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常犯的4個錯誤,家長您中招了嗎?

2020-09-06 陝西專升本備戰

過去,很多父母把教育孩子當做老師的任務,以為把孩子送去學校就萬事大吉了。

近年來,隨著「家校共育」理念的興起,家長們越來越意識到家教的重要性,並從各個方面著手培養。

初衷是好的,可一些家長不是用力過猛就是方法錯誤,結果事倍功半,吃力而不討好。

教育部部長陳寶生曾說過:

「家庭教育不到位,不僅會抵消學校教育的效果,還會給孩子發展造成一定的消極影響。」

那麼在家庭教育中,家長們都有哪些常犯的錯誤呢?

1

忽視孩子的想法和感受

孩子:「爸爸媽媽,我覺得可以這樣做......」

家長:「別想那麼多有的沒的,照我說的做,準沒錯!」

以上對話,你會不會覺得熟悉呢?

在教育孩子時,有的家長習慣性地把自己居於高位、命令或指揮孩子做事情。

這樣做,看似節省了時間和口舌,實則會對孩子帶來負面作用:

孩子的想法不被傾聽和重視,久而久之,他們不再願意和父母溝通交流;

只求把事情做好而不給思考、試錯的機會,孩子永遠學不會做事的要領和方法。

正確的教育應該是,多聽聽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和他們一起分析是否可行。

此外,當孩子遇到困難時,家長不妨做個示範或帶著他們一起做,使孩子在過程中學會如何自己解決。

2

對孩子反覆強調自己的辛苦

家長A:「要不是因為你,我和你爸(媽)早離婚了!」

家長B:「我們起早貪黑忙工作,還不是為了送你進好學校,你可別當白眼狼!」

為了勸孩子學好,一些家長常常把「辛苦」二字掛在嘴邊。

在他們的預想中,孩子會被這些話刺激到,進而發憤圖強、用功讀書。

可不料,家長過分強調自己的付出,反而會對孩子造成傷害:

孩子背負巨大的心理壓力,可能產生自卑、消極等負面情緒;

孩子誤以為家長嫌棄自己,進而頂撞家長,或任由自己「破罐子破摔」。

要知道,教育孩子是每個父母應盡的義務和責任,而不是為了得到回報或優越感。

激發孩子的內在動力,培養孩子的擔當意識,這才是更為恰當的做法!

3

在外人面前挖苦或責罰孩子

鄰居:「你家孩子真懂事,每天放學回家都會先寫作業再去玩。」

家長:「哎可別提了,不知道的人還以為他有多厲害,一到考試還不是不及格!」

有的家長喜歡替孩子「自謙」,或在誇獎別人家孩子的時候順便「貶低」自家孩子。

還有的家長,只要孩子做錯了就立刻責罰,完全不顧場合和時間。

家長或許並無惡意,但這些話卻深深傷了孩子的心:

明明自己沒有犯錯,可還是莫名其妙地挨了一頓挖苦,心裡自然不好受;

爸媽在外人面前越罵越起勁,原本認錯態度還算好的孩子早已變得麻木。

其實,孩子雖小卻已經有了一定的自尊心,他們也會在意自己的面子。

正確引導而不是讓孩子蒙羞,這樣的家庭教育才更有效!

4

故意打擊孩子的成就感

孩子:「媽媽你看,我這次數學考了98分!」

媽媽:「你們班***從來都是考滿分,你才考了98分,有什麼好高興的?」

為了防止孩子驕傲自滿,一些家長採取了「打壓式」的教育方法。

如果孩子做得不好,家長就狠狠地教育一番;如果孩子表現不錯,沒什麼好誇的,他們就應該這樣。

結果,家長吝惜誇獎的做法,使孩子的積極性大受打擊:

「好好學習、考取高分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討爸媽開心。」

「爸媽更喜歡別人家的孩子,我成績不好,爸媽就不會愛我了。」

父母一定要明白,凡事有度,過猶不及,我們既要提醒孩子虛心進取,也要給他們做事的成就感。

多肯定孩子的進步,適當誇獎孩子,他們才能更有動力和信心!

用心養育,用愛呵護,更要用正確的方法施以教育。

家庭教育中常犯的這4個錯誤,家長們要有則改制、無則加勉!

相關焦點

  • 淺談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長必看!
    一個家庭當中,父母對子女的「家庭教育」極其重要,就拿孩子厭學的問題來說,很多家長都會走入一個誤區,會認為厭學是孩子自身的問題,但事實上並不是這樣的。家庭教育一直都是備受關注的焦點,也是孩子來到這世上第一種教育,父母就是孩子的啟蒙老師;有不少家長為了孩子的學習操碎了心,有的甚至不惜付出一切,但家庭教育是一門功課,有些家長不當的教育方式,也會讓孩子喪失學習的動機,沒有學習興趣;而孩子的心理發展是否健康,是需要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必要的心理疏導。
  • 真正愛孩子的家長,一定不要用3種錯誤教育方式,你中招了嗎?
    家庭教育是最基礎的教育,對人的成長具有極其深刻的影響。可是,很多家長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自己的言行,給孩子的成長造成了負面影響。家庭教育是不可逆的,教育孩子一旦觀念錯誤、方法錯誤,毀了孩子,也毀了自己的生活。真正愛孩子的家長,一定不要用3種錯誤教育方式,你中招了嗎?
  • 北大教育專家總結:4種錯誤的家庭教育類型,很多家長深陷其中!
    北大教育專家總結:4種錯誤的家庭教育類型,很多家長深陷其中!大家好,歡迎關注【內容匠人說教育】,記得右上角關注哦!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北京大學教育專家總結的4種錯誤的教育類型,分別是包辦型、溺愛型、粗暴型和放任型,各位家長看完之後會發現,自己不經意間也犯了很多教育方法上的錯誤,甚至是深陷其中。希望大家能夠對號入座,趕緊改掉錯誤的方法,給孩子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
  • 家庭教育的十個坑,家長自查一下 ,看自己中招沒有
    父母錯誤的教育方式,會耽誤了孩子的成長,影響孩子的未來。 家庭教育的十個坑 ,家長自查一下,看自己是否中招。第一個坑:沒有底線的關愛, 導致孩子不知道珍惜。父母越是以家長的「架子」說教孩子,孩子越是會本能的產生抵抗的情緒。不知不覺中,孩子叛逆的思想就會越發嚴重。第三個坑:包幹孩子的一切事情,導致孩子缺乏自主能力。
  • 帶寶寶打預防針時,家長別犯這4個禁忌,很多人都中招了
    導讀:帶寶寶打預防針時,家長別犯這4個禁忌,很多人都中招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帶寶寶打預防針時,家長別犯這4個禁忌,很多人都中招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家庭教育:父母幫孩子認識錯誤,比幫他改正10個錯誤還重要
    家庭教育中,犯錯也成為家長們很頭疼的事情。我們在養育的過程中,當孩子犯了錯,比如故意碰灑了牛奶,有些父母就會趕快幫忙把牛奶擦掉,只是瞪一眼孩子,這事情就過去了。父母快速的幫助孩子修正了錯誤,並沒有讓孩子認識到究竟哪裡錯了,並不利於孩子改正錯誤。
  • 家庭教育中不容忽視的4個「核心關鍵」
    聽完她的話,我直接指出了她的問題:「我剛才在聊天中了解到,儘管您一直在與孩子一起學習,但您總是會批評您的孩子。孩子還很小,這是因為父母需要鼓勵和鼓勵。讚美。當時,您批評的越多,孩子的抵抗力就越大,對學習的抵抗力就越強。如何才能冷靜下來並努力學習?」堂兄聽到這些消息後,突然意識到將來的教育方式應該仔細計劃。
  • 家庭教育的十大原則,身為家長的您做到了哪幾點?
    父母是孩子真正的啟蒙老師,良好的家庭教育對孩子健康成長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父母在子女的教育上面一定要講究方法,否則很可能適得其反,尤其是對於嬰幼兒不科學的家庭教育甚至會給孩子造成難以彌補的創傷。
  • 老人帶娃,這五個誤區不要碰,中招的建議家長委婉告知並糾正
    導讀:老人帶娃,這五個誤區不要碰,中招的建議家長委婉告知並糾正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老人帶娃,這五個誤區不要碰,中招的建議家長委婉告知並糾正!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一個優秀學生家長必備的家庭教育法則
    還有的家長:認為孩子學習不好,也就不管孩子學習了,讓學校看著就行了!家長先放棄了!孩子能不放棄嗎?家長的教育責任是第一位的。古人都說:養不教,父之過;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家庭教育的影響不僅是最初的、第一位的,更是終身的;學校的三年永遠抵不住家長的影響。
  • 家長在家庭教育中要擺正4個位置
    從家門口到樓梯門口,走完我離家出走的最大半徑後,我回家跟我媽認了錯……「『中和位育』四個字出自《中庸》的一句話,大意是『當你在不受喜怒哀樂情緒影響的狀態下,可以對事物作出不偏不倚的判斷,這就是『中』的狀態;當你達到『中』的狀態後,就會做出恰如其分的行為,也就是『和』。如果我們達到『中』的狀態,做出『和』的行為,那麼萬事萬物就會各安其位,得以生長化育。
  • 母乳餵養過程中,媽媽的這3個行為,可能是在坑寶寶,你中招了嗎
    導讀:母乳餵養過程中,媽媽的這3個行為,可能是在坑寶寶,你中招了嗎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母乳餵養過程中,媽媽的這3個行為,可能是在坑寶寶,你中招了嗎!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國際家庭日 | 錯誤的家庭教育,正在毀了孩子
    2020年5月15日是第27個「國際家庭日」。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類社會的最主要組成部分。有家人的地方才叫家。從呱呱墜地開始,孩子最早接受的是家庭教育,影響最大的也是家庭教育,良好的家庭教育能讓孩子變得更加優秀。
  • 好提分:高三家長常犯的四個錯誤!不改正將耽誤孩子
    一個優秀的孩子是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共同努力的結果,只有一方是不行的。尤其是剛步入高三的孩子們,許多父母都在焦慮不已,並竭盡全力幫助孩子更好地學習,但他們常常事與願違,孩子不領情。&34;整理高三家長最容易犯的錯誤,看看您中招了嗎?
  • 【家教指引】一個優秀學生家長必備的家庭教育法則
    還有的家長:認為孩子學習不好,也就不管孩子學習了,讓學校看著就行了!家長先放棄了!孩子能不放棄嗎?家長的教育責任是第一位的。古人都說:養不教,父之過;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家庭教育的影響不僅是最初的、第一位的,更是終身的;學校的三年永遠抵不住家長的影響。
  • 【科普創新月】孩子長個兒的誤區,您中招了嗎?
    近些年,隨著大眾審美、職業遴選等對身高的青睞,孩子的身高受到家長們越來越多的關注。兒童心理學家介紹,我國每年都有大量的矮小兒童因為不同程度的自卑、抑鬱、內向等心理或行為障礙,影響到升學、就業和婚姻,甚至成年後不具備正常勞動能力,成為家庭和社會的負擔。一些家長由於平時疏忽或是對孩子長個兒的誤區,來到醫院就診卻為時已晚,悔不當初。下面這些關於身高增長的誤區,您中招了嗎?
  • 好孩子就應該聽話,真的好嗎?
    不知道家長朋友是否記得啟加金小庸曾經分享過有關家庭教育中錯誤思維的科普文章,文中指出了人們在家庭教育中常犯的一些扭曲的思維邏輯。今天,我們接著絮叨絮叨家長的一些錯誤思維的例子。說實在的,養孩子的確很辛苦。尤其是對那些不聽話,有個性的小朋友,家長有時都要急瘋了也不起作用。打又捨不得,罵又怕打擊自尊,不管又不行。大家都喜歡聽話乖巧的娃娃,可是聽話乖巧的娃娃真的好嗎——對於孩子自身來講。不知道各位有沒有養過小寵物,如果有細心養過寵物狗的家長。
  • 家庭教育中的十三個「不要」,家長必知!
    或者「你是木頭人嗎?」每當這類有傷孩子自尊的話脫口而出時,都會損傷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給孩子心理蒙上陰影。如果這句話成了家長的口頭禪,一個沒有主見、沒有自信、呆頭呆腦的笨孩子可能真的會誕生。 4 不要過度保護、監督孩子 過度保護、監督孩子是很多家長所犯的通病。他們總覺得孩子還小,還不能獨立。因而對孩子的方方面面進行全方位、掠奪式保護。但這樣過度保護,會挫傷孩子的自我觀念,削弱孩子的自主能力。
  • 讀懂孩子:家庭教育的三大誤區,您知道嗎
    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健康與教育研究所所長邊玉芳教授教您避開家庭教育的三大誤區,科學養育孩子。在家庭教育的過程中,類似「早識字」的「超前學習」「拔苗助長」還有很多,小學低年級學高年級的內容,高年級則學初中的內容……超前學習,就真的不會輸在起跑線上了嗎?其實,孩子識字並不是越早越好。首先,過早識字不符合孩子的思維水平,因為學齡前孩子的思維方式偏好直觀、形象、可感知的事物,尤其是3歲之前,識字太枯燥、太抽象,容易造成較大的負擔。
  • 4類家長讓老師頭疼,來看看你中招了嗎?
    閨蜜畢業後就在家的附近做起了小學老師,有時候和他聊天就會聊起很多關於學生家長的趣事,有時候我會問他,對於孩子的態度,會因為家長是個怎樣的人而改變嗎?她的回答是肯定的,人之所以是高級動物,是因為人是懂情感的,老師也需要尊重,有些孩子不懂事可以理解,但如果家長不懂事,那真的無藥可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