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話說,你永遠別去教育別人。
你教育的任何人都不會聽你的,憑什麼,人家憑什麼聽你的,只會讓她們覺得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那如果是自己的孩子呢?或者是自己的妹妹呢?如果妹妹學壞了,你該怎麼辦呢?該去教育她嗎?你可能會說給講道理啊,呵~
對於妹妹來說就是,你會講道理多了不起嗎?還不是爸媽偏心讓你讀那麼多書,妹妹在缺管教的環境長大已經養成是非不分、推卸責任的人格了。
而真實情況就是明明就是她們自己退學的,大家怎麼勸都不聽,非要怪爸爸說了那句:讀書的學費以後必須得還給我。才導致妹妹退學的。
那父母的責任到底盡到沒盡到呢?在我看來有一部分原因確實是因為生多了管不過來。
其實我以前讀書的時候爸爸也是這樣說的,我雖然感覺心寒但還是繼續說:還就還,我還是要讀。妹妹卻把退學的責任推給爸爸。
妹妹有點多,先來講二妹吧。
小時候,二妹耳朵發炎流膿,二妹因為耳朵聽不清,小學畢業後就出去跟媽媽上班了,以為能治好耳朵,結果媽媽一直沒沒怎麼好好帶她去治療,最後導致需要戴助聽器才能聽見了。二妹打心裡特別責怪父母沒給她治療耳朵。
說父母沒錢,但父母出去打工,也掙到了一些錢,父母比較能吃苦,而且不愛亂花,只是他們思維太落後,比較信命,因為我們村有一個成年人就是聾子,就覺得耳朵發炎流膿治不好,大家都覺得命中注定的,所以妹妹連治療的機會都沒有。
現在二妹常說媽媽給自己錢是應該的,因為當年沒讀書出去打工的錢都給媽媽了,而現在找媽媽要錢買助聽器,媽媽不支持,現在鬧得也不愉快。
三妹是最小一個,是受大人的寵愛長大的,從小欺負姐姐,做錯事把所有責任推給姐姐,爺爺婆婆好像就愛不分青紅皂白給我和二妹一頓打罵,造成今天三妹又懶又好吃,還愛推卸責任。
老大我是從小備受打擊,因為家裡窮,親戚鄰居都常常嘲笑,心裡埋下一顆恨的種子,勵志要成才,想著讓那些有錢人全都後悔去。
你可能會說那個年代大家都是比較窮的,家裡沒錢,但也要傳宗接代,所以生了三個,家裡經濟開銷大,哪裡顧得上每個孩子,是時代造成的,但也明明可以只生一個孩子,而照顧教育好啊,究其原因,其實還是沒有分清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但這個最重要在每個人心裡是不一樣的,也不能一起來衡量。父母受時代的影響,受家庭氛圍的影響,我們改變教育不了。爺爺奶奶的教育方式我從小想給掰正最後還是以失敗告終。那意思就是不好的就永遠改不了了嗎?除非發生一些大的變故。妹妹們年輕改變的機會還有很多。
所以教育要做好是需要從源頭開始的。現在經濟壓力太大,這也是越來越多的人不想生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