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發布最新一季的優才計劃,此次溫影拿出300萬獎學金,尋找42名優秀電影創製人才,獎勵規模空前。
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的辦學宗旨,是為中國電影工業化進程培養優質的國際化人才。因此,自2017年以來,溫影設立「優才計劃」,志在選拔年輕的優秀電影創製及文化產業創意人才,通過提供獎學金的方式,鼓勵他們得到國內最優質的培養和資源。
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執行院長蔣為民介紹了優才計劃考量的初衷。由於學院的辦學定位更貼近產業,且需要的人才是更高效能夠投入到當下電影行業生產中的人才,而非傳統的通過高考途徑進入高等教育的學歷教育,因此溫影希望吸納更多有一定行業經驗和有自己作品積累的人才。尤其希望把全國甚至全球的人才通過這個平臺留在上海,助力上海影視產業的發展。「要比較快速地去提升整個中國電影工業化的人才,還是要從業界找人。」蔣為民說,這樣的人大多已經在工作,來學習一年意味著放棄一年的收入,而溫影的學費也是一筆不小的花銷。而優才計劃正式希望解決有志於提升自我的從業者這方面的顧慮。
本次溫影優才計劃將為對應的七個專業設7個金獎(全額獎學金)、14個銀獎(半額獎學金)、21個銅獎(1/4獎學金)。「這僅僅是在招生階段針對吸引人才本身的獎勵,之後入學針對作品和實際學習情況,還有拍攝的資金自助和獎學金,這是不衝突的。」蔣為民介紹。
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執行院長蔣為民。資料圖
據了解,優才計劃的申請並不設限,「我們是基礎人才的培養,看中的是才華和能力,並沒有特定的類型偏好。」不過,蔣為民也表示,這份獎勵「寧缺毋濫」,只獎勵真正優質的人才。此外,凡通過入選優才計劃而入學的學生,無論是金獎、銀獎還是銅獎,在校期間的所有設備使用、製片費、材料費均由學院提供,和其他學生享受同等待遇。
兩年來,優才計劃已經資助了數十名優秀學子。其中學生的作品拿下了包括WE愛兩岸青年短片大賽銀獎、廣州國際城市影像大賽金獎、東協大學生短片節首獎、青銅獎最佳導演獎等三十餘個獎項及提名,併入圍了第59屆捷克茲林國際電影節、第22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探索單元、第2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展映等等。
近年來,上海著力打造電影人才培養「閉環」,在培養影視青年人才方面更加注重教育與產業的對接,鼓勵電影院校創新人才培育模式。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由上海市政府重點支持建立,由著名導演賈樟柯擔任院長。學院以培養電影創製/遊戲設計人才為使命,五年以來通過一年制高強度密集型實操課程的培養模式,為中國電影/遊戲產業輸送了大量優質應用型人才,學院的近400位校友們參與了電影&網大項目66部、電視劇&網劇項目10部、動畫電影11部、遊戲10部,還有其他綜藝、紀錄片、話劇等等,可謂入學即入行。相對於四年一屆的本科培養,高效的人才輸送也為溫影在業界積累了一定的口碑。
「人才和產業是相輔相成的,上海打造全球影視創製中心,希望兩方面雙管齊下配套並行,但無論是產業的發展還是人才培養都需要時間,現在可能我們的人才還會更先於產業一點。」對於溫影未來的發展,蔣為民充滿信心,「項目一是跟著錢走,一是跟著人走,當儲備了足夠多的高素質、與國際接軌的人才,產業才有可能真正地集聚。」因此,除了在入學前吸引人才的優才計劃將長期實行,學生畢業後的校友會和基於溫影品牌的創投平臺也將發力。「未來只要是溫影的校友,從資金、人脈搭建、設備支持上,我們都會有相應的動作,現在才五年,如果這樣滾上十五年,當我們能夠不斷吸納優秀的人進來,而我們的校友成為一個很大的人才庫的時候,這個平臺就進入良性循環了。」
據了解,根據對學院畢業生就業狀況的統計,留在上海學生的比例超過50%,這個比例遠高於入學時生源地的比例,「我們真正做到了為上海影視行業的發展『留人』,而且留下的這些人都是真的在從事這個行業的。」蔣為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