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補精血的中藥!止白髮、緩耳鳴、解腰酸,乃藥中良將

2020-12-19 騰訊網

本文理論依據:《中華臨床中藥學》、《中醫藥學高級叢書·中藥學》

你好,我是中醫人,文君然。

今天這篇文說,我繼續給你聊可以養生的中藥材。

今天我想說的是熟地黃。這味藥我之所以敢拿出來做科普,原因是到目前為止,藥理學尚沒有發現它任何的毒副作用。只不過,這味藥性黏膩,有礙於消化,故而脾胃虛弱、便溏拉稀、痰溼較盛的人不要用。

這味藥能幹什麼呢?答曰:滋陰、添精、補血,對延緩衰老有益處。我國古代有一個醫家,叫做張景嶽。這位老先生愛死了熟地,創製的方劑中有好多都帶熟地,所以他又被稱作「張熟地」。

和熟地相近的,還有一個生地。生地和熟地,是有差別的,大家別搞混。

熟地這味藥到底能幹啥呢?我分門別類給你講講。

第一個,補血。

咱們冬天是不是都喜歡吃羊肉火鍋啊?你在火鍋裡面加入10克的熟地,藥香會越來越濃,可以補血。貧血的人這樣做最好。因為現代藥理研究認為,熟地有刺激骨髓,增加紅細胞,血紅蛋白、白細胞等作用。中醫辨證屬血虛的人,比如頭暈眼花、肢體麻木乏力、臉色萎黃、心悸失眠的人吃了,也很好。

第二個,改善耳鳴。

現在很多中年人都耳鳴的。耳鳴的原因,多種多樣,但是比較常見的,還是腎精虧虛,腎陰不足。這類人什麼表現呢?就是耳鳴在下午的時候比較明顯,入夜可能更明顯,同時腰膝酸軟,心煩口乾,眼睛也比較乾澀。這個時候,你用熟地黃就可以滋補腎精、腎陰。你可以準備熟地10克,大米100克。熟地用清水衝泡之後,和大米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煮成稀粥,熟了以後加入白糖調味,最後再煮沸一次即可食用。

第三個,緩解你的白頭髮。

有些中年人,白頭髮特別多,看上去和老頭、老太太一樣了。這用中醫角度看就不正常,要考慮一種早衰表現。針對這種白髮早生,有一個驗方值得一說:熟地黃、制首烏各30克,當歸15克,白酒1000毫升。浸泡15天以後,每日服用10毫升。可以連續飲用,一直到見效。這個辦法目的就是補精血,養肝腎,對肝腎虧虛、精血不足的早生白髮者有效。這類人在白髮的同時,往往可能眼花、頭暈、腰膝酸軟、肢體麻木、心慌心悸。

第四個,幫你緩解腰酸。

咱們有些中年人,說不上因為什麼,總感覺腰部酸酸的,不舒服,坐久了受不了。這要考慮是不是腎陰不足所致。這個時候,得補腎強腰。怎麼辦呢?中國古代有一部食療專著,叫做《食醫心鑑》,記載一個地胡酒的滋補方子,用熟地黃250克、胡麻仁100克,薏苡仁30克,白酒1500毫升。胡麻仁蒸熟搗爛了,熟地黃切碎,薏苡仁搗碎,裝入布袋裡封好,泡酒15天可以飲用。

其實,熟地黃的功效還有很多。現代中醫臨床有不少新發現。比如說,用五味子15克,配熟地黃30克,能治療早搏。這叫做「早搏煎」。還有的,用熟地黃30克,水煎服,持續兩周,可以治療高血壓。還有的老人,皮膚瘙癢,用熟地300克,丹參300克,蟬蛻450克,研細粉,每次服用3克,每日3次,可以取效。這些都是值得參考的。

總之,熟地黃這味藥,滋陰、添精、補血,無毒,算是咱老百姓的一味滋補藥了。我把它的一般功效寫在這裡,供讀者朋友參考。如果能給您帶來幫助,最好不過了。

全文完。

相關焦點

  • 一味治白髮的中藥!養肝血,獻給40多歲的人
    有人跟我說,文君然,你講的這些養生中藥,都是在吹牛吧?中醫中藥哪有那麼好用? 對此,我想說,不知者不怪。 你沒有深入地研究中藥,就不知道現在中藥學已經發展到什麼程度。可以說,目前藥理學已經對中藥的成分、結構、功效等做出了很多精深細緻的研究。
  • 兩味藥,治中年白髮!愛心滿滿的小方子,送給我的中年讀者
    一個是少年白髮,一個是青壯年白髮。少年白髮,往往以血熱生風化燥論治。清熱涼血,是治療的基本思路。中年白髮,則往往考慮肝腎不足。發為血之餘。肝腎精血不足,則髮根失養,所以就生了很多白頭髮。肝腎不足所致的中年白髮,患者往往有一些典型的肝腎不足症候,比如說腰膝酸軟,體倦神疲,不愛動彈,偶爾頭暈耳鳴,舌暗紅,脈象沉細而弱。
  • 農村補陽土偏方:一味草藥泡酒,滋陰補陽,陰陽雙補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於網絡,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並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農村土偏方:一味草藥泡酒,滋陰補陽,陰陽雙補。
  • 每天學一味中藥:青皮!
    《青皮》青皮,中藥名。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及其栽培變種的乾燥幼果或未成熟果實的果皮。引諸藥至厥陰之分,下飲食入太陰之倉。《湯液本草》:氣溫,味辛。苦而辛,性寒,氣厚,陰也。足厥陰經引經藥,又入手少陽經。《本草綱目》:青皮乃橘之末黃而青色者,薄而光,其氣芳烈。古無用者,至宋時醫始用。其色青氣烈,味苦而辛,治之以醋,所謂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以酸洩之,以苦降之也。陳皮浮而升,入脾、肺氣分;青皮沉而降,入肝、膽氣分。一體二用,物理自然也。
  • 提個醒:一味藥,譽腎之動力,專滋腎,昇陽氣,峻補精血,還健腰、減糖、除骨中刺
    《本草匯言》中說「肉蓯蓉,滋腎氣,補精血之物也。男子丹元虛冷而陽之久沉,婦人衝任失調而陰氣不足,此乃平補之物,溫而不熱,補而不峻,暖兒不燥,滑而不瀉」。肉蓯蓉是滋養腎之陰陽的好東西,特點是「溫暖」之餘而不「燥熱」,滋養之力可以說是「從容不迫」,養益之功緩和而不峻猛,因此受到古今學者的一直認可。
  • 一味能「破痰」的中藥!除胸痰,消胃脹,化食積,乃藥中良將
    本文理論依據:《中華藥海》、《中華臨床中藥學》、《臨床中藥辭典》、《實用中藥學》、《現代中藥藥理與臨床》、《中藥藥理與臨床運用》 你好,我是中醫人
  • 【認識中藥】 中藥絕學:知母一味,大有可為!
    通過中藥吟詩作賦喜結連理者,從古至今都有。相傳,有一喪妻藥鋪老闆,經人介紹,看中一姑娘,又不好當面表白,於是也用中藥名寫了封情書給這姑娘,沒想到,還真成就了一段佳緣。藥鋪老闆的情書中有這樣一句話:「知母心,莫待烏頭白,欲知斷續未得。」說起這知母,還真是良藥一味,今天,小編就和您一起來看看不同時期的中醫大家都是如何用知母的!知母氣寒,味苦,無毒。
  • 一味不被重視的中藥,補肝腎明目生烏髮,還能降糖降脂
    養生是一門學問,很多你不知道或者不重視的中藥材都是很好的養生滋補藥。今天要跟大家說一說一味不被重視的中藥材,它能補肝、補腎、明目、生烏髮、還有降糖、降脂、抗血栓的作用。它就是「女貞子」。女貞子最早見於《神農本草經》女貞子最早見於《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謂其能「主補中,安五臟,養精神,除百病,久服肥健,輕身不老」。
  • 一味藥止盜汗,效果沒想到會有這麼好
    在宋代的《夷堅志》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嚴州山上的寺廟裡,有天早晨路過一僧人,非常瘦弱,飲食平時不好,晚上睡覺就渾身出汗,到天亮,衣被都被汗液浸溼,像這樣二十年了,已經治療無望,好像要等死了。 管寺廟的一個僧人說:「我有藥治你這病非常靈驗,替你治療一下吧。」
  • 一味抗「慢性疲勞」的中藥!緩解乏力、焦慮、睡覺淺,乃藥中清露
    本文理論依據:《現代中藥藥理與臨床》、《中藥藥理學》 你好,我是中醫人,文君然。 今天,我繼續給你講可以拿來養生的中藥。我們多認識一味藥,就相當於多了一件武器,好來保衛我們的健康。 這就是西洋參。
  • 一味養肝的中藥!降血壓,防腦梗,通便秘,乃藥中諍臣
    今天我這篇文說,給你聊一味中藥。這味中藥是我們身邊的一位諍友、諍臣。 什麼是諍友、諍臣?說白了,就是專在你耳邊提意見的人,是喜歡在你頭上潑涼水的,是從來不順著你說話的那個人。 有這樣的人在身邊,你會少走很多彎路。因此,他是珍貴的。
  • 白髮中藥 治療白髮的中藥秘方
    現在的很多的年輕人因為長時間的壓力非常大,睡眠又不好,導致頭髮上長出了很多的白髮,那您知道有哪些治療白髮中藥嗎?您知道民間治療白髮最好的方法是什麼呢?其實想讓自己的白髮消失很簡單,調整好自己的作息時間、睡眠好、壓力不要太大等等,具體的就來看看白髮變黑髮的方法是什麼吧。
  • 每天認識一味中藥——陳皮
    導言:陳皮可以說是很接地氣的一味中藥了,「為芸香科常綠小喬木植物橘及其栽培變種的成熟果皮」,說白了真的就是橘子皮。但出身尋常,藥效可不含糊,陳皮辛散苦降性溫,芳香醒脾,長於理氣健脾燥溼,降逆止嘔,用於脘腹脹滿,食少吐瀉 ,經常被當作主藥使用。
  • 每天學一味中藥,黑芝麻!
    08功效與作用 補肝腎、益精血、潤腸燥。屬補虛藥下屬分類的補血藥。 09臨床應用 用量9~15克,水煎服或入丸散。
  • 它們是「早生白髮」的「剋星」,用這2味中藥泡水喝,補虛又烏髮
    它們是「早生白髮」的「剋星」,是調理「早生白髮」最好用的藥材,堅持用它泡水喝,補虛又烏髮,你知道是什麼嗎? 1.女貞子 女貞子是木犀科植物女貞的果實,是一種經略燻後,曬乾;或置熱水中燙過後曬乾得到的一味中藥材,女貞子多生長於山野中,適合生長在溫暖溼潤氣候的地方
  • 一味中藥治牙疼,不用吃,一塗就好
    不僅腎之虛火會引起牙疼,胃經實火也是牙疼的罪魁禍首,牙齒是長在牙齦肉周圍上,足陽明胃經,循鼻子到上齒,手陽明大腸經從腮幫子入下齒,所以牙齦肉乃陽明經所主,陽明胃腸又主肌肉,所以肌肉腫毒,總離不開陽明積熱,這牙齦腫痛是胃腸積熱循經上攻所致。也就是說它跟胃腸也有一定關係。 從少到老,從春到冬,都會有牙疼出現。
  • 秘方來了:一味藥止盜汗,效果沒想到會有這麼好
    在宋代的《夷堅志》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嚴州山上的寺廟裡,有天早晨路過一僧人,非常瘦弱,飲食平時不好,晚上睡覺就渾身出汗,到天亮,衣被都被汗液浸溼,像這樣二十年了,已經治療無望,好像要等死了。管寺廟的一個僧人說:「我有藥治你這病非常靈驗,替你治療一下吧。」三天過去了,居然二十年的夜汗(盜汗)給治好了。並且把藥方傳給了路過的僧人。
  • 兩味藥,治腰彎、白髮、耳鳴,幫你顯年輕
    我告訴他,你回去以後,準備中藥墨旱蓮和女貞子兩味藥,各5克,另準備蜂蜜適量。把女貞子砸碎,然後和旱蓮草一起放入大茶杯裡頭,倒入剛燒開的沸水,蓋好蓋子,悶泡15分鐘之後飲用。可以反覆幾次添加開水。上午一劑,下午一劑,長期用。在這個過程中,儘量少熬夜,放鬆心情,不去想雜七雜八的事兒,努力讓自己的心靜下來。
  • 中國傳統文化中藥藥性(寒、熱、溫、平)
    中國傳統文化中藥藥性(寒、熱、溫、平)藥性--寒諸藥賦性,此類最寒。 犀角解乎心熱;羚羊清乎肺肝。天門冬止嗽,補血涸而潤心肝;麥門冬清心,解煩渴而除肺熱。又聞治虛煩、除噦嘔,須用竹茹;通秘結、導瘀血,必資大黃。宣黃連治泠熱之痢,又厚腸胃而止瀉;淫羊藿療風寒之痺,且補陰虛而助陽。茅根止血與吐衄;石葦通淋與小腸。熟地黃補血且療虛損;生地黃宣血更醫眼瘡。赤芍藥破血而療腹痛,煩熱亦解;白芍藥補虛而生新血,溫熱尤良。 若乃消腫滿逐水於牽牛;除熱毒殺蟲於貫眾。金鈴子治疝氣而補精血;萱草根治五淋而消乳腫。
  • 補氣是提高免疫力最快方法,一味中藥就能夠補肺氣、補脾氣、補腎氣!
    這些藥和普通的感冒藥一樣常用嗎?是的,它們比感冒藥更常用,功效也很好,因為這些藥有一個共同的功效,就是補氣。醫生也會把氣掛在嘴邊,比如「氣虛」、「氣血虧虛」,肝氣旺,腎氣虛等等,雖然有時候聽不懂,但感覺很有道理的樣子。其實氣的確是非常重要,扁鵲在《難經·八難》中說:「氣者,人之根本也,根絕則莖葉枯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