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新聞|外籍院士這麼「轉正」:本人主動申請並放棄外籍

2020-12-14 澎湃新聞

釋新聞|外籍院士這麼「轉正」:本人主動申請並放棄外籍

澎湃新聞記者 吳躍偉

2017-02-21 20:53 來源:澎湃新聞

中國科學院(簡稱「中科院」)外籍院士如何「轉正」——從外籍院士變成院士?相關規定的具體內容尚未對外公布,但可以肯定的是:必須由院士本人主動提出申請。

2017年2月21日下午,「楊振寧、姚期智兩位教授放棄外國國籍,由中科院外籍院士正式轉為中科院院士」的消息瞬間傳遍各大媒體,引發人們的關注。

歷史上首次,沒有先例!

上述消息來自中科院學部工作局。21日下午,該局相關工作人員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中科院外籍院士轉為中科院院士,去掉「外籍」二字的辦法早已有之。具體條款就在《中科院院士章程》的第三章第十三條——「外籍院士在取得中國國籍後,可直接轉為院士或資深院士,並享有同等義務、權利及有關待遇」。

「但此前從未遇到過相關情況,楊振寧和姚期智教授開了先河。」該工作人員表示。

澎湃新聞查詢發現,該條款內容也見於《中科院章程》第二十一條。

中科院學部工作局上述工作人員進一步解釋說,由中科院外籍院士轉為中科院院士,關鍵是要申請——要申請並獲得中國國籍,轉為中科院院士,也要申請,要走程序。「比如轉為中科院院士後,具體歸哪個學部,需要走程序。外籍院士是不分學部的。」

中科院學部官網顯示,目前健在的中科院院士共753人,他們分別加入了六個學部:數學物理學部、化學部、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地學部、信息技術科學部、技術科學部。此外,還有外籍院士78人。

楊振寧院士目前已加入中科院數學物理學部,姚期智院士已加入中科院信息技術科學部。

前述中科院學部工作局工作人員稱,因為楊振寧、姚期智教授提出的申請,中科院學部專門制定了《中科院外籍院士轉為中科院院士暫行辦法》(下稱「《辦法》」)。

但一位中科院科學傳播局工作人員表示,《辦法》的具體內容尚未公布,他也不了解其具體內容。

澎湃新聞查詢中科院學部官網發現,

2016年9月13日在北京舉行的第八屆中科院學部主席團第二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科院外籍院士轉為中科院院士暫行辦法》。但該消息未透露《辦法》的更多信息。

中科院學部官網顯示,楊振寧1922年9月出生於安徽合肥,現年94周歲。他在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獲學士、碩士學位;1948年,在美國芝加哥大學,獲博士學位;與李政道共同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原理而分享了1957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姚期智1946年12月出生於上海,現年70周歲,籍貫湖北省孝感市;1967年畢業於臺灣大學;隨後在哈佛大學獲物理學博士學位,在伊利諾伊大學獲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2000年獲得計算機科學領域最高獎圖靈獎;現任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長。

在美國生活十多年後,1964年,楊振寧加入美國國籍。此後,國籍一直是他心中的痛:楊振寧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多次表示,父親始終未能寬恕他,原因之一就是他放棄了故國(中國國籍)。

對此,楊振寧曾專門撰文《中國根和美國籍》予以解釋。八十多歲時(現年94周歲),楊振寧重回清華園定居,他寫了一首古體詩《歸根》:

昔負千尋質,高臨九仞峰。

深究對稱意,膽識雲霄衝。

神州新天換,故園使命重。

學子凌雲志,我當指路松。

千古三旋律,循循談笑中。

耄耋新事業,東籬歸根翁。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中科院院士 楊振寧 姚期智

相關推薦

評論(65)

相關焦點

  • 東南大學曹進德教授當選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
    東南大學曹進德教授當選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 2020-11-29 22: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物理學院校友莊巍當選俄羅斯工程科學院外籍院士
    物理學院校友莊巍當選俄羅斯工程科學院外籍院士 2020-12-09 17: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主動放棄中國國籍,加入外籍的高材生、富豪,都是在「圖什麼」?
    主動放棄中國國籍,加入外籍的高材生、富豪,都是在「圖什麼」?大家都知道,科學技術的發展,對於任何一個國家來說,都至關重要,而為了發展科技,所以我們才需要重視經濟,重視教育,只不過近些年來,我們能夠看到,雖然中國的經濟水平越來越高,卻有很多的人才,還有一些有錢人,反而是選擇放棄了中國國籍,加入了外籍,這確實讓人納悶。主動放棄中國國籍,加入外籍的高材生、富豪,都是在「圖什麼」?
  • 落選中國院士的顏寧兩年後當選美國外籍院士,是實力還是運氣?
    一談起顏寧,大家的腦中就會浮現「清華大學最年輕教授」的這個稱號,而我想很多人認識顏寧也正是從2007年清華大學發布的一則「最年輕教授」的新聞中了解到的。作為西湖大學施一公校長的弟子,顏寧教授的成就依然是不遜色於老師的,在許多方面上還猶有過之。
  • 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暢談前沿工程科技—新聞—科學網
    ,來自不同研究領域的6位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與在場院士分享、交流了一系列工程科技領域的前沿學術成果。>■本報記者 倪思潔 5月30日,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全院學術報告會上,在作完簡要的自我介紹後,國際風工程界的代表性人物、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田村幸雄(Yukio Tamura)向在座聽眾展示了歷年來全球經歷的幾次風災。
  • 王貽芳當選俄羅斯科學院外籍院士
    王貽芳當選俄羅斯科學院外籍院士 2016-11-02 高能物理研究所 【字體:大、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王貽芳因其在物理學以及與俄羅斯杜布納聯合原子核研究所(JINR)合作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而當選俄羅斯科學院外籍院士。
  • 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餘艾冰回鄉訪問母校:希望為開平做點事
    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餘艾冰回鄉訪問母校:希望為開平做點事 2020-11-16 23: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知乎熱議顏寧當選美國外籍院士:優秀,但可能還不是大科學家
    美國當地時間2019年4月30日,美國國家科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NAS)公布了最新一批院士(100人)及外籍院士(25人)名單,以表彰他們在原創研究中的傑出成就,其中普林斯頓大學雪莉·蒂爾曼終身講席教授、科學媒體《返樸》總編、結構生物學家顏寧當選為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 外籍配偶可申請永久居留
    圖/視覺中國  中關村人才新政出臺,多舉措為全國首創,外籍人才可換發多次入境訪問籤證  昨日,中共北京市委組織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共同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報北京市委市政府會同中組部、科技部等中央單位聯合印發的《關於深化中關村人才管理改革 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引才用才機制的若干措施》。
  • 清華大學吳建平教授當選外籍院士,為國人爭光,學霸:倍感自豪
    文|小匠 【本文共859字,7張圖片】清華大學吳建平教授當選外籍院士,為國人爭光,學霸:倍感自豪!清華大學最近公布了一個天大的好消息,清華大學教授吳建平成功當選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真是可喜可賀,能夠被評選為外籍院士,是對於吳建平教授的肯定,而且「院士」是科研和學術界的最高榮譽稱號,是終身榮譽,對於那些為科研事業默默作出貢獻的人授予院士的榮譽,是對於他們的肯定和尊重。
  • 喜訊:四川大學丁顯平教授當選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
    近日,我國著名的優生遺傳學專家、四川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丁顯平教授,當選為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丁顯平長期從事人類遺傳及特色生物資源的研究,重點從事基因組學研究、幹細胞及細胞治療的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承擔並完成國家及省部級等科研項目20多項,獲科技進步獎10多項,發表論文200多篇,其中被SCI或Medline收錄100多篇,編寫並出版教材、著作6部,培養碩士、博士研究生200多名,申請並獲得授權專利31項。
  • 祝賀四川大學丁顯平教授當選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
    2020年12月24日,我國著名的優生遺傳學專家丁顯平教授收到俄羅斯自然科學院第一副院長、首席學術秘書伊凡尼茨科婭和院士庫金致的賀信。他們祝賀丁顯平教授當選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俄羅斯自然科學院院長庫茲涅佐夫奧列格.列昂尼多維奇和第一副院長、首席學術秘書伊凡尼茨科婭聯合籤發了院士當選證書與院士工作證書。
  • 清華大學聶建國教授當選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
    11月13日,日本工程院第35次理事會通過,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土木系教授聶建國當選為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聶建國是此次增選中唯一一位外籍院士,並收到日本工程院小林喜光院長的祝賀。聶建國院士成立於1987年的日本工程院(The Engineering Academy of Japan),由大學、產業界以及國家機關中在工程及科學技術相關領域作出卓越貢獻並具有重要領導和指導地位的人士組成。在此之前,共有16位國際知名專家教授入選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
  • ...製造所謂「新冷戰」;清華大學教授孫茂松當選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
    每經19點丨習近平向黎巴嫩總統奧恩致慰問電;王毅:中方堅決反對人為製造所謂「新冷戰」;清華大學教授孫茂松當選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 每日經濟新聞
  •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教授吳建平當選英國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據清華新聞網消息,英國皇家工程院9月30日宣布,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計算機系主任吳建平教授當選2019年英國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吳建平院士成立於1976年的英國皇家工程院(Roy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RAE)是英國工程學界的最高學會,由工程科技各領域的專家組成。當選皇家工程院院士被視作英國工程師的最高榮譽,其每年接納的新院士最多不超過50位。
  • 外籍華人申請「中國綠卡」條件放寬
    中國公安部日前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國家移民管理局將於8月1日起在全國範圍內推廣複製12條移民與出入境便利政策
  • 97歲國學泰鬥饒宗頤當選法蘭西文學院外籍院士
    97歲國學泰鬥饒宗頤當選法蘭西文學院外籍院士      饒宗頤銅像揭幕暨蜚聲中外的國學泰鬥饒宗頤教授,這天見到一眾老友、門人和記者,主動拿過話筒,以帶潮州口音的廣東話表達雄心壯志。「我記得劉海粟以90多歲高壽上黃山,我希望步他後塵,再去黃山!」  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11日人頭濟濟,一方面慶祝饒教授新近分別出版學術編著一冊和書法結集一套,此外眾人也為一個「好消息」而來。
  • 臺「副總統」陳建仁入選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被標註國籍「中國臺灣」
    綜合臺媒5月3日報導,美國國家科學院(NAS)2日公布最新入選的院士及外籍院士名單,臺灣地區副領導人、「中研院院士」陳建仁及「中研院院士」朱敬一被選為2017年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但媒體在查看NAS網站後發現,陳建仁和朱敬一的國籍都標註為「中國臺灣」(Taiwan, China)。 臺灣「中研院」隨後了解情況,尚未正式對外回應。
  • 重慶大學特聘教授麥可胡德當選為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 在渝兩院...
    23日,記者從市科協和重慶大學了解到,依託重慶大學申報的特聘教授Michael Hood(麥可胡德)當選為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在渝兩院院士增加到16位。2019年11月22日,中國工程院正式公布了2019年院士增選結果,依託重慶大學申報的特聘教授Michael Hood(麥可胡德)當選為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
  • 衡陽縣老鄉、中國工程院院士聶建國當選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
    近日日本工程院第35次理事會通過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土木系教授衡陽縣金蘭鎮人聶建國當選為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是此次增選中唯一一位外籍院士成立於1987年的日本工程院(The Engineering在此之前,共有16位國際知名專家教授入選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聶建國,1958年出生於湖南省衡陽縣金蘭鎮,是衡陽縣第四中學74級傑出校友,1994年於清華大學土木系土木工程博士後流動站出站留校任教至今。歷任清華大學教研室副主任、主任、研究所所長,現任清華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清華大學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清華大學土木工程安全與耐久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清華大學未來城鎮與基礎設施研究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