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8月5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在記者會上宣布美國建立「清潔網絡」(Clean Network)的五大措施,並點名7家中國科技公司,以禁止更多來自中國的應用程式,進一步限制中國公司進入美國的雲端系統。
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在沒有任何真憑實據情況下,美國在全球範圍內不擇手段地圍堵打壓中國民營企業,演繹了一場教科書式的霸凌。「嘴巴上『乾淨』得很,手底下卻夠髒。多麼諷刺!」針對「清潔網絡」計劃,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也於6日發推對此事給予評價。
事實上,美國並沒有資格打造什麼「清潔國家聯盟」,因為自身早已滿身汙跡。美國在全世界竊聽、監控其他國家的斑斑劣跡,已是世人皆知。
2013年,英國《衛報》和美國《華盛頓郵報》報導,美國國家安全局(NSA)和聯邦調查局(FBI)於2007年啟動代號為「稜鏡」的秘密監控項目,直接進入美國網際網絡公司的中心伺服器裡挖掘數據、收集情報,包括微軟、雅虎、谷歌、蘋果等在內的9家國際網絡巨頭皆參與其中。這一披露令國際輿論譁然,國安局瞬間陷入醜聞泥潭。對此,美官員們卻「理直氣壯」地辯稱,阻止恐怖主義高於保護隱私權。
2015年,俄羅斯卡巴斯基實驗室披露,他們發現一個活動約20年的網絡黑客組織,其攻擊能力和危害程度超過此前人們所知道的所有黑客團夥。卡巴斯基將該組織命名為「方程式組織」(Equation Group)。卡巴斯基並未說明該組織的背後主謀是誰,但卻暗示其種種手法可能與美國國安局的間諜活動有關。
斯諾登曝出「稜鏡門」醜聞後,美國在壓力之下於2015年通過《美國自由法案》,設立外國情報監視法院(FISA),對NSA的監聽採取更加嚴格的審批,卻依然不能阻止上述問題。美國一次次的竊密醜聞再次暴露了其對竊聽行為的「執著和狂熱」。
2017年,全球99個國家和地區發生超過7.5萬起電腦病毒攻擊事件,罪魁禍首是一個名為「想哭」(WannaCry)的勒索軟體。英國幾十家醫院的醫療系統陷入癱瘓,被迫暫停急救服務;俄羅斯內政部千臺電腦遭攻擊,德國鐵路系統、美國聯邦快遞等紛紛「中毒」。業界共識是, 這款「想哭」病毒來源於美國國安局的病毒武器庫。不少網絡安全專家指責,美國斥巨資研發黑客攻擊工具,而非自衛機制, 結果造成全球網絡環境「更不安全」。
美國對包括盟友在內的其他國家長期進行非法竊聽。就在今年2月,美國《華盛頓郵報》等媒體公布聯合調查報告,披露美國和原聯邦德國(西德)的情報部門從上世紀70年代起,秘密操控瑞士加密設備供應商,從全球120多個國家和地區竊取情報,其中不乏美國盟友。此次事件再次印證了美國在全球範圍開展無差別監聽,通過技術「後門」竊取他國信息的事實。
頗為諷刺的是,即便如此,美國某些政客仍不遺餘力在網絡安全問題上污衊詆毀中國。不僅對自身劣跡視而不見,還頻繁上演著「賊喊捉賊」的把戲。這令美方在網絡安全問題上的虛偽性和雙重標準昭然若揭。正如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所說,美國所謂「清潔網絡」是歧視性、排他性和政治化的「骯髒網絡」,這個「骯髒網絡」是「竊聽網絡」、「壟斷網絡」、「意識形態網絡」。
「良知不容美政府侵犯全球民眾隱私」,當年被問及為何要披露「稜鏡門」時,斯諾登曾這樣表示。可如今的美國似乎並沒有良心發現,而是變本加厲。
延伸閱讀:
一評美國危害全球安全:政治霸凌 盡失人心
二評美國危害全球安全:經濟打壓 危害全球
三評美國危害全球安全:價值輸出 暗藏禍心
四評美國危害全球安全:軍事威脅 賊喊捉賊
五評美國危害全球安全:生態殺手 倒行逆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