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99年高等院校開始擴招,距今已經有二十多個年頭了,大學生一抓一大把,本科畢業基本就面臨著失業的壓力了,為了緩解嚴峻的就業形勢,不少大學畢業生選擇考取研究生,一則為了提升自身的競爭力,以後能找到份好工作;二則也是為了延緩下就業的壓力。
考取研究生只能暫時延緩就業的壓力,並不是直接消除,隨著近幾年考取研究生的火爆,延緩就業壓力的作業似乎越來越小。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碩士研究生的畢業人數將近100萬人,如此龐大的就業人數,一股腦地投入到就業市場,一時間又出現了「畢業即失業」的狀況。
其實對於考取研究生的學生而言,他們繼續深造學習的目的很明顯,無非就是想以後有份好工作,用多幾年的學習時間換後半生的衣食無憂,不過事與願違,雖然願望是美好的,但現實是殘酷的。縱使多經歷了幾年的學習,換來的仍舊是眼下就業的困難。
碩士畢業生的增加,也讓用人單位在招聘時挑挑揀揀。找工作和升學一樣,都是本著擇優錄取的原則,應聘者的學歷普遍提升,在同等學力條件下,招聘單位自然要選擇綜合能力強的應聘者來錄取。
其實碩士研究生的壓力不止存在於找工作的一瞬間,而是伴隨著整個碩士深造階段,能否順利畢業也是他們所一直焦慮的。
當初趨之若鶩的考取研究生,如今卻成了就業的悲劇,不少學生哭笑不得,調侃自己的悲劇人生。不過學歷作為應聘的首要條件,這一點是一直都沒有變的,用人單位依舊看重應聘者的學歷。
除了學歷證書,個人的綜合能力更為重要
經過嚴酷的研究生考試,順利進入到碩士階段進行學習,基本上每個學生都以順利畢業為目標,其實能順利拿到學歷證書只是其中的一個方面,重要的還是在兩三年的學習中,不斷地提升個人的綜合能力。只有你同時擁有了高學歷和高能力,才能儘快的嶄露頭角,被用人單位發掘出來。
碩士畢業生的就業難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1、自身心態的問題
成功考上碩士,並不意味著萬事大吉了,順利拿到畢業證,找到一份心儀的工作才是最終目的,不少碩士階段學習的學生一想到畢業和找工作的事情就心律交瘁,沒有一個好的心態,很難保證能達到滿意的效果。
2、專業局限,就業面窄
大學畢業生如果畢業後找工作不對口可能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對於碩士研究生來說,一般都願意找對口專業的工作,因為本身專業的局限性,致使就業面變窄,獲得好工作的機率自然降低。
3、心裡期望值過高
研究生在找工作時普遍認為太差的工作,太低的工作不適合自己,更確切的說是對不起讀了這麼多年的書,以至於找工作時出現高不成低不就的情況。
在研究生學習階段,需要提升哪些方面,以便以後能順利找到工作呢?
1、在學術研究上
眾所周知,碩士研究生階段主要是學術研究,需要對特地的課題進行研究,作出新的科研成果,而這些成果可能就是學生以後找工作的砝碼。為了增加成功就業的機率,不妨在學生階段重視學術研究。
2、在生活交際上
讀到碩士研究生,即便都已經是成年人了,不再只是一名學生了,需要與社會進行很好的接觸,以後畢業後到了社會上才不會不知所措。在學生階段積攢下的人脈,可能就是以後工作中的夥伴。
3、多參加工作或社會實踐
學習的時候千萬不要忘了,最終的目的是為了找到一份好工作。如果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儘量多參加工作實習,在工作中找到自己血液中的不足,不斷改進,為以後正式找工作做準備。
研究生畢業難就業其實也是相對的,如果能在碩士學習階段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就業也不是那麼難的。
討論:您覺得現在研究生畢業就業難麼?現在讀研究生還有必要麼?歡迎您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