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吳躍偉
2017-02-21 20:53 來源:澎湃新聞
中國科學院(簡稱「中科院」)外籍院士如何「轉正」——從外籍院士變成院士?相關規定的具體內容尚未對外公布,但可以肯定的是:必須由院士本人主動提出申請。
2017年2月21日下午,「楊振寧、姚期智兩位教授放棄外國國籍,由中科院外籍院士正式轉為中科院院士」的消息瞬間傳遍各大媒體,引發人們的關注。
歷史上首次,沒有先例!
上述消息來自中科院學部工作局。21日下午,該局相關工作人員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中科院外籍院士轉為中科院院士,去掉「外籍」二字的辦法早已有之。具體條款就在《中科院院士章程》的第三章第十三條——「外籍院士在取得中國國籍後,可直接轉為院士或資深院士,並享有同等義務、權利及有關待遇」。
「但此前從未遇到過相關情況,楊振寧和姚期智教授開了先河。」該工作人員表示。
澎湃新聞查詢發現,該條款內容也見於《中科院章程》第二十一條。
中科院學部工作局上述工作人員進一步解釋說,由中科院外籍院士轉為中科院院士,關鍵是要申請——要申請並獲得中國國籍,轉為中科院院士,也要申請,要走程序。「比如轉為中科院院士後,具體歸哪個學部,需要走程序。外籍院士是不分學部的。」中科院學部官網顯示,目前健在的中科院院士共753人,他們分別加入了六個學部:數學物理學部、化學部、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地學部、信息技術科學部、技術科學部。此外,還有外籍院士78人。
楊振寧院士目前已加入中科院數學物理學部,姚期智院士已加入中科院信息技術科學部。
前述中科院學部工作局工作人員稱,因為楊振寧、姚期智教授提出的申請,中科院學部專門制定了《中科院外籍院士轉為中科院院士暫行辦法》(下稱「《辦法》」)。但一位中科院科學傳播局工作人員表示,《辦法》的具體內容尚未公布,他也不了解其具體內容。
澎湃新聞查詢中科院學部官網發現,
2016年9月13日在北京舉行的第八屆中科院學部主席團第二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科院外籍院士轉為中科院院士暫行辦法》。但該消息未透露《辦法》的更多信息。中科院學部官網顯示,楊振寧1922年9月出生於安徽合肥,現年94周歲。他在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獲學士、碩士學位;1948年,在美國芝加哥大學,獲博士學位;與李政道共同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原理而分享了1957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姚期智1946年12月出生於上海,現年70周歲,籍貫湖北省孝感市;1967年畢業於臺灣大學;隨後在哈佛大學獲物理學博士學位,在伊利諾伊大學獲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2000年獲得計算機科學領域最高獎圖靈獎;現任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長。
在美國生活十多年後,1964年,楊振寧加入美國國籍。此後,國籍一直是他心中的痛:楊振寧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多次表示,父親始終未能寬恕他,原因之一就是他放棄了故國(中國國籍)。
對此,楊振寧曾專門撰文《中國根和美國籍》予以解釋。八十多歲時(現年94周歲),楊振寧重回清華園定居,他寫了一首古體詩《歸根》:
昔負千尋質,高臨九仞峰。
深究對稱意,膽識雲霄衝。
神州新天換,故園使命重。
學子凌雲志,我當指路松。
千古三旋律,循循談笑中。
耄耋新事業,東籬歸根翁。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中科院院士 楊振寧 姚期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