍企業愛夫迪(FFT)全球總部在上海嘉定正式開工建設,項目總投資近人民幣50億元,計劃於2022年正式建成。作為愛夫迪的控股股東,復星表示將通過全球總部項目建設,將愛夫迪打造成為全球一流的智能製造集團,以其上遊柔性製造供應鏈優勢深度融入復星FC2M生態,有力推動上海智能製造及相關產業鏈的全面發展。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吳金城表示,上海支持愛夫迪對接100+智能工廠行動方案,服務不少於10家智能工廠和1-2家標杆性智能工廠,把戴姆勒、寶馬等世界一流車企智能製造的標準和經驗引入中國。
  • 麥當勞中國獨立發展一年 開店300家加速本土化
    據了解,在獨立運作之前,麥當勞中國由於全球標準化和統一化的管理約束,在中國發展的步子一直邁得很小,而2017年無疑成為了麥當勞中國的求變之年。據悉,麥當勞在過去一年轉變的成果還體現在方方面面,比如數位化、外賣、以及菜單的本土化等等。不過,有外界觀點認為,麥當勞中國與中資的磨合才剛剛開始,雙方的融合成效尚待時間觀察。
  • 新能源車不合規,多家知名車企被約談_易車網
    作者說:12月8日,工信部裝備工業一司對在新能源汽車產業存在違規問題的25家企業進行了約談,其中不乏知名車企。據工信部官網12月8日消息,為達到規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目的,針對11月19日公布的監督檢查中存在違規問題的25家汽車企業,工信部裝備工業一司進行了約談。
  • 輝瑞中國研發中心 在華砥礪15年 蓄力加速中國和全球同步研發進程
    (原標題:輝瑞中國研發中心 在華砥礪15年 蓄力加速中國和全球同步研發進程)
  • 全球最細胰島素注射針亮相進博會!泰爾茂為健康中國加速
    作為一家根植於中國的跨國企業,泰爾茂非常希望能夠通過進博會這一窗口,推動並加速創新產品的引入,為中國患者提供更好的醫療器械產品。我們也十分期待並尋求與中國本土企業的協作,在實現雙方共贏的同時更好地服務中國社會,從而達到『通過醫療貢獻中國社會』的使命。」
  • 特斯拉本土化布局突破的背後:中國團隊自主權增加?
    在業內人士看來,這將是繼建設上海超級工廠、國產Model 3與Model Y之後,特斯拉在華本土化布局的進一步突破。也有人將此解讀為,特斯拉深入中國市場後經營理念發生了微妙變化,開始「充分授權前線高管」。對於長期被詬病「不夠了解中國市場」的特斯拉而言,這是個可喜的變化。
  • 工程師說|歐洲車企為何越來越落後
    用這句話來形容當下的歐洲車企,再合適不過。以BBA(奔馳寶馬奧迪)為主導的三大歐洲豪華品牌在中國市場可謂是相當「霸道」。在中國市場,三品牌累計年銷量輕輕鬆鬆就超過200萬輛,銷量大到讓人懷疑這到底還是不是豪華品牌。
  • 後疫情時代汽車供應鏈求變:本土化走高透明度成關鍵詞
    本特勒僅僅是寶馬在中國三百多個一級供應商中的一個。危機的嚴重性,使車企開始思考除了原料上備貨外,在供應鏈上更為妥當的「備份」方式。而這一點華晨寶馬和當地政府不約而同的走在了同一思路上——「後疫情時代,加強零部件的備份也即本土化的開發,是在日程上的。」施宏說。「從總量上看,產業鏈進一步在中國實現本土化的程度會超過向東南亞外移的程度。
  • 由中國駛向全球的寶馬電動化:第五代eDrive與BMWiX3
    截至目前,寶馬集團在全球已經銷售超過50萬輛新能源車型,隨著BMW iX3的正式亮相,寶馬集團新能源策略正在落地,華晨寶馬的本土戰略正在不斷加速。 「返銷」全球的中國製造 推行全球化發展一直以來都是主流車企的發展戰略之一,但事實上,目前很多汽豪華車品牌在華建廠生產製造都是基於利潤、產品、技術等因素為中國市場進行特定車型製造和銷售。而BMW iX3從中國銷往其他市場也印證了寶馬對該車型採用全球統一科技、統一採購、統一製造、統一品質的生產銷售理念。
  • 上海通用:本土化成功與文化融合互為因果
    事實上,與其他合資企業一樣,在很多問題上,尤其是關涉到選擇在中國市場投放的新車型時,中美雙方很自然地都會出現分歧和爭論。 長安福特的第一款車到底是用印度福特的「愛康」還是福特歐洲平臺的「嘉年華」?上海通用的戰略性中級車到底是選通用大宇凱越,還是歐寶雅特?這些問題,都曾讓合資企業的中外方「舌戰不已」。
  • 出海領航黃兆華:中企出海頂層邏輯——全球發展與本地融合的關係
    出海領航黃兆華:中企出海十大頂層邏輯——全球發展與本地融合的關係本文發表於2018年5月4日。作者:出海領航創始人、知名國際化業務實戰專家 黃兆華。當前世界區域經濟組織包括歐洲聯盟、北美自由貿易區、獨立國協經濟聯盟、東南亞國家協會、歐洲自由貿易聯盟、澳新自由貿易、黑海經濟合作區、南亞區域合作聯盟、海灣合作委員會、阿拉伯合作委員會、阿拉伯馬格里布聯盟、經濟合作組織、安第斯集團、維謝格拉德集團、中美洲自由貿易區、南錐體共同市場、拉丁美洲一體化協會、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西非經濟共同體、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和上海合作組織等
  • 後疫情時代汽車供應鏈求變:本土化意願走高,透明度成關鍵詞
    本特勒僅僅是寶馬在中國三百多個一級供應商中的一個。危機的嚴重性,使車企開始思考除了原料上備貨外,在供應鏈上更為妥當的「備份」方式。而這一點華晨寶馬和當地政府不約而同的走在了同一思路上——「後疫情時代,加強零部件的備份也即本土化的開發,是在日程上的。」施宏說。「從總量上看,產業鏈進一步在中國實現本土化的程度會超過向東南亞外移的程度。
  • CE認證獲批,推想科技全球商業化進程從歐洲開始第一站
    這是目前中國胸部AI產品的首個歐盟CE認證,意味著醫療AI出海有了實質性的突破。也標誌著推想科技作為中國醫療AI國際化的領軍者,正式開啟AI產品的全球市場準入與商業化進程。醫療AI誕生自以來,無論是在非洲的偏遠地區,還是醫療市場的中心之一歐洲,一直都有國內醫療AI企業衝鋒陷陣的身影,而這一次終於有人成功登陸。
  • 中車青島四方:持續深度創新的「領跑者」 加速駛向海外的「中國...
    隨著一列列翩若遊龍的中國高鐵列車出口到海外,高速列車正重塑著時空格局,不斷拉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距離。這其中,有不少列車來自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近年來,一列列從青島駛出的高速列車正成為「一帶一路」上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引領這座城市加速融入全球高端產業價值鏈,也成為駛向海外的「中國名片」。沿「一帶一路」加速奔跑。
  • 泰爾茂再度亮相進博會,創新引航,為中國健康加速
    上海2019年11月4日 /美通社/ -- 11月5日,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將於上海正式開幕,各大醫療行業巨頭融聚一堂,攜「看家產品」爭先亮相,吸引了眾多關注。 泰爾茂株式會社會長三村孝仁先生在受訪時表示:「中國不僅是泰爾茂全球業務增長最快的地區,也是我們的頭號戰略市場。作為一家根植於中國的跨國企業,泰爾茂非常希望能夠通過進博會這一窗口,推動並加速創新產品的引入,為中國患者提供更好的醫療器械產品。
  • CHINAPLAS 2020 國際橡塑展將於8月上海開幕 助力汽車產業渡難關
    搶抓健康汽車、智能製造新機遇上海2020年3月27日 /美通社/ -- 由雅式展覽服務有限公司、北京雅展展覽服務有限公司及雅展展覽服務(上海)有限公司主辦,中國輕工業聯合會 - 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中國塑料機械工業協會、杜塞道夫展覽(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