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撥樂器之王」琵琶,如何用4根琴弦譜寫出盛唐歡歌

2020-12-17 有良說文化

滿耳笙歌滿眼花,滿樓珠翠勝吳娃。因知海上神仙窟,只似人間富貴家。韋莊的一首《陪金陵府相中堂夜宴》道盡了盛唐歡歌。滿目鮮花錦簇,滿耳琵琶軟儂,滿樓盛裝的少女鶯鶯燕燕,群芳環繞,這盛唐歡歌比那神仙窟還要強上百倍。若說最能代表盛唐靡靡之音的樂器當屬琵琶,彈撥樂器之王,用4根琴弦譜寫出了這一首盛唐歡歌。

枇杷不是此枇杷,滿城簫管盡開花

在中國古典樂器中,琵琶的地位首屈一指,直到今日在各大民族樂樂團中,琵琶依舊處於首席地位。在琵琶剛出現的時候,並不叫這個名字,而是叫「批把」。批把出現於秦朝,一種帶著長柄的圓形樂器,當時彈奏的方法只有兩種,一種往前彈,叫做「批」,或者往後彈,叫做「把」。此時就是琵琶最初的雛形,幾乎沒有什麼旋律可言,但是可以彈奏出簡單的節奏。

一直到了南北朝時期,琵琶才得到了改進。當時西域有一種梨形的樂器,與我們現在熟悉的琵琶比較相似,曲頸,有四條弦。當時的批把藝術家就大膽地將兩種樂器結合在了一起,製成了一種更為完整的新式批把。在漢代劉熙的《釋名·釋樂器》中記載:批把本出於胡中,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卻曰把,象其鼓時,因以為名也,

這也就是說,在漢朝的時候,批把是一種在馬上彈奏的樂器,當時的遊牧民族就喜歡在馬上奏樂彈唱,批把最早來自於民間,而批把的形成也與胡人有著很大的關係,一直到魏晉時期,批把才以「琵琶」之稱正式進入宮廷。也多虧了南北朝時期,通過絲綢之路與西域進行了大規模的文化交流,採兩家之長才形成了我們今天熟悉的琵琶,琵琶也得以在中原大地上綻放異彩。

北齊到唐朝,是琵琶發展的高峰期,尤其是到了唐朝,琵琶可以說是風靡全國,上到宮廷樂隊、宴舞歌會,下到民間藝人、坊間彈唱都說不了琵琶的影子,也正在此時琵琶正式成為了「彈撥樂器之王」。唐代詩人白居易那首久負盛名的《琵琶行》中就曾對琵琶的演奏效果進行了詳細的描述:「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而琵琶也成了盛唐的見證者,一首首琵琶曲將貞觀盛世流芳百年。

盛唐時期的宮廷樂隊演奏中,琵琶是必不可少的核心存在。琵琶曲也有文武之分,文曲屬於抒情派,曲風委婉纏綿,娓娓道來,武曲則重視氣勢,跌宕起伏,甚至可用於上陣殺敵時奏起。著名的琵琶武曲當屬《十面埋伏》,堪稱經典中的經典,曲中描繪了垓下之戰中的慘烈壯闊,展現了古戰場的激烈以及冷兵器時代戰役的原始與血性,向世人再現了古代戰役的壯烈雄渾。在琵琶的帶領下,唐朝的音律也發展到了一個巔峰,形成了大唐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盛世局面。

集百家之所長,譜百年之名曲

受當時的文化習俗影響,盛唐湧現出了一大批優秀的琵琶演奏者,也形成了多個流派,可以說是百家爭鳴、百花齊放,其中最厲害的當時曹氏琵琶,祖孫三代人的琵琶技藝可以說是神乎其神。曹家人世居長安,爺爺曹寶,兒子曹善才,孫子曹綱都是琵琶大家,為世人所推崇。詩人也經常通過詩詞來稱頌曹氏琵琶。

琵琶形成與西域有著很大的關係,唐太宗最喜歡的樂師也來自西域,名字叫做裴神符,擅長五弦琵琶,號稱「崑崙第一手」,彈奏的一首好琵琶可以說是人間難得幾回聞,後來又成為了宮廷御用皇家樂師,足以證明唐太宗對其的喜愛。有了這麼多大師,琵琶自然也有了很多的流派,此時按照地理因素,又分為南北兩派,只可惜隨著時間的推移雄渾壯闊的北排琵琶逐漸蕭條,我們現在聽到的大多數都是南派琵琶。

南派又延伸出了許多門派,比如浦東、平湖、崇明等流派,還有一些雜七雜八的小流派,各流派之間的演奏技藝相差巨大,在曲風上也有很大的區別,形成了真正的百家爭鳴局面。在一些貴族眼裡,琵琶不僅僅是用來演奏的,其收藏價值也很高,尤其是唐玄宗格外喜歡收藏琵琶,唐玄宗私下收藏了一把玉琵琶,平日裡輕易不肯士人。楊玉環也收藏了一把絕版琵琶,後來被稱為玉環琵琶,從樂器成為了一件真正的藝術品。

唐朝的琵琶從演奏技法到製作工藝上都產生了革新變化,其中最大的改變就是由橫抱演奏變成了豎抱演奏,由手指直接演奏代替了撥子。在琵琶的構造上也產生了巨大的改變,由四個音位變成了十六個,琵琶的形狀也從胡琴變成了我們現在熟悉的模樣,琵琶的指法概念也開始出現,就比如輪指和彈撥,兩種演奏方式成為了琵琶演奏的基礎。

在《通典》中記載:坐部伎即燕樂,以琵琶為主,故謂之琵琶曲。這句話足以證明琵琶在當時的眾多樂器中有著多麼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不少的琵琶樂器都流傳了下來,直到今日依舊存在於博物館之中,但比較可惜的是許多保存完整,鑑賞價值極高的琵琶都沒有保存在國內,流散在世界各地,尤其是日本博物館中,保存著唐朝時期最為完整,最為精美的幾把琵琶樂器,其中還包括極其珍貴的五弦琵琶。

雖是中華曲,卻在海外飄

唐朝,是一個空前開放的年代,世界上的各個國家都來中國學習文化和先進的技術,尤其是和我們非常接近的日本,更是派遣了大量的遣唐使來中國交流學習。所以許多珍貴絕倫的唐朝琵琶都被遣唐使帶回了國內,而我們國內遺傳下來的珍貴文物卻因為戰火烽煙損失了大半,實在是令人唏噓。

在日本的東大寺中保存著一大批唐朝國寶,東大寺的僧人一直都在守護著這批文物,從1945年開始,東大寺正倉院就專門複雜維修保護這批唐朝國寶,中國學者後來也是在偶然之間得治,在異國他鄉還保存著這樣一批製作精良,枚不勝數的文物,無論從質量還是數量,國內保存的琵琶都無法和正倉院的相提並論,所以有個說法,想要見識真正的盛唐文化,那得去日本!

在東大寺正倉院中最珍貴的是一把五弦琵琶,名字叫做「北倉寶庫螺鈿紫檀五弦琵琶」,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把保存完整無缺的唐代五弦琵琶。這把琵琶的製作工藝極其精緻,整個琵琶都是用紫檀木製作,裝飾著金線、琥珀、玳瑁、琉璃等寶石,裝飾風格偏向西域風,琴身正反兩面做工都及其精細、富麗堂皇。

這把紫檀五弦琵琶是宮廷御用之外,做工相當巧妙,曾在戰亂中被意外帶到了日本,成為了日本聖武天皇的心愛之外,直到天皇去世這把琵琶才進入了東大倉。五弦琵琶和四弦琵琶,雖然只有一弦只差,但是在演奏方面可以說是「去之前裡」,五弦琵琶音樂更寬更廣更遼闊,文武曲都可以完美駕馭,甚至可與模仿其他樂器的音色,可以說是神乎其神,所以五弦琵琶才如此珍貴,只可惜時至今日,因為種種原因,這把五弦琵琶基本沒有可能再回歸祖國的懷抱了。

在現代也有許多優秀的琵琶演奏家,一直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再現琵琶的魅力,其中就包括方錦龍,也正是方錦龍發現了這把五弦琵琶的存在。方錦龍多次爭取琵琶歸國無果後動起了別的心思,自己居然複製出了一把五弦琵琶,也虧得方錦龍是彈奏琵琶的天縱奇才,也正是方錦龍將琵琶曲帶向了世界。

1980年,正值改革開放初年,此時的外國人對於中國文化還是非常好奇的,方錦龍帶著自己的樂隊來到了芬蘭演出,彈走了一首《春江花月夜》,在音樂大廳中一幅圓月高掛於夜空之中,月色在波光粼粼的河面上緩緩流淌的美麗畫卷緩緩地展開在西方人民的心中,瞬間俘獲了一大波外國觀眾。之後在世界巡演中方錦龍就遇到了這把五弦琵琶,不僅成功複製,還進行了革新,將古琴、三弦、三味線、吉他等彈撥樂器技法和琵琶結合在一起,現在的方錦龍能用一把琵琶演奏出各種樂器的聲音,可以說是一個人就撐得起一個樂團。

琵琶雖美,但中國文化更美,琵琶雖難,但傳承文化更難!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琵琶之所以衰敗也正是因為宋朝的輕視與拒絕傳承才導致琵琶技藝有許多都失傳了,我們既要創新,更要在創新的同時保存古典文化的魅力,將現代音樂與傳統樂器結合在一起,綻放出獨屬於中國的音樂之花,這才是傳承的真正意義。

相關焦點

  • 盤點適合兒童學習的民族樂器
    「好看」在於古箏的造型具備民族樂器特有的流線美和古韻美,彈奏時姿態優美。「好聽」是指古箏音質上和手法上的出色表現力,不論是慢板的古典悠揚還是快板的氣勢磅礴,古箏都能用21根琴弦完美呈現。彈撥樂器之王琵琶它被稱為民樂之王
  • 中華史上四大最美彈撥弦樂:琴、箏、琵琶和箜篌,別再傻傻分不清
    用高雅或者風雅一詞來形容我國的古典樂曲我覺得也再合適不過了。為何高雅?首先給人最最最直觀的美的就是彈奏的弦樂啦!接下來就帶大家來細細品嘗中華四大最美彈撥弦樂。古琴(樣式如圖一)極其古老,是國樂之精粹。其歷史非常悠久,在數千年的生命長河中,琴融合了人們智慧的結晶,表現著華夏兒女對美好事物的讚頌與追求。
  •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傳統樂器琵琶的介紹與欣賞
    琵琶,是彈撥樂器首座, 撥弦類弦鳴樂器。木製,音箱呈半梨形,上裝四弦,原先是用絲線,現多用鋼絲、鋼繩、尼龍製成。頸與面板上設用以確定音位的"相"和"品"。演奏時豎抱,左手按弦,右手五指彈奏,是可獨奏、伴奏、重奏、合奏的重要民族樂器。琵琶,是東亞傳統彈撥樂器,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 這裡有五種最適合孩子學習的民族樂器!
    「好看」在於古箏的造型具備民族樂器特有的流線美和古韻美,彈奏時姿態優美。「好聽」是指古箏音質上和手法上的出色表現力,不論是慢板的古典悠揚還是快板的氣勢磅礴,古箏都能用21根琴弦完美呈現。「好學」是指古箏容易入門,五聲音階易掌握,即使初學者也能撥弄出簡單的旋律,不像一些西式樂器,需要一定的技巧方能發出優美聲音。當然,真正要進入古箏的世界,絕對不會很容易,「好學」也僅指入門相對容易而已。想要替孩子選擇古箏的家長要留意了,和琵琶不同,古箏不分「孩童琴」,孩子太小,手的發育程度不夠,很可能夠不到琴弦。
  • 穿梭千年,尋覓最深處的音律——中華十大古樂器!
    「幸福的琴弦讓我魂牽夢繫,只剩一種頻率沒有落淚痕跡,一種悸動平凡而美麗,讓我千頭萬緒一個音,不是悲傷的曲也有點距離,真摯旋律儘是歡喜」,大家好,我是隨客,今天就讓我們穿梭千年,走進古典樂器的時代。大家都知道中國古代樂器都有哪些嗎?今天我來告訴你。
  • 古代十大樂器:看看古人用什麼演奏出美妙之聲
    鍾在古代不僅是樂器,還是地位和權力象徵的禮器。王公貴族在朝聘、祭祀等各種儀典、宴饗與日常燕樂中,廣泛使用著鍾樂。2.壎 壎是古代最流行的樂器之一,屬於吹奏鳴響樂器,早在新石器時代的紅山文化時期,壎的演奏就很盛行,延續至今。壎在古代用陶土燒制的一種吹奏樂器,圓形或橢圓形,有六孔(現在有八孔,九孔,十孔,雙八度等,六孔壎市場上不常見)。亦稱「陶壎」。以陶製最為普通,也有石制和骨制等。
  • 中國十大樂器之一的琵琶種類有哪些?
    中國十大樂器之一的琵琶種類有哪些?「『批把本出於胡中,馬上所鼓也,推手前日批,引手卻日把,象其鼓時,引以為名也」。最早被稱為「琵琶」的樂器大約在中國秦朝出現。五弦琵琶漢魏之交,由西域樂人經「絲綢之路」由印度傳入中國。
  • 盤點民族樂器,中國的獨特樂器,代表著中華傳統音樂文化的樂器
    琴,後加至七根弦(亦稱「七弦琴」;通稱「古琴」);某些樂器的統稱,其中不包括吉他、二胡等。在古代,人的文化修養是用琴、棋、書、畫四方面的才能表現的,彈琴為四大才能之首。琴發明的地點在今魯西豫東地區(伏羲之都在今河南淮陽,神農之都在今山東曲阜)。琴和笛、簫等其他樂器一樣,隔牆也能欣賞其樂聲。而「琴」字從「今」,強調「當面演奏」,是指其演奏的隆重性、鄭重性而言,它是為高貴賓客演奏用的高級樂器,賓客在聆聽琴曲時,必須正襟危坐,現代西方人欣賞古典音樂時不能隨便離開座位,也是此理。
  • 2021春季線下招生 | 音樂藝術分中心民樂彈撥項目等你來!
    彈撥樂器的歷史悠久,種類形制繁多,是極富特色的一類弦樂器。遠在三千年前的周代,就已有「琴」、「瑟」等樂器,隨後陸續產生了或輸入了周末戰國時的築、箏、秦代的弦豉、漢代的阮、隋唐的琵琶、元代的三弦、明代的揚琴等等。
  • 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之公共基礎知識備考:民族樂器知識點
    琵琶   簡介:琵琶,是彈撥樂器首座,撥弦類弦鳴樂器。木製或竹等製成,音箱呈半梨形,上裝四弦,原先是用絲線,現多用鋼絲、鋼繩、尼龍製成。頸與面板上設用以確定音位的「相」和「品」。琵琶,是東亞傳統彈撥樂器,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最早被稱為「琵琶」的樂器大約在中國秦朝出現。「琵琶」二字中的「珏」意為「二玉相碰,發出悅耳碰擊聲」,表示這是一種以彈碰琴弦的方式發聲的樂器。
  • 溫峰超:民樂與交響樂區別是彈撥樂器的聲部
    中央民族歌舞團樂隊指揮溫峰超表示,雲南篇文有四個樂章,它一些笛子的旋律,可能用交響樂來奏的話也很好聽,用長笛來吹,可能它沒有像這個原汁原味。所以我們裡面配琴上還有三弦,大三弦這些,所以我覺得有一些交響樂演奏非常好聽,非常乾淨,但是有一些味道的東西只能用二胡拉出來,用小提琴可能就會稍微差一點。
  • 明清時期,古代的樂器有著很大的提升,就琵琶而言是怎麼樣的?
    另外,到了明代時期,琵琶的製作有品有柱並具有多柱的重要形制特徵,這個時期琵琶已經具有4相9品,琴頸略向後彎曲,覆手部位較寬,面板部位有兩個鳳眼,演奏時左手按品,大指扶於琴頸後,四指可以較為方便的進行按弦。位於山西省汾陽市的明代時期的聖母廟中,可以在聖母殿壁畫中窺探到明代琵琶的造像。
  • 抱不對琵琶,在古代連賣藝都吃不飽
    古代的人會常常使用一種樂器來演奏音樂,那就是琵琶,可以說是很通用的一種樂器了,很多樂曲都可以使用琵琶來演奏。早在南北朝時期,琵琶由古代波斯的傳入我國,可見琵琶並不是我國自產的。古代琵琶在演奏時,演奏者的琵琶抱持姿勢非常重要,因為這直接影響演奏者的演奏動作、手勢、技法,從而影響琵琶演奏音樂特點。在琵琶演奏進行中,抱持姿勢一般有橫抱、斜抱、豎抱幾種方式,該如何選擇抱姿主要由持器者身體部位與琴體共鳴箱關係、持器者與琴頭等關係決定,並且需要全面考慮樂器共鳴箱體的放置位置。
  • 中國民族樂器——彈撥樂器
    中國民族樂器——彈撥樂器彈撥樂器的歷史悠久,種類形制繁多,是極富特色的一類弦樂器。遠在三千年前的周代,就已有琴,瑟等樂器,隨後陸續產生了或輸入了周末戰國時的築、箏、秦代的弦豉、漢代的箜篌等。冬不拉哈薩克族古老的彈弦樂器冬不拉是哈薩克民族的彈奏樂器之一,也是民間最流行的傳統樂器。它的種類繁多,大都由整塊松木或樺木鑿成,雕刻精細,鑲嵌美觀。冬不拉的音箱有兩種形式:一種是三角形,以近代詩人阿巴衣的名字命名,叫「阿巴衣冬不拉」;一種是橢圓形,以哈薩克的民間阿肯江布爾的名字命名,叫「江布爾冬不拉」。兩種冬不拉,外形不同,音色也各有千秋。
  • 古典音樂入門 交響樂樂器之鋼琴和豎琴
    首先因為這兩件樂器和樂團中使用的其他弦樂器演奏方式都不一樣,其次它們在位置的安排上也比較獨立,所以我們必須把這兩件樂器單獨拿出來做一介紹。鋼琴是靠敲擊琴弦發音的樂器,而豎琴則依靠撥弦發音,它們在音色上也擁有一些相同之處,如果不注意聆聽的話可能還會產生混繞,不過這兩件樂器的差別還是非常大的。    在下面的文章裡,我將為大家單獨介紹一些交響樂團中這兩件單獨的樂器,豎琴和鋼琴。
  • 傳統樂器二胡有幾根弦?螞蟻莊園8月20日答案最新 2019螞蟻莊園答案...
    小雞寶寶考考你,傳統樂器二胡有幾根弦?這是螞蟻莊園8月20號今日莊園小課堂的問題,很多用戶還不知道答案,本文小編會為大家詳細介紹,感興趣的小夥伴們,一起和小編來看看吧!8月20日題目:小雞寶寶考考你,傳統樂器二胡有幾根弦?
  • 中外樂器介紹之西洋樂器
    (3)大提琴演奏者用腿夾琴坐著演奏,小提琴和中提琴都是夾在脖子上演奏。音區有些特別,能演奏高中、底三個音區,所以譜號表示就會用到高音譜號,次中音譜號和低音譜號。音色可以深沉飽滿,也可以美麗悠揚還可以乾淨無暇。(4)是個龐然大物,一人多高,演奏者要站著或者坐著高椅子演奏。常用高八度的低音譜表記譜。
  • 敦煌古樂器「飛」出莫高窟 重獲新「聲」
    2018年4月,甘肅省文化產業發展集團與敦煌研究院共同合作,仿製敦煌壁畫樂器並進行延伸開發,以「活態」的方式傳承和發揚優秀傳統文化,使敦煌古樂器「走」出壁畫,「走到」大眾身邊。在86歲高齡的敦煌樂舞研究專家鄭汝中先生的設計指導下,按照敦煌壁畫樂器圖形製作成能夠演奏的樂器實物,共製作了彈撥、拉弦、打擊、吹奏四大類樂器,97種,245件(2套)。
  • 樂器文化知識早知道:「十年笛子百年簫,千年琵琶萬年箏」是謠言
    具體是指學彈琵琶需要千日時間即三年多,學彈古箏要百日的時間是三個多月。當然了,學習任何藝術,都要下一番苦工夫,學習的年月更久,對樂器的掌握更嫻熟。網傳的說法有誇張之意,但是從側面道出學習任何事物都要持之以恆,歲月就是最好的磨練。
  • 流行古典樂器演奏,你聽過哪一種?
    其中最著名的是齊桓公的「號鍾」、楚莊王的「繞梁」、司馬相如的「綠綺」和蔡邕的「焦尾」。這四張琴被人們譽為「四大名琴」。二、古箏古箏又名漢箏、秦箏、瑤箏、鸞箏,是中國漢民族傳統樂器中的箏樂器,屬於彈撥樂器。它是中國獨特的、重要的民族樂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