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巖溪鎮被確定為省級鄉村振興特色鄉鎮,珪後村、高瀨村被確定為省級鄉村振興試點村,另外,縣鄉村振興「345」示範村分類站隊中,高級版有珪後村,中級版有上蔡村、湖珠村、高瀨村,初級版有石銘村、霞美村。
各試點村根據自身村情特色,對照要求抓好示範引領,突出項目帶動,基本完成鄉村振興試點示範和「三個版本」標準要求。
鄉村振興總體規劃和東遼自然村詳細規劃已完成,石銘小學附屬宿舍、食堂、西區文化活動中心、百草園科普園、安全飲水工程已完工,實施巖長線維修工程,牛角山文體活動中心正抓緊施工,東遼、白莊、牛角山等自然村美麗鄉村建設如火如荼,農村垃圾、汙水、廁所、農房、村容村貌等基礎問題得到解決,達到「初級版」要求。
作為啟動「垃圾不落地」做法試點村,農村人居環境持續改善,各項村規民約陸續完善,廁所革命、村容整治全面提升,無害化處理全面落實,達到「初級版」要求。
田園風光整治進一步延續,在完成初級版任務基礎上,整治村莊環境,修繕四落大厝,配套建設周邊基礎設施,建設廣坑鄉村公園,架設下店路燈亮化,推進新村民文化活動中心整體配套項目,衛生保潔制度、「四旁」綠化、「三線」整治、禽畜整治、農膜回收、休閒農業發展、鄉村旅遊、家庭農場扶持等積極落實,基本完成中級版要求。
鄉村振興產業規劃基本完成,冬修水利工程竣工,湖珠溪水土流失整治項目正抓緊施工,林口生態公園、湖珠村文體中心即將完成,鼓鳴巖景區日趨火爆,家庭農場發展迅速,火龍果基地形成規模,產品遠銷國內各大城市,中級版要求基本完成。
強化產業帶動,根據養殖「四大家魚」羅非魚為主的產業實際,聘請水產專家講課,向養殖戶傳授養魚的各種科學技術,爭取魚塘改造項目,引導養殖戶試養特種商品魚,成立高瀨村立體養殖專業合作社,以示範帶動,拓寬農民增產增收的渠道。
推進生態示範,以建設美麗鄉村為契機,對全村環境開展綜合整治,聘請三人專職的保潔員,每天對主村各道路的清掃垃圾的清運,做到垃圾不落地,對全村的裸房進行整治,通過村兩委入戶宣傳和動員,計劃整治90棟,總面積約40000平方米,目前已開工35棟,面積約17000平方米,實施橋頭片區(第一期)25戶平改坡,已完成15戶,石雕園水泥路安全護欄配套、橋頭上片區道路硬化和亮化工程完工。
注重文化傳承,加大對古厝的保護力度,通過村民自願捐資對上溪、五房「祖厝」等多座古厝等多座古厝進行修繕,建設「弘揚保生大帝文化園」、江濱公園、廉政公園等開放形公園。通過整治,高瀨村基本完成中級版要求。
產業興旺:推出一系列「生態+民生」的務實舉措,成立長泰縣珪後蔬菜協會、長泰縣弘珪農業專業合作社,以示範帶動引領,打造「珪荷園」新招牌,力推「賞花+遊古民居」發展理念,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生態宜居:在全村開展環境綜合整治,相繼啃下「養豬業整治」、「垃圾整治」、「舊村改造」等一塊塊「硬骨頭」,集中治理環境突出問題,高美自然村美麗鄉村正在施工,龍美溪AB段生態護岸及觀光步道項目完成A段護岸建設,正進行B段護岸及觀光步道正在施工,100畝土地開發項目基本完成。在實施「垃圾不落地」保護制度中,保持環境衛生整潔,讓鄉村環境變得更加宜居宜業。
鄉風文明:持續加大古村落保護力度,對追遠堂、升厝、葉文龍故居等30多座古民居進行修繕,在修繕好的古厝之中開設龍津大講堂,邀請鄉賢義士為村民傳授文化知識,深入挖掘該村「忠」「義」「勇」「孝」「廉」的文化理念,大力弘揚三公下水操、元宵點燈等良風美俗。
治理有效:積極向上爭取項目,完善村莊內的基礎設施網絡建設,改善交通條件,為村民創造方便快捷的生活生產條件,補齊民生短板,村主幹道路提升工程(白改黑)準備招投標,三基點中路及後坂頭安置點道路正在建設,全村路燈改建工程及三基點標準化籃球場正在施工。
生活富裕:做好黨建先進典型,創新「四個引領」,編制鄉村振興三年規劃,在鄉村振興戰略中,加速和高質量發展、落實趕超當好長泰縣的先鋒和排頭兵,投入3500萬元做好2019年度為民辦實事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