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說,天天宣傳,你就是不聽,經常有受害人問:「騙我的人抓得到嗎?」「我被騙的錢能追得回來嗎?」「順著網絡查怎麼就查不到人呢?」,「有銀行卡、電話、網站信息,怎麼躲在背後的人,就是抓不到呢?」銀行卡、電話、網站信息都是假的,辦案民警鬥智鬥勇的程度,遠超過你的想像,所以保護好自己「錢袋子」的最好方法,不是等著咱們民警去破案,而是提高防騙意識。
圖片
為了更好地普及防範電信詐騙知識,切實杜絕和防止電信詐騙案件發生。鄯善公安梳理了近期發生的典型電信詐騙真實案例,現在小編將犯罪分子常用作案手段告訴大家,請大家提高警惕讓犯罪分子無機可乘。
圖片
案例一:
2020年6月7日,某小區2單元305室居民劉某在「東方財富」手機APP投資理財被騙,損失1411328元。被騙後,劉某選擇報警,在民警的詢問後得知,平時也被宣傳過防範電信詐騙,但是沒想到會發生到自己身上,民警再一次對劉某進行反電詐宣傳,2020年7月6日,同樣在家劉某在網上掃碼下載炒股期貨的app再一次被騙,損失金額640925.06元。
圖片
購買股票、金融理財投資等,要通過正規的機構,不要盲目相信網絡上的陌生人推薦的各類平臺,不要相信所謂的「內幕消息」「大師指點」「權威發布」,背後隱藏各種騙局。警方提示:面對高收益、高回報的投資要時刻保持戒心和清醒地頭腦,不要被高收益迷惑雙眼,避免落入網絡投資理財詐騙陷阱。
案例二:
2019年12月30日,東巴扎居民白某在濱沙購物廣場接一陌生人電話網上辦理貸款被騙,損失4000元。
貸款詐騙是近兩年最多的一類電信詐騙類型。警方提示:不要輕易相信陌生來電、簡訊,不要點擊來路不明的連結、廣告。辦理貸款、信用卡要選擇正規的渠道,不要輕信所謂「代辦」人員,任何要求先繳納費用等涉及資金轉帳的都要提高警惕!!!
圖片
案例三:
2020年10月25日至2020年11月14日期間,鄯善縣居民胡某在抖音平臺上認識好友「薛某某」,二人迅速發展為男女朋友,後在「薛某某」的介紹下,開始下載「幣安」交易會所APP,後在其APP上投資理財共計14餘萬元,後期平臺無法提現,「薛某某」也失聯,造成損失14餘萬元。此類案件持續時間長,涉案金額較大,往往伴隨著受害人的情感傷害,社會影響惡劣。警方提示:網上交友務必認真核實對方身份,不要被花言巧語所迷惑,更不要相信對方所謂的「高回報」「穩賺不賠」的好項目!!!
公安提示
1、防止身份信息洩露,在個人身份信息或者是家人信息的保密工作上,不要輕易向他人透露、也不要輕易將填寫有個人資料的憑證、單據等隨手丟棄。
2、如果接到了涉及錢財的陌生簡訊或者是電話的時候,一定要仔細核對真實的信息,可以打電話給當事人或者相關單位,進行多方核實。
3、在做好自身防範的同時,積極向周圍的親人、朋友做好宣傳,特別是平時獨自在家的中老年、離退休人員等易受騙群體要注意提醒。
4、電信詐騙,萬變不離其宗,所有鋪墊最終都為「讓你轉帳」。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切記!天上不會掉餡餅,掉下來的肯定是陷阱,更不要輕易向他人轉帳、匯款。
5、在遭遇電信網絡詐騙後儘快撥打110或者就近的公安機關報案,準確記錄騙子的帳號、帳戶姓名,將相關證據提供給民警,儘可能的挽回損失。
信息來源:平安鄯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