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拍一部日本漫改電影,都要殺一個靠譜編劇祭天

2020-12-27 ACGx

題圖 / 輝夜大小姐想讓我告白本文由ACGx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只要有IP、名場面和明星就夠了?

近期引發國內觀眾熱議的兩部日本漫改電影《輝夜大小姐想讓我告白》《碧藍之海》,在內容層面表現出了奇妙的共通點。雖然兩部真人版都新增了不少原創情節,但更能給原作粉絲留下深刻印象的還是它們的「還原度」。

這兩部漫改電影稱得上「原作名場面集錦」——作為電影創作重要一環,編劇似乎沒有完全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影片選取原作瑣碎但有趣的小故事拼湊起來,因此劇情也顯得較為零散,原作粉和非原作粉會收穫不同的觀影體驗。究其原因,還是因為許多漫改電影主要受眾是原作粉絲。

粉絲向的漫改真人電影

漫改真人時常被動漫愛好者被吐槽為「十改九毀」,人設崩壞、內容增減等問題時常被原作粉吐槽;而站在普通觀眾角度,碎片化劇情、大量玩梗則提高了觀影門檻。

雖然日漫改編真人電影想要做到原作粉和普通電影觀眾兩邊討好十分不易,但在日本,觀眾對真人誇張造型及演繹的包容度更強,改編與還原的平衡方面,電影團隊也在不斷地進行嘗試。

ACGx注意到,近兩年日本上映的漫改真人影片,多數偏向現實題材,像《輝夜大小姐想讓我告白》《宅男腐女戀愛真難》聚焦普通觀眾同樣受用的愛情元素,《別對映像研出手!》則盡情展現主人公們的青春夢想,《我是大哥大》《碧藍之海》的無釐頭搞笑能讓觀眾們會心一笑……這些漫改電影在針對原作粉絲的基礎上,儘可能地拓展受眾。

一般講來,若原作不是需要大量特效、擁有宏大世界觀的幻想題材,而是更貼近現實生活的內容,那麼將其改編成電影的成本更低,拍攝製作周期也比電視劇更短。演員選擇上,片方也會更青睞具備票房號召力的演員。雖然粉絲們都驚訝於橋本環奈並未飾演可愛的「書記」,而是擔任看起來更為端莊的主角四宮輝夜時,這或許是片方在權衡目標人群、作品定位後得出的結果。

而內容方面,漫改電影都試圖滿足原作粉的期待:《齊木楠雄的災難》真人版造型足以讓粉絲們驚嘆「哦呼」;兩部《銀魂》電影分別呈現出「紅纓篇」、「將軍接待篇和真選組動亂篇」的情節,演員的賣力顏藝、導演的搞笑功力,還讓影片獲得了「原作毀真人」的稱號;《輝夜大小姐想讓我告白》雖沒有「書記舞」,但電影院約會、生病探望、煙花大會等橋段一個不少;再到《碧藍之海》的「猛男野球拳、可燃烏龍茶」,諸多細節無不體現出對「還原名場面」的執著。

與被拆分至數集(話)的漫畫、動畫、電視劇不同,電影劇本的輸出節奏和敘事技巧會產生變化,使得情節的起承轉合順暢且合理——這也是改編過程中,編劇應當起到的作用。但在許多真人漫改電影裡,即便原作內容為碎片化日常,改編電影也會設法直接將粉絲們喜聞樂見的名場景串聯到一起。不只是人物形象和經典劇情,甚至還有觀眾發現《銀魂2》《輝夜大小姐想讓我告白》等真人電影,部分畫面構圖及運鏡手法都與改編動畫別無二致。

從以上作品表現看來,這些漫改電影的製作方將「滿足原作粉絲需求」排在了第一位。

究竟為何越來越多漫改作品直接偏向原作粉喜好?也許是因為在日本,像《死亡筆記》《浪客劍心》《王者天下》那樣,能夠跨越次元壁、實現票房口碑雙豐收的漫改真人電影實在太過少見。

2015年,《進擊的巨人》在日本的人氣仍可謂如日中天,還被日本網友票選為「最期待推出動畫續集的作品」。改編自《進擊的巨人》的真人電影「前篇」取得了32.5億日元的票房成績,但同時也淪為魔改翻車的經典案例——真人化改編朝著大眾喜愛的「怪獸電影」靠攏,主打戰鬥視覺效果,另外還更改人設、新增了感情線。試圖貼近更多觀眾喜好的《進擊的巨人》,「後篇」累計票房沒能超過17億日元,這兩部影片還被日本專業電影雜誌《映畫秘寶》評為「2015年最失望的電影」第一名、第四名。

這樣看來,漫改電影直接面向粉絲、追求還原度,甚至無腦照搬原作情節,似乎成了最為穩妥的選擇。

人氣IP+人氣明星,成真人版「圈錢」利器

真人化作為IP開發的重要環節,趁熱打鐵推出真人電影也早已成為常態,即使很多作品慘澹收場,製作方依然樂此不疲。而且近幾年來,漫改真人影片上映時間與動畫在日本放送時間的聯繫,明顯越發緊密。

例如《輝夜大小姐想讓我告白》動畫於2019年6月底正式收官,9月初電影上映,10月中旬宣布動畫第二季製作決定。藉助動畫熱度,配合演員人氣及大力宣傳,《輝夜大小姐想讓我告白》真人版票房超過20億日元,這在眾多日漫改編電影中算是不錯的成績。

而2020年初開播的黑馬動畫《別對映像研出手!》於3月底正式收官,由齋藤飛鳥、山下美月、梅澤美波主演的同名真人短劇則於4月初播出,同時也為了5月15日(後因疫情延期至9月)上映的真人電影預熱。片方計劃的緊湊排期更能反映出,片方通過漫改電影收割粉絲的意圖。

相較於開發期更長的真人電視劇,現代題材的漫改真人電影更具備「賺快錢」的能力。像是2014年之後,推出頻率越來越高的少女漫改編電影,恰好能夠證明這一點。

在日本電影市場,女性觀眾對票房的貢獻能力不容小覷。由於《熱血之旅》《女主角失格》《閃爍的愛情》《Orange》等少女漫改編電影紛紛突破20億日元票房,各大電影公司似乎從中看到了商機。隨後少女漫改電影也迎來爆發期,每年圍繞戀愛、友情等元素展開的少女漫改電影甚至多達十餘部。

站在商業角度,片方都希望以有限投入換取更高回報,如此保守的漫改電影策略,同時讓日本電影市場面臨「內容創新性降低,同質化嚴重」的質疑。不過從整體市場環境來看,「人氣IP+新生代明星」的漫改策略仍然具備一定效果。

據日本電影家協會公布的數據表明,2010年-2019年,日本本土電影(邦畫)的市場佔有率均高於海外電影(洋畫),日本國民普遍對本土IP情有獨鍾。

而真人電影方面,在日本較為吃香卻常常是好萊塢非超英大片,觀眾們尤其對《美女與野獸》這樣的迪士尼動畫改編真人電影,以及《馬戲之王》《波西米亞狂想曲》等音樂題材的影片抱有較大熱情。

至於本土真人電影,能夠在年度票房榜排名前列的原創電影少之又少,反之動漫、電視劇IP改編作品,往往更能收穫可觀的票房收益。在日本國內有著廣泛粉絲基礎的漫畫和動畫,使得漫改電影的製作也更為輕鬆。畢竟利用既有人設及故事框架、採用人氣藝人作為主演,本身就具備一定的票房號召力。若衍生真人作品口碑不錯,甚至可以打造成電影系列。

考慮到回收成本的因素,片方也期望儘量壓縮製作費用。像《王者天下》這樣,超過10億日元製作費用的作品已經屬於高成本、大製作。而圍繞少女戀愛、搞笑日常等元素展開的現實背景題材電影,成本更為低廉。若再在改編劇情方面討好原作粉絲,那麼投資風險則大幅降低。此外,真人電影版還能延續動漫IP的熱度,新生代演員從而收穫更多的展示機會。

因此對於目前的日本電影市場而言,投資、拍攝漫改電影仍是一種有粉絲基礎、風險小的「圈錢」方式,這或許正是「哪怕近些年漫改作品因內容被人詬病、票房撲街的案例數不勝數,日本漫改真人依舊層出不窮」的主要原因。

相關焦點

  • JOJO衍生作推出改編日劇,細數日本優秀的漫改影視劇
    日本漫畫家荒木飛呂彥的《JOJO的奇妙冒險》衍生而來的作品《岸邊露伴一動不動》終於也要翻拍真人版了,根據官方透露的信息,電視劇將會在12月28日賀歲檔開播,連續3天播放3集,主角岸邊露伴的扮演者是曾經在漫改電影《3月的獅子》中飾演林田高志的高橋一生,而女主角泉京香則是由飯豐萬理江飾演。
  • 日本漫改電影三十年 這些不但沒毀原作!還成了教科書般的經典...
    (本文來自影視生活第一站 時光網)   時光網特稿 2017年堪稱日本漫改電影「元年」,除了是因為年內本土上映的漫改數量幾乎是歷年之最,還有一個特殊的時間點——距離日本影史第一部搬上銀幕的漫改真人系列
  • 32年前,元彪這部奇幻經典,在香港影壇掀起了一股漫改電影熱潮
    漫畫作品改編成電影,想必如今的觀眾們早已司空見慣。漫威的「復仇者聯盟」系列,DC的《蝙蝠俠》三部曲、《海王》、「X戰警」系列,這些好萊塢漫改大片,一直都是近年來票房市場上的主力軍。漫改電影並不是好萊塢的專利,在華語大銀幕上,漫改電影作品也曾有過一段耀眼的歲月。上個世紀90年代,漫改電影在港片大銀幕上風靡一時。
  • 法國版《城市獵人》受好評 漫改電影怎麼改?
    而今,映前並不被看好的法國改編版同名電影,卻讓很多觀眾直呼好看,這部影片到底成功在哪裡呢?12月17日,中國傳媒大學教師王鵬受邀做客《今日影評》節目,透過與原版動漫及成龍版電影的對比解析法國電影《城市獵人》,並與觀眾就漫改電影議題展開進一步討論。
  • 電影編劇成弱勢群體:署名被侵犯 原作隨意改
    但有的導演只是改了幾百字,或者跟編劇討論了一下想法,署名編劇就很不厚道。」知名編劇張海帆說,這類導演就是想多佔坑,文字、影像的名利全都佔著。這還不算,有的編劇甚至連署名的機會都被導演剝奪了。「我寫過一個電影劇本,結果,影片只有導演的署名,還拿了獎,噁心死我了!」編劇餘飛憤憤地說。
  • 《殺不了的他和死不了的她》:又一部被名字耽誤的日本青春電影
    不過,日本同行似乎還是有一種我行我素的態度,於是又來了一部新電影叫做《殺不了的他和死不了的她》。漸漸地,賣萌子發現辛德瑞拉的王子可能不是她在找尋的那些男友們,而是平凡子……《殺不死的他和死不了的她》改編自同名推特投稿漫畫。電影的主線是第一個故事中小坂零和鹿野娜娜這個故事,但是三個故事其實都有著內在的關聯性,只不過導演和編劇巧妙的將時間和空間進行偷換,以至於剛開始看的時候以為是發生在同一個時空中的三個不同的故事。
  • 從《蝙蝠俠》三部曲到《小丑》,漫改電影的現實化之路
    除了美國自家的超級英雄動漫,迪士尼等經典原創動畫,片商們還與動漫強國日本展開了合作,不斷購入版權,真人版電影《阿基拉》,劇集《海賊王》都是等待開拍的大項目。只不過並不是所有漫改作品都能讓觀眾滿意的,失敗的話不光會淪為笑柄,甚至還會讓原著粉絲感到憤怒。
  • 奈飛要拍《水滸傳》電影!日本導演美國編劇 定位「未來主義版動作...
    奈飛要拍《水滸傳》電影!日本導演美國編劇,定位「未來主義版動作冒險傳奇大片」,網友炸鍋      翻拍經典向來是一件極具挑戰且伴隨爭議的事情,而有家美國公司卻對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下手了。  奈飛(Netflix)近日在其官方社交平臺宣布將製作新的電影項目《水滸傳》(The Water Margin)。消息一出,便引發網友熱議,許多觀眾都對外國導演和製作團隊呈現中國文化的效果表示擔心。
  • 漫改電影《攀巖的小寺同學》發布預告
    漫改電影《攀巖的小寺同學》發布預告 時間:2020.04.09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Esther 分享到:
  • 日本電影《要聽神明的話》:輕輕地殺殺殺
    2014年底在日本本土上映的新作《要聽神明的話》又是一部改編自漫畫的生存虐殺類電影,三池駕馭起來顯然毫不費力。       觀眾們早已熟悉《大逃殺》、《GANTZ》、《漂流教室》這類電影。       《要聽神明的話》的原作漫畫2011年起在《別冊少年Magazine》上連載,劇情沿著主流少年漫畫的路數推進。比不上《大逃殺》對於人性揭露的犀利,也不如《GANTZ》中另一個世界的天馬行空,比起同類電影慣常的暗黑風格,《要聽神明的話》選擇了一條「輕暴力」路線,對原作進行了大幅改編,將太過血腥的場面做了委婉處理,但仍不缺乏遊戲通關的趣味性,和殺殺殺的爽快感。
  • 2017值得期待的日本電影
    今年對很多漫友來說是糾結的一年,因為有六部值得期待的日本漫改真人電影上映,但是又怕它們毀原著。不過《銀魂》、《亞人》、《鋼煉》這樣的經典動漫改編作品,還是必須要去看的,今天小編就為大家盤點日本2017年度大作,除了漫改另外幾部的製作水準也不輸好萊塢。
  • 這部大尺度的日本電影,令我看到了拍電影的另一種可能
    皮皮電影,每天一部精彩電影推薦作文寫了一半,發現嚴重跑題了怎麼辦?在下一段來一句「花開兩朵,各表一枝」可破之。那電影拍了一半,發現嚴重跑題了該怎麼辦?今天皮哥推薦的這部電影就遇到了這個問題,99分鐘的電影,導演拍到第45分鐘時,似乎察覺到了嚴重跑題,只見他宕開一筆,來了個180度大反轉,生生將一部純愛片改成了一部犯罪片,成就了一個經典。這部電影就是2016年上映的電影《白晝之雨》。
  • 為成龍策劃的動作佳片,卻成元彪的經典,還掀起了漫改港片的熱潮
    漫畫作品改編成電影,想必如今的觀眾們早已司空見慣。漫威的「復仇者聯盟」系列,DC的《蝙蝠俠》三部曲、《海王》、「X戰警」系列,這些好萊塢漫改大片,一直都是近年來票房市場上的主力軍。漫改電影並不是好萊塢的專利,在華語大銀幕上,漫改電影作品也曾有過一段耀眼的歲月。
  • 少女漫改電影持續大熱 《黑崎君》空降一位
    日本票房動員Ranking(2016.2.27-2.28)  搜狐娛樂訊(文/Domino)從去年開始燃起的少女漫改電影風潮始終不減,在土屋太鳳、山崎賢人主演的《Orange》票房從去年持續大爆到今年之後,上周末上映的新少女漫改電影依然吸引了大批觀眾進入電影院觀看,空降一位。
  • 輝夜大小姐「告白」失敗,怎麼想都是真人漫改自己的錯
    但這就導致整個故事很難濃縮成一部只有120分鐘的完整電影,需要改編者在大量的原作內容中取捨,不但要保留一些重要的故事橋段,還要想辦法用完整的邏輯串聯起整個故事,否則會造成敘事上嚴重缺陷。 在這一點上,《輝夜大小姐》真人版只做好了一半。《輝夜大小姐》不像《銀魂》本身就有情節完整的大篇章,可以直接拿來做電影,只能想辦法把各個片段縫合起來。
  • 絕對不能錯過的漫改真人作品「韓國篇」
    韓國漫改真人作品相比日本,發展時間並不長,但一直有著不俗的成績。原本可能不被眾人知道的漫畫作品,通過真人改編的成功,被帶入大眾視野。基於韓國成熟的影視製作水平,韓國漫改真人無論是電視劇還是電影都非常的成功,編劇水平高,選角並不一味追求流量,甚至會啟用新人,更多尊重粉絲的意見,力求還原漫畫的風味,這可能是韓國漫改能夠取得成功的秘訣。
  • 少女漫改電影雖然是爛片預定,不過看JK女主換裝秀也值了
    兩部電影也是延續了少女漫改的傳統,看前半段,老夫的少女心,看到最後,我為什麼要看這個。《覆面系》(2017)海報從劇情來看,前半段還是值得一觀,後半部分都崩壞如山倒。當然拿少女漫改的劇情來說事,證明你是漫改粉失格了。
  • 美漫和日漫改編電影的差異 原來島國輸得不光是技術
    雖然日本在漫畫領域是出口第一大國,美國也是他們重要的市場,並且很成功。但是為什麼日本漫改電影就沒有美國漫改電影票房號召力大呢? 一般當紅的少年熱血漫,場景宏大,內容富有想像力,想要完美表現必須要有足夠的特效技術,而這正是日本電影的弱項。你可能會說日本CG技術一流,怎麼可能電影特效做不好呢?
  • 江志強:想拍一部電影,留100年
    從一個idea到完全能拍的劇本,這個開發過程是最痛苦的,也是我最花時間的。」 他拍的每一部電影,都是這麼一關一關闖過來的。「《捉妖記》發展了7年才做出來。」而就算是這樣已經通過市場驗證的作品,想再往下做也沒有捷徑。「《捉妖記3》《寒戰3》《葫蘆娃》也都在這個過程中,還沒有好到可以拍。」
  • 九部經典漫改港片,梁朝偉、成龍票房得意,李連杰名震國際
    經典的漫畫被改編成電影,已經不是什麼新鮮的事情了。3月份備受矚目的《黑豹》、4月即將上映的《復仇者聯盟3》,以及曾經的《蜘蛛俠》系列、《蝙蝠俠》系列等,都是人氣漫畫改編電影的成功案例。然而把漫畫改編為電影,並非好萊塢的專屬套路,曾經的香港影壇,也有不少漫改佳作。今天我們就為大家盤點9部經典的漫改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