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這座城市的變化可以用上日新月異這個詞來形容的,特別是在樓房上的建築發展,像最近剛竣工的南寧最高樓南寧華潤大廈,新修建的廣西藝術中心,新媒體中心等等都是一棟棟高樓大廈,都代表著南寧的新面貌,而在這些新的建築周圍也還藏著很多古蹟建築,只是在高樓大廈的對比下已經顯得那麼渺小了!在南寧市中心解放路42號就藏著一座280多年歷史的古蹟,但是卻無人知曉!
偶然一次機會路過了南寧市解放路小學門口,卻被旁邊的古風古色的建築吸引到了,很驚訝在這樣一個四周都在高樓車水馬龍的地方竟然藏著這樣一座歷史感那麼厚重的建築,到底是什麼地方呢?走近一看門口牌匾上寫著「新會書院」四個字,門口兩個工作人員,旁邊寫著免費參觀的告示,進入新會書院才發現裡面充滿了故事!
南寧新會書院,這個殿面通寬14.2米,總進深55.2米,通高9米,面積800多平方米的古建築。據記載是由來邕經商的廣東新會人集資修建的,始建於清朝乾隆初年,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重修,距今已有280多年的歷史。是南寧市內到目前為止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最能體現出嶺南建築藝術特色的一座古色古風建築。在2000年7月,被列為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兩百多年過去,還可以看到牆上鮮活的雕刻字畫,一切如舊,午後的陽光透過書院斑駁的窗欞,仿佛時光穿越,如今滄海桑田,書院的讀書聲已不再,也代表老南寧商業中心的解放路褪去了昔日的熱鬧繁華。現在的新會書院是邕劇傳承基地與展示中心。書院裡經常會設展覽,周末會有邕劇演出,展現和傳統戲劇文化。
據了解邕劇是廣西四大地方劇種之一,屬於皮黃聲腔系統,聲腔導是源於湖南,舊時稱為廣戲、老戲、本班戲、本地班、五六腔等,因為活動中心是在古邕州一帶,且用邕州(南寧的古稱)官話演唱所以稱為邕劇。當然聽不懂南寧白話也沒關係,據說舞臺兩旁柱子上都裝有LED,實時顯示字幕。
這裡的展示廳內各種邕戲有關的服裝,樂器,起源的記錄,每一個都充滿了歷史的故事感,很難想像就在周圍高樓大廈,車水馬路的的環境下,這些物品就那麼安安靜靜地記錄著一段有關南寧老藝術的故事!整整一個下午,除了隔壁的解放路小學讀書聲,新會書院安靜地只有我一個不小心打擾的路人一個!
南寧古蹟 ,南寧市規模最大的嶺南古建築,就藏在解放路42號,你有路過嗎?可有留意過座具有兩百多年歷史的古風建築呀?歡迎評論區留言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