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本文僅是北上廣「雙一流」院校在這一部分,小南將根據大眾點評評分中的口味評分、環境評分、服務評分對每個入選食堂進行總分評價,依據入選的食堂數量計算該學校食堂的平均得分,以地域進行劃分和排名。
根據大眾點評的食客評價,中國農業大學的食堂喜提北京地區「雙一流」建設高校食堂第一名桂冠,北京大學位列第二名,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位列第三名,其餘依次為中央民族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和清華大學。
資料來源:大眾點評網
農大雖然入選食堂只有兩個,但因為口味和環境極好,均獲得了23.6的總分,並列食堂排名第二位,可媲美星級飯店,其中位於農大公主樓的公寓二樓食堂號稱「京城大學第一食堂」,引來不少慕名前來的食客打卡。
農大公寓二樓食堂/圖片來自:網際網路
北京大學的學五食堂獲得了一致的好評,共得分24.8分成為評價最高的「雙一流」建設高校食堂。學五食堂物美價廉,全天開放,拒絕錯過飯點而飢腸轆轆。
學五食堂/圖片來自:網際網路
北大的學一食堂得分23.6同樣並列第2名。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三個食堂比較均衡,最受歡迎的為教工食堂得分22.8,排名第5位。
中央民族大學的風味食堂因匯聚了不同民族和地區的菜餚而廣受好評,這所位於地下的食堂也是最包羅萬象,從南到北囊括中華美食的食堂,之所以排名不高,也許是環境和服務拖了口味的後腿。
中央民族大學食堂湖南窗口/圖片來自:大眾點評
清華大學因為遊客量最大,被點評的次數最多,也許是眾口難調的原因,食堂的得分位列末尾。不過最受學生歡迎的清芬園因為點評相對較少而沒有在列,對於清華學子而言,在清芬點一個香鍋,是專屬於自己的獨家記憶吧。
清芬園餐廳/圖片來自:網際網路
清華大學還有號稱「萬人食堂」的觀疇園,據說可以同時供餐1萬人。
觀疇園/圖片來自:網際網路
上海篇
在上海地區,同濟大學食堂當仁不讓摘得上海地區「雙一流」建設高校食堂第一名,三個食堂平均分為22.5分,北苑和西苑包攬食堂排名前兩名,其次為上海交通大學21分,再次為復旦大學20.8分和華東師範大學20.7分。
資料來源:大眾點評
「吃在同濟」果然名不負虛傳,得到了群眾的檢驗。令人詫異的是,作為網紅食堂的學苑飲食廣場在食堂排名中僅排第6名,第1名則是同在同濟大學的北苑食堂,提供西式簡餐,網友評價:比薩莉亞便宜,(有些菜)比薩莉亞好吃。同濟大學的學生們坐擁評價最好的前兩名食堂真是幸福。
北苑美食/圖片來自:同濟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的徐匯食堂總分22.1並列第3名,食堂經常運用調查問卷的方式來傾聽學生的反饋,真的可以說是很尊重消費者了。
徐匯食堂調查問卷/圖片來自:網際網路
雖然與排名第一的同濟大學相隔不遠,復旦大學的食堂卻表現平平,不過為了適當給學子們改善夥食,復旦大學曾經邀請過四川大學的掌勺師傅前來。據稱,旦苑該川大窗口人數暴增,餐廳座無虛席,比平常多了好幾倍。
圖片來自:成都商報
以黑暗料理而縱橫魔都的華東師範大學的得分雖然差強人意,但創意無限的大廚們藉助於菜品對學子們表達了深深的愛,無愧「愛在華師大」。華東師範大學的食堂因聞名的麗娃河而分為河東食堂和河西食堂。
圖片來自:華東師範大學
河東食堂經歷了裝修後煥然一新,還引進了自動米飯生產線。
圖片來自:華東師範大學
廣州篇
廣州地區的兩所高校食堂評分差距不大,華南理工大學平均得分20.7分,以微弱的0.4的優勢獲得了第1名。其中食堂排名第1位的是華南理工大學的北二飯堂,評分21.4分,第2名的是中山大學東校區第四膳堂,並列第3名的是華南理工的學二食堂和中山大學的南校區學一食堂,總之,兩所學校的食堂難分伯仲。
資料來源:大眾點評
不僅有美食,還貼心地附上美食攻略,華南理工大學的飲食服務中心為新生們準備了學校飲食指南,介紹各個飯堂的拿手菜和特色美食。廣式菜餚以清淡營養著稱,華工食堂讓學生們告別大學食堂菜的油膩,過健康養生的大學生活。
華南理工大學的食堂菜品/圖片來源:華南理工大學
在中大的歷屆學子中流傳著「學在南校、玩在珠海、吃在東校,死在北校」的話,因此東校的食堂也代表著全校餐飲的最高水平。除了東校排名第1的第四膳堂,東校的行政樓飯堂因外表高大上,具有觀景視角而被學生們親熱地稱呼為「君城湖畔餐廳」,不過因為地理位置好常常空座難求,極大影響了同學們的用餐體驗。雖然君城湖畔餐廳沒有參與排名,但獨具一格的設計讓它成為富有情調的大學食堂之一。
高校食堂推薦菜
每所大學食堂都有屬於自己的特色菜,畢業多年後,與當年的老友談起,除了暗暗喜歡過的人,便是食堂菜那份難忘的味道。在了解了各大「雙一流」建設高校的食堂排名後,想要合理地去蹭飯,當然要知道有哪些必點菜。
「雙一流」建設高校代表了中國最頂尖的高等教育和學術水平,是莘莘學子夢寐以求的高校。許多學子第一次離家千裡奔赴陌生的環境中,除了一流的教學質量和師資力量,吃、住、行也是提升學生就讀幸福感,培養對母校的歸屬感和依賴感的重要方面。
聲明:本文內容素材綜合來源於網絡, 轉載請註明,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管理員刪除。
更多高考資訊請關注微信:高中學生指南(gzxxz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