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火花S-Park中國產業園區30強發布 上海臨港集團蟬聯榜首

2020-12-17 經濟網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記者 宋傑)改革開放40周年,「回歸實業」徵途重啟。12月7日,備受產業地產行業矚目的2018火花S-Park中國產業園區30強榜單在莫幹山盛大發布,代表中國產業園區新勢力格局的30家企業悉數亮相。

該榜單由國內領先的產業園區智庫火花S-Park獨家發布,是中國產業園區行業最具影響力的權威榜單,自推出之日起便備受中國產業園區行業高度認可,眾多產業園區企業都將入選該榜單列入上市公司報表以及集團內部年終總結匯報文件當中,作為當年度公司重要行業榮譽。而不少地方政府和金融機構也都將入選榜單的企業作為中國產業園區行業最具競爭力的典型代表,列入招商引資、重點合作、深入研究的對象之中。

最終,上海臨港集團、華夏幸福和宏泰發展位列榜單前三甲,與30強榜單一同發布的還有「2018政府園區平臺公司轉型TOP10」、「2018中國產業園區30強單項冠軍」和「2018火花S-Park特別觀察企業TOP10」。

除了發布會主辦方代表火花S-Park執行董事宋振慶、園區資本聯盟秘書長沈斌、園區資本聯盟首屆執行主席葛培健之外,宏泰發展董事局主席王建軍、華夏幸福總裁孟驚、溫州置信集團董事長陳建靜、張江高科董事長劉櫻、東湖高新董事長楊濤、上海臨港集團副總裁徐斌、中新集團董事長趙志松、中業慧谷集團董事長朱伶俐、百富東方集團董事長戴宏亮、炎黃集團董事長鄺遠平、無錫新加坡工業園董事長楊二觀、深圳灣科技董事長邱文、上海靜工集團董事長李春農、成都雙流興城董事長李朝義、濟南高新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昊、蘇高新集團總經理王平、傳化科技城總裁陳濤、上海宇培集團CEO潘乃越、中交科技總經理趙楊東、時代總部基地董事長黃益治、上海臨港集團副總會計師楊菁、豫發集團執行董事王建勳、廣東中天集團董事副總裁歐陽峰、深圳銀星集團副總裁葉力榮等近300位產業地產商代表及政府部門領導參與了本次發布會,堪稱群星璀璨,成為2018年中國產業園區領域最盛大、最隆重的一次頂級峰會。

上海臨港集團蟬聯榜首

作為中國產業園區30強榜單的創立者,火花S-Park執行董事宋振慶基於產業園區一直以來估值模糊的行業難題,首創了產業園區價值創造力體系和S-Park輕重動態平衡體系作為榜單的主要評判標準,並為整個產業園區行業提供了一套權威專業的評分準則和參考依據。

「這份榜單,不僅對行業參與者是一份品牌層面的榮耀,更是形成集中為中國產業園區行業代言的強烈圈層效應,同時也將為地方政府、金融機構以及上下遊企業提供一份可供參考和評判產業地產商價值和合作可能性的重要資料庫。」宋振慶表示。

火花S-Park產業園區30強調研團隊從2018年初就開始在大江南北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調研,先後走遍全國50餘座城市,一共有136家企業、123位董事長及總裁接受了調研,調研內容包括企業家專訪、企業內部調研、園區走訪、園區企業座談、數據採集、企業財務報表分析等。

備受矚目的2018火花S-Park中國產業園區30強前三甲在經過近12個月的等待與猜測之後,最終花落上海臨港集團、華夏幸福和宏泰發展三家。

「今年榜單有兩個重要的衡量標準,一個是在園區運營方面的突出表現,另一個是園區平臺經濟方面的創新水平。這三家企業集中代表了我們對這個行業未來特別看好的一種模式——追求片區大運營、精準化產業運營和平臺經濟屬性很強的閉環綜合開發模式,這種模式在中國城鎮化和產業化仍有巨大空間的前提下,是一種殿堂級的絕學,值得30強企業乃至所有產業園區參與者去努力借鑑與實踐。」宋振慶表示。

2017年的30強榜單中,上海臨港集團以黑馬之姿橫空出世,並在2018年延續了出色的表現,蟬聯榜首,也令行業輿情震動。

宋振慶解釋道,2018年火花S-Park加大了對政府園區平臺公司調研的力度,在「藏富於國企」的新趨勢下,政府園區平臺公司有望成為產業園區行業的中流砥柱。而上海臨港集團,就是把政府功能性任務專業化、產業化、商業化,「專業成就產業、政企良性互動」的政府園區平臺典範,在「標準化、市場化、品牌化、國際化」方面做得清晰堅決而出色,是園區行業「GP式活法」和「平臺式玩法」代表。

「就綜合性、純粹性和產業色彩而言,上海臨港集團再度拔得頭籌具有相當的說服力。」宋振慶表示。

宏泰發展則是首次進入產業園區30強的前三甲。宋振慶認為,它是以「輕重平衡、創新引領、資本催化、服務致勝、全球配置」的穩健務實之道取勝,在全球產業資源整合與區域精細化深耕方面平衡前行,其價值潛力被整個行業和資本市場遠遠低估。

相比於去年的榜單,今年榜單的「大換血」依然非常顯著,一批新晉勢力讓業界再度刷新眼球。溫州置信集團、中國南山集團、成都雙流興城、東實集團、傳化科技城、深投控都是在行業內異軍突起的潛力股,進入榜單也屬實至名歸。

單項冠軍笑傲群雄

作為本次榜單的一大全新亮點,八個單項冠軍的頒布也引發熱議。本次單項冠軍的推出,是專門突出對單個產業地產企業某些特質的認可和肯定。這些單項特質,被火花S-Park認為是產業地產行業非常重要的從業素質與評判標準。

「2018最具開放突破力企業」桂冠被產業新城龍頭華夏幸福摘得。宋振慶認為,產業園區行業「合縱連橫、深化開放」已經進入了一個全新階段,沒有任何一家企業能夠保證始終冠絕天下,唯我獨尊,而在平臺整合、開放變革方面,華夏幸福做得最為「突破自我」,讓原來封裝的產業新城體系全面開放,引入平安更是今年最大的動作,未來的業務協同前景令業界期待。

強勢進入前三甲的宏泰發展還收穫了「2018全球產業資源整合標杆企業」這一分量十足的單項冠軍。在全球產業資源整合的時代,產業園區的一個新定位就是在全球範圍內進行產業資源的重新配置,在這方面,宏泰發展這一年做得非常活躍和堅決。

中業慧谷集團獲得了「2018園區創新標杆企業」,江蘇省最大的民營產業地產商堪稱無招勝有招的園區「柔性太極」高手,其輕重平衡、合縱連橫的新戰略和兼顧安全性和創新性的攻守兼備特點令人印象深刻。

「2018最佳園區運營力企業」花落無錫新加坡工業園的運營商星洲股份。隨著整個中國產業園區行業逐漸步入存量時代,運營能夠讓企業有持續存在的價值,作為園區行業當之無愧的「畝產英雄」和「小而美」典範,星洲股份不僅通過「園區+能源」的雙輪驅動實現良好盈利,更在外資客戶與地方政府之間遊刃有餘地扮演著「轉換閥」角色,最大亮點供用電業務更在這一年成為國家示範熱點樣板,形成了一個多方共贏的特色業務模式。

來自武漢的產業園區勁旅東湖高新拿到了「2018最具進取力企業」的單項冠軍。宋振慶表示,東湖高新正在「80後」掌門人楊濤的帶領下掀起一輪「以園區開發為平臺,以園區服務為紐帶,以產業研究為基礎,以產業投資為抓手」的新型園區內生閉環生態系統與發展體系創新風暴,整個企業管理層的創新精神與勇氣擔當在這場變革中至為關鍵。

轉型自傳統房企的溫州置信集團捧走了「2018最佳轉型標杆企業」的殊榮。這家浙江省規模最大的民營產業地產商,利用小微產業園的政策窗口期迅速轉型布局,作為一家迅猛崛起的行業新銳,未來值得期待。

傳化科技城榮膺「2018最值得期待園區新銳」的單項冠軍獎項。「傳化是『實業派』浙商的一面旗幟,現在它也大踏步地轉型進入產業園區領域,我們對它的期待值很高,希望能夠看到它以片區綜合開發的資源控制與收益平衡邏輯,形成一個全新的商業模式。」宋振慶表示。

而唯一的人物單項冠軍——「2018行業卓越貢獻人物」的殊榮屬於上海臨港集團總裁孟驚。宋振慶認為,華夏幸福所開闢的這條內生閉環平衡邏輯下的片區綜合開發PPP道路,是對整個行業有非常非常重要啟示性意義的先驅典範,是對這個行業的巨大貢獻。作為華夏幸福戰略定力的掌舵者與守護者,總裁孟驚功不可沒。

標杆與奇葩:政府園區平臺轉型VS特別觀察企業

2018年,既是改革開放40周年,也是國企改革40周年,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把「推進國資國企改革」放在了關鍵戰役位置,這場戰役的嚴峻性和重要性,已顯而易見。

這一年,火花S-Park在大江南北的產業園區30強調研行走中,著重觀察和調研的一個群體就是政府平臺公司,尤其是承擔著片區、園區綜合開發建設和投融資任務的政府園區平臺公司們,對這些企業的訴求、困難和轉型方向也有了更多的觀察和研究。

在本次峰會上,火花S-Park也是首次推出了「政府園區平臺轉型TOP10」,旨在為眾多的政府園區平臺公司找到一些優秀的標杆,也藉以表達對這些冒矢突圍、奮勇創新的政府園區平臺公司的最高敬意。

最終,上海臨港集團、張江高科、東湖高新、中新集團、星洲股份、成都雙流興城、蘇高新集團、東實集團、空港股份9家企業從眾多候選名單中脫穎而出,被火花S-Park推舉為政府園區平臺公司轉型典範。

至此,東湖高新、星洲股份也成為在本次峰會上攬得「產業園區30強」「政府園區平臺公司轉型TOP10」「2018年度單項冠軍」三項大獎的佼佼者。

另外,本次30榜當中政府園區平臺公司加國資背景的產業園區運營商達到了19家,佔整個榜單比例達到63%,為歷史新高。

宋振慶指出,在這個「藏富於國企」的時代,對於轉型中的政府園區平臺公司,思路打通出路,專業成就產業,格局決定結局。誰能夠將政府給予的政治任務更好的市場化、專業化,誰能以積極進取的心態勇於邁出第一步,誰就有機會登上本輪國企改革與轉型發展的「諾亞方舟」,破浪前行。

同時,另一個由火花S-Park首度推出的榜單為「2018特別觀察企業名單TOP10」。

產業園區行業是典型的非標行業,系統非常複雜,往往有很多另有心思的外來者打著產業的旗號粉墨登場,在這個行業裡聲東擊西,怪力亂神,行業同仁對很多企業的模式體系、行為邏輯真的是看不懂,甚至覺得匪夷所思,這個特別觀察名單就是將這些謎一樣的模式公諸於眾,希望藉助行業參與者的力量最終能夠揭開真相。

入選這份榜單的企業分別是碧桂園、啟迪協信、重慶盈田、安徽路網集團、金誠集團、華大基因、榮盛發展、環普產業園、綠地集團和優客工場。

「誠然,我們相信每一種模式能夠持續下去,都自有它自己的道理,既然這個道理我們無法研究明了,也不能妄加非議,只能敬而遠之,懸而告之,希望行業方家內行指點迷津,點撥愚鈍。」宋振慶表示。

相關焦點

  • 2020火花S-Park中國產業地產30強榜單發布 中業慧谷3次蟬聯TOP8
    12月10日,「2020火花S-Park中國產業地產企業家閉門峰會暨產業地產30強榜單發布會」在寧舉行。代表2020年度中國產業園區新勢力格局的30強企業悉數揭曉。江蘇本土起家的中業慧谷第三次蟬聯「2020火花S-Park產業地產30強」TOP8, 並摘得「最具進取力模式創新標杆」桂冠。
  • 2020火花S-Park產業地產榜單發布,中新集團蟬聯第一名
    12月10日,由火花S-Park、園區資本聯盟主辦的中國產業地產行業頂級峰會—— 「2020火花S-Park中國產業地產30強榜單」在南京盛大發布,中新蘇州工業園區開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新集團)蟬連第一名。
  • 2020火花S-Park產業地產年度榜單發布,中新集團蟬聯第一名
    12月10日,由火花S-Park、園區資本聯盟主辦的中國產業地產行業頂級峰會—— 「2020火花S-Park中國產業地產30強榜單」在南京盛大發布,中新蘇州工業園區開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新集團)蟬連第一名。
  • 豫發集團入選2020火花S-Park產業地產30強
    12 月 10 日,備受產業地產行業矚目的 "2020 火花 S-Park 產業地產 30 強榜單 " 發布會在南京召開,代表 2020 年中國產業園區新勢力格局的 30 家企業逐一揭曉。其中,豫發集團憑藉 " 產業集聚 + 升級 + 新城 " 模式運營的突出表現,榮膺 "2020 火花 S-Park 產業地產 30 強 " 全國第 27 名。作為中國產業地產行業最具影響力和公信力的權威榜單," 火花 S-Park 中國產業地產 30 強 " 已連續發布 6 年,廣受業內從業者的高度關注和認可。
  • 星河產業集團進入「中國產業地產30強」榜單
    10月31日,「2017火花S-Park中國產業地產30強」榜單發布。星河產業集團憑藉創新力的路徑探索和爆發力的發展態勢,榮獲「2017中國產業地產19強」,成為進入本次榜單僅有的兩家轉型房企之一。
  • 臨港產業園區39棟標準廠房即將竣工,專為生物醫藥企業打造
    11月21日,在建的生命科技產業園(臨港智造園六期)。 攝影:樊旭項目工程部副經理許吟昊表示,園區內標準廠房包括2000-15000平方米的研發及產業空間,1樓層高為6-8米,樓上層高為5米,樓上樓板承重為每平方米800KG,廠房的單層面積600-4000平方米不等,能滿足各面積需求的企業。「在園區建築的設計和建造上,我們參考了很多相關企業的意見。」
  • 上海交通大學、閔行區政府、臨港集團、博康集團合作共建「上海...
    10月25日,上海交通大學、閔行區政府、臨港集團、博康集團舉行「上海人工智慧研究院」合作籤約儀式,四方共同籤署了共建「上海人工智慧研究院」的合作協議和成立上海人工智慧研究院有限公司的股東協議,標誌著四方就推進建設「上海人工智慧研究院
  • [公告]上海臨港:2018年面向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公司債券(第一期...
    債券持有人/投資者 指 通過認購、受讓、接受贈與、承繼等合法途逕取得並持有 本次債券的主體 臨港集團 指 上海臨港經濟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臨港資管的控股股 東 臨港資管 指 上海臨港經濟發展集團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臨港投資
  • 【藍凌oa系統】上海百強企業:臨港集團選擇藍凌智慧辦公平臺
    近期,中國產業地產三強企業、上海百強企業:臨港集團正式籤約藍凌,共建智慧OA平臺。1、關於上海臨港上海臨港經濟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是上海國資委下屬唯一以產業園區投資、開發與經營和園區相關配套服務為主業的大型國有企業,是上海最大的園區開發企業,經多年發展,建成了以新能源裝備、船舶關鍵件、海洋工程
  • 臨港又一「地標性」建築來了!上海國際文化創意園區開建
    新民晚報訊(駐臨港記者 楊歡 實習生 陳佳琳)上海國際文化創意園區項目啟動暨籤約儀式今天上午舉行。據了解,該項目位於臨港新片區主城區核心區位——一環區WNW-A1街坊。項目總建築面積約33.6萬平方米,集商業、辦公、住宅、酒店等多種功能於一體,是具有地標性建築、引領性產業和帶動性效應的大型精品城市綜合體。圖說:上海國際文化創意園區效果圖。
  • 26特色園區跟蹤調研|中期成果①上海IC產業補鏈強鏈之路
    近年來,上海設備材料製造業的平均增長率在17%左右,其中2017-2018年達到30%以上。2019年,上海設備業銷售收入增長達到21.4%。園區積極承接國家戰略需求,對接「卡脖子」技術產業化落地項目,已在大矽片、光刻膠、新型存儲等領域實現突破。第三,東方芯港有一批功能性強的平臺。園區啟動建設了一批功能平臺,如上海國微EDA研發中心、上海臨港電力電子研究院、上海微技術工研院化合物半導體創新研究平臺等。
  • 恆豐銀行上海分行全力服務臨港新片區企業發展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於8月20日正式揭牌。8月21日,恆豐銀行「海洋強省」工作組會同上海分行相關負責人第一時間前往臨港自貿新片區,與上海港城開發(集團)有限公司、臨港開發建設管理委員會、臨港海洋高新技術產業園及相關企業深入交流,就臨港自貿新片區的最新政策、跨境金融服務、海洋高新產業等展開調研。
  • 臨港集團工會不懈履行使命提高職工素質搭建實訓平臺助推園區高...
    作為臨港新片區建設的重要開發主體之一,臨港集團工會堅持履行集團「產業發展推動者、城市更新建設者」的使命,在市總工會和臨港集團黨委的領導下,堅持以提高職工綜合素質為己任,推動產業工人技能提升,聚焦高技能人才培養,不斷提升新片區企業職工技能水平,打造創新活力迸發、技能人才聚集的海內外人才高地。
  • 主動對接上海!園區下一步將……
    ,先後走訪上海臨港新片區、徐匯區、上海醫藥臨床研究中心、楓林集團以及虹橋商務區,充分學習借鑑上海的先進經驗,推動園區不斷探索新機制新模式,在協同發展中提升發展勢能。戶,同比增長約69.98%,註冊資本金2078.19億元,同比增長約313.43%;上線一體化信息管理服務平臺,發布洋山特殊綜合保稅區產業規劃、出臺對外開放與創新發展88條措施。
  • 「2018化工園區潛力10強」揭曉,山東、江蘇、浙江、廣東…多省份入圍!
    如果說「中國化工園區30強」(以下簡稱「30強」,複習戳藍字☞2018化工園區30強發布!你在這裡工作嗎?)代表著中國化工園區的第一梯隊,那麼「中國化工園區潛力10強」(以下簡稱「潛力10強」)則是快速成長的「生力軍」。2017年「潛力10強」中的鎮江新區新材料產業園、中國化工新材料(聊城)產業園兩家成功挺進2018年「30強」,分別位居第22和23位。
  • 中國重燃落戶臨港,打造燃氣輪機產業創新基地
    6月11日上午,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管理委員會與中國聯合重型燃氣輪機技術有限公司(下稱「中國重燃」)籤署《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精神,中國重燃總部園區、相關研發機構、燃氣輪機國家創新中心落址臨港新片區。
  • 臨港新片區前沿產業「十四五」規劃發布,重點聚焦集成電路等產業
    12月18日,《臨港新片區前沿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正式發布。 《規劃》指出,到2025年,臨港新片區將推進100個關鍵核心技術研發項目,在重大技術裝備或核心部件實現100個首臺(套、批)突破;新增高新技術企業不少於1000家,建成不少於30家國內領先、國際有影響力的開放型產業創新平臺(公司)。
  • 德國萊茵TUV出席上海綠色產業園區高峰論壇
    上海2016年12月19日電 /美通社/ -- 近日,由上海市臨港地區開發建設管理委員會和上海市能效中心聯合主辦的2016創建綠色產業園區高峰論壇(臨港)活動在上海圓滿舉辦。 上海綠色產業園區高峰論壇   關注綠色產業園區創建,打造新型工業體系 綠色產業園區,是指企業綠色製造
  • 上海六大產業園區規上企業100%復工
    產業園區是上海企業集聚發展的核心載體,也是推動企業復工復產的主陣地。上海緊緊抓住園區這個「牛鼻子」,推動復工復產和防疫工作兩手硬、兩不誤、兩促進。在復工中,上海多措並舉幫助園區企業解決復工復產過程中遇到的防疫物資難、員工返崗難、供應鏈配套難、流動資金緊張等共性問題,切實做到全面復工和精準管控。
  • 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 我市代表團考察上海臨港經濟發展...
    11月5日,參加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我市代表團考察上海臨港經濟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上海電氣集團、洋山特殊綜合保稅區等企業園區。副市長宏健,市政協副主席張新莊,政府辦、商務局、高新區及我市部分企業參加考察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