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倫比亞大學馬克·泰勒教授訪問文學院 解析「網絡化的宗教」

2020-12-13 人大新聞網

5月29日下午,美國著名學者、哥倫比亞大學宗教系主任馬克·泰勒教授應邀訪問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並在人文樓二層會議室作了題為「網絡化的宗教」(Networking Religion)的演講。哥倫比亞大學比較文學系劉禾教授,文學院耿幼壯教授、王敦副教授、張靖博士以及來自各學院的眾多學生到場聆聽。此次講座以「宗教」為題,其內容是針對自然、社會、心理、文化體系之間的相互關係,並由此解說宗教的生成軌跡,從而避免原教旨主義或保守主義的宗教觀。

馬克·泰勒教授以「網際網路已經讓這個世界改變了多少」為問題開始了講座。他回顧了網際網路的歷史,指出計算機並沒有改變世界,而網際網路的出現徹底地改變了世界。在當前環境下,「生存就是被聯絡」。這種網絡化的生活覆蓋了文化、經濟以及政治領域。他運用了圖式理論(Schemata)來分析當下存在於生活各個方面的「複雜自適應系統」(complex adaptive system),並以宗教為例來說明這種網絡的存在及運作模式。任何一種理論或神話就是這種圖式,不僅僅給與人們認知或知識,還指導和影響到人們的實踐。

「宗教是一種自然發生的、複雜的、適應力很強的象徵、神話和儀式網絡,一方面它通過各種賦予生活意義與目的的方式,將感覺、思想和行動圖式化;另一方面它瓦解、分裂每一個趨向穩定的結構。」馬克·泰勒教授對宗教如此定義,他指出宗教有一種穩定與解構並存的內在特質,一方面賦予意義,一方面會質疑意義,這兩種特性之間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傳統的神話,不論是巴比倫神話還是柏拉圖,又或是希伯來聖經,創世的故事都不外乎秩序與混亂兩種力量的較量和鬥爭。如果將這兩種力量對立,便忽略了其中內在的相互轉化關係。因此,傳統的神學家分別從思想、行為及感情三個方面來解說上帝和信仰,但均在各自的歷史時期裡遭遇質疑,無法再延續其解釋。他提出,應該將這三個方面整合在一起來重新解釋宗教現象。

馬克·泰勒教授認為,「複雜的自適應系統」存在於宗教、社會文化和政治體系的各個方面,這些系統的相互作用構成了我們的獨特身份。這些系統並不是等級分明的,卻是狀如蜂窩,沒有中心,因而開放、自生,通過相互作用生成新的意義。在此意義上,他提出與傳統不一樣的神學、宇宙觀及人類學的問題:真實是什麼?世界是什麼?自我是什麼?而對這些問題的回答反映了一個人的世界觀,對其中任何一個問題的理解將影響到對其他問題的理解。

馬克·泰勒教授強調,我們處於一個相互聯繫的世界。全球化讓我們可以分享很多東西;但是,相同的地方越多,就越發讓人們強調獨特性。我們的每一個行動和思想都會有反應和後果,因此,我們的行動都需要考慮到這種彼此間的相互關聯。此外,我們需要認識到技術對我們的生活和思想的影響,因為技術如毒品一樣,改變了我們的意識,也讓我們對其產生依賴。他還對目前研究性大學的學科劃分提出批評,期待當代大學生開闊視野,跳出學科的界限,利用網際網路的優勢,博學雜學。

講座結束後,在場師生與馬克·泰勒教授進行了交流互動。此次活動是「視界人文講座」(Perspectives: Lecture on Humanities)的第二場。「視界人文講座」由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主辦,旨在邀請當代海外人文學術界最富創造力與影響力的學者與人大學子交流,倡導人文關懷、多元對話與前沿意識。

相關焦點

  • 吳光正 武漢大學文學院教授
    吳光正 武漢大學文學院教授發布時間:2018-08-04 22:27 來源:中國報導 中華當代吳氏宗賢大典人物介紹系列之吳光正 武漢大學文學院教授武漢大學文學院教授。1992-1995年師從黑龍江大學中文系劉敬圻教授,獲文學碩士學位;1999年-2002年師從哈爾濱師範大學中文系張錦池教授、黑龍江大學劉敬圻教授,獲博士學位;2003年-2006年師從武漢大學文學院陳文新教授,在中國語言文學博士後流動站從事明清章回小說敘事學研究。
  • 日本東京大學學生訪華團訪問文學院
    9月16日至17日,日本東京大學綜合文化研究科國際化部門主任刈間文俊教授率領學生訪華團訪問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與文學院師生進行為期兩天的交流互動。東京大學本次學生訪華團由漢語水平較好的3名本科生與3名研究生組成,不配翻譯,在華期間只用漢語溝通。文學院院長孫鬱、副院長朱冠明、副院長徐楠會見了來賓。孫鬱院長對東京大學學生訪華團的到來表示歡迎。
  •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Tom Hei教授訪問合肥研究院
    10月9日,應吳李君研究員邀請,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特聘研究員、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輻射研究中心Tom K. Hei教授到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技術生物與農業工程研究所訪問交流,並作了題為《輻射致癌的過程與機制》的學術報告。  在報告中,Tom K.
  • 楊斌會見康奈爾大學與哥倫比亞大學來訪教授
    楊斌會見康奈爾大學與哥倫比亞大學來訪教授清華新聞網5月22日電 5月17日,「圖靈獎」獲得者、美國康奈爾大學教授約翰·霍普克羅夫特(Jon Hopcroft)與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工學院資深副院長張世富(Shih-Fu Chang)教授一行訪問清華大學,副校長楊斌在甲所會見了來訪教授一行。
  • 加拿大滑鐵盧大學校長DAVID JOHNSTON教授訪問雲南師範大學
    拿大滑鐵盧大學校長DAVID JOHNSTON訪問雲南師範大學MBA (合影)訪問期間,DAVID JOHNSTON校長參觀了國立西南聯合大學舊址和西南聯大陳列館,對雲南師範大學光輝的歷史表示由衷的欽佩
  • 文學院邀請日本慶應義塾大學杉野元子教授做學術講座
    新聞網訊 12月28日,文學院博文講堂第30講《夏目漱石與老舍早期作品研究——<哥兒>和<老張的哲學>解析》在文學院會議室成功舉行。此次講座由我校「東亞文學與文化研究中心」和文學院主辦,主講人是來自日本慶應義塾大學文學部的杉野元子教授。
  • 加拿大溫莎大學陳翔教授訪問天津大學
    本站訊(通訊員 姜秀蓮)5月24日-5月27日,應自動化學院邀請,加拿大溫莎大學陳翔教授到天津大學進行交流訪問。來訪期間,陳翔教授在26樓236會議室做了題為「Output Feedback Stabilizing Control for Networked Systems with Quantized Lossy Actuating Channel」的學術報告,來自自動化學院、計算機學院、機械學院、內燃機國家重點實驗室約60餘名師生聽取了報告,並與陳翔教授就網絡化控制系統、汽車控制等相關研究內容進行了深入交流
  • 河北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著名作家陳超墜樓身亡(簡歷)
    陳超現任河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河北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陳超原籍山西太原市,曾榮獲第六屆莊重文文學獎、第三屆魯迅文學獎。代表作有《生命詩學論稿》、《打開詩的漂流瓶——現代詩研究論集》。
  • 中國這些知名人物,全都是哥倫比亞大學校友
    中國這些知名人物,全都是哥倫比亞大學校友哥倫比亞大學是美國歷史最悠久的5所大學之一,中國許多知名人物,也都是哥倫比亞大學的校友!我們一起來看一下他們都是誰吧!胡適現代學者,歷史學、文學家,哲學家胡適,現代學者,歷史學、文學家,哲學家。
  • 復旦大學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專家赴曲阜師範大學進行訪問研討
    2020年9月3日-6日,復旦大學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部分專家,赴曲阜師範大學文學院進行訪問和研討。復旦大學中華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常務副主任陳引馳教授,復旦大學中文系主任朱剛教授,復旦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副院長、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副主任張豫峰教授,復旦大學中國學研究中心主任、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副主任吳兆路教授等一行7人參加了訪問和研討活動。曲阜師範大學文學院黨委書記李金雷、曲阜師範大學文學院院長夏靜教授及部分師生熱情接待,與基地的專家們進行了交流。
  • 指定時間|英語教育專業獲哥倫比亞大學自費訪問學者邀請函
    ■ P老師背景申請類型:自費訪問學者教育背景:國外碩士工作單位:普通高校 副教授科研背景:論文多篇,參與著書3部,項目多個研究方向:英語教育接收方院校: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申請難點:要求一個半月內獲得邀請函,4個月內獲得DS2019表■ 申請過程P老師是普通高校副教授
  • 哥倫比亞大學
    於一八九七年,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哥大)再遷至目前的校區,而至一九一二年,圖書館學系、口腔外科、新聞學院、教育學院…等先後加入哥倫比亞大學之陣容,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哥大)正式成為一所綜合大學。
  • 美國哈佛大學王德威教授做客文學院 主講:「眾聲喧譁之後:當代小說...
    5月16日上午,美國哈佛大學王德威教授在人文樓為文學院師生帶來一場名為《眾聲喧譁之後:當代小說與敘事倫理》的精彩演講。人民大學黨委副書記馬俊傑教授,知名作家閻連科、李洱、張悅然,《中國當代作家評論》主編林建法,北京大學出版社編輯張雅秋,文學院青年教師楊慶祥博士出席了本次演講。
  • 復旦大學陳引馳教授來文學院作學術講座
    新聞網訊 12月15日,文學院博文講堂2018年第16講——《中古文學的演進與特質》於我校浮山校區博文樓521會議室舉行,主講人為復旦大學中文系主任、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陳引馳教授,講座由文學院代理院長劉東方主持。文學院師生80餘人參加了此次學術講座。
  • 西安翻譯學院組團赴西北大學文學院學習交流(組圖)
    10月19日下午,西安翻譯學院人文藝術學院人文系教師10人在李志慧教授率領下出訪西北大學文學院,開展學習交流活動,受到西北大學文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孫尚勇教授以及周豔芬教授、方蘊華教授等專家的熱情接待。
  • 全景人大 | 院系e覽:文學院
    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的前身是1939年由陝北公學、延安魯迅藝術學院等合併成立的華北聯合大學文藝學院,是中國新文藝孕育和發展的搖籃。近年來文學院已經發展成為學科體系完備、專業實力雄厚的文學研究重鎮。她是「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國家文科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國家對外漢語教學基地」。
  • 哥倫比亞大學鳳凰談:哥大佛學研究缺錢怎麼辦?
    哥倫比亞大學宗教學系、佛教與東亞研究中心楊朝華教授發言(圖片來源:鳳凰佛教),鳳凰網北美佛教交流團導師明賢法師,魏德東教授,哥倫比亞大學東亞語言與文化系中國佛教研究聖嚴講席榮休教授於君方博士,哥倫比亞大學宗教學系、東亞語言文化系教授、法國著名佛教學者伯蘭特•佛爾教授,哥倫比亞大學宗教學系、佛教與東亞研究中心楊朝華教授,圍繞美國社會中東方佛教的角色以及美國佛學研究的貢獻等話題進行了座談。
  • 復旦大學中文系蔣凡教授、蘭州大學文學院雷恩海教授來河西學院做...
    復旦大學中文系蔣凡教授、蘭州大學文學院雷恩海教授來河西學院做學術講座  應河西學院文學院邀請,復旦大學中文系蔣凡教授,蘭州大學文學院雷恩海教授來該校做學術講座。  6月17日下午,雷恩海教授在河西學院圖書館二樓學術報告廳作了《一種隱性文學現象之考察——<文心雕龍>對韓愈的影響與傳承》的學術報告。雷教授認為,文學史上作家的通變傳承、相互影響,為歷來的研究者所重視,仁智之見紛然雜呈。正確認識這一通變傳承,關鍵在於把握作家、作品之間的內在聯繫,而非語源上的簡單比附,抑或文學主張上的公然宣示。
  •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統計專業碩士申請條件及案例解析
    主要從事的職業包括精算師,數據分析員,統計程式設計師,高校教授等; 就業領域十分廣泛,包括製造業,製藥業,保險業,政府機構,諮詢公司,農業研究,還有精算科學領域,統計程序, 運籌學,以及數學分析領域。也就是說某一方面的強弱並不能完全決定是否被錄取哥倫比亞大學統計學專業費用哥倫比亞大學學費大概情況就是第一第二學期都是3萬刀左右,第三學期1萬多刀,個人生活支出大概也是2w刀左右。具體可參考學校官網給出的費用:
  • 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瀋陽被指性侵女生致其自殺
    4月5日,一位ID為李悠悠的作者在網絡發帖,實名舉報原北京大學教授、現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瀋陽,於20年前在北大教書期間曾經性侵一位名為高巖的中文系95級女生。在舉報長帖中,李悠悠指責瀋陽曾污衊高巖患有精神病,致使其自殺身亡。4月6日,舉報帖中被指名涉及的兩所大學均對此事作出了回應。其中,北大表示立即展開情況覆核,南大稱立即成立工作組對此事件進行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