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寶寶知道 兒科鮑秀蘭
寶寶如果完全停止使用尿不溼,也就意味著寶寶完全掌握了如何自我入廁排便的能力。但是這一時刻並不是某一天突然就出現的,而是寶寶在家長的指引下漸漸訓練而形成的!
那麼問題來了,寶寶的訓練該在什麼時候進行呢?
首先在時間上,根據國外推薦的「入廁訓練」原則,一般推薦的時間是18~24個月。年齡過小的時候(12個月),寶寶的泌尿系統和神經系統發育尚未完全成熟,從醫學生理上來說,此時的寶寶還不具備自我控制排便的能力。
另外也有研究表明,在18月齡之前就被訓練入廁的寶寶,反而掌握入廁能力的時間會大大延長,有些可能需要一直訓練到4歲之後才能完全掌握。但是,如果在2歲左右,媽媽們才開始訓練寶寶入廁的話,很多寶寶在半年左右的時間就完全掌握了。所以寶寶的入廁訓練並不是越早越好,大部分孩子完成如廁訓練的平均年齡為2歲半左後。
因為每一個寶寶真正的入廁訓練時間都是不一樣的,其中男孩會還明顯晚於女孩。那具體到一個孩子該怎麼決定呢?
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會傳遞一些「信號」給自己的爸爸媽媽們,告訴他們,自己已經準備好啦。
1、寶寶開始對大人的入廁過程表現出一些興趣,還能模仿你入廁。
2、寶寶有能力使用坐便器(舒適的坐在兒童坐便器上),可以在上廁所前迅速脫掉紙尿褲,甚至可以自己穿脫褲子。
3、厭惡使用尿不溼,寶寶在排便前後可能會用小手撕扯身上的尿不溼,或許是在告訴家人他想要「粑粑」,「尿尿」了,或者是他覺得穿著尿不溼不舒服了。
4、寶寶的排便開始規律,每天能夠保證至少2小時以上尿不溼是乾爽的。
5、寶寶在玩耍的時候,有時候會呆著不動,並且眼睛看著你,其實他是想告訴你,他發生了什麼事,這一點表明他已經能意識到了他正在排便。
以上這些信號基本就可以證明,此時的寶寶可以準備脫尿不溼了,家長們需要對寶寶進行入廁訓練了。
入廁訓練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可能寶寶會有溼褲子的時候,請家長朋友們不要責怪寶寶,以免對孩子造成心理負擔。
另外,在此過程中尿不溼可以白天嘗試不穿,訓練寶寶入廁,在夜間的時候,仍然繼續使用尿不溼,隨著寶寶的控制力越來越強,家長們再考慮逐漸去掉夜間的尿不溼。(圖文來自網絡)
關注寶寶知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