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製造業巔峰已過?日媒:這種想法揮之不去又誤導害人

2020-12-10 三角解密

中國製造業發展在近幾年可謂是如火如荼,雖然中國製造業發展為我國的經濟發展貢獻了很大的力量,但我國的製造業發展困境一直存在,與西方國家相比,我國製造業的高精尖領域總體上來說,還存在不足。

隨著人口紅利的逐漸下降,再加上某些大國的操縱,原本設在中國的一些產業、企業紛紛外遷,東南亞國家的製造業近年來發展勢頭愈來愈盛,外界紛紛猜測,中國的製造業是否走下坡路?

日媒近日的一篇文章回答了這一問題,《日經亞洲評論》雜誌網18日的文章稱,中國的製造業實力將持續發展,這對於周圍國家而言仍然具有挑戰性。

在文章的開頭,作者就給予了中國製造業很高的評價:認為中國製造業已經走過了巔峰時期,這種想法是揮之不去又誤導害人的。

作者認為雖然有些供應鏈已經從中國搬到了別的國家,但這並沒有對中國製造業造成什麼肉眼可見的負面影響,這顯示中國經營規模的不同,中國製造業產值超過了亞洲所有其他國家產值總和,製造業產值排名第二的日本產出也只有中國的四分之一。

並且中國製造業與中國這個國家的發展有很大的相似性,正如文章中所提及,中國製造業的韌性是其他國家無法比擬的,正如華為企業的發展。

華為的發展也是從無到有,在十年前誰都不能料想到,如今的華為風頭略高於美國的蘋果,華為的發展歷程,也正是中國製造業的一個縮影,從無到有、從有到強,是中國製造業一直的追求。

還是以華為為例,的確一些國家的抵制為華為發展帶來了困惑,但正是這些抵制才導致了華為的破舊立新,中國製造業也一樣,其他國家把一些低端的製造業搬出中國,中國製造業才能謀求新發展,喚醒製造業發展新活力,才能將中國的製造業由技術熟練型轉向技術密集型。

目前中國的製造業在亞洲區域內,還保持著優勢地位,與亞洲地區其他國家相比,中國製造業的總量,遠遠大於其他國家總和,對周圍地區國家仍然具有一定的壓力。但是中國的製造業發展還存在一些問題,如何在亞洲地區甚至全球穩固自己製造業的地位,是中國製造業發展的一大難題,想要解決這個難題,還需要中國製造業的不斷努力。

相關焦點

  • 中國製造業在走下坡路?日媒一語道破真相:原來我們都被誤導了
    然而最近很多國家都在傳中國製造業在走下坡路,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日媒一語道破真相:原來我們都被誤導了,中國的製造業仍然在穩步發展,絲毫不見疲態。有些國家根本不了解實情,這只能導致放鬆警惕,影響自己的發展。 正因為有著這樣的發展勢頭,很快我們的工業體系徹底建成,我們結束了看別人臉色的時代,人民的日常生活用品我們已經能夠自給自足。
  • 日媒:日本製造業遭遇「三重苦」
    來源:參考消息原標題:日媒:日本製造業遭遇「三重苦」參考消息網11月8日報導 《日本經濟新聞》網站11月7日刊載題為《日本製造業受到低迷的海外市場打擊》的報導稱,全球經濟減速正在對日本的製造業企業業績造成打擊
  • 心理+催眠:揮之不去的想法存在的積極作用
    日常,有一些想法或念頭一旦開始進入我們的頭腦,我們不想去想,卻發現一直揮之不去。患者完全能夠意識到這一思想是不必要的,或者是荒謬的,並力圖把這些想法從腦海中驅趕出去,但對這種思想並不能自由地加以幹涉或控制,因此常有「控制不住」的體驗,同時伴有煩躁焦慮的情緒,存在自我強迫和反強迫。最近有一位來訪,他來諮詢時就存在了這個問題。有一天,他在刷抖音,看到表妹發了一個抖音,在抖音視頻裡,表妹說了兩句話:我是誰?我在哪?
  • 「反華」組織炒作不停,日媒也跟著附和,中使館作出回應
    日媒獲悉後,聲稱從該名單中發現有約5000名中國共產黨員就職於日資企業,日本各界應對此嚴加警惕。發布文件的組織名為「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該組織成立以來,一直都為西方「反華」勢力發聲助威,對中國的態度充滿惡意。對此,中日韓企業交流中心主任表示,日媒的擔憂純屬多餘,許多優秀人才都是中共黨員,中共黨員在日資企業中一直發揮著積極的作用。
  • 日媒稱中國疫苗流入日本?駐日大使館回應
    據中國駐日本大使館網站消息,1月1日,駐日本使館發言人就日媒報導「中國製造」疫苗流入日本答記者問。資料圖 攝:鄧偉問:今天個別日本媒體報導稱,一些據稱是「中國製造」的新冠疫苗被帶入日本,日本國內已有人接種上述疫苗。請問中方對此是否知情,是否會採取相應措施?
  • 中國經濟再次被全世界看到!日媒揭開真相:全球經濟離不開中國
    中國出口數據喜人當前中國出口的商品在世界主要國家的進口額中的份額逐步上升,在部分國家已經超越歷史記錄。日媒揭開真相,據參考消息網報導,日本經濟新聞指出中國商品的出口份額上升趨勢明顯。以自行車和家具為例,天津有一家貿易公司的沒有交貨的訂單按以往數據和速度計算已經排列到了兩年之後,中國經濟再次被全世界看到,全球經濟離不開中國。日本應對乏力幾年前在川普政府的帶動下,很多國家試圖擺脫對中國出口商品的依賴,日本也曾經做過這方面的努力。
  • 英媒:中國人不可怕,可怕的是中國製造業增加值是美日德三國總和
    製造業對於大部分國家而言,其實都是很重要的一個存在,因為製造業是來滿足人們的日常需求的,所以需求量是非常大的,而這方面顯然如果是全進口,事情就會變得比較麻煩,萬一對方不賣了,那麼就會直接影響人們的生活。
  • 日媒稱「中國製造」疫苗流入日本?中國駐日使館回應
    中國駐日本大使館2021年1日2日訊 1月1日,中國駐日本使館發言人就日媒報導「中國製造」疫苗流入日本答記者問。問:今天個別日本媒體報導稱,一些據稱是「中國製造」的新冠疫苗被帶入日本,日本國內已有人接種上述疫苗。請問中方對此是否知情,是否會採取相應措施?
  • 終於,英媒發現中國一個驚人消息,多國相形見絀,世界離不開中國
    後疫情時代,中國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政策,穩步推進復工復產,制定利用國內外市場雙重循環的發展戰略,成功帶動國內製造業的發展,率先實現經濟復甦,成為全球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這種情況下,英媒發現一個事實,中國已成全球經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世界已離不開中國。
  • 海賊王:卡普巔峰期已過,退出一線戰力,難以戰勝巔峰將皇級強者
    無論是人類或怪物,都不可能永遠保持巔峰水平,生老病死是永恆不變的真理。白鬍子被譽為世界最強男,在歲月老化面前依然是無可奈何。頂上時期的白鬍子實力遠不及巔峰,最強稱號雖未被剝奪,但整體實力不如赤犬和凱多,這點顯而易見,單挑活到最後的才是勝者。提到強者的巔峰期話題,就會出現一群雲海迷表示卡普年齡不削弱實力。
  • 日媒稱「中國製造」疫苗流入日本?駐日使館回應
    中新網1月2日電 據中國駐日本大使館網站消息,駐日本使館發言人就日媒報導「中國製造」疫苗流入日本一事回應稱:「我們對個別日本媒體未經核實有關情況即對中國新冠肺炎疫苗對外合作妄加評論表示強烈不滿,希望有關媒體切實承擔傳媒責任,確保涉華報導真實、客觀,避免對日本民眾形成誤導。」
  • 日媒:中國警方赴日調查 留學生分屍案或有新進展
    日媒稱,15日,通過對相關人士的採訪獲悉,為對嫌疑人提起刑事訴訟,中國公安機關將進行正式搜查,於5月中旬赴日,並在兵庫縣警方的協助下,視察案發現場,推進信息收集工作。據日本《產經新聞》報導,中國留學生蔡鎔憶被殺害時年僅20歲,嫌疑人亦20歲左右,在事件敗露後回國。因日方通知中方嫌疑人涉嫌殺害在日友人,中國公安機關將其逮捕。
  • 日媒:眾多訪日中國遊客疑似使用假駕照租車 日警方已展開調查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歡】《日本經濟新聞》4月9日報導稱,中國遊客在法律上不被允許在日本開車,但使用疑似偽造國際駕照租車的事例接二連三出現。據稱,有非法人員偽造在日本有效的菲律賓國際駕照等,然後在中文網站上出售。日本警察廳已開始著手調查相關情況。
  • 日媒:訪日中國遊客疑用假駕照租車 警方展開調查
    日媒:訪日中國遊客疑用假駕照租車 警方展開調查 2018年04月09日 10:40   來源:環球網
  • 日媒:中國年輕人的字幕組有了強勁對手
    日本財經媒體網站SankeiBiz12月22日文章,原題為「傳播亞文化的非官方字幕組的功與過」。由於新冠疫情不斷蔓延,日中兩國的交流目前很多方面受到限制。儘管如此,日本的影視劇和動漫及偶像團體等亞文化在網絡上依然受到中國年輕人追捧。在日本掀起熱議話題的一些作品,過不了多久就會出現在中國的視頻網站上。
  • 日媒提醒日本隊不可掉以輕心!中國男足歸化球員引起各方關注
    日媒嗅到危機!竟然高度點評中國男足,「巴西三叉戟」引起關注。擁有歸化球員的國足在整體實力上肯定會有所提升,這就成為了亞洲各支球隊關注的焦點,近期日本媒體《Sports Graphic Number》就專門撰文介紹了中國男足的歸化球員。該日媒首先提到了擁有中國血統的李可,表示李可來自阿森納青訓,雖然沒有在英超踢球,但卻在英冠球隊擔任主力,積累了不少經驗,是中國足球的第一位歸化球員。
  • 日媒:日本對中國市場的依賴已可「匹敵對美依存度」
    參考消息網2月18日報導 日媒稱,中國市場的動向對日本企業業績造成的影響正在加強。在日趨加深的「與中國聯動」的背後,體現的是中國從世界工廠轉變為一大消費市場的市場地位的變化。《日本經濟新聞》網站2月14日報導稱,日本上市企業迎來2018年4~12月期財報發布高峰,截至2月7日的統計顯示,淨利潤比上年同期下降2.9%。
  • 大滿貫,中國製造業交出漂亮「成績單」!美國已「元氣大傷」
    「尋找替代中國的供應商」、「中國製造業正在外遷」、「歐美日企業排隊撤離」等唯恐天下不亂的說法越來越多。但這個長期穩定的數字,證明中國仍是全球產業鏈的穩定錨。十連貫!中國製造業交出一份靚麗成績單12月31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最新數據,12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綜合PMI產出指數分別為51.9%、55.7%和55.1%,均連續10個月保持在榮枯線以上。在疫情大考之下,中國還能交出一份靚麗的成績單,實屬不易。
  • 日媒記者探訪武漢:街道人山人海 已恢復往日繁華
    圖源:日媒海外網12月8日電 近日,日本朝日電視臺記者來到武漢,探訪了新冠疫情暴發一年後武漢的真實現狀。據日本朝日電視臺7日報導,日媒首先關注了武漢的街頭風貌,提到「在一年前曾暴發疫情的武漢,如今最大的繁華街上已是人山人海,人們恢復了往日的生活。」
  • 日媒:中國年輕人的字幕組有了強勁對手 機器翻譯
    來源:環球時報原標題:日媒:中國年輕人的字幕組有了強勁對手——機器翻譯日本財經媒體網站SankeiBiz12月22日文章,原題:傳播亞文化的非官方字幕組的功與過 由於新冠疫情不斷蔓延,日中兩國的交流目前很多方面受到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