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製造業發展在近幾年可謂是如火如荼,雖然中國製造業發展為我國的經濟發展貢獻了很大的力量,但我國的製造業發展困境一直存在,與西方國家相比,我國製造業的高精尖領域總體上來說,還存在不足。
隨著人口紅利的逐漸下降,再加上某些大國的操縱,原本設在中國的一些產業、企業紛紛外遷,東南亞國家的製造業近年來發展勢頭愈來愈盛,外界紛紛猜測,中國的製造業是否走下坡路?
日媒近日的一篇文章回答了這一問題,《日經亞洲評論》雜誌網18日的文章稱,中國的製造業實力將持續發展,這對於周圍國家而言仍然具有挑戰性。
在文章的開頭,作者就給予了中國製造業很高的評價:認為中國製造業已經走過了巔峰時期,這種想法是揮之不去又誤導害人的。
作者認為雖然有些供應鏈已經從中國搬到了別的國家,但這並沒有對中國製造業造成什麼肉眼可見的負面影響,這顯示中國經營規模的不同,中國製造業產值超過了亞洲所有其他國家產值總和,製造業產值排名第二的日本產出也只有中國的四分之一。
並且中國製造業與中國這個國家的發展有很大的相似性,正如文章中所提及,中國製造業的韌性是其他國家無法比擬的,正如華為企業的發展。
華為的發展也是從無到有,在十年前誰都不能料想到,如今的華為風頭略高於美國的蘋果,華為的發展歷程,也正是中國製造業的一個縮影,從無到有、從有到強,是中國製造業一直的追求。
還是以華為為例,的確一些國家的抵制為華為發展帶來了困惑,但正是這些抵制才導致了華為的破舊立新,中國製造業也一樣,其他國家把一些低端的製造業搬出中國,中國製造業才能謀求新發展,喚醒製造業發展新活力,才能將中國的製造業由技術熟練型轉向技術密集型。
目前中國的製造業在亞洲區域內,還保持著優勢地位,與亞洲地區其他國家相比,中國製造業的總量,遠遠大於其他國家總和,對周圍地區國家仍然具有一定的壓力。但是中國的製造業發展還存在一些問題,如何在亞洲地區甚至全球穩固自己製造業的地位,是中國製造業發展的一大難題,想要解決這個難題,還需要中國製造業的不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