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嚴重叛逆期」的8年,父母說話有「四忌」,別無知害了娃

2020-08-30 龍寶育兒

孩子的叛逆期大致可以分為三個,在不同年齡段有不同的表現。

第一個叛逆期發生在兩到三歲時,俗稱為可怕的兩歲,原本聽話的小寶寶,變身為小惡魔,會越來越淘氣,動不動就哭鬧,等過了這個年齡段,孩子又變得聽話起來。

第二個叛逆期,在孩子的七到九歲。此時父母會發現孩子愛頂嘴,喜歡跟父母反著來。這是因為孩子的自主意識得到加強,不喜歡受父母的約束。

第三個叛逆期,也就是青春叛逆期。通常發生在孩子的11到18歲之間。這個叛逆期也可以稱之為嚴重的叛逆期,長達8年之久,在三個叛逆期中,表現最為明顯。孩子的反抗也更為激烈。

青春叛逆期正好囊括孩子的初高中階段,學業負擔比較重,身體變化最大,心理上也會產生相應的不適,叛逆期並不是壞事,反而說明孩子長大了,但不同的孩子,叛逆期的表現不同,如果總是表現為消極的一方面,不但影響孩子的成長,對學業和以後的人生方向都非常不利,因為,父母應該重視孩子的叛逆期,尤其不能跟他們「硬碰硬」。

叛逆期的嚴重程度,跟「好好說話」有關

進入青春期的孩子認為自己已經成熟,跟媽媽無話不說的階段已經過去,有了自己的小秘密,開始牴觸父母的關心,這是一場親子危機,度過這場危機的秘訣就是父母做好溝通,所謂溝通就是好好說話,父母和孩子之間其實也是一場博弈,主動權並不在孩子手上,而在父母這裡,叛逆期的孩子比較敏感,父母有時候說話重了,哪個字眼兒不好聽,就會引起他們強烈的逆反心理,跟父母吵架冷戰,甚至是離家出走,一些家庭環境比較特殊的孩子,比如父母關係不和,單親家庭的孩子還會因此走上歪路。

如何培養孩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如何在青春期讓孩子順利的蛻變?父母在說話上有四個禁忌點。

1、說話不專注

孩子和父母的相處模式,並不是在青春期才初現端倪,確切地說,溝通的短板會在青春期徹底爆發,從孩子出生開始,父母就要認真跟孩子說話,孩子在幼兒園得了一個小紅花,發現了一個有趣的自然現象,興衝衝找父母顯擺,父母的態度很重要。

有的父母忙著看手機,一句「哦,知道了」或者看都不看就說一句「你真棒」,覺得小孩子能有多大的事,採用敷衍的態度,這種溝通模式一旦養成,孩子就不願跟父母分享任何事,到了叛逆期,父母幡然醒悟,開始跟孩子談心,卻發現跟孩子沒話說,孩子也不再信任家長,溝通無力會讓父母迫切想知道孩子在想什麼,翻書包,查手機,會進一步導致孩子情緒的爆發和逆反。

2、盲目地批評孩子

父母和孩子是上下級關係,但父母更應該尊重這個幼小的自尊心,有時候一件事,孩子還沒有跟父母說完,父母就盲目地下結論,這件事情你做錯了,你應該怎樣。有時候明明不是孩子的錯,父母卻把錯誤強加在孩子身上,讓孩子委屈。


當孩子在父母這裡得不到成就感,他就會關上心裡的門,以後有喜悅或者痛苦都不會隨便敞開心扉,父母想要了解孩子最有效的方式,也是最沒有成本的方式,就是說話,從孩子的隻言片語裡,你可以了解孩子最近發生了什麼,有些父母不了解孩子,雖然生活在同一個屋簷下,跟孩子卻像是兩條平行線,孩子不會把父母當成最想傾訴的人,一旦出現問題,父母就會抓狂。

3、不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

父母要接納孩子,就要鼓勵和幫助孩子說出內心的感受,孩子只有充分信任一個人,知道可以從他這裡得到溫暖和回饋,才會毫無保留地敞開心扉,父母平常對他的態度,決定了溝通的順利與否,所以,如果孩子傾訴一件事,父母不應該總是打斷,或者「你怎麼不這樣做呢」?這其實是在否定他,正確的做法應該是什麼呢?

我懂了,我了解了,你怎麼想的呢?經常把這三句話掛在嘴邊,引導孩子說出真實的想法,站在他的角度考慮問題,「我想你當時一定很難受」,「我能夠理解你」,這是朋友角度解決問題,而不是父母和上級角度,試問,哪個年輕人會願意跟老闆談心事?

4、不跟孩子商量大事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就是孩子,他只要好好學習就可以了,其實親子之間最可怕的,就是父母看不到孩子的成長,永遠把他當成小孩子,孩子渴望變成大人,所以參與家庭大事的討論和決策很重要。

父母如果遇到問題,也可以試著問問孩子,換成是你,你會怎麼辦呢?可能孩子的想法很稚嫩,但他卻非常高興被當成大人,他會試著用大人的角度,更成熟地思考問題,這樣的孩子,同理心會慢慢加強,會考慮大人世界的辛苦,叛逆期來臨的時候,就不會只考慮自己,他有大局觀,更不會做出一些讓父母傷心的任性行為。

寫在最後:

中國的父母表達情感的方式卻很含蓄,加上上有老下有小,工作和生活的壓力等,他們忽略了跟孩子的溝通,這跟他們的成長經歷有很大關係,因為他們的父母也是這樣對他們的,孩子要聽話,別闖禍,好好學習,不聽話就要挨罵,甚至還要挨打,忙了一天了,哪有時間跟孩子好好說話?

但最大的問題也就在於此,父母不了解孩子,孩子也不想被父母了解,他們叛逆期來了,不知道如何應對,長大後,跟父母的感情也很冷漠,形成中國式親子關係,相顧無言,雖然彼此愛著對方,但就是不知道如何表達。

孩子的11-18歲非常重要,這八年可以重新塑造一個孩子,也可以毀掉一個孩子,所以,叛逆期越早平穩度過,對孩子越有好處,父母請好好說話,孩子才是你此生最有價值的一項工作,您說呢?

相關焦點

  • 孩子「嚴重叛逆期」的8年,父母說話有「四忌」,別無知害了娃
    此時父母會發現孩子愛頂嘴,喜歡跟父母反著來。這是因為孩子的自主意識得到加強,不喜歡受父母的約束。 第三個叛逆期,也就是青春叛逆期。通常發生在孩子的11到18歲之間。這個叛逆期也可以稱之為嚴重的叛逆期,長達8年之久,在三個叛逆期中,表現最為明顯。孩子的反抗也更為激烈。
  • 抱娃姿勢有講究?不同時期方法有差別,別讓無知害了娃
    導讀:抱娃姿勢有講究?不同時期方法有差別,別讓無知害了娃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抱娃姿勢有講究?不同時期方法有差別,別讓無知害了娃!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3歲娃一口"鯊魚牙",媽媽還誇咬東西鋒利,醫生:無知害了孩子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導語父母對於育兒方面是要多學習的,養育孩子也是一件很有學問的事情,一些無知的父母是會害了自己的孩子的。3歲娃一口&34;,媽媽還誇咬東西鋒利,醫生:無知害了孩子。
  • 2歲萌娃發高燒,奶奶做法害娃差點變「腦癱」,醫生:無知害了娃
    孩子免疫力差,天氣一轉涼,各種感冒發燒就找上門。面對孩子哭鬧,寶媽一慌神,就容易病急亂投醫,走進一些誤區。2歲萌娃發高燒,奶奶做法害娃差點變「腦癱」,醫生:無知害了娃劉女士的寶寶一歲多,每到換季,就容易感冒發燒,去醫院也花了不少錢。
  • 孩子進入「嚴重叛逆期」的7個年頭,明白這些事,淡定當媽
    這段時間孩子你說什麼他們都不會聽的,而且最喜歡跟父母對著幹,家裡面如果有處於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父母是要操碎心的,打不得罵不得,不然還不知道會幹出些什麼事。孩子進入嚴重叛逆期是有一些特徵的,這段時間孩子正在往大人的路上行走,不管是他們的身體還是心智都是處於發育階段。
  • 寶寶衝奶粉有講究,這幾種東西不能往裡加,別讓你的無知害了娃
    導讀:寶寶衝奶粉有講究,這幾種東西不能往裡加,別讓你的無知害了娃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寶寶衝奶粉有講究,這幾種東西不能往裡加,別讓你的無知害了娃!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叛逆期孩子不願與父母好好說話,既是教養的失敗,更是他內心的痛
    最近很多媽媽都求助我,如何才能管教自己態度惡劣的兒子,這就看得出現在很多父母與叛逆期孩子相處、聊天時,經常感到不順利。一般大人都會覺得這是「溝通技術」的問題,也就是覺得是自己不會跟孩子聊天造成的,其實這裡還有深層次的原因。
  • 娃第一個叛逆期很恐怖?父母巧妙"懲罰"孩子,輕鬆解決問題
    在英文裡有一個單詞叫做"terrible two",翻譯過來就是糟糕的兩歲或者是可怕的兩歲,它指的是兩歲的孩子很讓父母頭疼。根據兒童心理學家的研究,娃的第一個叛逆期就是在2-3歲左右,也就是自我意識覺醒的時期。
  • 娃第一個叛逆期很恐怖?父母巧妙「懲罰」孩子,輕鬆解決問題
    在英文裡有一個單詞叫做「terrible two」,翻譯過來就是糟糕的兩歲或者是可怕的兩歲,它指的是兩歲的孩子很讓父母頭疼。根據兒童心理學家的研究,娃的第一個叛逆期就是在2-3歲左右,也就是自我意識覺醒的時期。這個時期的孩子,會讓父母覺得很「恐怖」!
  • 娃第一個叛逆期有多很恐怖?父母巧妙「懲罰」孩子,輕鬆解決問題
    如果我跟你說孩子兩歲的時候就有叛逆期,你會相信嗎?我相信很多帶過孩子的寶媽,都會有同樣的感受,孩子在兩歲左右,就會通過自己的行為舉動來反抗媽媽。例如他們會一言不合的丟玩具。很多家長認為孩子的叛逆期就在青春期,所以不會去重視低齡幼兒的情緒發展,任由他們順其自然,結果就導致孩子在青春期的叛逆時段,會越來越難教導,打不行、罵不行,哄也不行。所以當孩子出現第一個叛逆期的時候,我們就千萬不要忽視了,從小注重孩子的情緒發展,那麼他們的性格行為也會越來越好,對學習和未來成長都非常多好處。
  • 你有過叛逆期嗎?你的父母是怎麼做的?
    你有過叛逆期嗎?你的父母是怎麼做的?為什麼想到寫這篇文章呢?我今天去市裡辦事在餐館裡吃飯,聽到隔壁桌的姐姐在聊他們家孩子的事情。大概就是她家孩子現在初二了,處於叛逆期,學習成績非常優秀,但是現在不想上學了成天在家待著看手機打遊戲。老師去家裡找了好幾次,孩子還是不想上學。這件事讓她非常頭痛,已經不知道怎麼辦了。這個姐姐不是一個自以為是的家長,覺得這只是孩子的錯。
  • 孩子成長必經的叛逆期,父母做對這些事,孩子成長會更積極
    小區育兒群的line媽一早起來就在群裡說:「現在的娃,你不說她還好,越說她越跟你對著幹,大早上的,好心情全沒了」,多寶媽回覆說:「娃怕是進入叛逆期了,想起多寶的叛逆期來的時候,我啥也懂,真的很對不起多寶,每天責罰他,哎,寶看我生氣了,就主動給我唱歌,那種討好的樣子,讓我想起來就愧疚。期盼叛逆期早點過去,再不過去,就怕自己會先瘋掉 。」
  • 孩子進入「叛逆期」,做父母的別一臉懵,關於這些你要知道
    導讀:孩子進入「叛逆期」,做父母的別一臉懵,關於這些你要知道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進入「叛逆期」,做父母的別一臉懵,關於這些你要知道!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進入「嚴重叛逆期」的7個年頭,明白這些事,淡定當媽
    導讀:孩子進入「嚴重叛逆期」的7個年頭,明白這些事,淡定當媽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進入「嚴重叛逆期」的7個年頭,明白這些事,淡定當媽!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養兒有五忌,養女有四忌,父母早明白,孩子長大才能有出息
    導讀:養兒有五忌,養女有四忌,父母早明白,孩子長大才能有出息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養兒有五忌,養女有四忌,父母早明白,孩子長大才能有出息!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父母如何與叛逆期的孩子相處?
    三歲左右,是人生第一個叛逆期。這時候的孩子喜歡自己動手,抗拒別人幫忙,有時候也會做出很過分的行為。孩子渴望得到大人的尊重。如果不太過分,父母應尊重孩子,但別太過於遷就。如果孩子太過分,父母不理睬他(她),讓他(她)發脾氣,讓他(她)哭個夠。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言行身教,讓孩子從父母身上學到互愛互助,尊老愛幼,有愛心和同情心。有愛心的孩子,學壞也壞不到哪裡去?
  • 娃第一個叛逆期,究竟有多恐怖?4招保命!高智商「懲罰」孩子
    「叛逆」行為,寶爸媽帶娃的挑戰也隨之增多,但這個時期也是孩子性格塑造的黃金期。那這個時期的娃都有哪些叛逆表現?家長應該如何幫孩子平穩度過呢?1娃叛逆期有這3大表現,自查!雖然娃的叛逆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有科大大在,收服叛逆娃,自然不在話下。
  • 叛逆期的孩子如何引導,別總想著打,老師有這樣的建議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經常聽到過一些家長的反應和求助,那便是自己的孩子進入到叛逆期或是有叛逆現象的時候,該怎麼辦。我們要先明白孩子的叛逆期有三次,第一次2到3歲,第二次是7到9歲,第三次是12到15歲的青春期。
  • 2歲寶寶也有叛逆期!孩子一生三次叛逆期該如何度過?
    大多數的孩子在2歲以後,即會進入人生的第一個叛逆期(俗稱「寶寶叛逆期」),這也是父母最頭痛的時期。「Terrible Two(可怕的兩歲)」是國外對這一時期的寶寶的獨特稱號。另外,除2歲左右的寶寶叛逆期外,孩子還會經歷其他叛逆期嗎?......看完今天的這篇文章,一定會對您有所幫助!
  • 叛逆期的孩子不可怕,可怕的是家長嘴裡的「大道理」,傷了娃的心
    這個時候家長們要想一下,孩子可能是進入了叛逆期。二、娃在叛逆期的特點1、心細又易怒當寶貝處在叛逆的時候,家長們可能會發現孩子很容易就會生氣,明明是一些很簡單的事情,為什麼她們就這麼的在意,還發很大的脾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