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讀 | 中國父母分三層,你在哪一層?

2021-02-21 紅網

作者:霍輝

來源: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ID:FranklinReadingClub)

逼孩子學習和放任孩子,究竟哪個更殘酷?

對孩子的規劃裡,藏著父母的格局,而父母的格局決定了孩子的未來。

 

 

看看街邊賣菜的、擺小攤的, 2、3歲的孩子就在一旁自己玩耍,有的手上拿著菜葉,翻來覆去地玩,有的拿個手機,目不轉睛地看著。

父母沒空管他們,他們只好在嘈雜煩亂的菜場裡,自娛自樂。

 

這還算好的,還有的父母因生活所迫,背井離鄉外出打工,把孩子扔給老人,不聞不問。

 

前幾天有個視頻,一個四歲的小男孩躺在竹椅上, 蹺著二郎腿, 邊嚼著檳榔邊抽著香菸,時不時吐出幾個「像樣兒」的煙圈,鏡頭面前一副老練、旁若無人的樣子。

 

小男孩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他平時由爺爺奶奶照顧,跟著爺爺他慢慢學會了抽菸,染上抽菸的惡習,他的煙要麼是從小賣部偷的,要麼是在地上撿的 ,知情人甚至表示「已經抽了一兩年了,戒不了。」 

 

這麼久了,孩子爸媽就不知道嗎?現在對孩子放任不管,想過未來孩子會怎樣嗎?

 

你對孩子的規劃,暴露了你的格局。

沒有格局的父母,才會放任孩子不管。

自己不花精力去思考孩子的未來,不花時間和金錢去引導和陪伴孩子,你是輕鬆了,可放棄孩子,就是害了孩子。

你現在偷過的懶,將來都會變成一個個坑報復你。

 

沒有指引的孩子,就像大海中沒有方向的船,隨波逐流,走到哪兒就算哪兒。

 

而絕大多數的孩子自控力差,沒有父母的規劃和引導,基本是很難有出息了。

 

中國父母為了孩子都夠拼的,他們早早為孩子做好規劃,陪孩子上興趣班、練琴、學奧數,買800萬的學區房,花3萬去撐一個暑假……

 

我也曾是這樣的媽媽,我把自己沒實現的夢想,寄托在女兒身上,希望她將來比我優秀,上個好大學,然後出國留學。

 

實現夢想的第一步是幼升小,上個好小學,而入學是要考試的,憑成績上學和分班。

為了女兒能上個好學校和好班級,我不得不把她的小學教育提前到上幼兒園。

在她還在幼兒園的時候,我就給她報了三個學習班,還有一個舞蹈班。 

 

從此,女兒被剝奪了童年所有無憂無慮的快樂時光,馬不停蹄奔波於各種培訓機構。

為了贏在起跑線上,我不得不用高劑量、高添加的飼料催著她長大。

 

看著孩子睡眠不足打著哈欠的小臉、瘦弱的身體背著重重的書包,我也很心疼,孩子在負重前行,背負的全是父母的重託啊。

直到女兒一場大病,我才頓悟,我不該以我的夢想替孩子規劃未來。

 

現如今太多的父母,以愛的名義規劃孩子成長之路,給孩子戴上沉重的枷鎖,綁架孩子的人生。

 

何止是小孩子,大孩子也是一樣。

前段時間碰到朋友的兒子,一位剛回來沒多久的985名牌大學畢業生,他原本在省城外企工作,卻放棄高薪回到家鄉四線小城工作。

 

好奇地問他:「為什麼回來?」

他無奈地說:「還不是爸媽一天一個電話給逼回來的。」

 

「那你現在工作怎麼樣?開心嗎?」我問。

 

「哎。」

他嘆著氣,「現在的單位跟我之前的單位差太遠了,真後悔回來。在大城市、在外企接觸的東西多,眼界也開闊,哪像現在的日子一眼望得到頭,25歲死,75歲埋。」

 

看著這個悵然的年輕人,想起父母們最愛說的話:

我都是為了你好。你是我的孩子,我有資格來規劃你的幸福,規劃你的行動,規劃你的未來,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你變得更好。

 

是啊,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這世上沒有不希望子女好的父母,他們想讓孩子少走彎路,為孩子規劃出一條他們認為最省力、最安穩的路。

 

更何況,未來是個不確定的,很多職業都消失了,孩子的成長道路也不是唯一的,而父母思想意識和眼界跟不上,你的規劃反而會誤了孩子。

 

俞敏洪說:「這其實不是一種規劃,是一種強制,父母非常殘忍的把孩子塞到了一個罐子裡面,按照家長的要求來成長。

 

這樣的父母格局不大,其實背後的本質是知識水平、認知能力不足,而這一切都要孩子來買單。

 

在父母的控制下,孩子要麼失去了獨立性,一味地依賴父母,成了長不大的巨嬰,要麼和父母拼個魚死網破,慘澹收場。 

 女兒大病一場,我開始反思自己,回想女兒剛出生時,我最初的小小願望,不就是希望她健康而快樂地生活嗎?

從什麼時候起,我給她戴上了更多的枷鎖?讓她背負了更高的期望?從什麼時候起,我開始想讓她成為「別人家的孩子」,而不是她自己本來的樣子呢?

 

反思之後,我開始改變自己,不再揠苗助長,讓女兒按部就班地成長。

女兒特別喜歡畫畫,那我就盡我所能,給她找老師教她畫畫,陪她去美術館參觀,陪她畫畫。

漸漸地,我發現自己不那麼焦慮了,女兒的笑容也越來越多了,她的畫也畫得越來越好了。

財經作家吳曉波在女兒18歲時,送給女兒一句話:「生命就應該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

 

他女兒成績優異,基本上能考進排名全球前一百位的大學,可是女兒卻想當個流行歌手。

這是個與天賦和運氣關係太大的不確定行業,日後成為一名二流歌手的概率大概也只有百分之十。

女兒堅定地說:「我不想成名,我就是喜歡。」

 

吳曉波聯想起自己從前一直被職業和工作所驅趕,不知道生活的快樂半逕到底有多大,什麼是有意義的,什麼是無效的。

後來才明白,生命從頭到尾都是一場浪費,你需要判斷的僅僅在於,這次浪費是否是「美好」的。

 

再後來他每做一件事情的時候,都會問自己:

你認為它是美好的嗎?如果是,那就去做吧,從這裡出發,我們去抵抗命運,享受生活。

 

吳曉波不知道女兒到底學得怎麼樣,是否有當明星的潛質,但是只要女兒是快樂的,就讓她選自己喜歡走的路吧。

 

王朔也是這樣,他有一次談及對女兒的希望說:

我希望她幹嗎呀?我什麼都不希望她。我希望她快快樂樂過完一生,我不要她成功。我最恨這詞兒了。什麼成功,不就掙點錢,被SB們知道嗎?!

 

王朔女兒不適應中國的教育,讀書不快樂,不愛學習,於是王朔把她送到美國去讀書。

王朔對女兒說:「你有興趣學就去學,你沒興趣學你就當普通人。當個普通人不丟人。」在那裡女兒學習得到了快樂,變得很愛學習。

 

沒有多少父母,內心強大到有勇氣讓孩子做自己。

讓孩子不受這個功利世界影響的背後,是父母的大格局,以及拼盡全力的努力。

 

人生漫漫,不如保留一些不確定性,讓孩子自己去尋找和發現,做自己,做自己喜歡的事。

紀錄片《我的留學故事》裡,有一集講的是一個留學小夥。

 

他從6歲開始學畫畫,高一就考到了一級美術師,然後出國接受國際一流的藝術教育,他也很會做飯,在片中他還做了道醬香排骨。

 

有格局的父母會在孩子小時候發現孩子天賦,進而刻意引導,所以這個小夥子早早就定下了一個清晰的人生規劃。

 

對孩子的規劃,不只是學業,還應該有生活。

小夥子說,初中開始媽媽就教他做飯,媽媽認為男孩子要學會獨立,以後出國,成家立業,總要獨立生活,一定要學會做飯,做家務,當你一個人在外的時候,也能生活得很好。

 

又想起前段時間那個火爆視頻《世界再大,大不過一盤番茄炒蛋》。

一位初到美國的留學生,因為要給同學露臉做盤番茄炒蛋,忘記時差,把國內凌晨4點睡夢中的爸媽吵醒,請教爸媽如何做番茄炒蛋。

 

同樣是留學生,一個醬香排骨做得香噴噴,另一個連番茄炒蛋都不會;一個感激父母,想著父母掙錢不易,儘量自己做飯吃,能省就省;另一個為了自己的一道小菜,壓根沒想到父母還在睡覺。

 

 

有格局的父母,了解孩子的個性、脾氣,知道孩子喜歡什麼、擅長什麼,然後根據他的性格特點和能力有意培養他們創造機會。

他們帶孩子開拓視野,儘早發現孩子的天賦,讓他揚長避短,將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而不是取長補短,那是做流水線上一模一樣的產品。

 

沒有爸爸帶巴菲特去華爾街證券交易所參觀,他長大後未必會走專業投資的道路,沒有父親的引導,朗朗也不可能成為偉大的鋼琴家……

 

你對孩子的規劃裡,暴露了你的格局。

 

願天下父母都能放大自己的格局,從小引導和培養孩子,讓他有選擇的能力,未來之路走得更穩健。

作者簡介:霍輝,富書籤約作者,名字很好記,倒過來就是輝霍哦,是個愛家愛生活的孩子媽,也是個愛讀書愛碼字的理工女。簡書@輝霍,微博@霍霍4307。本文首發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ID:FranklinReadingClub),百萬新中產生活學院。

投稿郵箱:weibo@rednet.cn

歡迎和紅網小編做朋友,個人微信號:rednet

相關焦點

  • 中國父母分三層,你在哪一層?
    對孩子的規劃裡,藏著父母的格局,而父母的格局決定了孩子的未來。底層的父母,沒有生活,只有生存,他們每日為生計奔波,哪有餘力思考孩子的未來。中國父母為了孩子都夠拼的,他們早早為孩子做好規劃,陪孩子上興趣班、練琴、學奧數,買800萬的學區房,花3萬去撐一個暑假……我也曾是這樣的媽媽,我把自己沒實現的夢想,寄托在女兒身上,希望她將來比我優秀,上個好大學,然後出國留學。
  • 中國家長分五層,你在哪一層?
    各位爹媽不妨對號入座一下,看自己在哪一層。第二層:捨得為孩子花時間這一層的父母,已經懂得「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他們會定時接送孩子上下學,帶著孩子往返於各大培訓機構,假期會帶孩子去旅遊。最重要的是,他們願意陪著孩子寫作業,忍受各種不適,可以說,很不容易了。
  • 富養孩子的三層境界,你在哪一層?
    △點擊上方音頻,聽主播/水杉為你朗讀富養孩子分為三層境界,它就像金字塔一樣,越往上才越寶貴,能做到的父母也越少。富養第一層:捨得為孩子花錢通常很多父母認為,所謂富養,就是不遺餘力地給孩子花錢:吃最好的、穿最好的、用最好的,為了給孩子買學區房,哪怕背負沉重的經濟壓力也在所不辭。
  • 「護犢」的父母分三層,你在哪一層?
    只是如何正確介入孩子的衝突矛盾,如何避免孩子受別人欺負,這也是父母們不得不好好研習的功課。 父母之愛,舐犢情深。所有「護犢 」的父母大致可以分為三種層次。這種爸爸像是一堵牆,一面隔斷了對孩子的「社交危險」,一面也阻礙了孩子自我人格的完善與發展。 他們本該通過外界習得的能力,被深深地掐斷了,只能一直待在父母的保護區裡。 在《陪孩子走過3-6歲敏感期》裡寫道:「孩子本身就是在吵吵鬧鬧中學會如何處理人際關係的,在這一過程中,孩子們會形成只有他們自己才懂的規則。」
  • 愛孩子的三層境界,你在哪一層?
    後來,因為寶寶鬧著看電視不肯睡覺,小楊教訓了她一下。丈夫去哄,寶寶就哭著說:「媽媽不好,不愛媽媽。」小楊的本意是想努力賺錢,給孩子提供更好的物質生活,實際上卻是忙於工作,偏離了初衷,沒在孩子身上用多少心。缺失的陪伴,錯過的時間,再也彌補不起來。工作再忙,生活再不如意,我們都沒有理由對孩子不管不顧。
  • Java程式設計師職業生涯的三層境界,你在哪一層?
    有很多即將進入這個行業的年輕朋友都很想問這個問題,我想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想拿高薪不一定非要做程式設計師,只是相對而言程式設計師這個職業起薪更高,機會也更多,當然不同層次程式設計師薪資也不一樣,我們來了解一下程式設計師的修煉三層境界: 第一層境界:劍指四方,試問天下誰與爭鋒 修煉第一層境界的程式設計師
  • 2020中國大學分層次排名出爐,你在哪一層?
    2020中國大學分層次排名出爐,這個排名情況分為是6層,看看你的學校是在哪一層呢?第一層次的是中國八星級大學,世界一流大學,以及中國最高學府的。第二層次的是中國八星級大學,世界一流大學以及中國頂尖大學,這個層次的大學是有8個大學,一個是復旦大學,還有南京大學,浙江大學等。
  • 所有家長分五層,來看看你在哪一層?
    各位爹媽不妨對號入座一下,看自己在哪一層。01第一層:捨得為孩子花錢養孩子當然要花錢,但不能只花錢。02第二層:捨得為孩子花時間這一層的父母,已經懂得「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他們會定時接送孩子上下學,帶著孩子往返於各大培訓機構,假期會帶孩子去旅遊。
  • 美聯英語|學英語的三層境界,你在哪一層
    根據美聯英語的總結,一般大家的故事都差不多,這學英語的十八式裡,一定也有曾經面對英語弱小無助的你——第一層少壯背單詞,老大背單詞…第二層讀書破萬卷仍舊覺得自己很weak第三層紙上來得終覺淺絕知英語要聽說讀寫樣樣都行寫在最後:學英語是一場修行,在學英語的路上,好多人背了很多單詞,依然過不好這一生,水平一般,考試費刷進去大幾萬,分數提升不少
  • 人人都會讀書,但讀書也分層次,看看你處於哪一層
    據統計,中國學生的評論閱讀時長比外國學生的閱讀時長要少很多。而且在閱讀種類上也有些很大的差別。外國學生經常會把時間一些科學著作或者是哲學著作上面,但是在中國的學生中,最受歡迎的書籍竟然是小說類。同樣都是讀書,但是閱讀也是分層次的,最主要的區別就是書籍的種類不同,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看看不同的層次的人都會閱讀什麼樣的書籍吧。第一層,小說類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其實讀書也是一樣。小說類娛樂類的書籍,他們使用的語言通俗易懂,文字生動活潑,有著非常大的娛樂性。
  • 孝敬父母有四層境界,你在哪一層?
    我想,這些應該就是孝敬父母的第一層境界,孝敬父母之身。保障父母的衣食住行,每年帶父母做一次體檢,教父母一些養生之道,幫父母洗腳剪指甲,都是孝敬父母之身。2013年春節,我一個人帶著父母去了海南,當父親像小孩子一樣興奮地在大海裡遊泳的時候,我開心地笑了。我想,這就是孝敬父母的第三層境界,孝敬父母之願,哪怕是坐坐飛機,爬爬長城這樣的念頭。
  • 大學宿舍關係分六級,你處在哪一層?
    當然,宿舍關係是整個大學生涯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事實上宿舍關係也是分等級的,就像是一個金字塔。今天就來給大家理一下宿舍關係的金字塔結構,看看你和室友的關係在哪一階層?之前中國青年網就宿舍關係做過一個調查:從調查中不難看出大學生宿舍,舍友發生矛盾的比例多達一半,這就反映出:如果宿舍關係融洽,就會喜氣洋洋,溫情滿滿;如果宿舍關係緊張,那可就秒變戲精學院、後宮甄嬛傳!
  • 婚姻有三層樓,你在哪一層
    如果把婚姻分為三層,你又在哪一層呢?物質層面,互相扶持俗話說,貧賤夫妻百事哀,這話真的一點都不假。堂姐結婚的時候,姐夫當眾表示:「我沒房沒車,但我保證,一輩子不會辜負你。」堂姐想去雲南蜜月旅行,預算5千不到,姐夫說,浪費錢,等賺大錢了,帶你去國外玩。生了孩子,堂姐想給孩子買好奶粉,姐夫說,孩子吃母乳好,還能節約奶粉錢。堂姐想請個保姆帶孩子,姐夫說,保姆多貴啊,乾脆你辭職在家帶孩子,大不了我養你。
  • 父母一共分成4個層級,你在哪一層?趕緊進來測一下
    而為人父母的一共有4個層次,你在哪一層呢?教育孩子,需要三分教育、七分耐心。想要養出一個優秀的孩子,父母就需要用正確的方式,去對待孩子的成長。,選擇了拼命掙錢,等孩子大了,你辛苦賺了一輩子的錢,說不定還不夠他敗家一年!
  • 穿3799元裙子女孩被孤立:富養孩子的三層境界,你在哪一層?
    雖然小女孩父母的索賠並沒有不對,但給孩子買這麼貴的裙子,真的有必要嗎?所謂的"富養"孩子,難道就只是買貴的衣服?花了足夠多的錢,就是好父母?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很大的誤會。真正的富養,重點並非是物質上的滿足。今天童博士就來跟家長們聊一聊「富養孩子的三層境界」,它就像金字塔一樣,越往上才越寶貴,能做到的父母也越少。
  • 大學宿舍關係分六級,你在哪一層?
    事實上宿舍關係也是分等級的,就像是一個金字塔。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理一下宿舍關係的金字塔結構,看看你和室友的關係在哪一層?之前中國青年網就宿舍關係做過一個調查:第三層:陰晴不定。這個層次的舍友關係就像定時炸彈,你永遠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爆發。好的時候,嗯,咱們可以像長在一起的連體人,手牽手形影不離;然而爭吵起來的時候也可以翻臉不認人。這層次宿舍關係也談不上有多壞,但陰晴不定倒是真的。第四層:表面和睦。
  • 「帶娃自由」的三層境界,你在哪一層?
    01帶娃自由的第一層,是想怎麼帶娃,就怎麼帶娃。比如你想帶他睡覺,他偏偏要玩;等你想餵他吃飯了,他累得睡著了;眼見就快五點了,你用洪荒之力喊他起來,小傢伙很有骨氣,如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一口氣睡到天黑才醒,然後拉著困得靈魂出竅的你再戰300回合。
  • 王冕:讀書的三層境界,你在哪一層?
    每一種身份背後都藏著不同的讀書境界,每一層讀書境界都蘊含著別樣的人生。為了考試而讀書,真正的目的不在於讀書,而是在於考試的結果,在於考試背後的利益。宋真宗在《勵學篇》中說: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車馬多如簇。為了考試而讀書的人,無非是為了這「千鍾粟」、「黃金屋」、「顏如玉」、「車如簇」。
  • 《人民的名義》把人分9層,你屬於哪一層?
    「沒想稻」,現在的孩子就好這口(戳開)認知層級,決定你的社會位置在電視劇《人民的名義》中,看到了一個由認知梯差構成的社會結構。你思維認知有多高,你就會處於哪個層級。這個認知階梯,大概分九層。認知最底層:無明之人,總是被人盤剝而無力自保這些人在劇中,就是大風廠的員工。
  • 新款現代別墅圖,包括一層到三層,年初建一棟漂亮又大方
    今天小編介紹三款2020年新款現代別墅設計圖以及戶型圖,看看你有沒有喜歡的。 第一款:現代簡約式一層自建房設計圖以及戶型圖,四室一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