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時傳,男,中共預備黨員。南京郵電大學通信與信息工程學院通信工程專業2020屆本科畢業生。在校期間,曾獲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M獎、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省級一等獎、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國家級二等獎、江蘇省高數競賽二等獎等獎項,獲校三好學生、一等獎學金、優秀共青團員等獎項或榮譽。曾任南京郵電大學融媒體中心副主席,其所主稿的校園新聞推送多次達到上萬閱讀量,引起較好的校內外反響。
現考研升學至上海交通大學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電子信息專業。
從管院到通院,初心未改
「志願是我自己選的,我記得第一志願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工商管理是我的最後一欄專業。也算是與南郵有緣吧,最後我有幸進了管理學院。」談到高考錄取結果,席時傳回憶道。
2016年9月,拖著行李箱的席時傳來到南郵三牌樓校區管理學院報到,正式成為一名柚子,開啟了四年的大學生活。經歷了迎新、軍訓和一兩個月的課程,他很快適應了在管院的節奏。周一到周五的課程、工作日晚上和周末的社團活動、閒暇時光的短途出遊,在南郵的第一個學期,席時傳感到頗為充實。直到第一學期期末的某天,席時傳無意中翻看學生手冊,看到了有關轉專業的相關規定,他意識到自己的大學生活可能會有一個重大改變。
被問到為什麼要轉專業,席時傳說:「說到底,我還是個偏文的理科生。如果我的學習興趣為1,那文佔0.4,理佔0.6。而且畢業以後,我也更希望從事理工科相關的工作。」第一學期結束,席時傳績點專業第一,順利獲得了參加轉專業考試的資格。第二學期開始,他便開始了緊張有序的準備工作,最終順利轉入通院的通信工程專業。
轉專業成功,算是席時傳在大一學年最高興的一件事。但除此之外,他在其他方面也小有成果,例如:參加江蘇省高數競賽獲得省級二等獎、四級考到688分同批全校第一的成績、作為一名「文科生」參加自然科學知識競賽拿了省級三等獎……用他自己的話來說:「這些都算大一生活的美好小插曲,我到哪都閒不下來。」
補修與競賽,「痛」並快樂著
如果說大一是「不想讓自己閒著」,那大二的席時傳是「不得不讓自己忙起來」。進入通院學習,第一件讓他頭大的事便是課程補修。由於大一在管理學院,許多公共課和專業課與通院天差地別,他相比同期轉入通院的其他原屬於理工科學院的同學有更多需要補修的課程。「高數A、大學物理、電路分析基礎、C語言程序設計……現在想想大二和大三的生活,我都有點瑟瑟發抖。」採訪時,席時傳開玩笑說。
席時傳記得,大二上半學期,包括各種實踐課程在內,他一共有十八門課,課表幾乎是滿的,每周五天只有一節課是空著的,有時晚上還有選修課和補修課。每到期末考試的時候,通宵成為了他一種生活新常態。想到這些,席時傳笑道:「好在這些都已經是往事了,現在想想自己的抗壓能力在那時候應該被鍛鍊了不少,哈哈。」
除補修以外,席時傳的大二大三的其他時間都被數模競賽所佔據。巧的是,當初主動找他組隊的正是結識於通院轉專業考試的張亞中,他們的數模隊伍一起參加了一次校賽、一次國賽和兩次美賽,從校賽三等獎,到國賽省一等獎,再到最後的美賽M獎。
在席時傳看來,他們的進步與收穫既離不開隊伍三人的共同奮鬥,也離不開指導老師閆慶倫的悉心指導。「對於我這個寫作手來說,記憶最深刻的就是國賽培訓時在閆老師的指導下修改論文,那些文字表達、段落格式、圖片表格都有其『更美的存在方式』。培訓結束後再看之前自己校賽寫的文章,簡直不忍直視。」憶及這段經歷,席時傳覺得,大學四年,數模讓他進步很多,也讓他收穫很多。今年畢業,曾經一起作戰的隊友張亞中和周明勇,也均推免至東南大學(見官微推送《郵子|轉專業、競賽、集體保研名校!這支「宿舍戰隊」不簡單》),對於三人來說,這是一段難以抹去的大學記憶。
總結自己的大二和大三,席時傳說:「大二大三,對我來說比較痛苦,但這痛苦不值得麼?我覺得不是,這一切背後的甘甜,熬過來了才能體會到。」
讀研or工作,上交or華為?
到了大三下學期,席時傳不得不思考一件事——畢業以後他要幹什麼?放在他面前有兩個選項,讀研和直接工作。對於通信工程專業的同學來說,出來找工作並非難事,許多同學畢業後能進入華為中興這樣的企業,薪資待遇等各方面都不錯。但後來,席時傳還是選擇了去考研:「對我來說,不讀研就會覺得有點不完整。本科階段泛泛地學了一些專業基礎,想要深入研究學習,還是要讀研究生。我相信我未來的工作生涯也不缺這兩年半的時間。」考慮到地域和科研水平等各方面因素,他最終選擇了上海交通大學電院的電子信息專業。
在席時傳看來,大學時光中,準備考研這一年是他在學習上花費精力最多的一年。每天早上七點起床,早飯後到圖書館門口背單詞,等著圖書館開門;晚上十點圖書館閉館回宿舍,還要對一天的學習內容簡單地做個總結……這樣的生活日復一日,緊張而有秩序,從春天到冬日,最終在飄著小雨的12月底悄然結束。
參加完考研的席時傳,並沒有放寬心去享受假期,他在今年年初還參加了華為公司的春季招聘,並成功拿到了華為南京研究所的offer,他解釋說:「客觀來講,我要給自己留一條退路,如果沒考上,去工作能給自己和家庭都減輕不小的壓力。華為的offer給了我一顆定心丸。一直以來我都很佩服華為,也十分感謝華為。」
今年4月份,考研分數和分數線公布,5月,考研複試結束。最終,席時傳順利被上交電院錄取為碩士研究生。值得一提的是,從大二開始同住的兩名室友,也分別被上交和南郵錄取,繼續深造。
△席時傳與其室友,分別被上交、南郵、上交錄取
他與融媒體的兩年
除此之外,席時傳還參與了很多其他的實踐活動。大一時,他就加入了學校官方微信公眾號和官方微博等新媒體平臺的運營團隊——南京郵電大學融媒體中心。在這裡,他可以算是一個多面手——校園新聞採寫、校園風景拍攝、微信電臺錄製、微信推文編輯等,他都能夠應付得當。他參與製作的多期微信推送達到了上萬的閱讀量,在校內外引起了較好的反響。許多大家曾經看到的朋友圈爆款,都出自他和其他融媒體小夥伴之手。
對於融媒體,席時傳有很深的感情:「我和融媒體有很多記憶深刻的事。我記得第一年我就作為直播主持人參與了校運會的直播;大一暑假前和小夥伴們一起參與了畢業晚會的直播和特報;南京地鐵高校專列出來的那兩天我還專門跑到地鐵上拍照報導,當天就做出了推送……融媒體是我在南郵的家,在這裡我也認識了可愛的饒老師和一幫朋友,以後回學校肯定要做的事就是回融媒體看看。」
大二學年,由於大一在融媒體的優秀表現,席時傳當選為融媒體中心主席團成員,分管新聞部和視覺部兩大部門。在指導老師和小夥伴們的共同努力下,官微官博稿件質量有了明顯的提升,閱讀量、點讚量等指標也逐漸提高。
「如果沒有融媒體,那麼在南郵前兩年的生活就是不完整的,我也不可能是現在的我,感謝這兩年的經歷,讓我成長、成熟。」
未來規劃&學長寄語
對於未來,席時傳不想做太多脫離實際的打算:「我還是想認真完成碩士階段兩年半的學習與研究,如果有能力和興趣,可能繼續深造。未來怎樣,還是在我自己的腳下,等待著我一步一步去探尋。」
離校之際,他也想對學弟學妹們說:「在南郵,不管你在哪個學院,哪個專業,都有著無限的上升空間。事在人為,想做什麼,就去做吧。每年南郵都有很多優秀的人,你怎麼知道那個人不是你呢?」
來源:南京郵電大學 文案:陸敏燕 編輯:常蘇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