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六魔鏡 第十一診室
圖片設計: 番薯丫 | 責任編輯: 柴君
原創文章,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導言
很多姑娘都知道防曬非常重要,最好一年四季都做防護,但是在實際使用防曬霜的過程中,姑娘們總是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
魔鏡經常在後臺收到相關的諮詢,所以就用這篇文章總結了大家經常問到的那些問題,希望能夠解答姑娘們的困惑~如果同學們有其他感興趣的問題請不要在課上提問,下課後請在評論區留言哦~
防曬霜的防曬係數越高越好?
防曬霜的防曬係數越高,防曬效果越好,雖然我們國家SPF50倍以上的防曬都統一標為SPF50+,但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即使是SPF大於50,增加防曬指數也會提供更多的益處,比如預防日曬傷。
但是防曬係數越高,往往添加的防曬劑濃度就會越高,防曬劑種類也可能更多,這可能會增加對皮膚的刺激,帶來其他傷害,所以最好根據具體的情況選擇不同防曬係數的產品。
但是現在買個防曬係數稍微低點的防曬霜也不是那麼容易了,市面上動不動就是SPF50+、PA++++,低於這個值的防曬霜可能都不好意思拿出來賣,要不顯得我們廠家多不合群。
其實如果是去海邊、高原、雪山或夏季戶外活動,這種情況可以用SPF50+、PA++++;如果只是上下班通勤或者每天大部分時間在室內,選擇SPF30上下、PA++~+++的就可以。
我們也可以根據紫外線指數(UVI)來判斷紫外線情況,這個指標在天氣預報中經常會出現,這個數值越高,對皮膚的損傷越大,陰天、雨天或者冬天並不是你不塗防曬的理由,UVI大於2時就需要做好防曬措施。
▲圖片來源:第十一診室自製
防曬霜薄塗一層就可以?
大家熟知的SPF、PA值都是在防曬產品塗抹量是2mg/cm⊃2;的情況下測得的。根據調查研究的結果看,實際生活中大部分人塗抹的量大概在這個標準量的1/3~1/2之間,這會讓防曬產品的防曬能力大打折扣。
但具體打幾折目前還沒有定論,有研究顯示防曬的塗抹量和SPF值呈冪的關係,比如SPF16的防曬產品,如果塗抹量是標準的一半即1mg/cm⊃2;,那麼SPF值大約只有4,但也有研究表明這個塗抹量和SPF的值之間呈線性關係、對數關係……
不管啥關係,全臉按2mg/cm⊃2;的量來塗抹,大概需要一個一元硬幣大小的防曬量,產品的密度、臉的大小會讓需要的總體積有上下的浮動。
聰明的仙女可能會問:那我用SPF50+的防曬,即使塗不夠量,是不是也有可能起到不錯的效果?
理論上是這樣的,所以有的皮膚科醫生會建議不能塗夠防曬量的人選擇高倍防曬,但是有得有失,如前所述,高倍防曬可能意味著防曬劑含量更高,從而產生經過皮膚吸收進入血液等問題(但一天只塗一次的話,對健康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
最終的防曬效果還和塗抹的手法有關,正確的手法是輕柔塗抹,尤其物理防曬劑的起效不需要吸收,所以覆蓋到需要防曬的皮膚上就可以。
有研究顯示,如果是用反覆揉搓的手法塗抹,SPF可以下降20%;但如果使用噴霧型的防曬,在噴到皮膚上後需要塗抹均勻,讓防曬物可以均勻地覆蓋在皮膚上。
用有防曬效果的化妝品,還塗防曬嗎?
魔鏡之前提到了,想要達到標註的防曬效果,需要塗抹一枚一元硬幣大小的量,那要是用帶防曬倍數的底妝產品來替代,標準應該相差無幾。
只不過無論大臉還是小臉的妹子,魔鏡真沒遇到過可以塗這麼多量還「面不改色」的,達不到量就達不到效果,因此即便底妝產品有防曬值,還是建議專門塗防曬,不要跟我說影響妝效,那都是一晌貪歡。
防曬霜兩小時補塗一次?臣妾做不到!
做不到就做不到吧,其實魔鏡也做不到,也沒看到哪個皮膚科醫生能每2小時塗一次。目前雖然普遍的建議是每2~3個小時補塗一次防曬,但這個時間間隔是基於現實情況的,比如是否出汗、遊泳、摩擦(用手觸摸/抓撓皮膚)等。
有研究發現,重複塗抹或者分次塗抹可以彌補最開始塗抹不足量的情況。如果不能確保自己塗抹的防曬足量,可以在之後補塗,具體時間沒有要求,隨需隨補。
塗防曬需要卸妝嗎?
塗完防曬到底怎麼清潔?可能各個皮膚科醫生有不一樣的看法,這個問題可以參考華西醫院發表的實驗研究,該研究比較的是不防水型防曬霜和防水型防曬霜分別使用清水、潔面乳及卸妝油清潔後的效果。
結論是:不防水的防曬霜使用清水是清潔不乾淨的,但是使用潔面乳、卸妝油可以清洗乾淨;防水型的防曬霜清水、潔面乳清潔不掉,需要使用卸妝油清潔。
試驗結果可能會受具體的產品選擇的影響(該研究裡的具體產品:露得清的洗面奶、美寶蓮的卸妝油、悅詩風吟的防曬霜),如果仙女們日常塗完防曬後糾結卸不卸妝的話,可以以此作為參考。
▲圖片來源:參考文獻[2]
去年開封的防曬霜今年還能用嗎?
首先要看這瓶防曬霜有沒有超過保質期,如果超過了就不要用了,如果沒超過繼續往下看。一般的產品會標註開封後的使用限期,對於防曬霜,一般約定俗成的是12個月,即標著「12M」的標誌,如果已經超過這個開封後使用期限了,那麼也不建議繼續使用。
另外,如果之前保存在高溫、直接受到太陽照射、潮溼的環境,或者產品質地、味道、顏色發生了變化,遇到這些情況也放棄使用吧。
以上情況同樣適用於其他護膚品。魔鏡相信看完這篇文章的仙女們不會再有1年用不完1瓶防曬霜的情況。
使用防曬霜會導致缺乏維生素D?
不會。人體80%的維生素D是通過中波紫外線(UVB)照射皮膚後合成的,而我們使用的防曬會減少皮膚吸收UVB照射的量,所以才會有仙女們提出這個問題。
根據目前的研究看,健康人日常使用防曬霜並不會導致身體缺乏維生素D,這跟大部分人使用量不夠有關,但即使正確足量地使用防曬霜,也不會導致維生素D缺乏。
因為紫外線誘導維生素D合成是個高效的過程,有兩個胳膊大的面積裸露的皮膚,在陽光下走20分鐘就夠合成一天所需的維生素D含量。
但對於膚色深的人群、防曬非常到位的人群、位於北方地區的人群、很少出門的辦公室人群和老人們來說,光靠日曬還是不夠的,建議大家自行進行維生素D的補充。此外,食物也是維生素D的重要來源。
▲圖片來源:soogif
防曬霜中的二氧化鈦能致癌,怎麼辦?
今年2月份確實有這條新聞,歐盟委員會把二氧化鈦列為二類可疑致癌物。這次的主角二氧化鈦就是我們在防曬霜、粉底、遮瑕等化妝品中經常遇到的成分,二氧化鈦除了是一種物理防曬劑,還會在化妝品中作為增白劑使用。
但是,歐盟註明了這個二類致癌物指的是吸入途徑的二氧化鈦。根據目前的研究看,皮膚上塗抹二氧化鈦是安全的,我們塗抹的護膚品中含有的二氧化鈦不會被吸入到肺裡。
而我們普通人日常中需要接觸吸入型二氧化鈦的途徑,主要就是噴霧式的防曬,所以在使用這類產品的時候,要注意避免直接對著口鼻部噴。
整個夏天都堅持防曬,為啥仍曬黑了?
有的妹子太過於依賴防曬霜了,覺得本宮塗了SPF50+、PA++++的防曬就可以「橫行霸道」了,在海灘上、街道上仰著小臉,所有人都要欣賞到本宮的容顏,奉行的原則是「塗最強的防曬,曬最猛的太陽」。
防曬霜雖然好用,但是倍數再高的防曬也並不能吸收或反射所有的紫外線,仍然有一部分紫外線會透過防曬被我們的皮膚吸收,此外,日光裡的可見光、紅外線也會導致皮膚損傷,更不要說妹子們塗的防曬可能還沒夠量。
防曬不僅僅是指塗抹防曬霜,還包括使用遮陽傘、戴帽子、墨鏡、衣物這些硬防曬措施,另外也可以避免在紫外線最強的時段出門、去紫外線強的地點「打卡」,如果不得不這麼做,儘量在有陰影的地方進行活動。
市面上的防曬衣真的防曬嗎?
市面上的防曬衣有的是「掛羊頭賣狗肉」,有的是真有防紫外線的作用,關鍵在於怎麼選擇。
對於紡織品,有個專門的指標來評價其防曬性能,即紫外線防護係數(UPF),只有UPF值>40,且UVA的透射率<5%時,才可以稱為「防紫外線照射產品」,所以買防曬衣要認準這個指標。(指路��《》)
夏天過後,大家的胳膊上多多少少都會有一道黑白分界線,沒留的說明你確實防曬做得好,也可能是穿了一夏天長袖。
我們日常的衣服雖然沒有標識,但是也有級別不等的防曬能力,如果不想買「防曬衣」,也可以選擇普通衣物,普通衣物通常織紗更緊密、面料更厚、顏色更深,萊卡或者滌綸材料的織物相對於織紗鬆散、厚度薄、顏色淺,棉麻材質的織物防曬能力更高。
完
以上便是今天課程的全部內容,總之,希望同學們重視防曬、科學防曬,下課。
課後別忘了點點 在看 ,學得好的同學反手就是一個 轉發 ,分享給自己怕曬黑的小姐妹!
早安,我愛這個世界!
參考文獻
[1]Heidi Li,Sophia Colantonio,Andrea Dawson,Xing Lin,Jennifer Beecker. Sunscreen Application, Safety, and Sun Protection: The Evidence [J]. SAGE Publications,2019,23(4).
[2]Wei Chen MD,Mei He MB,Li Xie MM,Li Li PhD, MD. The optimal cleansing method for the removal of sunscreen:Water, cleanser or cleansing oil?[J]. Journal of Cosmetic Dermatology,2020,19(1).
[3]Neale R E,Khan S R,Lucas R M,Waterhouse M,Whiteman D C,Olsen C M. The effect of sunscreen on vitamin D: a review.[J]. The British journal of dermatology,2019,181(5).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