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之前,是傳統營銷和傳統電商;
2014年開啟微商元年,微商是人設打造,以人為核心的零售,也是連接和裂變的開始;
2015年,傳統電商開始升級,微商的落地,實體的變革;
2016年,馬雲喊出了新零售;不但要解決成本、效率也要解決體驗問題;
2017年,社交裂變開始了,拼多多崛起,迅雷不及掩耳之勢!
2018年的概念是商業裂變,社群+新零售!
2019年的商業概念又是什麼?是私域流量,打造企業和個人的品牌流量池。
2020年,是實體店裂變和爆力成交系統:3S爆品系統+5S曝光系統+7S爆單系統:
用自媒體,直播引入精準流量,抓住第一波直播紅利,建立超級品牌,快速實現產品的銷售。
促使我跟大家分享這個話題是一次調研,我看到很多店鋪現在的生意不太好做,但他們也基本束手無策,不客氣的說,甚至坐以待斃。
一個新店開業要怎麼做,怎麼引流?很多店主似乎和茫然。
有人說要搭臺搞活動,有人說要爭取多點贈品,有人說要做報紙廣告,在街上發傳單,再或者是搞一臺宣傳車開業前滿街跑幾天!
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個客戶跟我說:做的像VIVO\OPPO一樣那就厲害了。
確實,這兩個跟段永平有千絲萬縷聯繫的品牌,在網際網路時代也是風光無限。
一個四五線市場,實際上,啟動和引爆銷售是可以想一些辦法的。
案例分享
該客戶是一家賣廚房玻璃製品的,以前做外貿,在品牌意識覺醒後轉向創立自主品牌。簡述一下策划過程。
客戶此前做玻璃用品,業務主要是外貿,一次出國歐洲,看到賣場的產品都是自己的,但品牌是別人的,心裡肯定不是滋味,因此萌生了要做品牌的想法。
我們為之進行了整體的包裝策劃,打造了6大場景化產品,設計了新的品牌形象······
因品牌定位為高端廚房玻璃精品,一般家庭主婦,在商場看到一個罐子幾十或者上百元,自然產生很貴的念頭,因此,較難產生購買;就算買了,下次到店和重複購買的機率很低。
核心問題:如何一招解決實體店源源不斷客流?
一般來說,實體店主要問題,一個是進店,第二是購買,第三是回頭客。
首先要解決進店人數,也就是網際網路經常說的概念:流量;
儘管流量變得越來越不重要,但現階段卻是不能忽視的。
實際上,一招解決源源不斷客源問題,還是有點難度,就算解決了源源不斷的客流,你也需要轉化,轉化之後還需要具有粘性,顧客要經常來才行,因此,不是一招和兩招的問題,而是需要怎麼系統解決進店,成交和回頭,這一個銷售的閉環。
在此之前,你需要好好規劃和梳理你的品牌和產品,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在這裡不再贅述,詳細參見《品牌營銷科普系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