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有過這樣的見解:做產品就要做得像牙膏一樣,雖然每個人一天只用兩次,但是必須要用兩次。
此處,將牙膏更換為牙刷,似乎並無不妥。
實際上,小牙刷,大市場。在這個市場冒出來的一家上市公司揚州倍加潔,在2018年3月成為中國資本市場「牙刷第一股」。
2019年上半年,倍加潔生產牙刷1.78億支,銷售1.83億支,營業收入達到了2.22億元,證明了一支牙刷能撐起多大的生意。
在揚州市東郊,有個叫杭集的小鎮,雖然面積僅有36平方公裡,卻是「中國牙刷之都」,每年幾十億支牙刷從這裡流向全球各地。
杭集是倍加潔創始人張文生的老家,也是倍加潔的誕生地。
在他為數不多的被採訪中,他介紹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正是做牙刷,而且一幹就是五六年,生產、技術、銷售,做牙刷的整個流程都學會了。
不過,沒等學成後升職加薪,張文生所在的企業效益就不行了,他不得不自謀出路,先從個體戶做起,並且在1997年創辦了明星牙刷有限公司,也就是倍加潔的前身。
不得不說,倍加潔的起家可謂「恰逢其時」——國人對口腔健康認識不斷提高,牙刷成為必需品。而當時的張文生也意識到,當時國內的牙刷在質量和工藝上與進口產品的差距非常懸殊,並直接影響企業的銷售業績,而他希望通過自己的企業將國產牙刷做到能與進口產品相媲美。
圖片來源:Pexels
創業初期,要做到這一步並不容易。由於製造業水平有限,當時國內的技術工藝設備無法達到張文生的要求。2000年,張文生到歐洲考察後,決定不惜重金從德國引進設備和技術。這一步,讓公司解決了產品質量上的困境。
其後,張文生堅持自主創新,僅技術改造平均每年就投入2000萬元左右。依靠不懈的技術專注、生產投入與品質用心,牙刷質量不斷躍上新的高度,不僅趕上,有的還超過了進口產品。倍加潔,逐漸為普通百姓了解。
不過,張文生還需要面對殘酷的市場。實際上,我國是世界上牙刷生產量最大的國家,同時也是世界上牙刷消費量最大的國家。目前,我國生產牙刷及日用口腔清潔器具的企業有近千家,主要分布在江蘇、廣東、湖北等地區。
自然,規模不一的眾多廠商,最終形成了現有的競爭格局:三個梯隊應運而生 。第一梯隊由國際知名行業巨頭構成,在市場上佔主導地位,實力強勁;第二梯隊是由本土領軍品牌組成,品牌知名度低於上述跨國企業,第三梯隊則是由眾多區域性品牌組成。
倍加潔如何才能突圍?
如今被網際網路公司「帶火」的一個詞,迭代,同樣可以用在倍加潔身上。
隨著消費的迭代,以及不斷衍生出來的消費需求,倍加潔不斷拓展自己的產品線。
時至今日,已經形成以ODM與自主品牌並重、國內和國外市場並重的業務格局,並從單一牙刷產品拓展為涵蓋牙刷、牙線、齒間刷、牙線籤、假牙清潔片等口腔清潔護理用品和一次性衛生用品的產品布局。
與此相匹配的,是公司創新能力。公開資料顯示,目前,公司已擁有專利220項,其中發明專利11項,實用新型專利41項,外觀設計專利168項。公司還建立了通過CNAS認證的研發檢測中心,具有出具國際互認的檢測報告能力。
在產品開發上,倍加潔還引領了國內外牙刷的變革潮流,其開發的「整束」牙刷採用了「一體式整束超高密植毛」工藝,成為行業首創,更是口腔護理領域的重大突破。
圖片來源:Unsplash
當然,這個時候,消費者幫了大忙——進入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除牙刷以外的其他口腔清潔器具產品也迅速發展,消費者對牙線、牙線籤、齒間刷、舌刮器及電動牙刷等新興產品需求也不斷增長。
不僅如此,倍加潔還挖掘了一個新市場——溼紙巾,有一個其貌不揚卻內涵豐富的細分賽道。
溼紙巾是2000年前後才進入我國的"舶來品",儘管國內市場溼巾普及率相對較低,但國內溼紙巾行業呈現高速發展態勢。
隨著我國居民收入逐年提高,中產階級和年輕一族、白領一族群體不斷壯大,生活方式實現重大轉變,目前,中國溼紙巾市場規模增速繼續處於全球前列,市場規模佔全球比重預計也將逐年提升。
而倍加潔在整體市場處於成長初期階段,就已經殺入賽場,也為公司的多元化發展提供了一種選擇。
布局溼紙巾領域的同時,近期,倍加潔在公布半年報的同時,還對外宣布,擬使用自有資金30萬元港幣在中國香港投資設立全資子公司「佳吉國際貿易有限公司」(暫定名),主要從事技術開發、貿易、投資、諮詢、管理、培訓、信息服務、國際合作。
倍加潔表示,在香港設立子公司,將有利於公司通過開展技術開發、國際合作、產品銷售等多種形式的國際業務,加快公司國際化發展進程,加大國際市場參與程度,擴大公司的國際市場影響力,在更大範圍內和更深層次上尋找和挖掘市場潛力和空間,進一步促進公司的成長與發展,符合公司及全體股東的利益。
圖片來源:Pixabay
顯然,倍加潔的「野心」已經凸顯。這並非不可預見,以用來衡量企業為股東賺錢能力的一個指標——淨資產收益率為例,倍加潔2015年、2016年、2017年的加權淨資產收益率分別為28.18%、30.89%、28.84%。
這是怎樣的水平呢?
對比A股熱捧的貴州茅臺吧,同樣這三年,貴州茅臺的加權淨資產收益率分別為26.23%、24.44%、32.95%。也就是說,在某種程度上,倍加潔和貴州茅臺不相上下。
這得益於倍加潔2002年便開始了企業內部的信息化和精細化管理,通過實施ERP、OA、MES,實現了業務、財務、生產的一體化協同,極大提高了從銷售訂單到產品輸出的效率,將整個運營周期大幅縮短,提高了資產回報率。
在這種基礎上,倍加潔這支「小牙刷」,或許就是一隻被消費者和股民都忽視的未來「牛股」。
一號公司
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主題策劃
「創新者禮讚」系列
以13家龍頭企業為切入點
帶你深入江蘇經濟的肌理和靈魂
↓
序 篇 |《江蘇不得不看的十三個公司樣本》
南 京 | 《蘇寧:六朝古都裡的「零售新王」 》
南 通 | 《亞振家居的「新梯子」》
蘇 州 | 《保稅科技的三次進階》
連雲港 | 《康緣藥業的「三維」創新路》
淮 安 | 《今世緣:省酒的「突圍」之路》
鹽 城 | 《輝豐:三十年高殘留農藥抗爭史》
無 錫 | 《海瀾,尋找數字「藍海」》
常 州 | 《永安行:共享單車時代的「潛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