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理論依據:《中華臨床中藥學》、《中醫藥學高級叢書·中藥學》
你好,我是中醫人,文君然。
今天這篇文說,我繼續給你聊可以養生的中藥材。
今天我想說的是熟地黃。這味藥我之所以敢拿出來做科普,原因是到目前為止,藥理學尚沒有發現它任何的毒副作用。只不過,這味藥性黏膩,有礙於消化,故而脾胃虛弱、便溏拉稀、痰溼較盛的人不要用。
這味藥能幹什麼呢?答曰:滋陰、添精、補血,對延緩衰老有益處。我國古代有一個醫家,叫做張景嶽。這位老先生愛死了熟地,創製的方劑中有好多都帶熟地,所以他又被稱作「張熟地」。
和熟地相近的,還有一個生地。生地和熟地,是有差別的,大家別搞混。
熟地這味藥到底能幹啥呢?我分門別類給你講講。
第一個,補血。
咱們冬天是不是都喜歡吃羊肉火鍋啊?你在火鍋裡面加入10克的熟地,藥香會越來越濃,可以補血。貧血的人這樣做最好。因為現代藥理研究認為,熟地有刺激骨髓,增加紅細胞,血紅蛋白、白細胞等作用。中醫辨證屬血虛的人,比如頭暈眼花、肢體麻木乏力、臉色萎黃、心悸失眠的人吃了,也很好。
第二個,改善耳鳴。
現在很多中年人都耳鳴的。耳鳴的原因,多種多樣,但是比較常見的,還是腎精虧虛,腎陰不足。這類人什麼表現呢?就是耳鳴在下午的時候比較明顯,入夜可能更明顯,同時腰膝酸軟,心煩口乾,眼睛也比較乾澀。這個時候,你用熟地黃就可以滋補腎精、腎陰。你可以準備熟地10克,大米100克。熟地用清水衝泡之後,和大米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煮成稀粥,熟了以後加入白糖調味,最後再煮沸一次即可食用。
第三個,緩解你的白頭髮。
有些中年人,白頭髮特別多,看上去和老頭、老太太一樣了。這用中醫角度看就不正常,要考慮一種早衰表現。針對這種白髮早生,有一個驗方值得一說:熟地黃、制首烏各30克,當歸15克,白酒1000毫升。浸泡15天以後,每日服用10毫升。可以連續飲用,一直到見效。這個辦法目的就是補精血,養肝腎,對肝腎虧虛、精血不足的早生白髮者有效。這類人在白髮的同時,往往可能眼花、頭暈、腰膝酸軟、肢體麻木、心慌心悸。
第四個,幫你緩解腰酸。
咱們有些中年人,說不上因為什麼,總感覺腰部酸酸的,不舒服,坐久了受不了。這要考慮是不是腎陰不足所致。這個時候,得補腎強腰。怎麼辦呢?中國古代有一部食療專著,叫做《食醫心鑑》,記載一個地胡酒的滋補方子,用熟地黃250克、胡麻仁100克,薏苡仁30克,白酒1500毫升。胡麻仁蒸熟搗爛了,熟地黃切碎,薏苡仁搗碎,裝入布袋裡封好,泡酒15天可以飲用。
其實,熟地黃的功效還有很多。現代中醫臨床有不少新發現。比如說,用五味子15克,配熟地黃30克,能治療早搏。這叫做「早搏煎」。還有的,用熟地黃30克,水煎服,持續兩周,可以治療高血壓。還有的老人,皮膚瘙癢,用熟地300克,丹參300克,蟬蛻450克,研細粉,每次服用3克,每日3次,可以取效。這些都是值得參考的。
總之,熟地黃這味藥,滋陰、添精、補血,無毒,算是咱老百姓的一味滋補藥了。我把它的一般功效寫在這裡,供讀者朋友參考。如果能給您帶來幫助,最好不過了。
全文完。