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船員可赴臺登船工作大陸船員卻不行,島內海運業者斥民進黨當局...

2020-12-25 環球網

【環球網報導】據臺灣《工商時報》27日報導,島內海運業者因為民進黨當局「境管禁令」,更換船員遭遇困難,臺「航港局」上周宣布與允許境外船員赴臺登船工作,但不包括大陸船員。報導稱,島內海運業界對此痛斥,民進黨當局是「逢中必反」。目前東南亞多國疫情比大陸嚴重,其船員都允許赴臺登船,不應單獨排除大陸船員。

報導稱,島內商船僱用大陸船員比例很高,這次疫情讓船員換班出現很大困難,「航港局」有開放允許船員船上工作期限自12個月延長為15個月,但是增加的3個月很快就要期滿,考慮船員身心問題,國際海事組織(IMO)已經發信給各地,要求要將船員視為「關鍵工人」,對其解除「旅行禁令」等障礙。

報導提到,全球約有120萬名船員,平均每個月約有10萬名船員要上下船,根據聯合國貿易發展委員會統計,2019年臺灣航商所擁有的商船達1005艘,名列全球第11,是臺灣經貿的重要支柱,島內業者希望民進黨當局拋開意識形態,讓其商船能正常運作。

「中時電子報」稱,許多國家和地區都有邊境管制,像日本不允許外籍人士入境,但是對於船公司接新造船,允許各國船員以團進方式赴日接船,但需要先做14天隔離,商船船員更換還未開放。

報導還提到,國際主要造船國考慮船隻交船需求,都有經過當地政府特許,讓船東僱用的船員可以入境接船。島內業者表示,日本是採取項目申請,團進方式,限制船員一下飛機就由專車送往防疫旅館,採檢通過後經14天隔離後可登船工作,過去公司都是在新船交船前10天派船員接船,現在提前到20天,而大陸船員也在允許之列。

相關焦點

  • 民進黨當局將開放「外籍人士」赴臺就醫,島內醫護:當我們吃飽了太閒?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據報導,該政策具體內容顯示:自今年8月1日起,除健康檢查、美容醫學等非急迫性醫療需求外,國際醫療病患可通過醫療機構出具的相關資料、文件提出赴臺就醫申請,臺「衛福部」將依據醫療必要性、療程延續性和風險性等原則進行審查,協助「海外」人士赴臺接受醫療服務。
  • 臺當局瘋狂對大陸船隻下手,還曾揚言沒收做「靶船」
    近段時間圍繞著萊豬議題島內可謂是輿論沸騰,自今年8月份,蔡英文宣布開放含有萊克多巴胺的美豬進口後,此舉不僅遭到眾多臺灣民眾的反對,國民黨更是以此作為籌碼對蔡當局發起猛攻。民進黨當局計劃於23日、24日對關於萊豬進口行政命令、「食管法」等9項規定進行草案修正,當被提及大陸抽砂船一事時,民進黨當局不僅指控大陸抽砂船「越界」採砂,破壞生態環境,更是揚言將沒收的抽砂船當作「靶船」。據海峽導報12月24日報導,當天,民進黨當局召開民意表決大會,就萊豬進口等多項行政命令進行投票表決。在投票大會上,民進黨當局有關部門指控大陸抽砂船「越界」採砂,破壞生態環境。
  • 大陸學生又被拒,民進黨當局傷害的是誰?
    為何只限制大陸學生?一而再再而三地禁止大陸學生返臺繼續課業,影響面到底有多大?臺當局反誣「大陸方面阻撓大陸學生返臺」意欲何為?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兩岸研究所所長朱松嶺與記者分享了自己的觀點。他表示,臺灣當局的這個做法其實就是打自己的臉,搞髮夾彎,民進黨當局出於政治私利進行政治操縱,一再阻撓大陸學生返臺就讀,一直採取歧視性措施,嚴重損害了大陸學生的正當權益。
  • 大陸學生參加臺灣島內健保 港媒:遲來的福利
    臺灣「立法院」內政、教育及文化委員會昨天聯席初審通過「兩岸人民關係條例」部分條文修正案,未來大陸學生赴臺就讀可參加島內健保。香港《大公報》今日發表評論指出,這意味著陸生在臺灣看病、治療的費用將明顯降低,減輕了陸生的經濟負擔。在島內求學的外國留學生及僑生都可以參加健保,但臺當局於2011年正式開放陸生赴臺深造後3年,才允許陸生納入當地的健保體系,可謂「遲來的福利」。
  • 蔡英文的決定激怒了島內醫護人員
    民進黨當局不僅對非臺籍人員入境採取了限制措施,還對其在大陸探親的「小明」進行了入臺限制。近日,據臺媒報導,臺灣「疫情指揮中心」稱,鑑於臺灣當前疫情穩定且醫療力量尚有餘力,將於8月1日起開放有條件的「外籍人士」赴臺就醫,以此彰顯所謂的臺灣「幫助精神」。此舉惹怒了島內的醫護人員,遭到了大量網友和醫護人員的抵制。
  • 這下,臺灣高校要恨死民進黨了!
    編輯:供奉自從民進黨當局執政以來,臺當局就開始針對大陸同胞實行各種各樣的「阻撓」政策,往往從旅行、探親、工作等方面入手。當然,民進黨當局的一系列操作也令島內經濟越發低迷,單單說當地旅遊業,經濟收益就呈現6年新低,臺灣民眾對此叫苦不迭。而近期民進黨當局又在全面開放境外學生返臺檢疫、入學的背景下禁止大陸學生赴臺就讀。令人怒不可遏的是,這一次民進黨當局不再假惺惺表示是因為疫情原因,直接以政治考量拒絕了。基於此,臺灣各界開始痛批民進黨當局,認為她將政治凌駕於教育之上。
  • 北江上貨船無人應答,海事登船發現昏迷船員
    海事執法人員登船檢查後發現一船員口吐白沫、倒地昏迷不醒,另有一名女性船員正焦急地打電話求助。執法人員立即上前察看倒地船員身體狀況,發現該船員全身癱軟、眼神渙散、無法作出任何反應,遂把船員頭放低並轉向一側以保持呼吸道通暢,隨後迅速撥打「120」急救電話。
  • 嫌棄大陸口罩?民進黨當局先照照鏡子
    視頻截圖島內口罩製造業者最近日子難過,因為他們遇到了手握公權力的「周扒皮」——被民進黨當局拉壯丁強行編入所謂的「口罩國家隊」,日夜趕工仍完不成任務,只好從大陸進口品質更高的口罩,卻被民進黨當局誣為「以次充好」。民進黨苛責業者前,要不要檢討自己的好大喜功和官逼民反?污衊大陸時,有沒有反思自己的製造對立和滿口謊話?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島內屢現「口罩之亂」,口罩總是不夠用。
  • 十一赴臺大陸遊客數創11年來最低,臺當局的「秋冬補助」補得住?
    據臺當局出入境單位統計,10月1日至7日平均每天接待大陸遊客3470人,相比以往「十一」長假日均突破萬人的景況,僅剩約1/3,創開放大陸遊客赴臺11年來最低紀錄。島內輿論及業者直言,民進黨當局的言行導致兩岸關係持續惡化,最終只會讓觀光業淪為陪葬品。
  • 天津海事法院破解難題 司法遣返外籍船員
    根據船舶的航行軌跡,法官發現,該艘船舶航行時間較長,途經地點不乏疫情嚴重國家且船上共有船員21人,均為外籍船員。時值疫情防控期間,船舶的正常交接無法完成。為解決船員的工資問題,天津海事法院開展在線訴前調解工作。原告方因擔心利益再次受損,對於墊付船員工資一事一直持保留態度。
  • 國臺辦回應熱點 斥民進黨當局撈取選舉利益編織謊言
    大陸方面一直依法打擊危害國家安全的犯罪活動,是正常的執法行為,並沒有說一段時期顯得很多,或者顯得很突兀。【回應臺陸委會稱「31條措施」對臺影響不明顯】臺陸委會日前稱,「31條措施」發布實施以來,對臺灣的實際影響不明顯,還稱近期臺商大舉回臺投資,赴大陸投資減少,赴大陸工作的人數也將減少。
  • 海峽兩岸漁船船員勞務合作協議(全文)
    七、交流互訪  雙方同意定期進行工作會晤、交流互訪,評估協議執行情況。  八、文書格式  雙方同意信息通報、查詢及業務聯繫,使用商定的文書格式。  九、聯繫主體  (一)本協議議定事項,由雙方業務主管部門指定的聯絡人相互聯繫實施,經雙方同意可指定其他單位負責實施。
  • 何濤:給更多的外籍船員帶去幫助
    從事碼頭一線的出入境邊防檢查工作,每天與他打交道的有來自歐美、東南亞40多個國家的海員。由於何濤接觸的外籍船員來自眾多國家,許多人的英語發音並不標準,韓國和俄羅斯的船員說的英語更是難懂。何濤就利用平時上船檢查的間隙與各國的船員聊天,了解他們的發音習慣,總結歸納,從而熟練地掌握了最難懂的「韓式英語」、「俄式英語」,給更多外籍船員帶去了幫助。
  • 諷刺民進黨當局「雙標」,島內又發明了個新詞:美得冒泡
    【環球網報導】繼「國昌假哭」、「世芳扯鈴」後,針對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部長阿扎將赴臺一事,島內又現一個新詞:「美得冒泡」。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對於阿扎赴臺,臺防疫官員陳時中日前稱,(民進黨當局)將採用所謂「外交泡泡」模式,其抵臺後不用再居家,新北市議員葉元之以「美得冒泡」一詞諷刺民進黨當局「雙標」。
  • 阻礙臺灣學子前往大陸學習,民進黨當局這是「做賊心虛」了嗎?
    值此時節,臺灣陸委會也藉機開啟蹭熱度模式,不過在看了陸委會的這番操作以後,大陸民眾難免會心生噁心。在臺灣陸委會的社交帳號上,他們用所謂「友情提示」的說法,羅列出前往大陸學習必須知道的8項內容。不過查閱這些文字後就會發現,陸委會羅列出的種種提示,其實都是在「恐嚇」臺灣學生,藉機阻止臺灣學生來到大陸求學。
  • 大陸赴臺自由行遊客將「歸零」
    隨著大陸核發的個人遊籤注本月底都到期,2月起,大陸赴臺自由行旅客就將開始「歸零」。臺媒形容,島內每月都要蒸發45億(新臺幣,下同)「觀光財」。而蔡英文的連任,直接導致臺灣觀光股多檔跌停板。臺媒報導截圖據臺灣《中時電子報》1月16日報導,對於大陸赴臺自由行是否恢復,島內旅遊業者並不看好,並估計今年1月陸客人數將從去年的10萬下跌到約2萬人次。「兩岸關係是陸客來臺多少的最重要指標,看目前狀況不是很樂觀。」
  • 陸生赴臺就讀問題 臺灣方面應反躬自省而非指責大陸
    日前,教育部港澳臺辦負責人表示,綜合考慮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及兩岸關係形勢,決定暫停2020年大陸各地各學歷層級畢業生赴臺升讀工作;對已在島內高校就讀並願繼續在臺升讀的陸生,可依自願原則在島內繼續升讀。
  • 把調侃當威脅,民進黨當局為何小題大做?
    ,一名赴臺交流的陸生在微信群中發表了一些調侃言論,流傳到島內網絡論壇後,被拔高到「威脅」臺衛生部門負責人陳時中的人生安全。由於該陸生已回到大陸,臺調查部門聲稱,若其再到臺灣,將「依法」約談到案。  民進黨當局如此小題大做,的確讓人有些詫異。  了解發現,該交換生早在1月12日回到大陸,微信群中的言論是在大陸發布的,而且也談不上「威脅」,僅是一些調侃言論而已,言語上有些出格、確有不妥,但在大多數人特別是熟悉網絡言語生態的人看來就是付之一笑。沒想到民進黨當局居然動了真格,祭出行政威脅手段。
  • 民進黨「籠絡」大陸配偶為哪般
    「我們發現有很多優秀的大陸配偶,不論能力或各方面,都頗適合參政,如何鼓勵這群人走出來從事公共事務,一直是民進黨努力的目標。」民進黨婦女部主任蔡宛芬前段時間特意在臺灣《中國時報》上做出如是表述,並說:「無論是誰,只要對方看到你們是真心想交朋友,其實就沒有那麼難。」蔡宛芬這段話的底氣,源自民進黨當局宣稱「年底將放開大陸配偶親屬赴臺探視資格」的新政策。
  • 海協會海基會籤海峽兩岸漁船船員勞務合作協議
    七、交流互訪  雙方同意定期進行工作會晤、交流互訪,評估協議執行情況。  八、文書格式  雙方同意信息通報、查詢及業務聯繫,使用商定的文書格式。  九、聯繫主體  (一)本協議議定事項,由雙方業務主管部門指定的聯絡人相互聯繫實施,經雙方同意可指定其他單位負責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