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0 18: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灌雲縣最權威的官方信息發布平臺,點擊藍字關注!
「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如何密切人大代表與人民群眾的聯繫,更好發揮代表作用?伊山鎮人大根據本鎮實際情況不斷探索實踐,全力推動人大代表工作站「六有」規範化建設工作,將代表履職觸角延伸向社會最基層,打通了代表聯繫和服務人民群眾「最後一公裡」。
昌和代表工作站推行「兩化服務」工作法,實現服務居民「零距離」。
昌和社區有人大代表16名,根據該社區的特點,人大代表在社區推行「網格化+信息化」的「兩化服務」工作法。將社區科學劃分為4個專屬網格,10個居民網格,擇優選聘兼職人大代表網格長10名,配備專職網格員10名,兼職網格員14名。建立項目認領、定期交流、進展通報、群眾評價等機制,今年以來共推動3個為民服務項目落地。同時,人大代表致力打造網格化人大服務平臺,建立「大數據」基礎信息庫,實行「一網辦」「一次辦」「一門辦」等服務方式,實現「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路」。依託昌和網站,建立人民微心願意見箱,據統計,現已收集各類問題建議127條,辦結121條,辦結率達95.2%。
新華代表工作站實施「三步脫貧」工作法,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新華村13個村民小組共有7536人,貧困人口就達935人,屬省級深度貧困村。為徹底拔掉「窮根子」,新華代表工作站因地制宜、科學謀劃,聚焦「兩不愁、三保障」,制定「三步脫貧」工作法,全力助推脫貧攻堅。
「要想富,先修路」。在省交通運輸廳的幫扶下,投入2800餘萬元,在鹽河撤渡建橋,徹底聯通了204國道;借力233國道建設機遇,進一步完善了去縣城的通行條件。人大代表積極聯動各方,著重增強全村的「造血」功能。組織扶貧專場招聘會和貧困勞動力技能培訓班,提供創業扶持。同時,通過「散戶+合作社」的形式幫助解決漁網加工、特種養殖和情趣內衣等產業產品銷路等問題。「只有產業興,才有百姓家業旺。」新華村實施432KW農業棚頂光伏發電項目,總投資423萬元,為43戶特困戶帶來投資收益,吸納了本村50多名低收入村民就近就業增收。
伊甸園代表工作站實施「三議三評」工作法,打造美麗鄉村。
近年來,該鎮人大代表提出《關於加快推進伊甸園景區發展的建議》等議案12件,並實施「三議三評」工作法,致力將伊甸園打造成「春賞花、夏戲水、秋採果、冬體驗」的美麗樂園。在實幹中議景區發展,評區域旅遊成效。黨的十九大召開前夕該景區榮登央視《新聞聯播》,央視七套《美麗鄉村快樂行》進行專題推介。在開拓中議產業發展,評創業致富成效。伊甸園代表工作站利用梨園發展觀賞經濟、採摘經濟以及深加工經濟,由一產向二、三產業延伸,探索出「旅遊+農業」發展模式和「體驗+特產」營銷思路。在創新中議人居環境,評生態宜居成效。人大代表充分利用生態資源稟賦,大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探索出「人居環境整治+鄉村旅遊體驗」的發展模式,走出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路子。川星村搖身一變成為「國家森林鄉村」「江蘇省生態文明村」「江蘇省休閒農業示範村」。
▲伊山鎮人大主席團開展「議人居環境,評生態宜居」成效活動。
▲昌和代表工作站創新群眾評價機制,辦結問題建議,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伊山鎮人大代表化身網格員助力社區「創文」工作。
▲伊山鎮人大代表視察扶貧產業園建設進展情況。
▲伊山鎮人大代表調研扶貧產業生產情況。
▲伊山鎮人大主席團討論實施「三議三評」工作法。
文/圖: 潘鵬 王皓仟
監製:曹文
原標題:《什麼是擔當?請走進伊山鎮人大代表工作站》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