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兒童成長系列調查之小學生書包
稱稱小學生的書包
年級越高教輔書籍比重越高
實習記者 嚴斐 首席記者 朱戈倩
時報訊 要給小學生「減負」,減的應該不僅是學業負擔,書包負擔是否也應該減減了?昨天六一兒童節,時報邀請長壽橋小學、刀茅巷小學、青藍小學3所小學的不同年級小學生,做了一次隨機調查,把孩子們的書包統統稱了一遍,發現年級越高,書包越重,而高年級小學生的書包裡,教輔材料佔的比重和教材一樣。專家說,好的教輔材料,一本足矣。
調查一 字典升級教輔材料
參加調查的小學生從二年級到五年級都有,六年級的小學生面臨畢業考,沒有參加我們的調查。
小學二年級的盧驛澤,書包重3250克。裡面只有3本課本,語文、數學和品德與生活,總重600克,作業本很少,卻帶了兩本字典、一本課外書和一本數學輔導書,重達800克。盧驛澤說,有時候只帶一本新華字典,但有時候會帶兩本課外書。盧驛澤說,班級裡只有幾個人在帶數學輔導書,大部分同學都不看。
小學四年級的鄭玥,書包總重3750克。裡面帶了4本課本,重1350克,沒有課外書和教輔材料,作業本和考試卷七七八八有1150克。她說,只帶了當天的課本,其他都放在家裡,有時候還要帶美術課的東西。
小學五年級的蔣瑞,書包重5050克,超過10斤,是這次調查中最重的一位。書包裡有語文數學英語科學等5本課本,重1050克,還有《語文跟我學》、《語文課課通》等3本語文輔導材料和1本數學輔導材料,重950克,兩疊厚厚的考試卷和作業本加起來也有800克重。翻開這些輔導書,裡面基本上是嶄新的,一點寫過的痕跡都沒有,「這些書是用來看的,裡面的題目基本都不做,我們班上同學都有。」蔣瑞說。
從低年級到高年級,調查結果顯示出一個明顯的變化,書包裡少了字典和課外書,取而代之的是越來越多的教輔材料。低年級的學生課本中除了必要的作業本、同步訓練、練習本外,基本上沒什麼別的課外輔導書,四年級以上的學生書包裡更多的是各類教學輔導材料,蔣瑞書包裡光語文就有三本,擁有的普及面也越來越廣,班級裡幾乎人人都有,有些同學還不止這幾本。
調查二 小學生的書包比大人的包更重
稱了那麼多書包,我們也給大人的包過了過稱。
稱了兩位女記者的隨身包,一個重2650克,一個重3850克。重3850克的這個包拎起來已經有點份量,除了採訪本、小照相機、筆、化妝包和一些日常用品外,還放了一個小的上網本。儘管如此,也比孩子們的書包輕不少。
「班級裡有些同學用拉杆的那種書包,」三年級的周伊娜說,她的書包最輕,只帶了語文書和新華字典,「很多作業在課堂裡都做完了,書和作業都放在課桌裡。帶語文書是要回家預習一下。」
像周伊娜這樣的孩子不多,在陪兒子女兒的書包一個個過秤時,大部分爸爸媽媽們說,孩子的書包還是很重,有時候女兒一背上書包,整個人都向後仰。 「每天上下學接送,基本上我都單肩背著,拎久了手酸。」一位媽媽說,但不知道為什麼那麼重。
「我已經給她換了最輕的書包,還是很重。」二年紀袁嘉懿的書包重3400克,袁嘉懿媽媽說,除了書包,每天還要帶飯盒和水壺,有時候則要帶水彩顏料,七包八包就更重了。
孩子們似乎沒有意識到書包的重量對他們的影響,他們說,同學們的書包和他們差不多重。成年人發育已經完成,每天背負超過10斤的包上班已經覺得吃不消,更何況骨骼發育還沒完全的孩子們。
市一醫院兒科主任黃先玫告訴記者,書包過重對兒童身體造成的傷害不可低估。小學生處於發育期,書包過重,會導致未發育成熟的骨骼因受壓而生長緩慢。雙肩書包過重還會迫使兒童身體的中心前傾,長期以往會導致脊柱發育畸形,出現駝背、胸廓發育畸形。單肩書包過重則會導致兒童的雙肩不平衡,一側肩高一側肩低,類似的病例屢見不鮮。
專家說 好的教輔材料一本就夠
昨天下午的解放路新華書店內,二樓的一排排教輔書顯得十分「壯觀」。《閱讀快樂》、《課時特訓》、《一顆四練》、《跟我學》、《顆顆通》等等小學教輔書排放在書架上,單是有關小學生語文普通的輔導書就有10餘種。一位工作人員說,各種各樣的在售輔導書,約佔整個書店圖書的一半。
一位父親帶著小學四年級的兒子來買語文輔導書。父子倆在擺放語文輔導書的幾個書架間徘徊了很久,竟沒找到要找的,急得滿頭大汗,「兒子要買的是四年級語文的《跟我學》,可是找來找去找不到,問了工作人員說是已經買完了,等下去別的書店看看。」這位父親有點無奈,「學校沒有規定必須買,不過兒子看大部分同學都有,自覺就要求要買,學習上肯定要滿足他。」
一位印刷廠的老師傅告訴記者,現在小學生的課本都是按照國際標準用的輕質紙張印刷的,是減負的大改革,所以看看厚,其實不重。但那些教學輔導書就很難說了,不同的出版社會用不同的紙張,有些看看很薄,但克數很重,低年級的還加點插畫,肯定就重了。
「我並不贊成小學生購買多餘輔導書,只要能切實完成配套練習以及教材中的課後練習就可以。」特技教師、採荷一小校長王紅表示, 「如果學生能通過允許途徑,在老師的幫助下挑選一套較好的教輔書,將會對學習提高有很大幫助」。
實際上,一門課不需要太多的教輔書,配一本就行。有些時候,家長也要負上一定的責任,過多的購買輔導書,只會人為地增加經濟支出和學生的課業負擔,學生也難以從中真正獲益。王校長認為,買書最好以孩子的實際能力為標準,學習差的可以選基礎性的教輔書,以打好系統性學習的基礎,對於學有餘力的學生,可以適當買些提高類的輔導書,對於某些科目比較薄弱的學生,也可是適當買些針對性比較強的輔導書幫助練習,「買輔導書不是不好,但要有針對性,做的習題也要有選擇性的做,不能盲目的什麼都做。」
(責任編輯:黃成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